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自從二十一條的問題塵埃落定之後,他便沒有停留的,直接回了南京,繼續稱霸金陵的同時,也是爲了威懾那些南方黨派。www.vodtw.net言歸正傳,據說馮國璋見到袁世凱的時候,是在一個深夜,袁世凱剛剛從一場什麼會議回來。
馮國璋見到袁世凱之後,他們兩個人的對話的具體細節不得而知,但是能夠肯定有這樣的幾句對話。
其一,對於前幾日楊度等人聯名通電全國的籌安會的問題,馮國璋對袁世凱發問道:“大總統,我想問一問,楊度他們搞的那個什麼籌安會,是得到您的允許的嗎?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具體的是做一些什麼工作那?還有是這是不是隸屬在內閣或者是整個政、府系統體制之內的那?”
面對這一連串的問題,其實都不要說是袁世凱了,是普通人恐怕都會覺得有些不耐煩,但是沒有拌飯,提出這樣一串問題的人,是馮國璋,是他大總統的基礎,是他袁世凱的弟兄,是北洋的忠誠、重臣。
所以雖然袁世凱也有一些不情願,但還是不動聲色的一一回答他,說:“華甫啊,這個籌安會嗎,我知道,但是他們這個聯名通電啊,是搞得有些過分了,只是一個調研部門罷了,弄得好像是什麼政、治綜合體一樣。哎,明天我告訴他們,讓他們公開的把這個聯名通電的問題,解釋解釋。把你都給驚動了,看來他們確實做得太過分了一點。”
“至於你說這個籌安會隸屬在那個系統啊,要我看,他們算是一個民間組織罷了,當然了這與一般的民間組織還是有所不同的,畢竟這個籌安六君子啊,都是帶有政、治色彩的人,姑且算是政、府體制內的吧,也沒有職權,算給他們一個休養的地方吧。”
據說,袁世凱說話的時候,面色是帶着一絲無奈的,也不知道他是對於這個籌安會而感到無奈那,還是對於馮國璋的到來而感到無奈。說起來,其實我想楊度他們搞得那個聯名通電啊,應該是沒有經過或者是得到袁世凱允許的。
畢竟這樣的一封聯名通電,動靜實在是大了一點,而且籌安會的真正目的是什麼,還是應該有一少部分人知道的,所以在這個時候還把這樣的一個機構,弄得如此高調,很顯然,必然的會招來麻煩,而袁世凱這一個人本來是一個油滑且懂得進退的人,所以想來這件事應該不是他授意的,而是楊度等人自作主張了。
馮國璋與袁世凱的對話是從這裡開始的,當然了這其必然是穿插了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然而較重要的對話,第二段傳出來的版本是這樣的。一番無關緊要的談論之後,馮國璋再一次提起了有關籌安會的話題。
而且這一次,馮國璋是以籌安會作爲一個引子,進而說出自己這次來到北、京的真實目的,也是親自面對面的確定一下,袁世凱到底有沒有稱帝的想法以及決心,同時也是要看一看內閣現在的勢力情況,以及自己是否需要做一些應急的準備。
馮國璋對袁世凱問道:“籌安會我聽說這是一個專門討論國體的機構啊,大總統啊,他們討論什麼君主制度,民、主制度的,說是要找到一個最適合現今國的體制機構權力方式,這不是亂彈琴嗎。這才安靜幾天啊,本來還處於內憂外患的情況,在他們要是再這麼攪和下去的,哎……”
馮國璋的一聲嘆息,可能說勾起了袁世凱對於昔年光景的回憶吧,沉默的許久,袁世凱纔對馮國璋開口,說:“華甫,我明白你的意思,咱們都是北洋軍人出身,說到根,、武同朝難同力,我其實也對於楊晳子那些人很頭痛,可是沒有辦法啊,現在的權力構成不是這樣的嗎,我明白你的擔憂,可是怎麼說那,他們是一幫子酸秀才,能有什麼大動靜?他們愛弄讓他們弄去吧,總之你我同心同德,國家還是國家,他們再怎麼鬧,還能那些列強更可怕?那些列強都沒有毀壞或破壞的國土,豈是他們那些人能做到的?”
