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

令狐綯見盧匡爲今日朝堂之事甚是不平,於是便走進幾步來到近前,繼而揶揄笑道:“盧賢弟莫要忘了陳大人可不同常人,說不準他真的可以平定河朔三鎮,如此一來倒也解出了朝廷隱患!”

“莫非令狐兄真認爲,那陳浩能有如此本事?”盧匡聞聽不由眉頭輕蹙,旋即轉過身詢問道。

“呵呵!戰事乃瞬息萬變又豈能如此武斷,不過老夫卻知曉以那陳浩的性子,此次若是平定河朔諸州,那山東各大氏族想必不會再有好日子……”令狐綯爽朗一笑,隨後一甩官袍領着令狐滈向宮外走去,留下凝眉深思的盧匡。

冬日的長安城已是寒風習習,而公主府內卻依舊溫暖如春,此刻永福公主李瀧居於鳳榻之上,聽着令狐綯講述着今日朝堂之事。待令狐綯盡述朝中之事後,便輕蹙秀眉疑聲道:“他當真口出狂言,欲要以五萬兵馬對敵河朔三鎮三十萬大軍?”

令狐綯不敢有怠,於是躬身回稟道:“回公主殿下,正是!”

李瀧驚異之後便神色複雜的沉聲問:“令狐大人認爲,他此番揚言可做的真?”

“回公主殿下,以老臣之見陳浩此人雖狂妄不羈,但卻機敏過人不可常理而言。觀其今日他於殿上如此篤定可見已然胸有成竹,因此以老臣看來應是真言!”令狐綯略作沉吟這才鄭重的迴應道。

“哦?若真如令狐大人之言,那他平叛之日豈不是又春風得意?”聽了令狐綯的分析之後,李瀧神色略作一鬆,但隨後卻又緊蹙眉頭目露兇光自顧問道。

令狐綯對此卻是神秘一笑道:“公主殿下且放寬心,今日散朝出宮之時老臣已經用言語挑唆盧匡盧大人,想必盧大人爲了他山東盧氏也會暗中做些手腳!”

“如此甚好,本宮倒要瞧瞧他有何能耐,定要讓他此次折戟沉沙!”李瀧暗自私語之後,繼而輕聲衝令狐綯笑道:“此事有勞令狐大人了!本宮定不會虧待與你!”

令狐綯誠惶誠恐的徐身一禮:“老臣惶恐,老臣能有今日全憑公主殿下所賜,又豈敢有辛勞之說。只是老臣心中有一疑惑,不知公主殿下可否予以解惑?”

“哦?何事?”見令狐綯如此識時務李瀧很是滿意,於是便輕聲問道。

“既然公主殿下乃是盧家之媳,本應與盧大人是一家人,此事爲何不與盧大人商議。若是能夠與盧大人共同對付那陳浩,勢必能夠事半功倍……”

啪!

桌案上一隻玉盞應聲摔落在地,清脆的響聲在安靜客廳中顯得尤爲清晰。支離破碎的殘片在地上晃動着,映襯着斜入廳內的陽光,尤顯得波光閃閃。令狐綯被這一番異象驚得是呆立當場,他沒有想到這個平日裡不動聲色的公主,今日會發了這麼大的火。於是不待話說完,便慌忙賠罪道:“公主殿下請息怒,老臣言語之中若有唐突還望恕罪!”

李瀧鳳目圓瞪繼而霍然起身,玉手一指令狐綯嬌斥道:“令狐大人,如何行事無需您教本宮!莫要忘了若不是本宮當初在父皇面前舉薦你,你又豈會有今日之尊榮?本宮做事自有緣由無需令狐大人多慮,你只需尊令辦事即可,屆時本宮自然不會虧待與你!”

令狐綯此刻哪裡還敢再多言語,於是一個勁的向李瀧賠罪,最後藉着有公務在身便狼狽的退出了公主府。待客廳只剩下李瀧一人時,李瀧狀若瘋癲的將廳中所有瓷器玉盞悉數摔碎。久久的嘈雜之聲後,李瀧神情木然的倚靠在玉階上……

……

陳浩自從出了朝堂之後,便與兵部尚書高崇文商討平定河北之事。陳浩深知雖然聖旨言明他是掃北元帥,但是他畢竟對河北地形不甚瞭解,因此須得高崇文這個兵部尚書討教一番。之後三日陳浩便領着僕固俊向東都洛陽而去,至於李渼所配賜的兵將陳浩是一個也沒有多要。

如今在陳浩的極力撮合下,僕固俊與高蘭芝已然定了親,只待此戰結束之後二人便拜堂成親。如此一來僕固俊對陳浩更是感恩戴德,騎在馬背上的他迫切希望此戰能夠儘快結束。看着僕固俊那幅急不可耐的樣子,陳浩不禁搖了搖頭自顧的笑了。

二人領着一衆兵將直奔東都洛陽,但是卻未有直接進入洛陽城,而是轉向嵩山少林寺。因爲時隔幾年陳浩想要見一見傳藝授業的恩師李愬,雖然陳浩知曉李愬已經圓寂,但是總想去憑弔一番以表哀思。當年所不是恩師李愬之功,他的書法與武藝也不會有今日的地步。因此當年傳藝贈槍的一段恩情,陳浩一直銘記於心不敢有望。

待陳浩來到少林寺見到方丈圓覺之時,圓覺似乎早已知悉其來意,隨後領着陳浩來到陌生而又熟悉的後院禪房。待陳浩輕輕的推開塵封已久的禪門,一縷塵埃落在了他的衣袖之上。陳浩雙眸漸漸的有了些許溼潤,於是雙手有些微顫的輕撫禪門緩步來到房內。

