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借車駕一用

而居於場中的陳浩卻未有絲毫焦急,將目光落在了吐蕃王子所乘坐的馬車上。繼而詭異一笑走下高臺來到馬車旁,衆人不明就裡的將目光跟隨陳浩來到了馬車旁。

吐蕃侍衛本要上前阻攔卻被維鬆喝退,此刻維鬆對陳浩如何勘破第二題很感興趣。見陳浩來到馬車旁,於是問道:“陳大人莫非對本王的車架有興趣?”

陳浩搖頭揶揄笑答:“不知王子可否將馬車借於下官一用,片刻之後原物送還!”

“哦?既然陳大人開口,本王豈有不答應之理!”雖然維鬆知道陳浩此舉不會無的放矢,但是他很想知道陳浩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陳浩謝過之後便命人牽着馬車來到場中,就在衆人以爲這是風馬牛不相及之時,陳浩輕蘸墨水執筆在馬車上動筆書寫起來。

嘶……

衆人未曾想陳浩會捨棄圓木,而選擇吐蕃王子的車駕作爲書寫之用。對於此衆人雖頗覺疑惑,但是場中陳浩鐵畫銀鉤的書寫,引得衆人隨着陳浩的筆勢而移動。

場中陳浩時而屈膝蹲身,時而側身而臥,隨着書寫的進度之快,陳浩的筆法也在不斷的變換着。接着不到半柱香的時間,陳浩已然將整個馬車上下前後全部書寫了一遍。

待陳浩收筆之時,整個車駕已然完全變了模樣。維鬆見車架竟被陳浩糟蹋成如此模樣,於是向李忱李忱彈劾陳浩:“陛下,小王雖將車架借於陳大人,奈何陳大人將筆墨留與車駕之上,讓小王如何乘坐?”

李忱雖然不明陳浩此舉意欲何爲,但是他相信陳浩不會無的放矢,於是向陳浩投去詢問的目光。陳浩將筆放於一旁,繼而向維鬆拱手道:“王子此言差矣,陳某深知南詔與吐蕃兩國向來崇尚佛理,因此陳某一時興起,便在王子車駕之上寫下了佛經一篇。陳某此舉,何錯之有?”

酋龍聽罷來到車駕旁,見車駕之上確如陳浩所言書寫的皆是佛經:……及皆悉迴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衆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

“哼!即便如此,若真有心意,也可手書於紙、絹之上。陳大人此舉有侮辱吐蕃之意,請陛下給予制裁,否則我南詔作爲吐蕃的友邦,定會善罷甘休!”南詔世子酋龍此刻挺身而出,欲要將陳浩問罪於當前。

這時渤海世子大虔晃也出列揚言道:“我渤海國作爲吐蕃的兄弟之邦,自然不會坐視不理,一榮俱榮共進退!”

此刻整個校場的氣氛頓時凝滯了起來,李忱未曾想到這三國如此的囂張,一輛王子車駕雖然尊貴,但至於這般咄咄逼人嗎?此刻李忱也對陳浩產生了不滿,心道你好好的解題不就得了,爲何惹出這般無法收場的結局。

此刻衆人也是心頭一緊,李瀧與李渼也是爲陳浩的處境而擔憂。羣臣中崔氏一黨各個面露喜色,對於陳浩此舉簡直是作繭自縛。崔氏雙眼微眯的看着場中的陳浩,臉上卻不似他人面露喜色。

憑他對陳浩的瞭解,陳浩不會做毫無後手的事情。這也是爲何他在途中佈置種種伏擊,最終卻依然落空的原因。當陳浩踏入這校軍場之後,崔式就一直在心中思量陳浩是如何躲過伏擊的。

最後終於讓他想到了,陳浩能平安到達京城的原因,那就是走了水路。崔式對此可謂後悔莫及,一直以爲陳浩李渼二人爲求急於回京,定會走迅捷的官道。未曾想陳浩竟然反其道而行之,竟然走了水路。而冬季最易吹地是東北風,正好順流而下與旱路時日相差無多……

就在李忱左右爲難之際,陳浩卻鎮定的開口道:“諸位好大的口氣,怎麼?三國聯手就可將我大唐吞併了不成?若真是如此,我大唐隨時恭候諸位大駕!至於下官在維鬆王子車駕之上書寫佛經,乃是應諸位所要求,此刻卻來彈劾陳某,三國當真以爲我大唐無人?”

