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刑部尚書

此道密旨讓陳浩嗅到了一種特殊的意味,心思縝密了自然不亂,又爲何將‘心思縝密與不亂’連在一起呢?有異於常人之舉,或許讚美之詞又或是一語雙關。如若是讓他瘋亂狂癲,這樣就印證那句話--有異於常人。

陳浩當初不知道自己的這個猜測是對還是錯,但是他卻深知自己當時的處境與抉擇。若要逃出大理寺只有裝瘋賣傻這一條路可走,所以於公於私他只有這麼做。於是將計就計死馬當做活馬醫,便走上了他裝瘋賣傻的道路。

待陳浩出了大理寺後,曾於長安大街之上受到衆人奚落與唾罵。在衆多百姓圍堵唾罵中陳浩不曾有覺,卻在混亂之後陳浩便發現自己的懷中多了一張字條……

自此陳浩才確定了自己的猜測,原來這一切都是李忱將計就計而已。至於李忱當初爲何選擇信任陳浩,時至今日陳浩也未曾得知。然而陳浩明白的是這一棋可謂是兇險萬分,稍有不慎怕是死於非命尚且不說,怕是也坐實了他私通叛逆的罪名。

因爲陳浩有才識之人不論於何種立場,都會有人出手招攬以爲己用。然而卻也無法保證太極門人,會不會因爲仇恨而置陳浩於死地。所以這一遭試探之棋,毫無勝算可言。

或爲天助亦或是人爲,陳浩經歷了武天的種種試探之後,終於得到了太極門的認可。之後從武天的口中試探得出,當初在棲霞山藏寶洞中死去的謝峰,與京城的謝峰實則是一對孿生兄弟罷了。當初淪入藏寶洞化屍池中的實則不是謝峰,而是謝峰的孿生的兄長謝峻。從那時起,陳浩才知道盧家與太極門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當說到這裡時,陳浩似有深意的看了盧氏叔侄一眼道:“盧家爲了陳某人,可真是煞費苦心吶!”

此刻盧綰卻是面色晦暗,一副消沉的嘆道:“當初我盧家確有招爲己用之意,盧某也知你不會輕易就範,於是便用了這個移花接木之計。謝峰與謝峻二人同爲孿生,你自然無法分辨的出真假。本以爲如此定罪押入天牢之後便可以逼你就範,卻不想你竟然得罪了太子殿下……”

陳浩聽了盧綰的講述感慨不已,當初若不是李褒等人橫生枝節,想必盧綰的計策便已然得逞了。可以想象以在生死相逼之時,逼人就範的確是絕好的方法。只要陳浩點頭默認,盧綰自然可以將他放出去的獵鷹再次收回。到那時所謂的私通太極門之罪,盧綰自然有辦法將其洗刷與替代。

“陳某雖不信佛與道,然也自知凡世間種種皆有因果……”陳浩此刻略有感慨道。

盧綰悲滄一笑的看向陳浩,眼神中有敬佩之色:“凡世間種種皆有因果,當初我盧家陷你於牢獄之災,如今卻落得此番下場,着實是譏諷之例。然盧某也不得不佩服與你,你那僞裝之術瞞騙了所有人。若非……”

“若非陳某騙了您的雙目,恐是陳浩早已死於牢獄之中了!”陳浩接過盧綰的話,很是肯定的說道。

盧綰點了點頭以示認同陳浩的說法:“忍常人所不能忍,即便當年淮陰侯胯下之辱也不外如是爾。然陳浩你要記住,我盧家今日之慘劇定是你陳浩日後之根據!”說道最後盧綰竟不由的狂笑起來,引得衆人紛紛側目。

陳浩對於盧綰的言辭他也只能一笑了之,他自然知曉盧綰的話中深意。最是無情帝王家,何況他還得罪了當朝太子,往後的日子可想而知。不過陳浩向來是有仇報仇有恩報恩,若是有誰將他當做泥巴一般隨意揉捏,那定會讓這個人爲此等愚蠢之事而後悔。

此刻朝堂之上議論紛紛喧囂不已,崔黨衆人個個冷眼諷笑作壁上觀,衆人皆知待今日過後盧黨便從此退出了朝堂。而作爲盧氏一黨卻是個個面如死灰人人自危,頃刻間似有大廈將傾之危。

李忱銳目含威的俯視下方羣臣的神態,隨後威喝道:“將盧商、盧綰、李鍾、盧譚四人押入天牢以觀後審!”

“白愛卿!”

“老臣在!”白敏中此刻聲音較之方纔響亮了許多。

“此案便交由愛卿審理,莫要讓朕失望纔是!如今戶部尚書一職已然暫缺,白愛卿卸去刑部尚書一職,接任戶部尚書……”李忱將名冊交予內侍太監,繼而轉交予白敏中手中。白敏中一臉鄭重的接過名冊,繼而領旨退在了一旁。

羣臣雖不知聖上爲何將白敏中的官職調換,但是對於盧黨的結局他們是看的一清二楚。唐朝建國以來一直受到門閥世家的掣肘,然而卻一直未敢將其剷除。爲何?是歷代有志明君不願意嗎?

