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機會來了

然而對於這些建議之詞陳浩未有認同也未有反對,先是將歸降的八千成德軍精選了五千補充兵源,隨後便吩咐天罡與地煞二人,各代八千人馬馳援高駢與僕固俊。因爲陳浩知道此刻趙州與深州各自聚集兩萬成德大軍,因此爲防有失須得先解二人之危。如今成德十萬大軍被陳浩剿滅與歸降近三萬之衆,若是再將剩餘的深州與趙州二地四萬大軍剿滅,那鎮州城只剩下三萬守軍,屆時整個鎮州就儼然成了一個孤州、一座孤城。

就在天罡與地煞各自領着八千人馬,欲要與高駢、僕固俊二人前後夾擊這四萬成德大軍時,王紹懿已然敗兵回到了鎮州。入得鎮州城內王紹懿便手信,派信使火速向張允伸與何弘敬求援,因爲王紹懿知道陳浩用不了多久就會兵臨城下。只是讓王紹懿失望的是,此刻張允伸與何弘敬已然自顧不暇。

原來在陳浩攻取成德各州戰火一起,張允伸便受到奚族鐵騎的襲擊。穆魯詩雅親率奚族三萬鐵騎從北面直逼幽州境內。張允伸不敢輕敵,於是在邊境佈防大軍應敵。

范陽節度使原是朝廷掣肘與管理契丹、奚族等胡人的藩鎮,如今契丹與奚族不聽朝廷調令也非一日,因此張允伸對此十分慎重,他深知契丹與奚族鐵騎的厲害。此次來犯雖然只有三萬奚人鐵騎,張允伸也不敢有絲毫大意,於是調集五萬大軍於定州堵截奚人鐵騎。

而就在此時張允伸收到王紹懿的求援信,張允伸看罷來信之後不禁勃然大怒,破口大罵陳浩乘火打劫,此刻他范陽受奚人鐵騎侵犯,不知何時才能平定,如今他哪有援兵救助。雖然他手中有十萬大軍,但是誰知道這奚人會不會增兵。

平息怒火的張允伸算是徹底想明白了,這定是陳浩之前與奚人商量好的,否則豈會有如此巧合的事情。但是張允伸怎麼想也不明白,這陳浩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渡過黃河的,是如何避開何弘敬駐紮黃河沿岸五萬大軍的。又是如何將王紹懿的十萬大軍逼到了如此境地的……

這一切疑問讓張允伸感到不可思議,不過現在不是爭糾這個事情的時候,張允伸也深知脣亡齒寒的道理,若是陳浩攻下成德四州,屆時定會揮兵北上。到那時朝廷大軍與奚人鐵騎前後夾擊,後果不堪設想。見奚人鐵騎圍而不攻張允伸心中安定不少,於是便抽調三萬大軍馳援王紹懿。此刻張允伸只能寄希望於何弘敬,希望何弘敬能夠派兵馳援,並將陳浩這支軍隊殲滅。

只是張允伸的希望卻成了奢望,如今魏博節度使何弘敬有些焦頭爛額。他自認爲是個做事謹慎之人,爲了防止陳浩渡過黃河特意在黃河沿岸佈下重兵。只要陳浩坐船過河,定會讓其有來無回葬身於黃河之中。但是這五萬大軍在黃河岸邊,卻始終未有見到朝廷大軍的身影,即便是一隻小船也不曾見到。

何弘敬以爲陳浩懼怕河朔三鎮,然而卻從探子口中得知陳浩已然率五萬的大軍渡過黃河,非但如日還連克數城勢如破竹。這讓一向穩重淡定的何弘敬再也無法淡定下去,他不明白陳浩這五萬大軍是如何渡過黃河的。他可是每日都會收到東都傳來的消息,如今朝廷集結的船隻,依舊停泊在東都河岸碼頭。何弘敬思忖這五萬大軍難道是飛過黃河的不成,這着實讓人匪夷所思。

