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品帝王之茗

李渼不明白陳浩爲何有此一問,因此稍稍微怔之後便轉憂爲笑道:“陳兄此舉是在考校愚弟不成?若是陳兄問及其他,或許愚弟未有陳兄學識廣博。然愚弟身爲皇子且是愛茶之人,豈會品不出此茶乃是雀舌!此茶葉形狀小巧似雀舌而得名,其香氣極獨特濃郁,若是愚弟所料不差,此雀舌茶乃是產至武夷!”

見李渼怡然自得對此津津樂道,陳浩頷首點頭默然不語。對於李渼能夠品出茶名出處,他絲毫不覺得意外,雀舌茶聞名已久乃是宮中御用貢品,因此對於精通茶道的李渼而言識別起來並非難事。陳浩替李渼斟上一杯茶水,隨後纔開口道:“殿下果然是深通茶道其中三味!那不知殿下對這雀舌茶可有研究?”

“哦?何出此言?”李渼乃是聰慧之人,伊始認爲陳浩是在考校於他,如今看來絕非想象的那般簡單。

陳浩輕呷一口清茶,繼而隨意的把玩着手中的茶盞輕聲道:“添爐烹雀舌,灑水浄龍鬚,飲茶自古便有一番學問,豈不知這飲茶之道也有諸多不同……”

“願聞其詳!”李渼聞聽此言頓時來了興致,他可是知道陳浩出口必定不是俗語,因此李渼對此很是期待。

“只是不知殿下是想飲凡夫之茶,還是品帝王之茗?”陳浩雙目含笑的看向李渼,繼而略帶深意的輕聲說道。

“這……”

李渼聞聽此言陡然色變,一時間心頭不禁狂跳。李渼沒有想到陳浩會問及這般尖銳的問題,雖然他貴爲皇子,而且將來可能是太子、天子!但是這畢竟只是將來。如今即便他心中有此種念頭,但是也不敢輕易言於人前。

因此李渼此刻心中震驚之餘,認爲陳浩此言不過是一時戲言。於是壓低聲音沉聲道:“陳兄此言是在說笑否?”

陳浩未有迴應李渼,而是低首面沉似水,靜而不語自顧品茗。李渼見陳浩如此神色,便知曉陳浩不是在說笑。於是在神色閃爍不定後,便鄭重的詢問道:“飲凡夫之茶如何?品帝王之茗又如何?”

“飲凡夫之茶,世人皆可飲得,無所謂尋究其味、無所求銘感其覺。可高朋滿座聚而歡宴,亦可自斟自飲以慰心安!”

說到此處陳浩深吸了一口氣,隨後鄭重說:“品帝王之茗,天下間少有人焉,即使歷代帝王也未有幾人能夠品得帝王之茗!爲何?其因在於帝王之茗,品之不易也。煮茶須得三段文武火,伊始三分文火,中間三分武火,最後三分文火以延其溫。此乃三段文武火,九分焚乾坤!”

嘶!

李渼被陳浩這一番高論驚的是啞然失色,他何曾聽過有人對煮茶有這般見解。於是更加聚精會神的仔細聆聽,他知道陳浩一定還有下文。

果然不出李渼所料,陳浩只是短暫的停頓之後,旋即接着道:“待一切工序皆已完畢,首次注湯(添水),其味幽蘭且有清香,水中香高甚是甘甜,不過卻略帶火味多飲不宜;再次注湯之後,水中清香越加幽美,杯蓋香揚水醇厚;三次注湯,水中香氣甘醇,湯水正巖味顯;四次注湯,杯蓋香轉幽遠,水甘甜有巖骨感;待五次注湯之後,品後口舌生津脣齒留香,令人回味無窮……故此有言:帝王之茗五注湯,金盞玉壺孕無疆!”

