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朝堂之論

陳浩離開少林寺之時,李愬將禪房內的兵書盡數送於了他。陳浩看着幾卷註解詳細的兵書,心中卻是頗多感慨。這可是李愬、李晟父子兩代人戎馬一生行軍用兵的精髓所在。如今李愬將傾心所著傾囊相授與這個相處不久的弟子,陳浩又豈能辜負老人家的一番心意呢。

待回到雲客來酒樓之後,陳浩將身邊的幾人做了安排。此次回京陳浩只帶嶽夢琪一人,至於林月瑤依舊隱於暗處。其身份永遠不需外人所知,即便是當今聖上也要有所隱瞞。陳浩不敢保證李忱在得知寶藏之後,會做出怎樣的決定。所謂最是無情帝王家,即便陳浩立下此等大功,也不能保證李忱爲了得到寶藏而翻臉不認人。

紫鳶依舊暗中保護林月瑤,最後約定幾人在京城相聚。至於陳惜元與燕九二人,陳浩自然有重要的事情須得二人去辦。待一切安排妥當之後,陳浩便輕裝躍馬向京城而去。

北風凜冽,銀灰色的雲塊在天空中奔騰馳騁,寒流滾滾,正醞釀着一場大雪。元旦之日將近,前往京城的官道上常有回京述職的官員經過,車馬轆轆文武各異。

幾日後宣政殿上依舊早朝,嚴寒的冬季讓衆人感到幾分冷意。最後由內侍擺上取暖之物,這才使得殿上溫和了許多。自從太極門之事後,如今的朝堂之上的官員是幾多更替。除了朝廷各派系的釘子戶外,自然也多了不少新的面孔。

比如身爲給事中之職的魏謨就是一個很好的代表,如今已遷御史中丞,兼戶部侍郎。說起這個魏謨可是名門諍臣之後,乃是魏徵的五世孫。再者便是於珪調職回京遷職爲大理正,而白世言則遷升爲朝議郎……

聽奏了官員陳述呈報,李忱只是微微頷首點頭不做任何迴應。待羣臣奏完當奏之事後,李忱沉聲問向白敏中道:“白愛卿!”

“老臣在!”白敏中雖是有些年邁,然卻依舊身姿挺拔神采奕奕。

“太極門於各州道盤根錯節牽連甚廣,如今已有兩月之久可曾悉數定案?”李忱輕撫龍椅面沉似水的鄭重問道。

白敏中見李忱問及此事,身爲刑部尚書的他自然不敢有所怠慢:“回聖上,經兩月之久審理現今已然定案,聖上洪恩有言,牽連甚微者可酌情判理,故此除卻當初聚衆繼而剿滅門衆,其後據名冊一一查明牽連大小官員三百六十五人,商賈家族一百零八家……”白敏中邊說邊呈上早已寫好的奏章,由內侍轉呈於李忱。

李忱放下奏章,手指輕輕的在上面有節奏的敲擊着。隨後沒有頭尾的問盧商道:“盧愛卿,山南西道節度使與鳳翔節度如今可至京城驛館?”

盧商未曾想到李忱會突然問他,於是短暫的失神之後這才道:“二人已在驛館等候,隨時等待聖上傳召!”

歷來回京述職的官員都是要在府中亦或是驛館等候皇上召見,一般等候的時間越短說明聖寵越盛。如今李忱首先便提及二位節度使,足以見得李忱的重視。而作爲盧系的領軍人物自然倍感欣慰,因爲這二位都是他盧系的砥柱中流。

盧系文武勢力盤根錯節,朝堂之上的黨系勢力尚且不論,三方節度使均是他盧系一脈。不過如今算來也只有這山南西道與鳳翔兩方節度使,杜家的覆亡自然使得淮南節度使脫離了盧系。

“傳!”

