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鎮壓

姜華的軍隊此時就駐紮在金陵的附近,雖然其已經打開了金陵的通路,但是實際上這對於北洋軍來說真的就是不痛不癢的小動作罷了,因爲雖然姜華弄開了金陵這一條路的包圍,但是誰都知道北洋軍金陵的核心關在是馮國璋,絕不是所謂的駐軍,而且誰也都知道,雖然金陵也就是南京是在國民政、府亦或者是可以稱之爲北洋政、府的麾下的,但是實際上其實現在金陵直屬於馮國璋一個人。

姜華的部隊駐紮在金陵地界內,但是卻不敢妄動就是因爲他們的是真的忌憚馮國璋的金陵軍,而且說起來雖然姜華部得到了一處軍械倉庫的彈藥儲備以及武器裝備,可是說起來有時候很多的武器裝備在手裡,可是自己的手下缺米有那麼多可用之人卻是也是一種折磨,而且這樣一來的話,很可能那些武器裝備這些軍人眼中的寶貝,卻容易變成麻煩,而且還是那種注意讓持有者置身死地的一種麻煩。

而且現在明顯的,因爲姜華部突破了北洋駐軍的防禦,開闢了革、命軍的進軍路線,這也就導致了他們暴露了自己的裝備配置,從而曝光了革、命軍這一次來勢洶洶、來者不善的特點,當然了或許這一特點只是針對姜華部的,但是看起來那就是整個革、命軍的整體實力,所以說起來也是因爲這一點,纔會導致馮國璋親自通電孫文,說起來,兩軍交戰,尤其是在這樣的態勢下,馮國璋這樣的行爲是不在常規之列的。

但是說起來,其實馮國璋的心裡是真的不看上革、命軍的,不單單是因爲其兩次成功鎮、壓革、命軍,還因爲其實說起來那些被孫文納入麾下的革、命軍雖然其中不乏有北洋軍的精銳部隊倒戈,但是更多的卻還是一些進步人士,以及北洋軍中的散亂部隊。這樣的部隊組成的革、命軍又怎麼能夠讓一直統治精銳部隊的馮國璋看在眼裡那?

要是將他們都放在眼裡,那馮國璋就不是馮國璋了,其實也不單就是因爲這樣,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使得馮國璋看不上這些革、命軍的就是雖然革、命軍戰鬥英勇,但是卻沒有什麼實際的戰術設置,與北洋軍之間發生的戰鬥,三次勝利,至少有兩次是因爲他們的野蠻的進攻而使得北洋軍人心驚膽戰。

雖然這也絕對是軍人應該具備的素質,可是依靠這樣的素質去打仗,真的不是一個正規軍該有的,而且作爲軍隊的領袖,這樣的作戰方式,容易造成極大的傷亡,對於自己不下的消耗過大,這裡所說的消耗不單單是因爲人馬的死亡,還有因爲受傷從而需要休養而不能夠投入下一次戰鬥的戰損,而且這樣的破釜沉舟的打法,對於彈藥、武器的節流非常的不利,容易導致武器彈藥的缺失、不足,從而使得整個部隊在一戰之後,沒有了再戰的本錢。

當然了,這樣的情況暫時是不會發生的了,畢竟這些情況發生的時候,都是在武昌起、義之初革、命軍經常會發生遇到的問題,到了後期就有了明顯的改觀,到了二次起、義的時候,這樣的事情基本就杜絕了,不過雖然是這樣,可是因爲一點革、命軍確實找到了不少北洋將領的白眼,這其中對此最爲不屑的就要數馮國璋了。

雖然昔年時袁世凱曾經對馮國璋說要他不要過於的藐視革、命軍,還有孫文這個人,可是每每如此,馮國璋總是笑着對袁世凱這樣解釋,或者說是辯駁,道:“孫文之輩,雖爲英才卻非軍、政之才,可治一域,而不可治一國,能開闢,卻不能鋪就。”而袁世凱每每見到馮國璋如此,唯一能做的就是無奈的笑着搖頭,當然了,他這不是在否認馮國璋,只不過就是不知道應該如何的積蓄就這個問題與這個老家話繼續說下去。