“我明白。”馮國璋點點頭,不過他還是對袁世凱道:“大總統,不,袁大哥,不是我擔心什麼,只是現在的風聲實在是……我不擔心他們,他們是一羣什麼東西?他們還不值得我多看他們一眼。實話實說,我其實是在擔心您啊,有句話叫三人成虎,他們要是每天不停的在你的耳邊說着說那的,我恐怕您……”
馮國璋沒有再說下去,可是他話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這樣的話,唯有他馮國璋能夠說出口,而且敢於說出口,同樣的袁世凱在聽到之後,卻並不會太過責怪於他的也只有馮國璋一個人。
袁世凱到最後到底是怎麼回答馮國璋的不得而知,但是能夠肯定的是,馮國璋在與袁世凱面談之後,離開了北、京,而且是沒有做過任何停留的,離開了。他來時匆匆忙忙,他去時忙忙匆匆。
馮國璋或許是一個插曲吧,而且從馮國璋離開之後,南京方面也沒有任何的大的消息傳出來,看起來,或許真的是袁世凱說服了馮國璋吧,也許是他欺騙了馮國璋,但是無論如何,南京方面還算安寧。
可是不知道爲什麼,我在北、京,雖然我決定了要去做什麼,可是當我尚未舉動的時候,竟然會有危險直接的傷害到我。已然不再是從前的那種隱逸的威脅了,是實打實的發生在我身的危險。
他們的生活沒有被破壞,因爲那三個人無論是誰,根本對他們提不起殺心,且也絕不敢想要威脅到他們,因爲那是自尋死路的,他們還能夠好好的生活依舊掌控着權力,而我這樣的人,又該如何那?
“將軍。”陳敏麟與我站在雲吉班後不遠處的一個破落的院子內,看着遙遠的天空,他好像是在質疑我是否真的已經下定了決心,但是這是他多慮了,我的決心這一次,無論如何也不會改變了。
而我的沉思則是在思考應該如何用另一種方式通知他,我已經清楚了他的所想;稍作猶豫後,我終於想好了如何對他講述,我看了看天的月光與雲彩,故意的嘆息一聲來引起他的注意。
而後對其道:“現在的天氣越來越不好了,你看看這一天的雲霧,還有空氣,土味大了不少,而起街道……哎,我這個毛病啊,其實最怕的不是別的,是粉塵這一類的東西,如果過度的吸入的話,這不單單會對我的嗓子、咽喉產生破壞,嚴重的時候,我都害怕這些東西會不會傷害到我的肺部。”
果不其然,陳敏麟正確的理解了我的意思,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麼。第二日一早,或許這是個巧合,也可能這是老天給我的機會,一大早,竟然有人來到了雲吉班找我,一問竟然是袁世凱的手下。
說是奉了袁世凱的命令,特意到這來請我去參加什麼會晤宴席,要是放在之前的話,我想我是不會決絕的,而且還會非常高興的送給這個小廝幾個大洋當做喝茶的零錢,可是這一次,雖然我還是給了小廝幾個大洋。
可是我卻沒有接受,而且還拒絕了袁世凱的邀請,理由,自然是我的老毛病,我說這幾天天氣不好,我的身體有些不適,咽喉裡面的感覺越來越不好了,而且我還在說話的時候特意裝出一種沙啞與難過的樣子。
來人見我如此,也沒有再多說什麼而且還對我的大洋千恩萬謝的,我其實挺想不同的,其實我們論起來其實都是公職人員,雖然職位有高低不同,但是地位其實如果實話實說的話。
我們是沒有任何其別的,可是是不知道他們爲什麼會變成現在的這幅德行,當然了,我相信他們的氣節自然還存在只不過這氣節恐怕只有會在與外族人相對的時候纔會體現吧,對於自己人,估計他們所能看到的也只有錢了。
從那一天作爲一個起始,接近一個月的時間內,每每有人來邀請我去做什麼事情,無論是什麼事情,是私事或是公事,無論什麼事,什麼人,我都會拒之門外,而且到後來我甚至已然不同他們見面了。
其實我沒想到小鳳仙會提出這樣的問題,雖然弄得我一時有些手足無措,但是片刻後,我還是回答她說:“其實也沒什麼不同,雖然都處在亞洲,但是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雲嗎,兩個國家無論是在化差異還是在國體都是有很大區別的,是兩個國家的民俗習慣以及經濟等等其他的很多領域都是非常不同的。”
“那你給我說說吧。”小鳳仙看着我笑着說。“恩。”我想了想,然後面有難色的對她道:“這個嗎,要說的太多了,我也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開始入手的好啊,再者說了真的要是說起來啊,別說幾天幾夜了,是十天半個月也說不完啊。”
見我這麼說,小鳳仙以爲我在推脫,所以不由得眉頭皺了皺,我見她這般,知道她定然是誤會了,只好解釋說:“要不這樣吧,你說說你對哪一個方面感興趣,我從挑選一點我知道,和你說一說好不好?”
我笑了笑:“說說,說說唄。”
“你們的意思是,如果現行的民、主制,在你們的研究討論學術對之後,不適用於國果體的話,那麼要廢除現在的現行制度,然後改爲君主制是嗎?”