李忱的一個傳字出口,內侍公公便急忙傳遞口諭。不一會功夫,山南西道節度使盧譚與鳳翔節度使李鍾便來到了宣政殿。待二人行完君臣之禮後,二人便向李忱陳述職任之上施政得失。

待二人呈述完畢李忱卻是微微一笑,繼而臉色一邊道:“二位愛卿辛苦了,來人,將此二人剝去官袍壓入天牢……”李忱話應剛落便從宣政殿外進來幾人,隨即將二人剝去官袍去了烏沙。

二人莫名其妙的就要被打入天牢自然不會甘心,率先不服的便是李鍾:“聖上,臣等所犯何罪還請明示!”

“還請聖上言明,末將等人回京述職秋毫無犯,何來有罪一說!”此時盧譚也心有不甘的沉聲道。

李忱面色平和的問:“私通太極門欲求謀反顛覆我大唐江山,此等重罪朕豈能饒爾等?”

“微臣冤枉!請聖上明察!”

“末將豈敢,定是有人誣陷末將!還請聖上明鑑!”

此時一旁的盧商再也無法平靜了,於是上前躬身道:“聖上此事尚需查明,切不可憑他人一面之詞!二位節度使一向循規蹈矩忠於聖上,又豈會私通太極門?”說到這裡他有意無意的瞥了一眼一旁的崔氏兄弟,依他看來這一切定是崔氏兄弟背後做了手腳。

而崔式與崔從雖是沉默不語,然而心中卻也是疑雲竇生。心道今日聖上到底是怎麼了,是有意打壓盧系還是確有其事。一時之間二人也不知李忱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故此只能沉默不語等待事情明朗再說。

“哦,是嗎?盧愛卿說的可謂至理,然此二人忠於朕倒是不甚明朗,忠於盧愛卿倒是顯而易見!”李忱略帶玩味的笑道。雖是笑言,但言語中的冷意卻是讓人感到不寒而慄。

噗通一聲盧商雙膝跪倒在殿上,盧商被李忱這句話可謂嚇得不輕。隨後顫巍巍的惶恐道:“聖上明鑑,老臣冤枉!”

“哼!冤枉?朕待你盧家不薄,皇家待你盧家可謂皇恩浩蕩,然你等卻做了什麼?私通太極門欲圖謀逆,爾等狼子野心讓朕如何容忍?”李忱說道最後拍案而起,憤怒的一甩衣袖指着盧商怒斥道。

“還請聖上明鑑,叔父絕非此意,我盧家子弟忠於聖上絕無二心!”盧綰此刻再也無法鎮定,見李忱如此憤怒便知今日此事恐無法善終。李忱瞥了一眼盧家叔侄又緩緩的坐回了龍椅上,最後輕哼了一句道:“既然兩位愛卿言之鑿鑿,忠於朕忠於大唐,那今日朕便讓衆位愛卿見一個人……”一更。--by:89|10054149--

