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華抽了一口煙,而後對唐繼堯笑着說:“都督,我也是沒什麼事。”乾笑了兩聲,王文華又繼續說道:“聽說都督最近可能要被調動去雲南,然後監管雲貴兩省?恭喜都督了,您就放心,貴州有我和我哥哥在,肯定出不了什麼亂子;上面要是再派人來的話,也不要緊,軍隊方面我有辦法,至於文官上嗎,我想我哥哥也是會有辦法的,而且我知道您的古舊非常多,貴州只要有我們這些人在,就永遠會在您的手裡。”
唐繼堯顯然的被王文華這樣的一番話說得有些不知該如何應接下去,因爲王文華一開口,就將自己的立場表明了,同時也等同於直接的將唐繼堯之前的打算給否決了,當然了,唐繼堯肯定非常清楚,王文華之所以能夠知道自己的打算,肯定與王伯羣有關,但是想來着也沒有什麼奇怪的,畢竟兩個人是兄弟,要是王伯羣不對王文華講什麼。
那纔是奇怪的事情,而誒之前就說了,哪怕是再忠心無私的人,如果他真的放下了自己的個人利益的話,那麼恐怕這個人就會找到滅頂之災了,因爲一個連自己以及自己家人偶讀不想着去照顧的人,又怎麼能夠更好地爲他人盡心竭力那?
雖然這是一個很奇怪的說法,但是如果深入道問題之中的話,就不難發現,其實這樣的說法,還是存在一定的道理的;唐繼堯見王文華這麼說,不由得嘴角一挑,其實他這是在掩飾自己心內情緒的波瀾。
對王文華道:“這是什麼話,貴州可不是我的;你們兄弟倆呢個人,我當然知道了,你們的能力也好還是你們的才幹也罷,一文一武,貴州的支柱啊,就像那個戲裡怎麼唱的來着,對,架海紫金樑,擎天白玉柱。貴州的安穩,到時候就要交給二位將軍的手裡了啊。”
說着,唐繼堯還蠻有江湖氣的對他們二人拱了拱手,其實這就是交流上的指揮或者說是經驗,如果這個時候唐繼堯直接的點破他們兩個,將自己的想法重複一遍的話,那麼就無異於將王文華的面子折掉了,同時也等於告訴王伯羣,自己已經知道了他“告密”的事情,如果是這樣的話,他不但會得罪了王文華,同時也會讓王伯羣對他出現提防的心理,那麼這樣一來不要說他的想法能不能夠實現,就是到時候他的想法不能實現,道了雲南以後,貴州的軍政大權還會不會被他遙控把持着,都是是一個未知數。
現在的特殊時間,其實唐繼堯最需要的就是交情,對每一個人的交情,因爲他雖然在貴州威望頗高,可是他離開貴州之後,想要避免人走茶涼的結局,那麼就必須要得到類似於王文華、王伯羣兄弟這樣的人的支持,不然的話,一切的遙控把持的想法都將是空話,而且說起來,其是唐繼堯的心裡還有一種猜想,或者說是他最不好的結局的假設。
那就是他這個所謂的雲南代理都督的位置真的就只是一個暫時性的,然而當他離開貴州之後,袁世凱再空降一名新的將官,接任貴州都督的職務,而後藉着一個理由,再罷免他雲南代理都督的位置,這樣一來的話,那可就是兵不血刃的就徹底的削了他的兵權,那麼他無異於將會成爲一個“廢人”。
而且從哪以後,唐繼堯直到自己前往雲南上任之前,都在沒有同王文華有過任何的交流,至於王伯羣嗎,最後當然是沒有跟隨唐繼堯去到雲南,至於他爲什麼沒有去嗎,倒不是因爲唐繼堯改變了想法,實際上是因爲在唐繼堯即將上任的前夕,王伯羣竟然受傷了,一個帶着軍職的文官,竟然會在一次剿匪的過程中受傷了,至於他的如何受傷的,已經查不清楚原因了,總而言之,因爲王伯羣的負傷以及王文華率兵剿匪,兩個人一個無法離開貴州,一個“遠征在外”,唐繼堯只好帶着其他的人前往雲南赴任。
雖然事後唐繼堯也在沒有對王文華他們說過什麼,而且也沒有做出什麼不恰當的舉動,而王氏兄弟也在貴州爲了唐繼堯的權益而努力着,但是他們其實心裡知道,他們兩個已經得罪了唐繼堯,而之所以現在唐繼堯還沒有什麼動作,實際上就是因爲唐繼堯還掛念着貴州的權力,不想要輕易的樹立兩個敵人,不然的話,恐怕他們兩個早就成了兩個賦閒的廢人了。而且說起來,甚至他們還有可能會成爲貴州大山中的兩具死屍。當然了,這一切也都是他們的猜想,因爲唐繼堯沒有行動,所以他們的猜想也就只能是猜想罷了。
但是有一點是必須要說的,那就是貴州的軍政大權,在王伯羣王文華兩兄弟的把持下,確實的做到了集權的性子,無論是政、治還是軍隊,都被兩個人牢牢的控制在手裡,同時他們二人也確實的在貴州給唐繼堯放大了他的權益與威望,不但成功的架空了後來被袁世凱委任道貴州的那位新都督,同時就在護國運動開始之初。