就在何弘敬爲陳浩的兵道詭異而感到震驚之時,王紹懿的所派遣的信使前來求援。三鎮本屬一體何弘敬自然不會袖手旁觀,於是便點齊兵將五萬從背後夾擊陳浩。可就在大軍開赴成德之時,突然探馬來報平盧節度使馬暢親率領十萬大軍直逼魏州而來。這一則消息可是將何弘敬驚嚇的不輕,思忖這馬暢位於黃河之南二人向來井水不犯河水,爲何此次轉渡東海直逼魏州。

十萬大軍不日便會兵臨城下,這時何弘敬才恍然大悟,何弘敬知道這是陳浩所施的牽制之計,如今馬暢的十萬大軍牽制着他的魏博大軍,他自然無暇北顧王紹懿。如今何弘敬也只能寄希望於張允伸能夠派兵馳援,否則此刻他也分身乏術……

與此同時,高駢與陳浩派來的馳援八千將士前後夾擊,當日夜裡便攻破了深州。在深州城內休整補給之後,未有停留直接領大軍向鎮州奔襲而去。而另一邊僕固俊也在第二日攻破趙州,但是未有在趙州休整補給,而是帶着乾糧直奔鎮州而去。在僕固俊看來,此次獨領一軍絕對不能讓高駢佔得先機,定要在高駢到達鎮州之前到達,否則豈不是遜色一籌。

……

王紹懿最近幾日一直未有好好的睡上一覺,這幾日惡訊頻傳已經讓他頭疼不已,更使得城中軍民人心惶惶。先是趙州與深州相繼淪陷,其後又是援兵只有三萬前來救援,這讓本就心情鬱結的王紹懿更是沉悶。站在城樓之上眺望遠處的山巒疊嶂林峰搖動,臉上露出幾分凝重。

王紹懿本欲要離開城樓,卻突然在一瞥間發現五里外的山林之中有炊煙飄散。王紹懿見狀蠶眉不由爲之一擰,據他所知遠處林中未有村落,何來炊煙如此之盛,於是便吩咐副將前去打探。因爲王紹懿覺得這不似一般的炊煙,倒像是軍士造飯的炊煙。

過了好一會副將才慌忙地回來稟告,說是林中有敵軍駐紮,並且正在埋鍋造飯!王紹懿聞聽不由心中一凜,於是急忙追問爲首者是何人,領兵有多少。副將不敢隱瞞於是將所見所聞詳述的說與王紹懿,林中駐紮的有五千兵馬,爲首的正是掃北元帥陳浩。

“你可斷定林中只有五千兵馬,且爲首的是陳浩?”王紹懿雙眉緊皺,繼而壓低聲音再次問道。

副將不敢有絲毫隱瞞,於是鄭重的回稟道:“末將此前隨將軍馳援冀州之時,曾將陳浩此賊看得清楚,如今即便化成灰末將也能認得!”王紹懿聽到冀州這兩個字,眼角不由的搐動了一下。隨後竟然哈哈大笑起來,待笑聲停止之時,王紹懿露出陰狠的神色自語道:“機會來了!”一更。-- by:89|10054321 --