楊度點點頭,不過卻補充道:“段總長,不是君主制,更不是封建制度,是君主立憲制,仿效日本內閣政、治構建的方式,有君主同時也有內閣首相等等,一切行政官員,當然了,因爲咱們的國家不是日本,所以我們所研究對的國體制度,也不是完全的按部班的。”
“哼。”段祺瑞冷哼了一聲,而後對楊度道:“我明白的你的意思了,可是楊晳子啊,你知不知道更改國體代表着什麼?還有我想問問你,這件事,或者說更改國體的這個念頭,你是怎麼想起來的?憑你一個小小的議員,恐怕還想不到那麼遠吧?”
段祺瑞雖然這話是對楊度說的,可是他的眼睛卻總是有意無意的瞟向袁世凱,而袁世凱那,雖然明知道他如此,可是依舊不動聲色的坐在那,而且也毫不迴避的他的目光,看起來好像他對於這件事毫不知情一樣。
其實這個時候我是非常想要表明自己的想法以及態度的,可是沒辦法,這樣的會議,即便是我受邀參加,可是我卻沒有說話的份,一絲一毫都沒有。楊度這一次並沒有對段祺瑞解釋什麼。
而只是笑了笑,而後反之對雷振春開口,道:“雷將軍,不知道你對這件事的態度如何啊?”雖然楊度沒有理會段祺瑞這是非常錯誤的,但是可當段祺瑞聽到了他下面的問話的時候,不由得一怔,而後隨即挑了挑嘴角,不再說話了。
而雷振春被楊度這麼一問,卻是一愣,而後四下看了看,半晌,這纔算是“緩過神來”,憨笑着對楊度道:“晳子兄,這件事我還真不懂,什麼國體什麼東西的,我不知道啊,你也知道我是一個粗人,這些事我聽大總統還有段總長的。”
“呵呵。”無論是袁世凱還是段祺瑞,在聽到了雷振春的回答之後,都不由得冷笑了起來,其實雷振春這一招非常高明,假如我的猜測不錯的話,那麼這個籌安會其實是袁世凱授意組成的。
那麼也表示之前楊度說的話,其實是代袁世凱說出來的,那麼也等於死袁世凱一直在和在場的衆人對話,而顯然的,楊度之所以會選擇詢問雷振春,其實也是早安排好的,因爲雷振春這個人雖然沒有什麼太大的能量。
可是至少他心狠手辣,而且他和段祺瑞的關係較複雜,也說不清楚他到底是完全的忠於袁世凱,還是和段祺瑞之間還有一些聯繫或者是他同時“忠誠”於兩人之間。這樣的人是無法信任的。
所以楊度纔會在當衆如此的詢問他,要的其實是他的一句話,無論是雷振春支持或是不支持,其實這都無關緊要,段祺瑞的態度雖然沒有說明,但是基本航已經可以確定了。那麼雷振春假如要是是不支持的話,那麼等於他承認了自己是站在段祺瑞一邊的,最差他也是同時“忠誠”與兩人的,那麼也表示他雷振春這個立派,是毫無用處的。
反而同理。其實這是非常狠的一招,因爲無論是袁世凱亦或是段祺瑞都不是他雷振春能夠得罪的起的,支持其一個,那麼他必然會成爲另一個的眼釘,除掉他或是不除掉他已經不重要了,只要解除他的一切職務的話,那麼他的後果可想而知了。
恰恰這兩個人還都是能夠與輕易辦到的,雷振春的處境,已然不太妙了,但是,雖然楊度之詢問了雷振春一個人,但是也是殺雞儆猴的辦法,雖然沒有在繼續說下去,可是在場的人必然在心裡也都有了一個揣度。
輕重利弊恐怕已然清楚了。
場隨着袁世凱與段祺瑞的冷笑,而安靜了下來,一時間有了一絲尷尬,這是一場足以對碰出火花的鬥爭,段祺瑞也好,袁世凱也罷,他們兩個人的不同陣營決定了立派是無法立足的。這是逼迫,而且是毫無預兆無法更改周旋的逼迫。
此時此刻,或許是巧合,或許是故意而爲吧,袁世凱的目光與段祺瑞的目光竟然同時聚集在了我的身,顯然的,他們是想用我來押寶。這是一場賭局嗎?或許是或許不是或者我是他們打算用來警告他人的靶子,但是無論如何,其實這都不重要了,雖然立派固然無法立足,可是我,當我搞清楚了這其的緣由之後。
我便根本沒有打算做一個立派,在楊度詢問雷振春的時候,我已然下定了決心;我與陳敏麟一年多時間的準備,安排好的每一個環節,或許曾經以爲根本不需要使用的方式,由此開始,必將全部運轉啓動。
我不是一個甘於如此的人,更何況,此時的境況有悖我的信念與信仰!
我不知道我聽阿里的消息是不是真的,或許這是真實存在的,當然了,這或許也是袁世凱用來安撫衆人以及展示穩定時局的手段吧。
但是另外發生的一件事,倒是讓我真的做下了立即行動的決心。我要逃出去,我要回到雲南去,我要去做我一直想要做卻沒有機會以及時機去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