……

此刻的書房內分外的安靜,陳浩說道此處已經將話說完,而李渼在聽了陳浩的高論之後陷入了深思。李渼自然不會認爲,陳浩今日無事與他談論什麼茶道。此刻他的心也漸漸的平復了下來,對於陳浩的良苦用心他也是甚是感激。

其實陳浩所謂的凡夫之茶、帝王之茗,不過是陳浩想讓李渼明白此刻自身所處的位置,如今身處高位離皇位已然不遠,就不該如凡夫之人那般意氣用事。而其中的‘三段文武火,九分焚乾坤’,是在提醒李渼做事須得循序漸進,不可意氣用事壞了大局。至於最後的‘帝王之茗五注湯,金盞玉壺孕無疆’,不過是在明示他治國之道在於徐徐圖之緩急有序,多番推敲之下方可確保國策萬無一失。

同時也暗指成就一位合格的帝王,須得經歷許多波折。由性格外放轉變爲成熟內斂,是一個修煉的過程。最後將兩者合則爲一,也就是:三段文武九分火,帝王之茗五注湯。其中九與五,其實也就暗喻着九五之尊!因此帝王之茗便是如此矣……

明悟其中深意的李渼於是豁然起身,隨後言辭懇切恭敬道:“陳兄短短几言已然道盡君王之道,讓愚弟收益匪淺!請受愚弟一拜!”

李渼說着便要向陳浩行師生之禮,陳浩見狀慌忙予以勸阻,這種師生之禮陳浩可受不起。一直以來陳浩都不敢居功自傲,即便李渼一直稱他爲兄長,他也不敢坦然自居。雖然陳浩曾經也是多番勸諫,只是李渼執意如此他也沒有辦法。

如今李渼向他行此等大禮,他陳浩又豈敢受之,於是慌忙勸諫道:“殿下不可!下官受不起!殿下一直與下官兄弟相稱已然折煞微臣,如今斷不可陷下官於不義!既然殿下明瞭下官話中之意,想必心中鬱結也已解開……”

李渼舒心一笑繼而點了點頭,此刻心情大好的他,又向陳浩探討了一些政務上的事情。如今的李渼受了淮河工事的打擊之後,對於處理之事也是三思而後行,尤其是要與陳浩商議之後才確定是否可行。待商討完政事已經時至傍晚,李渼見天色已晚且急需回宮探望李忱,於是便起身告辭離開了學士府。

看着李渼離去的背影,陳浩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如今李渼能夠察納雅言,且事事謙遜懂得取捨,這正是作爲有道明君的基本條件。當日陳浩在宮中應李忱的要求替其診斷了病情,得出的結果便是毒已深入骨髓,恐怕已然時日無多。如今宣宗李忱其餘皇子皆是年幼,且又獨喜雍王李渼,因此這也將預示着,李渼將要成爲的大唐皇帝。故此現在只待宣宗李忱將逼宮謀逆一干人等問罪,一切也將會塵埃落定。一更。-- by:89|10054299 --