而起馮國璋不止一次在酒桌上,以及一些正式的場合上對外宣稱,如果革、命軍再一次組建,並且兵進南京的話,那麼南京就是他們的葬身之地,馮國璋還曾經大放厥詞,或者可以稱之爲對外宣稱,如果革、命軍膽敢再一次與北洋開戰的話,那麼他這一次就要徹底將革、命軍徹底殲滅。

而且這個時候,馮國璋還曾借昔時秦國戰神名將白起的名號,號稱如果革、命軍膽敢舉兵犯禁的話,那麼他真的不介意自己學一次白起,重新打一場現代的“長平之戰”,由此可見馮國璋此人對於革、命軍的態度,以及他對於剿滅孫文一脈的決心與信心,當年的長平之戰,白起與趙括代表秦趙兩國決戰,這一戰以趙國的失敗作爲結束,但是趙國所付出的代價絕不是單單的賠償稱臣,還有那被坑殺的四十萬趙軍。

這代表着什麼,馮國璋這樣的比喻表示出了什麼,不言自明。而且這一次馮國璋親自通電孫文那一份電報,最後的署名,就足以表明了馮國璋這一次真的動怒了,而且這一次他的怒火,恐怕真的不單單是革、命軍就能夠承受的。並且,馮國璋其實在通電給孫文的時候,還向臨近五省的將軍們發了一折電文,這電文的內容不得而知,但是想來也應該就是要求他們率兵圍剿革、命軍的同時,警告他們不要起什麼非分之心,這一類的話,當然了,馮國璋是一個老油條。

而且這五省將軍雖然歸屬在他的帳下,但是他卻也不敢在這樣特殊的時候對他們說一些過於直白凌人的話,所以想來馮國璋的語氣應該是非常委婉的,但是用詞卻應該是異常準確有力的。其實說起來,馮國璋不將革、命軍放在眼裡,但是他不得不對另外五省將軍們手下的北洋軍加以重視。雖然馮國璋威望極高,可是她也清楚孫文這個人的能力,恐怕就是昔年身帶六國相印的張儀都未必有孫文的口才以及他的辯術,當年要不是孫文的三寸不爛之舌,又怎麼會有曾經的革、命軍那?

雖然那個時候出現一支起、義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能將起、義軍到最後裝備的如此雄壯,而且還能夠與正規軍,且還是昔時東北亞地區最爲精銳的北洋軍展開一場又一場大戰,這絕不是一個巧合,所以此時馮國璋數日昂沒有將革、命軍放在眼裡,但是他真正擔心的就是另外的五省將軍。

什麼事情最怕的都是後院起火,萬一要是真的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哪一省的將軍倒戈了,雖然馮國璋自信可以應付,但是如果五省將軍中有三人倒戈的話,那麼馮國璋必敗,而且不單單是他必敗,就是他手下的二十萬金陵軍,恐怕到時候也會作鳥獸散,並且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他手下的五省將軍倒戈也不是最重要,最棘手的,真正麻煩的是假如馮國璋的軍隊潰散了,那麼也就沒有人能夠來代替他,當然了誰也無法替代他,來在此震懾護國軍了,到了那個時候,天下該是怎樣的情況,誰也無法預計與控制。

而且說起來那應該是馮國璋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因爲到那個時候就不擔當是一個護國軍的問題了,還有孫文的革、命軍,雖然現在革、命軍打着與護國軍一樣的旗號,護國討袁,但是假如那個時候,袁世凱已經被討伐了,可是這兩支軍隊畢竟還不是出於一個源頭的,到時候,護國軍、革、命軍、四散而亂的北洋軍,個地方的武裝組織再加上那些心懷不軌的強虜盜匪……那真的不是一個能夠想象得到的場面。

其實也不是想象不到,是沒有人敢去這麼想,因爲那個場面啊,人間地獄!