第36章 東宮密謀第5章 名不虛傳第27章 殿前質問第82章 入宮作畫第33章 一個故事第80章 喝退慕容盛第37章 東宮招拒第1章 意想不到第41章 殺人越貨第18章 六指縣令第52章 壽州現身第24章 種高粱第67章 萬箭齊發第67章 萬箭齊發第6章 王百萬第73章 葉白衣第23章 你是何人第542章 塘邊垂釣第12章 月心湖第25章 難道這就是命第83章 親自操刀第89章 寺中怪人第66章 虛恭賦第49章 欣欣向榮第75章 血墨如意第96章 臨行囑託第28章 書法民間第一第72章 河北軍報第22章 冰釋前嫌訴前因第7章 一匹烈馬第35章 以假亂真第527章 局中因與果(三)第35章 以假亂真第44章 風起之時第24章 紅衣女子第61章 老界嶺第51章 不過如此第72章 河北軍報第117章 覺遠頓悟歸入定第88章 竟是女兒身第45章 無話可說第530章 局中因與果(六)第90章 閨房驚變第74章 蓮羹談第32章 滿庭芳第72章 代節度使第14章 撲朔迷離第77章 夜不能寐第18章 思量再三第15章 烏雲初開第29章 東瀛獻寶第106章 我有異議第41章 停杯橫箸第41章 你承受得起嗎第84章 誰惹你了第65章 冀州城下第50章 御花盛宴第77章 傾城清淚第28章 嗜血棋子第49章 欣欣向榮第31章 以德報怨第24章 紅衣女子第5章 初見端倪第7章 有客登門第45章 帝心難測第77章 傾城清淚第32章 離奇死亡第84章 誰惹你了第17章 有事我擔着第23章 引水救災第67章 佳人三驚歎第10章 失手焚畫第91章 知曉的太遲了第30章 奇怪的石頭第18章 替本官掌嘴第6章 去我該去的地方第73章 你不要逼我第82章 二人對弈第63章 科舉取士第87章 欽定駙馬第1章 鞋拍宅男入晚唐第39章 煙雲難散第52章 風波又起第13章 浮生如夢第62章 入我太極門第83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61章 歷歷銀鉤指下生第44章 朝堂三問第82章 佛道之論第62章 你還走的了嗎第2章 有仇報仇第8章 紅葉寺中鎖奸人第71章 成德四州第67章 萬箭齊發第92章 天雷地火第555章 往事如煙第40章 金蔓蘿花第35章 各有所意第18章 六指縣令第21章 洞中旖旎
第36章 東宮密謀第5章 名不虛傳第27章 殿前質問第82章 入宮作畫第33章 一個故事第80章 喝退慕容盛第37章 東宮招拒第1章 意想不到第41章 殺人越貨第18章 六指縣令第52章 壽州現身第24章 種高粱第67章 萬箭齊發第67章 萬箭齊發第6章 王百萬第73章 葉白衣第23章 你是何人第542章 塘邊垂釣第12章 月心湖第25章 難道這就是命第83章 親自操刀第89章 寺中怪人第66章 虛恭賦第49章 欣欣向榮第75章 血墨如意第96章 臨行囑託第28章 書法民間第一第72章 河北軍報第22章 冰釋前嫌訴前因第7章 一匹烈馬第35章 以假亂真第527章 局中因與果(三)第35章 以假亂真第44章 風起之時第24章 紅衣女子第61章 老界嶺第51章 不過如此第72章 河北軍報第117章 覺遠頓悟歸入定第88章 竟是女兒身第45章 無話可說第530章 局中因與果(六)第90章 閨房驚變第74章 蓮羹談第32章 滿庭芳第72章 代節度使第14章 撲朔迷離第77章 夜不能寐第18章 思量再三第15章 烏雲初開第29章 東瀛獻寶第106章 我有異議第41章 停杯橫箸第41章 你承受得起嗎第84章 誰惹你了第65章 冀州城下第50章 御花盛宴第77章 傾城清淚第28章 嗜血棋子第49章 欣欣向榮第31章 以德報怨第24章 紅衣女子第5章 初見端倪第7章 有客登門第45章 帝心難測第77章 傾城清淚第32章 離奇死亡第84章 誰惹你了第17章 有事我擔着第23章 引水救災第67章 佳人三驚歎第10章 失手焚畫第91章 知曉的太遲了第30章 奇怪的石頭第18章 替本官掌嘴第6章 去我該去的地方第73章 你不要逼我第82章 二人對弈第63章 科舉取士第87章 欽定駙馬第1章 鞋拍宅男入晚唐第39章 煙雲難散第52章 風波又起第13章 浮生如夢第62章 入我太極門第83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61章 歷歷銀鉤指下生第44章 朝堂三問第82章 佛道之論第62章 你還走的了嗎第2章 有仇報仇第8章 紅葉寺中鎖奸人第71章 成德四州第67章 萬箭齊發第92章 天雷地火第555章 往事如煙第40章 金蔓蘿花第35章 各有所意第18章 六指縣令第21章 洞中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