他們兩個人一文一武,也是通過各自的優勢,多方奔走,組織號召貴州起、義,同時王文華當時除了自己的軍隊之外,還掌握了貴州的模範營,也就是全部都是由軍官組成的特殊作戰單位,同時王文華借吳傳生之口,發出這樣的誓言:現在是我們報國的大好時機,寧死疆場,決不苟且偷生,讓國、賊逍遙自在。
而後,當護國軍正式組建,王文華與其兄也是力排衆議,最終將黔軍之精銳投入到了護國軍的旗下,當然了,這其中有一個不可否認的原因,就是王文華知道護國軍的名義最高長官是唐繼堯而不是蔡鍔,所以他纔會將這麼大數量的精銳軍隊投入到其中的, 當然了,不可否認的還有他王文華的報國之心。而起同時,說起來,自古以來,亂世出英雄,而當今之局勢,完全的可以稱之爲亂世了,所以王文華也是不甘於無動於衷死守貴州一地的。
只不過怎麼說那,雖然王文華這樣的積極努力,幫助唐繼堯控制局勢,可是唐繼堯對他們二人雖然沒有說過什麼,可是依舊心存芥蒂,亦或者是說,與他們之間的關係變疏遠了起來,也正是因爲這一件事,才使得王文華加入到護國軍中之後,並沒有被唐繼堯歸結在自己的麾下,反而是將他以及他的部隊分撥到了需要出於戰爭最前線的蔡鍔的護國第一軍中。
說一說劉雲峰其實就是蔡鍔的古舊,同時也是護國軍的元老功勳,他對於蔡鍔以及護國軍衆人的情感都是非常親近的,而且雖然劉雲峰是保定速成學校畢業的軍官,但是他所表現出的能力,可不是一個簡單的速成班能夠教習出來的,李雲峰其實說起來,他就好像是有作戰天賦一樣,人真的很奇怪,有些人的命運真的或許哦就是早已上天註定的,比如劉雲峰就是這樣,或許哦他的命運天生就是軍人,同時還是一個常勝將軍的坯子,在護國軍組建之前,劉雲峰其實並沒有真正的投身軍旅,雖然當時他也在滇軍中掛有軍職,但是在滇軍中缺沒有什麼作爲,可是當袁世凱稱帝之後,劉雲峰纔將自己的軍事能力展現出來,雖然劉雲峰所率的護國軍第一路軍第一梯團,並沒有像王文華、袁祖銘一樣,與北洋軍展開了焦灼的戰鬥,但是他與蔡鍔一同進軍北洋護軍城,在他的指揮下,第一梯團也是三戰三捷,給北洋軍造成了必要且有效的打擊。
劉雲峰軍營內,因爲作戰部署的關係,所以此時的劉雲峰部,已然開離北洋護軍城,駐紮在制定位置,劉雲峰身爲護國軍第一軍第一梯團梯團長,由此就可見蔡鍔對於他的信任,同時也能夠看出對他的器重以及兩人之間的的關係,第一梯團,這個第一非常的有趣,什麼叫做第一,而這個第一又代表着什麼,是非常複雜,但是卻又能夠被人理解的。
王伯羣的書信早已經送到了劉雲峰的手中,但是當他看過了王伯羣的來電文後,他不由得感覺到有些麻煩,因爲他本人與王伯羣之間的私交甚好。
昔時兩個人經常的在一起談論國家大事以及軍政要務,同時兩個人還經常性的互換對於某一事件亦或者是事務的看法以及對於特定問題的理念,可以說,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好到了一定的地步,很大意義上來講,其實兩個人完全可以當做是親人一樣的密切,而且兩人之間也經常會相互給予幫助,以表示各自對於對方的友情。
而這一次,王伯羣親自擬定電文,向劉雲峰闡述其弟王文華所處的尷尬位置,以及將要面臨的危險,同時表達了自己對於戰爭局勢的看法,他希望劉雲峰能夠允許同時調撥鄧泰中部對王文華給予必要的支援幫助,而後使得王文華部、鄧泰中部以及熊其勳部三部兵馬合兵一路,從而借護國軍第一分部及北洋第三炮兵關陣地作爲作戰核心,而後相繼的驅逐洪江、靖縣、通道、綏寧等地的北洋軍,從而將湘西之地盡數收於護國軍的境內。
其實說起來,這是對於戰爭來說,亦或者是對於胡國軍來說,都是一個比較中肯的建議,雖然這其中不乏王伯羣對於他弟弟王文華的私心,但是總體上來說還是公大於私的,畢竟這樣的想法,以及可能性上,是對於護國軍有力的。
而且不單單是一封電文,同時隨着王伯羣電文一同發送到劉雲峰手中的,還有王文華所寫的作戰計劃,王伯羣希望劉雲峰能夠仔細的閱讀王文華的作戰計劃,同時也是爲了更有力的說服他,使得劉雲峰能夠調撥兵馬,對王文華部進行有力的支援,從而得以進一步開展戰線,將洪江、靖縣、通道、綏寧等地,收入囊中,這樣不但能夠穩定湘西大局,同時也能夠對北洋軍造成有效的壓力,對於北洋軍討伐總指揮,大帥曹錕,也是一個很好的打擊。
