第二百七三章 開海

有關於開海的事情,實際上一早黃小剛私下也跟房玄齡和範炯提過,但兩人的反應出奇一致,不相信海洋之外還有一片廣闊的天地可供馳騁。

實際上,倒不是隋朝人對海洋的認知普遍淺短,而是黃小剛遇人不淑,遇見的房玄齡和範炯正好對海洋一竅不通,手下也沒有幾個認知海洋的能人。

從對海洋的認知上來說,雖然隋朝是一個短命的王朝,但對海洋方向的經略,不僅極大地鞏固了秦漢以降奠定的“陸海一體”格局,更是將對涉海疆域的統馭向海洋延伸,納入整個王朝治理體系,影響滲透到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各個領域。

事實上,以楊堅爲主的隋朝君臣對開海是做了充分準備和精密籌劃的。完成武力統一後,楊堅便迅速着力於密切南北在各個領域的聯繫,對原統治核心的江淮地區和情勢較爲複雜的嶺南地區,予以重點經營;尤其是構建貫通南北的陸、海、江交通網絡,加大對重要港口及沿線的管轄建設力度,爲促進持續深度融合提供了戰略支撐。

當時經過充分醞釀,隋文帝開皇八年(588年),就曾部署八路大軍、約五十餘萬兵力,分東西兩個戰區(東部爲主戰場,目標直指建康),陸、海、江三路並進,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攻滅陳朝;隨後將戰線推至情況複雜的江南及嶺南地區,以武力威逼、政治招撫相結合,平定江南豪強世族殘餘勢力的叛亂,清除嶺南冼夫人集團的割據勢力;把精簡高效的州縣兩級制引入南朝故地,通達政令軍令的同時,重點加強了對沿海重要港口及其輻射區域的管轄,形成了東部以江都(今揚州)、餘杭(今杭州)、會稽(今紹興)爲核心,南部以南海(今廣州)爲核心的兩大區域,成爲整個王朝海上交通及經貿的重要基地。

不過楊廣掌權以後,雖然江淮及嶺南涉海郡已多達十九個,勢力範圍已深入南海腹地,可偏偏楊廣卻忙着大造行宮和運河,把力量都用在了開鑿廣通、通濟及永濟等重要河渠,貫穿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及錢塘江五大水系,溝通了內陸運輸水系與沿海區域的聯繫上。

當然也不能說這樣的建設有什麼不對,修建運河的目的是構建了一條縱橫南北的繁榮經濟帶,並且運河建成後這個目的也的確達到了,只是隋朝最終被小小的高麗拖垮也是沒人想到的事情。

此外,當時的隋朝到底還是有人視野開闊,已經知道了世界之大,在《隋書》上便記載了“東夷”及“南蠻”列傳,而當時隋王朝與周邊政權交往中比較重要的有高麗、新羅、百濟、倭國以及林邑、赤土等;如開皇初年與高麗建立朝貢關係,維持了東北方向相當長時間的和平穩定;在楊廣“求訪異俗”的授意下,主動與流求(或爲今臺灣島)的三次直接接觸,雖以“虜其男女數千人,載軍實而還,自爾遂絕”告結束,但對東南方向相關島嶼的探索,爲後續李唐王朝建立實質性管轄權打開了局面;再如大業三年(607年),倭國派遣使團求學佛法,楊廣安排裴清進行回訪,經由朝鮮半島西岸、至珍島,過對馬島、一岐島抵達北九州,瞭解了沿線各國基本情況,這條線路後來也成爲通往日本諸島的主要航線之一。

南海方面,隋文帝於仁壽末年,遣兵萬餘討伐多年不貢的林邑(今越南南端)、重建朝貢關係的同時,打開了通往東南亞諸邦的海上環線,實際產生的影響已覆蓋周邊十餘國。

可惜的是,因爲高麗既已受封卻又與南陳暗中勾連的情況,先是以璽書訓誡;後其又領靺鞨騎兵萬餘入寇遼西,文帝方纔決意興兵三十萬予以討伐,雖因軍中疾疫止步遼水,但震懾作用已成,旋即收兵。