當年離開少林寺之時,李愬就曾有留言終其一生不見陳浩,也正是如此,當年陳浩升任東都留守之時,也不敢私自探望這位近在咫尺的恩師。如今看着禪房內的蒲團之上已經空無一人,陳浩有種莫名的悵然失落。緩步來到李愬坐禪的地方,輕輕的打開一封佈滿灰塵的書信。陳浩知道這定是恩師留於他,於是十分鄭重的打開此信。只見一張泛黃的信紙上留下七個字:一將功成萬骨枯!陳浩看着這七個蒼勁有力的字,心中雖然會意恩師的深意,但是也尤然生出一絲無奈。隨後又在圓覺的引領下,來到寺廟後拜祭了李愬的舍利塔。待做完這一切,重拾心情的陳浩這才向洛陽而去。一更。-- by:89|10054309 --

第3章 砒霜的妙用第78章 辭官回鄉第50章 御花盛宴第55章 掃北元帥第28章 包餃子第72章 代節度使第13章 浮生如夢第67章 落塵緣第24章 長安路窄第539章 大帥迷糊了第62章 破冰絕路第54 上山打獵第107章 是個壞蛋第570章 沙州解危第569章 伏屍三十里第27章 殿前質問第81章 前往北原第68章 機會來了第71章 熄燈復燃第40章 金蔓蘿花第94章 風雲乍起第551章 早有安排第5章 名不虛傳第12章 月心湖第536章 鐵血爭鋒第113章 箭射四雁第16章 誰是你妹妹第25章 輸贏都是你的第53章 一塊匾的事情第29章 方形月光第21章 裴泰之死第34章 誰是大寶第18章 斬首第15章 小人何時告退第79章 又一試探第91章 答應娶我第69章 校場比武第23章 你是何人第63章 科舉取士第97章 移花接木第63章 可有大魚第93章 慶婚第45章 又見葉白衣第67章 大仁與小仁第559章 順利會師第569章 伏屍三十里第30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第67章 落塵緣第96章 臨行囑託第7章 一匹烈馬第85章 武天葉白衣第21章 何以爲真第23章 引水救災第531章 餘溫未退第42章 裴調賠掉第4章 薊州疑雲第116章 隨緣不覺遠第560章 誰算計了誰第24章 種高粱第88章 竟是女兒身第81章 幽州城下小道士第84章 誰惹你了第45章 帝心難測第537章 同仇敵愾第70章 投頭問勢第84 靜水流深(2)第76章 東方耳浩第16章 圖在何處第27章 先來一把火第58章 金口聖諭出殿門第12章 太和幕僚第90章 班師回朝第96章 原來你是奸細第57章 三國來朝第97章 雙叉路口第21章 何以爲真第6章 你全家都皚威第88章 前後夾擊第65章 敲門磚第11章 抽絲剝繭第526章 局中因與果(二)第73章 兵臨幽州第44章 朝堂三問第37章 柳公權第561章 將計就計π第48章 確有罪責第100章 推理案情第66章 欲擒故縱第71章 誓死不嫁第562章 恩怨已了第25章 公輸祖訓第38章 藏中之藏第69章 花開花謝落塵煙第29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75章 落入敵網第82章 入宮作畫第47章 滿朝文武皆賭徒第22章 冰釋前嫌訴前因第539章 大帥迷糊了第63章 斷袖你妹啊
第3章 砒霜的妙用第78章 辭官回鄉第50章 御花盛宴第55章 掃北元帥第28章 包餃子第72章 代節度使第13章 浮生如夢第67章 落塵緣第24章 長安路窄第539章 大帥迷糊了第62章 破冰絕路第54 上山打獵第107章 是個壞蛋第570章 沙州解危第569章 伏屍三十里第27章 殿前質問第81章 前往北原第68章 機會來了第71章 熄燈復燃第40章 金蔓蘿花第94章 風雲乍起第551章 早有安排第5章 名不虛傳第12章 月心湖第536章 鐵血爭鋒第113章 箭射四雁第16章 誰是你妹妹第25章 輸贏都是你的第53章 一塊匾的事情第29章 方形月光第21章 裴泰之死第34章 誰是大寶第18章 斬首第15章 小人何時告退第79章 又一試探第91章 答應娶我第69章 校場比武第23章 你是何人第63章 科舉取士第97章 移花接木第63章 可有大魚第93章 慶婚第45章 又見葉白衣第67章 大仁與小仁第559章 順利會師第569章 伏屍三十里第30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第67章 落塵緣第96章 臨行囑託第7章 一匹烈馬第85章 武天葉白衣第21章 何以爲真第23章 引水救災第531章 餘溫未退第42章 裴調賠掉第4章 薊州疑雲第116章 隨緣不覺遠第560章 誰算計了誰第24章 種高粱第88章 竟是女兒身第81章 幽州城下小道士第84章 誰惹你了第45章 帝心難測第537章 同仇敵愾第70章 投頭問勢第84 靜水流深(2)第76章 東方耳浩第16章 圖在何處第27章 先來一把火第58章 金口聖諭出殿門第12章 太和幕僚第90章 班師回朝第96章 原來你是奸細第57章 三國來朝第97章 雙叉路口第21章 何以爲真第6章 你全家都皚威第88章 前後夾擊第65章 敲門磚第11章 抽絲剝繭第526章 局中因與果(二)第73章 兵臨幽州第44章 朝堂三問第37章 柳公權第561章 將計就計π第48章 確有罪責第100章 推理案情第66章 欲擒故縱第71章 誓死不嫁第562章 恩怨已了第25章 公輸祖訓第38章 藏中之藏第69章 花開花謝落塵煙第29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75章 落入敵網第82章 入宮作畫第47章 滿朝文武皆賭徒第22章 冰釋前嫌訴前因第539章 大帥迷糊了第63章 斷袖你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