所以現在馮國璋除了要警示五省將軍之外,還要儘快的鎮、壓革、命軍這不單單是因爲單一的出於對革、命軍的打壓,同時他知道如果自己的軍隊成功的話,那麼就能夠對護國軍造成一定的打擊,因爲這兩支軍隊雖然不是處於同源,可是現在的情況來看,至少表面上來看,他們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

並且如果馮國璋能夠戰爭的話,那麼除了能夠擊潰革、命軍的話,還能夠給其他的人,那些正在觀望的人,已警告,讓感謝有可能頭腦發熱的人,迅速的冷靜下來。所以說起來,無論於公於私馮國璋鎮、壓革、命軍都是理所當然的。而馮國璋對於這樣的理所當然自然也是不會輕易放棄的。

所以當馮國璋那一份特意發給孫文的通電發出去之後,馮國璋就糾集起了金陵軍的各部將領、軍官,開始了對革、命軍進行圍攻剿滅,同時也能夠震懾防禦其他五省乃至於更多的將軍的防禦佈置。

其實說起來,這一次馮國璋在這一點上還是要謝謝孫文的,要不是他這一次重新起兵,恐怕馮國璋的真的沒有藉口將自己的軍隊開始佈防設置在其餘鄰近省的重要關卡道路上,而且不單單是這樣,馮國璋還截斷了鐵路,並且將內陸船運也都控制了起來,同時將南京的百姓撤離到了一個安全的位置上。這就是一副決戰的姿態!

而且也是因爲馮國璋這樣的動向,雖然他的軍隊還沒有正式對姜華部或者說是對革、命軍刀槍相向,但是僅僅是他現在的這些佈置就足以讓姜華部毫不敢輕舉妄動了,而且就是孫文也不敢在此時過度的與自己想要策反的將軍們聯繫了,說起來這不單單是孫文一個人的做法,就是那些原本已經蠢蠢欲動的將軍們現在也不敢輕易的與孫文有所聯繫了!雖然馮國璋還沒有正式的與革、命軍交戰,可是就是他這樣的行爲,就已經可以稱之爲是對革、命軍的成功鎮、壓的第一步了!

