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寶藏由來

陳浩面帶尷尬的施了一禮,旋即三人坐定,明和大師這才向陳浩講述了這此間的緣由。

此事要追溯到隋朝以前,當年隋朝將要一統天下之時,唯獨江南建康陳朝尚未平定。陳朝最後一位國君陳叔寶膝下皇子衆多,陳胤便是最爲年長的一個。然卻因是庶出最終被廢去太子之位,被封爲吳興王駐守建康。

歷史的車輪沒能因爲陳朝的阻擋而停止它的腳步,陳叔寶的昏庸無能最終換來陳朝的覆亡。所有陳氏子弟均被送往長安,陳胤自然也在其列,之後不久便重病去世。

然而真正的陳胤卻沒有死,而是偷樑換柱的瞞天過海回到了建康。私下裡,時刻等待着時機準備光復陳朝。陳胤之所以有此等打算並非毫無底蘊,因爲身後有着巨大的財富做後盾。

其父陳叔寶斂財衆多,私人寶庫金銀古玩可謂是堆積如山。陳胤見陳朝岌岌可危,其父卻紙醉金迷不理戰事。於是便在大隋軍隊進駐建康皇宮內部混亂之時,派自己的親衛隊伍私自將寶庫財寶暗運出城。由於陳朝各地已盡歸大隋,於是便趁着夜色將其運送離建康(南京)附近的棲霞山。

棲霞山上棲霞寺主持乃是陳胤的故友,因此便將大量的金銀珠寶藏匿於深山之中。大廈將傾豈有完卵,覆滅之日便是他押解長安之時。陳胤預料到了這一點,於是在山中設立機關藏好金銀財寶。

最後便將三枚星形鑰匙的兩枚,分別由陳朝大將秦彝與羅藝保管,並且將大致山中路線分別告知了二人。以圖日後時機成熟,打開寶藏東山再起。

隨後陳朝覆滅之時,陳胤便被押解至長安。而其手下護衛陳廣,便帶領其隊伍在棲霞寺出家爲僧,暫時躲避以備捲土從來……

然隋朝一統天下之後,便是迎來了短暫的幾十年盛世。又聞秦彝戰死羅藝歸附朝廷,使得陳胤空有報復卻無能爲力。直至隋煬帝五次東征高麗失敗以後,不久隋朝便迎來了前所未有****。本是羣雄逐鹿的年代,然而最爲可惜的是,陳胤由於積鬱成疾不久便與世長辭。

陳胤後人勇猛有餘而智謀不足,終究在大浪淘沙中,還沒有泛起浪花便被李唐的大勢淹沒。其後羅家歸附大唐,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盡皆覆滅,至此大唐一統天下。

其後數十年中陳胤後人已頗具規模,故此成了不小的家族。其後武后奪位之時徐敬業起兵反武,陳胤後人陳倉便借勢軍中。然徐敬業無力使得義軍潰敗使得陳倉壯志難酬,並且遭到朝廷的清洗。陳倉最後死於萬馬軍中,至此陳氏再次隱沒於鄉野,第三枚星形鑰匙也至此丟失……

期間陳氏子弟知曉寶藏傳聞卻無跡可尋,曾也找尋剩下的星形鑰匙卻終究無果,最後也就不了了之……

期間兩百多年的起伏變遷,陳氏早已根深於士農工商之中,已然無人思復國之心。其陳氏成員也慢慢的歸附於潁川陳氏門閥,以求得以安身立命。直至陳胤第十一代孫陳玄禮,文武雙全胸有溝壑,初任果毅都尉,隨李隆基(玄宗)起兵誅殺韋后及安樂公主。玄宗即位後,宿衛宮中。

其後又於馬嵬驛立下奇功,然卻鬱郁不得志。於是封蔡國公後,便辭官告老隱居這棲霞山。期間便建造了這碧雲亭,亭中設一殘局,等待後人參破此局……

陳浩聽着明和侃侃而談,這才清晰的理順了這其中寶藏的前因後果。想來陳倉丟失的那枚星形鑰匙定是流落民間,此間被太極門尋得。之後便以謝峰攜帶鑰匙爲餌,然後讓自己順利推出藏寶之地。