第70章 投頭問勢第38章 只要你敢想第15章 低調奢華第87章 欽定駙馬第57章 一盞茶的溫存第51章 深陷其中第63章 斷袖你妹啊第78章 好好招待第52章 河朔三鎮第535章 兵臨城下第31章 誰是誰非第71章 熄燈復燃第47章 四宗大罪π第13章 兇案疑雲第74章 江南雙傑第3章 置宅買衣遇媚女第37章 柳公權第70章 虛實難辨第3章 索家三步走第69章 花椒的妙處第52章 聽風觀月第91章 定北侯第47章 滿朝文武皆賭徒第57章 一盞茶的溫存第20章 非你不可第15章 你個死太監第73章 玉石觀音第568章 驚雷滾滾第96章 臨行囑託第20章 書房議事第7章 有人反水第16章 牢中暗影第81章 教你做大丈夫第28章 誰算計了誰第35章 各有所意第101章 不能跟你走第37章 東宮招拒第568章 驚雷滾滾第37章 河南三族第23章 真的好大第100章 奪權第86章 西漠木沉香第61章 中醫不把脈第85章 惜元來訪第66章 搏骨通筋第73章 兵臨幽州第95章 將帥之別第18章 六指縣令第545章 分而化之第12章 你敢陰我第537章 同仇敵愾第64章 仰面朝天賞夜空第27章 快走,有埋伏第84 靜水流深(2)第22章 送客第22章 血染一片豔陽紅第18章 替本官掌嘴第11章 血雨梅花第19章 風林火山第29章 洛陽花會第5章 洛陽留守第84章 誰惹你了第67章 落塵緣第30章 奇怪的石頭第524章 塵與埃(二)第7章 義結金蘭第64章 仰面朝天賞夜空第32章 早露異端第21章 裴泰之死第20章 雍王病重第9章 曲指探脈第55章 掃北元帥第10章 跳樑小醜第51章 不過如此第6章 王百萬第84章 緣來如此第26章 京城之夜第66章 搏骨通筋第53章 爭議已起第16章 圖在何處第44章 風起之時第73章 今日毀車來日毀國第526章 局中因與果(二)第1章 朝堂之論第525章 局中因與果(一)第37章 河南三族第84章 誰惹你了第565章 有人送禮第59章 流放黔中第66章 搏骨通筋第98章 無名寺第550章 重申軍令第538章 再次攻城第90章 易成天千杯不醉第41章 停杯橫箸第29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0章 金蔓蘿花第11章 真僞兇器第66章 搏骨通筋第26章 另類《封神榜》
第70章 投頭問勢第38章 只要你敢想第15章 低調奢華第87章 欽定駙馬第57章 一盞茶的溫存第51章 深陷其中第63章 斷袖你妹啊第78章 好好招待第52章 河朔三鎮第535章 兵臨城下第31章 誰是誰非第71章 熄燈復燃第47章 四宗大罪π第13章 兇案疑雲第74章 江南雙傑第3章 置宅買衣遇媚女第37章 柳公權第70章 虛實難辨第3章 索家三步走第69章 花椒的妙處第52章 聽風觀月第91章 定北侯第47章 滿朝文武皆賭徒第57章 一盞茶的溫存第20章 非你不可第15章 你個死太監第73章 玉石觀音第568章 驚雷滾滾第96章 臨行囑託第20章 書房議事第7章 有人反水第16章 牢中暗影第81章 教你做大丈夫第28章 誰算計了誰第35章 各有所意第101章 不能跟你走第37章 東宮招拒第568章 驚雷滾滾第37章 河南三族第23章 真的好大第100章 奪權第86章 西漠木沉香第61章 中醫不把脈第85章 惜元來訪第66章 搏骨通筋第73章 兵臨幽州第95章 將帥之別第18章 六指縣令第545章 分而化之第12章 你敢陰我第537章 同仇敵愾第64章 仰面朝天賞夜空第27章 快走,有埋伏第84 靜水流深(2)第22章 送客第22章 血染一片豔陽紅第18章 替本官掌嘴第11章 血雨梅花第19章 風林火山第29章 洛陽花會第5章 洛陽留守第84章 誰惹你了第67章 落塵緣第30章 奇怪的石頭第524章 塵與埃(二)第7章 義結金蘭第64章 仰面朝天賞夜空第32章 早露異端第21章 裴泰之死第20章 雍王病重第9章 曲指探脈第55章 掃北元帥第10章 跳樑小醜第51章 不過如此第6章 王百萬第84章 緣來如此第26章 京城之夜第66章 搏骨通筋第53章 爭議已起第16章 圖在何處第44章 風起之時第73章 今日毀車來日毀國第526章 局中因與果(二)第1章 朝堂之論第525章 局中因與果(一)第37章 河南三族第84章 誰惹你了第565章 有人送禮第59章 流放黔中第66章 搏骨通筋第98章 無名寺第550章 重申軍令第538章 再次攻城第90章 易成天千杯不醉第41章 停杯橫箸第29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0章 金蔓蘿花第11章 真僞兇器第66章 搏骨通筋第26章 另類《封神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