當然不是,其主要原因是門閥世家已然根植於國脈之中,其影響之大不可謂不大,故此想要根除談何容易。這也是歷代帝王一直給予掣肘,卻無法根除的原因所在。

門閥之所以難以根除,其主要原因除了枝葉繁茂根系衆多之外。再者便是這些門閥雖是左右朝廷政事,卻始終未有明顯的謀反跡象。如此以來即便想要剷除也需得有確鑿的證據,否則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門閥士族便不會給皇帝可乘之機。

如今盧氏謀逆之罪罪證如山,縱使所謂的士族名士,欲要口誅筆伐也無從下筆更是無從開口。更加上盧氏兩鎮節度使皆已伏法,縱使欲要翻起波濤也無東風之力。

“陳浩聽旨!”李忱見羣臣因四人的獲罪而議論紛紛其心不穩,於是提高個聲音道。

“草民在!”陳浩急忙來到殿中行跪拜之禮道。陳浩深知此時他仍舊是待罪之身,故此只能自稱草民,即便此時他被迫穿上翰林官服。李忱深深注視着陳浩眼中露出了愧疚之色,沉默了片刻這才低沉道:“愛卿忍辱負重不懼艱險,深入虎穴終破太極門使其連根拔起,還大唐清平環宇居功至偉……朕賞罰分明,刑部尚書一職如今無人可任,故此便由陳愛卿擔任此職!”一更。--by:89|10054151--

第42章 寸草不生第65章 斯文掃地第77章 夜不能寐第38章 何爲美食第87章 欽定駙馬第63章 可有大魚第46章 好戲正在登臺第44章 塵埃易冷第94章 暗夜魅影第69章 科舉已定第29章 洛陽花會第44章 金蟬脫殼第542章 塘邊垂釣第78章 辭官回鄉第87章 三女相遇第38章 藏中之藏第96章 一個信念第527章 局中因與果(三)第82章 不降無生第75章 血墨如意第41章 你承受得起嗎第31章 情形危急第53章 地坤堂第32章 宮廷驚變第18章 四道命令第116章 隨緣不覺遠第64章 你看過封神榜嗎第23章 張氏家宴第48章 三件套第98章 段飛虎之死第5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84章 緣來如此第105 比武射箭第6章 王百萬第46章 品帝王之茗第89章 寺中怪人第560章 誰算計了誰第75章 血墨如意第41章 殺人越貨第45章 帝心難測第60章 等北風來第43章 來得正好第60章 等北風來第50章 順利離開第75章 爲夫去殺人第25章 你永遠見不到他第49章 欣欣向榮第67章 大仁與小仁第30章 千古風流第525章 局中因與果(一)第26章 紫金山下第73章 葉白衣第47章 四宗大罪π第526章 局中因與果(二)第79章 又一試探第552章 廳內三問第98章 無名寺第51章 深陷其中第68章 機會來了第25章 兄弟生隙第24章 啪啪啪第5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72章 代節度使第100章 聽雨軒第61章 老界嶺第551章 早有安排第15章 落日黃昏第62章 你還走的了嗎第34章 紅袖添香第93章 慶婚第37章 東宮招拒第80章 信中無信第527章 局中因與果(三)第61章 歷歷銀鉤指下生第73章 你不要逼我第543章 狂風暴雨第11章 推理而已第23章 火燒繡樓第21章 洞中旖旎第22章 小的不識字第44章 塵埃易冷第570章 沙州解危第43章 一縷煙火第28章 書法民間第一第16章 圖在何處第56章 長風十八騎第65章 敲門磚第31章 以德報怨第3章 對簿公堂第101章 不能跟你走第25章 公輸祖訓第60章 等北風來第64章 你看過封神榜嗎第96章 原來你是奸細第21章 閨房勸佳人第28章 風中的銀杏樹第43章 一縷煙火第16章 圖在何處第30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38章 何爲美食
第42章 寸草不生第65章 斯文掃地第77章 夜不能寐第38章 何爲美食第87章 欽定駙馬第63章 可有大魚第46章 好戲正在登臺第44章 塵埃易冷第94章 暗夜魅影第69章 科舉已定第29章 洛陽花會第44章 金蟬脫殼第542章 塘邊垂釣第78章 辭官回鄉第87章 三女相遇第38章 藏中之藏第96章 一個信念第527章 局中因與果(三)第82章 不降無生第75章 血墨如意第41章 你承受得起嗎第31章 情形危急第53章 地坤堂第32章 宮廷驚變第18章 四道命令第116章 隨緣不覺遠第64章 你看過封神榜嗎第23章 張氏家宴第48章 三件套第98章 段飛虎之死第5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84章 緣來如此第105 比武射箭第6章 王百萬第46章 品帝王之茗第89章 寺中怪人第560章 誰算計了誰第75章 血墨如意第41章 殺人越貨第45章 帝心難測第60章 等北風來第43章 來得正好第60章 等北風來第50章 順利離開第75章 爲夫去殺人第25章 你永遠見不到他第49章 欣欣向榮第67章 大仁與小仁第30章 千古風流第525章 局中因與果(一)第26章 紫金山下第73章 葉白衣第47章 四宗大罪π第526章 局中因與果(二)第79章 又一試探第552章 廳內三問第98章 無名寺第51章 深陷其中第68章 機會來了第25章 兄弟生隙第24章 啪啪啪第5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72章 代節度使第100章 聽雨軒第61章 老界嶺第551章 早有安排第15章 落日黃昏第62章 你還走的了嗎第34章 紅袖添香第93章 慶婚第37章 東宮招拒第80章 信中無信第527章 局中因與果(三)第61章 歷歷銀鉤指下生第73章 你不要逼我第543章 狂風暴雨第11章 推理而已第23章 火燒繡樓第21章 洞中旖旎第22章 小的不識字第44章 塵埃易冷第570章 沙州解危第43章 一縷煙火第28章 書法民間第一第16章 圖在何處第56章 長風十八騎第65章 敲門磚第31章 以德報怨第3章 對簿公堂第101章 不能跟你走第25章 公輸祖訓第60章 等北風來第64章 你看過封神榜嗎第96章 原來你是奸細第21章 閨房勸佳人第28章 風中的銀杏樹第43章 一縷煙火第16章 圖在何處第30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38章 何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