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大明江山已成累卵之勢,有倒懸之危,雖然袁崇煥擁重兵與清軍堅持在山海關外,對峙廝殺,可是要是真的公平的對的話,那麼清軍佔領山海關繼而揮師原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www.vodtw.net
袁崇煥斬殺毛龍之後,尚可喜的頂頭司黃龍自刎,尚可喜降清,而且這個之前,吳三桂已然是成爲關外擁兵最多,且成爲了皇帝賭注的將領,大明的安危社稷,幾乎都壓在了他的身。
但是這個時候,原本纔剛剛與洪承疇等人誓言要死保江山的吳三桂卻接到了已經投降了大清的祖大壽的來信,信祖大壽對吳三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希望他也能夠投降大清,這個時候的吳三桂,是在動搖的。
而後來不久,李自成打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身亡,吳三桂得知消息後不由大驚,同時也失去了自己的信念,當然了這個時候他還並沒有投降大清,畢竟對於一個祖一直接受皇帝恩賞的家族武將來說,忠誠兩個字有時候性命更爲重要。
而且這個時候,吳三桂也多次接到李自成的招降,雖然一開始的時候吳三桂是堅決不接受的,但是畢竟因爲已經換了天地,而且吳三桂對於李自成的瞭解並不多,可是由他能夠成功的進取原來看也能感覺到他應該不是一個普通人。
所以在不知道多少次李自成派人來招降的時候,吳三桂的態度猶豫了,可是在這個時候,一個消息的傳來,令他直接的下定了決心,勢必要和李自成決一個生死!這個消息是他的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手下擄走、糟蹋云云。
這個時候,吳三桂怒火燒,他趁着李自成親自率軍東征的空子,積極聯繫清軍大將多爾袞,兩家合兵一處,進而毀滅了李自成的大順王朝。這也是所謂的吳三桂衝冠一怒爲紅顏,從龍入關,決勝千里奠定大清基業的簡單過程了。
當然了,這其雖然對於陳圓圓的提及並不是很多,但是由面的描述還是能夠看的出,這裡面導致最後吳三桂抉擇的最主要因素是陳圓圓被擄掠的這件事,可是,雖然如此,這個故事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少,應該是不言自明的。
李自成無論擁有多少勁旅,無論他是不是真正的決勝原,可是他的出生也決定了他的王朝必然不會是一個長久的存在,這裡面要說了,朱元璋也是草莽出身,他不也是一手奠定了大明王朝嗎?
可是這個過程,是有一點需要對的,那是朱元璋的用兵方式以及他選擇的對於軍隊的管理方式與李自成的是存在質的差距的,朱元璋的軍隊可以稱之爲軍隊,是有自己的體制的,有自己的機制的。
我知道這些時間裡,無論是我還是副官陳敏麟也好,我們兩個人的任何行動都是無法瞞過袁世凱的,可是即使是這樣,我還是依舊要繼續下去,我有我的打算,而且我知道也只有我這樣繼續下去我才能暫時的保證自己的安全。
“鬆坡啊。”袁世凱笑着對我開口了,道:“我聽說怎麼,雷振春他好像什麼地方得罪你了?還是江公他有什麼做的不對啊,讓你大發雷霆啊,昭威將軍的名頭,這一次,纔算是讓你拿了個實至名歸哦。”
當然了,袁世凱這般的語氣肯定是他故意爲之,因爲說到底無論如何那件事到底是我失禮在先的,他這樣對我說話才能顯示出他的公正,可是也絕不能表示他的語氣能夠代表了他的真是想法。
我搖搖頭,沒有回答他,這是一個技巧,袁世凱這樣的人,需要的是這樣的技巧,只要給他這一個緩和,他不但不會怪罪你的不迴應,反而還有可能因此感謝你,因爲這短短的幾個呼吸的時間。
шшш ¤ttκΛ n ¤¢ 〇 不單單是給他一個轉變話風的時機,同時也是給自己奠定了一個臺階,這是一個可進可退的臺階,進一步,你可以和對方周旋,退一步,你又能夠直接跳出這個話題的圈子,即便是你那麼孤零零的“站在那”,也無所謂,你的無迴應表示你既不承認也不否認,這樣的曖昧狀態,能夠給你足夠的周旋的時間與時機,當然了,對方也會有更多的變數,使得對方可以更好的因地制宜的來處理問題。
見我沒有回答,袁世凱嘴角一挑,雖然看不出喜怒,但是可以明確的告訴我一個訊息,那是至少這一招,是對的。袁世凱又開口道:“其實這件事嗎,我也可以理解不過鬆坡啊,以後最好還是不要再這樣了,畢竟管理這個方面的也都是內閣的將領,你這樣一弄,無論是誰的對錯,對內閣方面,都是一個不好的影響啊。”