而羅藝之所以後來有兩枚星形鑰匙,定是當年秦彝身死,羅藝無意中得到的另一枚鑰匙。這纔有了羅藝送鍊墜與前妻姜氏,最後落到紫鳶手中這一段故事。

從羅鳳嬌身上紋有藏寶路線圖,就足以看出當年羅藝也是垂涎這寶藏。只是最後無功而返罷了,於是便希望後人有朝一日能夠據圖得之。

但是陳浩卻是疑惑了,既然當年藏寶路線不是刻在背上,而羅家後人身上的藏寶圖,正好印證了鑰匙圖騰上詩句,這是巧合嗎?

陳浩將這一疑惑嚮明和大師問及,而明和大師卻是神秘一笑。將那日救陳浩時取下的三枚鑰匙放在石桌上按大小堆壘而起,示意陳浩關瞧。

陳浩仔細望去,卻見三個星形鑰匙形成塔狀,其周身的紋路形成一副圍繞周身的路線。看到這裡陳浩卻是恍然大悟,原來詩句所謂的‘背’字,原來指的不是人的後背,而是這個……

陳浩驚訝之餘,倒是覺得自己甚是可笑,竟然就這樣歪打正着。然而陳浩卻沒有因此感到慶幸,因爲自己的歪打正着,自己失去了本不該失去的東西。若能夠時光倒流,自己寧願不要這好奇心!

“大師,這與二位稱弟子爲少主有何關係?”陳浩雖然猜出來一些頭緒但是仍舊不敢確定,故此需要嚮明和大師問個明白。

明和大師一打佛偈道:“阿彌陀佛,少主有所不知,當年先主曾有言,若有人能破得此局便是陳氏嫡出!”

陳浩聞聽不由一愣,心道這都什麼邏輯,若是來一個棋壇高手破了你的殘局,他便是你陳氏中人不成?於是陳浩反駁道:“大師此言有些妄斷矣,這能人異士世間比比皆是,又豈能以此衡量?”

明和大師微微一笑,指了指棋盤上那顆至關重要的棋子問:“少主可還記得當日執此棋子的情景嗎?”

明和大師的提醒讓陳浩不禁陷入沉思,看着那顆自己放上去的棋子回想起當日的情景。當日觀棋良久才找到破解之法,但是當伸手探入棋罐時卻發現只有一枚棋子,而且是不可移動的棋子。最後還是在明和大師的提點下,滴入一滴鮮血才捏動棋子繼而破了此局。