第六百一十章 大南【六】第八百零七章 凜冬之左【三】第特設六章 調兵遣將第三十四章 魘【五】第一千三十八章 遇難國【四】第五百零九章 砂礫【五】第1168章 越多越少【四】第五章 莫思量青絲白髮又何妨第八百七十章 張弛有度【六】第六百一十九章 摺疊【五】第四百九十一章 百變【七】第一千二十八章 困城【四】第三百一十章 南地【六】第一百八十九章 小【五】第八百二十九章 大戰前夕【五】第一千四十八章 鏡片【四】第一千五十七章 脈脈【三】第五百三十八章 這纔是戰鬥【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變化【四】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四百四十六章 近禍【二】第一百零二章 重戰第七十六章 術戰第一千九十章 面對【六】第1207章 鬥夜叉【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色【五】第六百三十三章 南去北上【九】第一二四章 會談第特別章 白松雨文集【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戰場【七】第一章 鬆坡啊,生日快樂第八百零三章 欏夫【九】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二十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浮天【三】第六十九章 用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雪襲襲【五】第十章 雲南來信;一石三鳥第一千八十六章 面對【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五】第一百六十四章 斷【八】第六百八十三章 盜【九】第二百四十章 特戰【六】第一千三十八章 遇難國【四】第一千四十章 遇難國【六】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九】第九百九十六章 多磨【二】第八百四十二章 水庫【八】第三十六章 動局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三十四】第四百六十三章 修【九】第四百五十八章 修【四】第七百一十二章 風雲變幻時【八】第四百八十一章 躊躇【七】第二十七(反)章 舊時舊事第八百八十七章 思戰【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折【四】第七百八十章 大戰場【六】第三百二十四章 蕭蕭風【十】第四百四十八章 近禍【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正逆【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多磨【五】第1043章 花臉【九】第1050章 哆哆嗦嗦【六】第一三八章 何豐林第二十四章 傷心第一千零九章 巡【五】第一千二十八章 困城【四】第四百一十一章 無的放矢【七】第四百七十二章 補充【八】第1062章 枯山惡水【八】第一百三十章 時難【六】第二十五章 權利鬥爭之始第三百一十九章 蕭蕭風【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東方【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夕【三】第四十九章 離語第五百九十六章 清風撩【二】第七十三章 心鬥第四百八十九章 百變【五】第八十章 怪事第一章 追憶與現實第二百七十八章 冬風【四】第九百九十五章 多磨【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摺疊【十】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五十一】第一二七章 小鳳仙的遭遇第七百九十九章 欏夫【五】第九百章 戰團【六】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十】第二百七十二章 階梯【八】第五十三章 穩固晃州之戰【二】第七百五十六章 驚訝【二】第九十四章 離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離情驚夢【四】第二百六十八章 階梯【四】第四十章 舊事重提第1063章 枯山惡水【九】第二十章 刺殺;猴子第九百五十五章 鶴唳【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冬風【七】
第六百一十章 大南【六】第八百零七章 凜冬之左【三】第特設六章 調兵遣將第三十四章 魘【五】第一千三十八章 遇難國【四】第五百零九章 砂礫【五】第1168章 越多越少【四】第五章 莫思量青絲白髮又何妨第八百七十章 張弛有度【六】第六百一十九章 摺疊【五】第四百九十一章 百變【七】第一千二十八章 困城【四】第三百一十章 南地【六】第一百八十九章 小【五】第八百二十九章 大戰前夕【五】第一千四十八章 鏡片【四】第一千五十七章 脈脈【三】第五百三十八章 這纔是戰鬥【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變化【四】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四百四十六章 近禍【二】第一百零二章 重戰第七十六章 術戰第一千九十章 面對【六】第1207章 鬥夜叉【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色【五】第六百三十三章 南去北上【九】第一二四章 會談第特別章 白松雨文集【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戰場【七】第一章 鬆坡啊,生日快樂第八百零三章 欏夫【九】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二十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浮天【三】第六十九章 用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雪襲襲【五】第十章 雲南來信;一石三鳥第一千八十六章 面對【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五】第一百六十四章 斷【八】第六百八十三章 盜【九】第二百四十章 特戰【六】第一千三十八章 遇難國【四】第一千四十章 遇難國【六】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九】第九百九十六章 多磨【二】第八百四十二章 水庫【八】第三十六章 動局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三十四】第四百六十三章 修【九】第四百五十八章 修【四】第七百一十二章 風雲變幻時【八】第四百八十一章 躊躇【七】第二十七(反)章 舊時舊事第八百八十七章 思戰【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折【四】第七百八十章 大戰場【六】第三百二十四章 蕭蕭風【十】第四百四十八章 近禍【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正逆【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多磨【五】第1043章 花臉【九】第1050章 哆哆嗦嗦【六】第一三八章 何豐林第二十四章 傷心第一千零九章 巡【五】第一千二十八章 困城【四】第四百一十一章 無的放矢【七】第四百七十二章 補充【八】第1062章 枯山惡水【八】第一百三十章 時難【六】第二十五章 權利鬥爭之始第三百一十九章 蕭蕭風【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東方【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夕【三】第四十九章 離語第五百九十六章 清風撩【二】第七十三章 心鬥第四百八十九章 百變【五】第八十章 怪事第一章 追憶與現實第二百七十八章 冬風【四】第九百九十五章 多磨【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摺疊【十】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五十一】第一二七章 小鳳仙的遭遇第七百九十九章 欏夫【五】第九百章 戰團【六】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十】第二百七十二章 階梯【八】第五十三章 穩固晃州之戰【二】第七百五十六章 驚訝【二】第九十四章 離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離情驚夢【四】第二百六十八章 階梯【四】第四十章 舊事重提第1063章 枯山惡水【九】第二十章 刺殺;猴子第九百五十五章 鶴唳【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冬風【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