至大業三年(607年),楊廣發覺高麗私通突厥啓民可汗,遂令其使者轉達“宜早來朝,勿自疑懼,存育之禮,當同於啓民;如若不朝,必將啓民巡行彼土”之意,直至大業六年(610年)高麗仍不爲所動,由此開始籌備征討事宜。

在大業七年(611年)春二月的第一次征討時,楊廣曾詔令幽州總管元弘嗣赴東萊海口督造艦船三百艘,又於五月命河南、淮南及江南等地,造戎車五萬乘;很顯然他想水陸並進,只可惜雖然有裴清在大業三年時路過朝鮮,卻沒有掌握遼東以及朝鮮西岸的水文情況,戰艦隻敢貼岸行使,完全喪失在海上的機動性,如果當時敢大膽的來個搶灘登陸(以當時木製艦船的吃水深度,朝鮮半島西岸到處都可登陸),高麗早被滅了十幾回了。

前塵往事不肖多說,也就說如今黃小剛要乾的事情倒也簡單,未來將以東萊半島全境爲主基地,設置向北、向東和向南的大型造船和海軍基地。

前期向北,直窺遼東半島,眼下高麗的王高建武纔剛剛被隋朝幹服,所以主要把軍力集結在遼東城(今遼陽)、烏骨城(今丹東)一線,光禿禿的遼東半島上只有一個幾千人口的奢卑城坐落在山脊上(位於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大黑山南峰),而且在大業十年楊廣第三次征討高句麗時,隋將來護兒曾經率水軍渡海,攻克過奢卑城並大敗高句麗軍,所以如今可以料定奢卑城元氣尚未恢復,以天鳳軍的戰力再次拿下應該不難。

而只要控制了奢卑城,也就等於控制了整個遼東半島,可以放心採收島上的原木、礦產、皮貨、藥材等物資,黃小剛早就使人打聽清楚了,此時的遼東半島因爲人跡罕至,冬長夏短,並且高麗人也不善於開發,所以此時半島上參天巨木遍地,各種礦產盈野,正是一座亟待開發的寶庫。

搞定了北面後,接下來黃小剛會目光向南,開發膠東半島南部的青島港,把黑手向南方的江南、福建、臺灣、海南以至南海伸去。

至於向東的日本,以舅侄倆淺薄的歷史而言,也僅知道這個時代的日本還很原始封閉和落後,遣唐使都還沒派出來,所以自然放到最後,並且務必要做到一擊滅其國,使之從此併入中華民族的大家庭。