第100章 奪權第72章 代節度使第76章 艱難抉擇第60章 爭鋒相對第23章 引水救災第3章 對簿公堂第36章 何爲天下第37章 皇帝舌第42章 原來是他第12章 你敢陰我第543章 狂風暴雨第44章 塵埃易冷第19章 風中的凌亂第80章 仙遊寺第29章 東瀛獻寶第529章 局中因與果(五)第45章 順利脫險第56章 長風十八騎第18章 斬首第2章 有仇報仇第90章 易成天千杯不醉第540章 城頭一曲第59章 三道難題第91章 定北侯第23章 張氏家宴第64章 充當說客第26章 紫金山下第48章 確有罪責第4章 虎皮毛豆腐第98章 段飛虎之死第23章 張氏家宴第104 無人可破第99章 何須鍍金身第69章 校場比武第95章 掉入陷阱第24章 紅衣女子第570章 沙州解危第76章 睡得安穩嗎第8章 落雪無痕花墜淚第19章 月夜寧靜第48章 河西驚變第52章 聽風觀月第566章 一石二鳥第50章 廟號爲宣第82章 二人對弈第46章 品帝王之茗第16章 誰是你妹妹第14章 案情緣由第25章 難道這就是命第18章 六指縣令第22章 東宮秘事第11章 真假小人第24章 人頭我要了第20章 雍王病重第42章 你很俊第83章 親自操刀第80章 喝退慕容盛第96章 千年一嘆第529章 局中因與果(五)第38章 無風自動第88章 竟是女兒身第35章 三件事情第11章 血雨梅花第32章 血腥與腐臭第550章 重申軍令第88章 恕難從命第111章 一起上吧第8章 菊花賣專利第89章 真的很無語第29章 洛陽花會第15章 小人何時告退第50章 廟號爲宣第40章 花花太歲第54章 風可觀,月可聽第47章 四宗大罪π第22章 東宮秘事第18章 六指縣令第531章 餘溫未退第23章 真的好大第47章 均田制第573章 沒有理由第58章 金口聖諭出殿門第547章 黑水河畔第71章 一個瘋子第31章 吃飯不給錢第13章 直奔河西第61章 狀元擡轎第18章 替本官掌嘴第92章 胸有天下第52章 壽州現身第31章 情形危急第76章 東方耳浩第78章 好好招待第86章 圍困鎮州第11章 真僞兇器第73章 葉白衣第58章 金口聖諭出殿門第91章 定北侯第65章 冀州城下第76章 艱難抉擇
第100章 奪權第72章 代節度使第76章 艱難抉擇第60章 爭鋒相對第23章 引水救災第3章 對簿公堂第36章 何爲天下第37章 皇帝舌第42章 原來是他第12章 你敢陰我第543章 狂風暴雨第44章 塵埃易冷第19章 風中的凌亂第80章 仙遊寺第29章 東瀛獻寶第529章 局中因與果(五)第45章 順利脫險第56章 長風十八騎第18章 斬首第2章 有仇報仇第90章 易成天千杯不醉第540章 城頭一曲第59章 三道難題第91章 定北侯第23章 張氏家宴第64章 充當說客第26章 紫金山下第48章 確有罪責第4章 虎皮毛豆腐第98章 段飛虎之死第23章 張氏家宴第104 無人可破第99章 何須鍍金身第69章 校場比武第95章 掉入陷阱第24章 紅衣女子第570章 沙州解危第76章 睡得安穩嗎第8章 落雪無痕花墜淚第19章 月夜寧靜第48章 河西驚變第52章 聽風觀月第566章 一石二鳥第50章 廟號爲宣第82章 二人對弈第46章 品帝王之茗第16章 誰是你妹妹第14章 案情緣由第25章 難道這就是命第18章 六指縣令第22章 東宮秘事第11章 真假小人第24章 人頭我要了第20章 雍王病重第42章 你很俊第83章 親自操刀第80章 喝退慕容盛第96章 千年一嘆第529章 局中因與果(五)第38章 無風自動第88章 竟是女兒身第35章 三件事情第11章 血雨梅花第32章 血腥與腐臭第550章 重申軍令第88章 恕難從命第111章 一起上吧第8章 菊花賣專利第89章 真的很無語第29章 洛陽花會第15章 小人何時告退第50章 廟號爲宣第40章 花花太歲第54章 風可觀,月可聽第47章 四宗大罪π第22章 東宮秘事第18章 六指縣令第531章 餘溫未退第23章 真的好大第47章 均田制第573章 沒有理由第58章 金口聖諭出殿門第547章 黑水河畔第71章 一個瘋子第31章 吃飯不給錢第13章 直奔河西第61章 狀元擡轎第18章 替本官掌嘴第92章 胸有天下第52章 壽州現身第31章 情形危急第76章 東方耳浩第78章 好好招待第86章 圍困鎮州第11章 真僞兇器第73章 葉白衣第58章 金口聖諭出殿門第91章 定北侯第65章 冀州城下第76章 艱難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