陳浩當時還甚是疑惑,最後苦尋無果只能自認自己見識淺薄。見明和大師如此似有深意的提及此事,陳浩便覺得此事定有玄機。

《風月天唐》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50章 御花盛宴第97章 雙叉路口第67章 大仁與小仁第20章 雍王病重第70章 誰爲難了誰第537章 同仇敵愾第23章 上行下效第2章 有仇報仇第28章 嗜血棋子第61章 冰凍三尺第56章 想走沒那麼容易第68章 妙筆生花第12章 月心湖第80章 仙遊寺第529章 局中因與果(五)第48章 三件套第109章 不要逼我第40章 花花太歲第93章 美女苦追易成天第20章 那一眼的傷痛第10章 溺水女屍第90章 易成天千杯不醉第10章 失手焚畫第9章 居安思志第96章 臨行囑託第111章 一起上吧第83章 親自操刀第93章 慶婚第82章 祖傳之物第67章 佳人三驚歎第67章 佳人三驚歎第73章 兵臨幽州第15章 低調奢華第49 章 李字缺子第39章 公費旅遊第50章 廟號爲宣第49章 君子所爲第61章 老界嶺第32章 甘做攪棍第74章 夜色幽藍第72章 燃眉之急第40章 金蔓蘿花第85章 天地有情盡白髮第18章 思量再三第64章 你看過封神榜嗎第1章 朝堂之論第6章 夜深人靜第72章 河北軍報第34章 紅袖添香第46章 月黑風高夜第71章 衆人皆服第18章 抓錯地方了第536章 鐵血爭鋒第24章 啪啪啪第54章 莫爲帝王工第52章 河朔三鎮第40章 清君側第92章 胸有天下第49章 君子所爲第67章 屍橫遍野第30章 火速回京第53章 一塊匾的事情第38章 藏中之藏第5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章 真僞名冊第83章 救治秘方第66章 欲擒故縱第11章 抽絲剝繭第41章 你承受得起嗎第50章 還會懼誰第32章 離奇死亡第525章 局中因與果(一)第110章 我的規矩第62章 溫庭筠第80章 仙遊寺第18章 替本官掌嘴第57章 一盞茶的溫存第14章 竹林如畫第57章 請求隱退第49章 秋意甚濃第80章 信中無信第5章 高漲米價第525章 局中因與果(一)第99章 終究不如你第32章 早露異端第38章 何爲美食第25章 公輸祖訓第14章 撲朔迷離第52章 河朔三鎮第79章 您終於來了第41章 停杯橫箸第24章 紅衣女子第69章 校場比武第93章 塞翁失馬第26章 另類《封神榜》第12章 太和幕僚第9章 打的就是你第41章 殺人越貨第34章 蠱毒第69章 花椒的妙處
第50章 御花盛宴第97章 雙叉路口第67章 大仁與小仁第20章 雍王病重第70章 誰爲難了誰第537章 同仇敵愾第23章 上行下效第2章 有仇報仇第28章 嗜血棋子第61章 冰凍三尺第56章 想走沒那麼容易第68章 妙筆生花第12章 月心湖第80章 仙遊寺第529章 局中因與果(五)第48章 三件套第109章 不要逼我第40章 花花太歲第93章 美女苦追易成天第20章 那一眼的傷痛第10章 溺水女屍第90章 易成天千杯不醉第10章 失手焚畫第9章 居安思志第96章 臨行囑託第111章 一起上吧第83章 親自操刀第93章 慶婚第82章 祖傳之物第67章 佳人三驚歎第67章 佳人三驚歎第73章 兵臨幽州第15章 低調奢華第49 章 李字缺子第39章 公費旅遊第50章 廟號爲宣第49章 君子所爲第61章 老界嶺第32章 甘做攪棍第74章 夜色幽藍第72章 燃眉之急第40章 金蔓蘿花第85章 天地有情盡白髮第18章 思量再三第64章 你看過封神榜嗎第1章 朝堂之論第6章 夜深人靜第72章 河北軍報第34章 紅袖添香第46章 月黑風高夜第71章 衆人皆服第18章 抓錯地方了第536章 鐵血爭鋒第24章 啪啪啪第54章 莫爲帝王工第52章 河朔三鎮第40章 清君側第92章 胸有天下第49章 君子所爲第67章 屍橫遍野第30章 火速回京第53章 一塊匾的事情第38章 藏中之藏第5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章 真僞名冊第83章 救治秘方第66章 欲擒故縱第11章 抽絲剝繭第41章 你承受得起嗎第50章 還會懼誰第32章 離奇死亡第525章 局中因與果(一)第110章 我的規矩第62章 溫庭筠第80章 仙遊寺第18章 替本官掌嘴第57章 一盞茶的溫存第14章 竹林如畫第57章 請求隱退第49章 秋意甚濃第80章 信中無信第5章 高漲米價第525章 局中因與果(一)第99章 終究不如你第32章 早露異端第38章 何爲美食第25章 公輸祖訓第14章 撲朔迷離第52章 河朔三鎮第79章 您終於來了第41章 停杯橫箸第24章 紅衣女子第69章 校場比武第93章 塞翁失馬第26章 另類《封神榜》第12章 太和幕僚第9章 打的就是你第41章 殺人越貨第34章 蠱毒第69章 花椒的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