從而有望迫使曹錕將湘西境內的北洋軍撤出,集合兵力或是針對四川或是針對滇桂,進行整合性的打擊,從而使得他間接的放棄湘西之地。
但是現實情況卻不允許他這樣做,因爲現在無論是湘西戰場,還是四川戰場,護國軍雖然取得了一定的優勢,可是實際上,他們現在所面臨的絕不僅僅只是正面的北洋軍而已,而且說起來,雖然現在王文華部出於一個危機的局勢中,可是不一定非的要大費周章的從四川調兵,大可以這樣,王文華部與袁祖銘部相互之間依託地勢,形成掎角之勢,不出擊,只防御,同時藉助護國軍本部的部署,形成戰線,以此來對抗吳佩孚部的攻擊,同時對馬繼增部、四川將軍楊森部的兵馬,進行周旋。
而後由劉雲峰及其部下,在四川境內,與北洋軍展開激烈的交戰,形成一種孤注一擲,急於攻取四川的形勢,迫使曹錕將部隊從湘西抽調回來,阻擊護國軍,這樣一來也就間接的支援了王文華,同時也將曹錕現在的部署打亂,而且在電文中劉雲峰還解釋說,如果他將鄧泰中部調動到湘西的話,恐怕會將橫向戰線拉長,這樣一來的話,容易將縱向實力變弱,而且因爲戰線過長,所以橫向的包圍部署也會變得薄弱,總而言之吧,就是王文華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卻不能夠容易實現,同時容易出現很多意外。
所以如果我的假設成爲現實的時候,那麼或許第一個與唐繼堯交戰的並不會是我,而是李烈鈞。首先他距離滇地的位置較近而且中間少有不清楚的天塹屏障,在加上第三路軍戰鬥力底下,同時唐繼堯還能接着子弟兵的由頭迫使他們不戰而降,最後收編第三路軍,亦或是將第三路軍強行的驅趕到川地亦或是湖南戰場的側面,而後再由他調遣自己的隊伍直接與我軍進行正面的對峙。
當然我相信唐繼堯是不願意真的與我兵戎相見的,因爲到了那個時候即便是沒有云南的後援糧餉彈藥,我軍也有了一定的物資儲備。但是這些也不過都是假設不能夠當成現實;所以必要的準備還是需要的,當然了,現在對袁作戰還沒有結束,所以一切都只是一個苗頭準備罷了。
這也是爲什麼我纔剛剛穩定川地戰局就將這些將領們全部召回的目的之一!
【提前準備】
說我毫不忌憚唐繼堯是假話,畢竟對於在身後的不安定因素,怕是沒有誰能夠做到無動於衷吧?更何況還有李烈鈞一路兵馬那?
護國軍的成立就是爲了護國討袁,雖然我是蔡鍔又不是單純的蔡鍔,對於護國軍在歷史上的作用功績,多少的我也是有着一定了解的。
所以真是因爲如此我纔會如此重視唐繼堯部;我不能改寫歷史,既不能因爲自己知道一切,而改變歷史的進程,同樣,我也不能因爲自己對於歷史的瞭解便小覷各部,從而使得歷史被動的更改……
“將軍。”會議上,朱德最先開口:“我護國第一路軍如今已經穩定川地戰事,戰局近乎呈現一面倒的情況,我看現在咱們是不是可以通電袁世凱,和他多談一談了?”
“你的意思是我明白,但是朱德,你不要忘了護國軍的初衷是什麼,咱們不是國、賊,並不是爲了竊取政、權才發動的戰爭,咱們的軍隊,與袁世凱的戰爭,爲的是推動歷史,爲的是國家的發展,一秉大公之舉!現在袁軍雖然川地潰敗,但是湘、黔兩地的戰事纔剛剛開始,我軍此時如果停止對袁軍的攻擊,通電袁世凱的話,將會落得一個什麼名聲,你不會不知道吧?”
朱德點點頭,卻又道:“將軍,是不是可以公開通電那?要求袁世凱退位,恢復國體?”
王文華也在一旁開口道:“是啊,蔡將軍,現在我軍雖然士氣正紅,可畢竟我軍數量有限,而且經過十多天的戰鬥,死傷也不在少數,儲備的彈藥糧草,以及從黔、川二地供給的儲備也已經……我軍現在如果正面與袁軍展開決戰的話,我想至少我第一路軍沒有這個實力啊。”
“川軍倒戈咱們的一部,現在士氣上雖然沒有什麼問題,可畢竟這些川軍都是當地子弟兵構建的,讓他們進攻湘、黔各地倒是可以,可是現在如果讓他們對自己的同鄉子弟刀槍相向,恐怕到時候槍口雖然對着人,可子彈卻打星星;有些事未必是咱們想要如何,而是現實情況迫使我們如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