我點點頭,應對他道:“大總統,蔡鍔知道這件事我有一定的責任,確實無論如何我不應該在大街說出那些話,但是我知道大總統應該是能夠理解我的,畢竟我是一個粗人,可是……誰都知道,我是一個愛美人勝過愛江山的人,所以大總統,還希望您能夠讓他們給我一個交代。”
“鬆坡啊,這件事說到根子,和你們誰都沒有關係,這是一個街頭的兇案而已,如果你揪着這件事非要一個交代的話,於理不合啊;而且算是這件事不只是一個簡單的街頭兇案,是有人故意爲之的,那又能如何,怎麼也沒有直接的傷害到你或者是那位小鳳仙姑娘,你這麼要一個交代,我實在是沒有辦法啊。”
袁世凱頗爲“頭疼”的苦笑起來,而正當此時,屋外面大管家袁乃寬走了進來,先是對我笑了笑當做打招呼,而後走到袁世凱的身邊,一陣耳語,隨着袁乃寬耳語作罷,袁世凱的臉這纔有了一絲笑容。
而後袁世凱擺擺手示意他出去,而且看起來應該是交代給他了什麼事情要他去辦,與此同時袁世凱又對我開口說話了,道:“鬆坡啊,雷振春來了,你說這也巧了,正好今天啊,在我這個地方,讓他給你一個交代是了。”
我沒有讓袁世凱繼續說下去,道:“我明白了,大總統希望您能夠理解,這不是我蔡鍔不懂大事大非,不懂得時勢嚴峻,而是這關乎到我作爲一個男人的對於自己女人的責任以及在自己女人面前的尊嚴。”
說話的時候,雷振春已經從外面走了進來,雷振春這個人怎麼說那雖然看起來有些野蠻,粗魯,而且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東西,可是他卻絕不是一個傻子,雖然這一次雷振春來到大總統府看起來是一個巧合。
但是我知道這絕對是袁世凱有意安排好的,而且之所以把他安排在我來之後再來,其實是爲了給雷振春一個準備的時間,以及我相信袁乃寬肯定已經給他都說清楚袁世凱的想法。
我完全相信,只要今天我的表現能給袁世凱留下一個他最希望看到的印象的話,那麼今天只要我不把雷振春給斃了,我沒有事,即便是我廢了他,也無所謂。雖然我是一個掛閒的將軍。
但是實際戰場來講,我的作用還是雷振春更大的,以及我最後的依靠,數萬滇軍,這都是雷振春所沒有的,他雖然深的袁世凱的喜愛,而且也是那種能夠平步青雲的人物。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大人物。
可是他沒有自己獨、立的軍隊,沒有自己能夠脫離機制後還能夠調動的軍隊。這是新軍與北洋軍的區別。雲南的滇軍都是和我一同重九之時,浴血拼殺,同生共死之後的人,他們與我的關係,可能我無法叫出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
可能他們也沒有人真的和我一同在一個地方於敵人展開過廝殺,但是,他們還都信奉我,他們認爲我是他們的領袖,他們覺得我是可以帶領他們精神、戰鬥的那個人,這可以了。
而北洋軍,雖然也都是袁世凱小站練兵之時,一手帶出來,可是他們從沒有一同浴血奮戰過,而且,北洋將領的更迭雖然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可是北洋軍的人員卻是已經更換了許許多多。
一代人不如一代人啊,好像是前清的八旗子弟一樣,隨着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一同入關的那些遼東鐵騎,各個兇悍異常,而且在戰場悍不畏死,可是他們的後代那,不往遠了說,是到了乾隆皇帝那一代,八旗兵馬的戰鬥力已然削弱到了一個深淵。
北洋兵馬也是這樣,那些當年真正能夠奮戰廝殺的鐵血軍人早已經白髮蒼顏無力揮舞自己的刀槍了,而他們的後代,萌受祖輩福廕加入到了北洋軍,雖然開始的時候,他們一個個的豪情壯志。
雷振春確實是將軍,確實他說的手掌握兵權,但是那都是曾經了,而且那個時候他所持有的兵權也是袁世凱賦予他的,那些兵只會在他當值的時候纔回聽從他的命令。也是說,說到底,雖然現在雷振春看起來有着權勢。
但是一旦發生急緩之時,他的作用是絕對沒有我能夠發揮的大的。雷振春走了進來,他先是看了看我,從他的眼神我知道,他肯定是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的,當然了,他和袁世凱禮貌性的說了幾句話後,這纔開始今天的正題。
袁世凱這雷振春正要坐定的這個間隙,率先開口了,自然是對雷振春擺開了自己的氣勢,以及自己大總統的架子,用最爲不滿的卻並不過分的語氣對他喝斥了一聲,道:“雷振春,雷將軍,你不覺得自己應該和我說點什麼嗎?”