第五百九二章 何以治國第八十八章 合則兩利第三百二六章 巧舌如簧第六百七一章 二事第四十九章 去心魔第五百章 司馬西歸第四百一十章 雷霆地獄第二百四二章 蟄伏第六百八六章 試飛第一百三五章 呂母起義第二百五七章 兒戲第一百八九章 綢布第七百六十章 敢想第五章 賊兵來了第七百十二章 不公第九十七章 事預則立第二百二七章 軍務第三百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五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六百九二章 過年第七章 錘神附體第五百五五章 國之誥憲卷二 鳳出東華 第一百四一章 徙城第七百三二章 普天第三百四二章 再馳黎陽第三百十四章 一臂之力第五百六三章 御駕親征第五十四章 平生僅見第四百四九章 組建空軍第二百九二章 高麗軍神第三百三九章 別來無恙第五百八八章 通過考覈第七百四六章 雜活第七百六二章 熱戰第七十三章 邀鬥第四百五七章 援軍已至第一百六十章 民變第一百四二章 民怨第六十一章 撒郎嘿喲!第四百二七章 科舉細則第一百二二章 攀科技樹第一百六七章 規劃第二百七一章 燎原第三百六一章 大唐之風第四百十九章 退無可退第五百零一章 去國之人第五百二一章 軍中福利第四百六七章 大相徑庭第三百七七章 還施彼身第三百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五百二五章 黎陽整訓第五百一十章 土包李柴第五百六十四章 入主洛陽第四百五六章 彭城告急第一百三八章 神器第三百七十章 千里奔襲第六百十七章 追之不及第七百零一章 錢政第三百三五章 乘勝追擊第一百零十三章 操演第七百四一章 邀請第五百二二章 勁歌熱舞第七十三章 邀鬥第七百七三章 不拘第三百八十章 萬軍之陣第六百五五章 德勘歿末第一百七五章 傳檄第五百九三章 煮茶問對第四百五三章 紅鯉綠鯉第三百九七章 措手不及第七百七六章 意外第二百二六章 時運第七百零八章 忽悠第五百六十四章 入主洛陽第二百九三章 基建之王第六百九八章 蟄伏第三百二十章 緊急狀況第四百十八章 劃山而治第三百三六章 土崩瓦解第一百五一章 口號第六百零六章 精準課稅第四百四十章 駐兵整訓第二十七章 轉進第四百七八章 智及來見第六百八六章 試飛第七百三一章 上路卷五 鳳耀中華 第五百六一章 文都歸洛第四百九六章 不值一提第五百四四章 不隨人願第三百十一章 兩難第六百二一章 平權法案第六百九七章 換質第七百六十章 敢想第四百七七章 難下江南第一百八三章 水軍第七百十七章 選擇第三百七六章 捨近求遠第二百十六章 土改第六百六九章 入彀第三百七六章 捨近求遠
第五百九二章 何以治國第八十八章 合則兩利第三百二六章 巧舌如簧第六百七一章 二事第四十九章 去心魔第五百章 司馬西歸第四百一十章 雷霆地獄第二百四二章 蟄伏第六百八六章 試飛第一百三五章 呂母起義第二百五七章 兒戲第一百八九章 綢布第七百六十章 敢想第五章 賊兵來了第七百十二章 不公第九十七章 事預則立第二百二七章 軍務第三百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五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六百九二章 過年第七章 錘神附體第五百五五章 國之誥憲卷二 鳳出東華 第一百四一章 徙城第七百三二章 普天第三百四二章 再馳黎陽第三百十四章 一臂之力第五百六三章 御駕親征第五十四章 平生僅見第四百四九章 組建空軍第二百九二章 高麗軍神第三百三九章 別來無恙第五百八八章 通過考覈第七百四六章 雜活第七百六二章 熱戰第七十三章 邀鬥第四百五七章 援軍已至第一百六十章 民變第一百四二章 民怨第六十一章 撒郎嘿喲!第四百二七章 科舉細則第一百二二章 攀科技樹第一百六七章 規劃第二百七一章 燎原第三百六一章 大唐之風第四百十九章 退無可退第五百零一章 去國之人第五百二一章 軍中福利第四百六七章 大相徑庭第三百七七章 還施彼身第三百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五百二五章 黎陽整訓第五百一十章 土包李柴第五百六十四章 入主洛陽第四百五六章 彭城告急第一百三八章 神器第三百七十章 千里奔襲第六百十七章 追之不及第七百零一章 錢政第三百三五章 乘勝追擊第一百零十三章 操演第七百四一章 邀請第五百二二章 勁歌熱舞第七十三章 邀鬥第七百七三章 不拘第三百八十章 萬軍之陣第六百五五章 德勘歿末第一百七五章 傳檄第五百九三章 煮茶問對第四百五三章 紅鯉綠鯉第三百九七章 措手不及第七百七六章 意外第二百二六章 時運第七百零八章 忽悠第五百六十四章 入主洛陽第二百九三章 基建之王第六百九八章 蟄伏第三百二十章 緊急狀況第四百十八章 劃山而治第三百三六章 土崩瓦解第一百五一章 口號第六百零六章 精準課稅第四百四十章 駐兵整訓第二十七章 轉進第四百七八章 智及來見第六百八六章 試飛第七百三一章 上路卷五 鳳耀中華 第五百六一章 文都歸洛第四百九六章 不值一提第五百四四章 不隨人願第三百十一章 兩難第六百二一章 平權法案第六百九七章 換質第七百六十章 敢想第四百七七章 難下江南第一百八三章 水軍第七百十七章 選擇第三百七六章 捨近求遠第二百十六章 土改第六百六九章 入彀第三百七六章 捨近求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