這個時候雷振春正要坐下,被袁世凱這突如其來的一句先是弄得一愣,不過隨即便接過了袁世凱的話,解釋起來。其實雷振春雖然說了很多,而且他的語氣也是抑揚頓挫的,而且極其富有情感,可是總歸起來是一個思想,那是雲吉班門口發生的這件事他還沒有查清,而且等這件事查清之後如果真的是有人故意針對我的話,他原意以自己瀆職的名義公開向我道歉。
而且他表示,即便是這件事不是針對我的,是一次普通的兇案的話,他也要立即徹查清楚,因爲這本是他的職責,而且在北、京這樣的政、治權力心發生這樣的兇案,當街行兇啊,放在前朝有這麼一句話。
我點點頭,還是沒有說話,只是這麼看着袁世凱,袁世凱也笑了笑,繼續說道:“咱們給他九十天爲限,九十天查出來了,他會給你一個交代,要是查不出來……”說到這,袁世凱看向了雷振春。
對其道:“那是你的問題了,那你直接把這個責任擔下來吧。”雷振春點點頭,迴應道:“明白。”而後袁世凱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對我道:“你看這樣可以嗎?”可能是袁世凱認爲我有可能不會此罷手吧。
他又對我說道:“現在是多事之秋啊,鬆坡啊,你也是軍人,有些話不用我多說了吧,國家爲重啊。”
這是真情實感的一句話,袁世凱今天從開始到現在唯一一句真情實感語重心長的話,是這一句了,當然了,我也明白見好收的道理,而且我相信我今天的表現已經足夠了,對於袁世凱的話,我也自然不會否認了。
那是這個所謂的學術團體籌安會的真正目的在於研究“君主、民、主兩個國家體制哪一個更適用於國的同時,對於兩者進行公平且客觀的對,與此同時在得到合理結論後從兩者取其優而去其劣,以爲國家體制之衡準。”
簡單一點解釋,那是這個籌安會或者說這赫赫有名的籌安六君子的目的,是要把現在國家實行的民、主制國家與之前幾千年來實行的君主制國家進行對,而且與此同時,也與國際世界各國的不同國體進行對,從其選擇最爲適用於國的國家體制機構,而後使之成爲國家體制的權衡標準當然了,也是必然會實行的。
換句話說,是如果他們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君主制更適合國國情的話,那麼會以君主制替換現在實行的民、主制,更通俗一點,那是假如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君主制更適合國的話,那麼國則又會回到之前的封建王朝權利統治之下。
這是陰謀嗎?這是野心嗎?雖然這件事是有楊度六人接連的以不同的講話形式逐步透露出來的,但是實際,明眼人都知道,這樣的大動作,是楊度他們幾個人無法進行或者說甚至是無法開啓的。
果不其然,當楊度等六人把自己的想法或者說這是一個決議已經緩慢有序的滲透給每個人的時候,最先表示出來自己的不滿亦或者是說表現出來對這件事存在質疑的是陸軍部總長,北洋之虎,段祺瑞。
其實這個時候我是非常想要表明自己的想法以及態度的,可是沒辦法,這樣的會議,即便是我受邀參加,可是我卻沒有說話的份,一絲一毫都沒有。楊度這一次並沒有對段祺瑞解釋什麼。
而只是笑了笑,而後反之對雷振春開口,道:“雷將軍,不知道你對這件事的態度如何啊?”雖然楊度沒有理會段祺瑞這是非常錯誤的,但是可當段祺瑞聽到了他下面的問話的時候,不由得一怔,而後隨即挑了挑嘴角,不再說話了。
而雷振春被楊度這麼一問,卻是一愣,而後四下看了看,半晌,這纔算是“緩過神來”,憨笑着對楊度道:“晳子兄,這件事我還真不懂,什麼國體什麼東西的,我不知道啊,你也知道我是一個粗人,這些事我聽大總統還有段總長的。”
“呵呵。”無論是袁世凱還是段祺瑞,在聽到了雷振春的回答之後,都不由得冷笑了起來,其實雷振春這一招非常高明,假如我的猜測不錯的話,那麼這個籌安會其實是袁世凱授意組成的。
那麼也表示之前楊度說的話,其實是代袁世凱說出來的,那麼也等於死袁世凱一直在和在場的衆人對話,而顯然的,楊度之所以會選擇詢問雷振春,其實也是早安排好的,因爲雷振春這個人雖然沒有什麼太大的能量。
可是至少他心狠手辣,而且他和段祺瑞的關係較複雜,也說不清楚他到底是完全的忠於袁世凱,還是和段祺瑞之間還有一些聯繫或者是他同時“忠誠”於兩人之間。這樣的人是無法信任的。
我是一個賭注亦或是我是一個試水的小船,亦或者我是他們打算用來警告他人的靶子,但是無論如何,其實這都不重要了,雖然立派固執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