“胡言亂語,我三人何曾讓你在車駕上書寫佛經?”酋龍目露鄙夷之色的反問陳浩。

陳浩一指方纔書寫經文的車駕,繼而冷聲道:“酋龍世子,你莫要忘了這第二題可是南詔所出,下官將此題,勘破在維鬆王子的車駕之上又有何不可?爾等三國來朝出此三題爲難我大唐,難道就不允許我大唐將答案留於維鬆王子的車駕之上?何爲禮尚往來你酋龍世子莫非不知?”

說到這裡陳浩厲色冷對酋龍:“此題源於爾等三國,今日陳某將其歸還,又有何錯之有?何處而來,就當滾回何處!”

陳浩此言擲地有聲,聲聲振奮人心,以至於圍觀的大唐百姓紛紛高呼:“何處而來,就當滾回何處!”聲浪如潮,經久不息。

“你!……”

酋龍被陳浩辯解之詞,氣的是七竅生煙。這明着是說車駕來自何處便滾回何處,實則是在辱罵他三國王子。三人雖明知其意,但是卻也無何奈何。見周圍百姓已然形成聲浪之勢,三人只得退回來席位。

御臺之上的李忱被陳浩的這幾句話,激得是熱血沸騰。這半月以來李忱可是受盡了三國王子的氣,但是形勢比人強也只能忍氣吞聲。如今陳浩這一比喻可謂是恰到好處,既當衆羞辱了三國王子,又不失禮節。

就在衆人以爲此事將要結束之時,陳浩卻朗聲道:“這第二題‘揮毫書寫字入木’已然勘破,酋龍王子何不檢驗一番,瞧一瞧這筆墨是否入木至深?”

此刻酋龍卻面露難色,因爲要想知曉陳浩的筆墨是否浸入層層圓木之中,須得用刀劍削之。然而這車駕乃是吐蕃王子維鬆的,若是將維鬆的車駕給毀了,豈不是有些……維鬆此刻才知道,陳浩向他借用馬車的真正意圖。這既是挑撥兩國之關係,又是在試探他維鬆可有容人之量。畢竟王子的車駕如同皇帝的龍椅,豈能由他人在其上動刀動劍?一更。-- by:89|10054220 --

第64章 場外風雲第8章 紅葉寺中鎖奸人第70章 虛實難辨第22章 送客第79章 萬里江山第2章 漸入圈套第9章 環環相扣第33章 出世與入世第64章 充當說客第47章 四宗大罪π第42章 你很俊第26章 意外的關注第36章 何爲天下第52章 風波又起第570章 沙州解危第7章 有人反水第12章 好狗擋道第65章 不得好死第75章 爲夫去殺人第88章 閒在青樓聽夜曲第6章 去我該去的地方第56章 烏紗成夜壺第80章 深情一吻第21章 洞中旖旎第86章 一劍之痛第18章 斬首第23章 引水救災第537章 同仇敵愾第29章 洛陽花會第35章 以假亂真第3章 索家三步走第78章 雙龍騰空戲日月第30章 奇怪的石頭第75章 誰的提議第24章 人頭我要了第85章 罪無可恕第41章 殺人越貨第97章 追根溯源第73章 玉石觀音第71章 熄燈復燃第27章 快走,有埋伏第33章 塵與埃(一)第110章 我的規矩第37章 河南三族第109章 不要逼我第76章 睡得安穩嗎第78章 雙龍騰空戲日月第558章 猛龍過江第42章 裴調賠掉第68章 腹部有傷第85章 罪無可恕第60章 爭鋒相對第52章 聽風觀月第18章 思量再三第63章 穆魯詩雅第29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83章 弈棋論前因第51章 龍有逆鱗第564章 得與失第75章 爲夫去殺人第49章 君子所爲第111章 一起上吧第50章 御花盛宴第26章 另類《封神榜》第42章 侯爺請留步第112章 如何破局第96章 臨行囑託第101章 不能跟你走第16章 入得沙州第72章 河北軍報第24章 人頭我要了第81章 教你做大丈夫第51章 龍有逆鱗第45章 帝心難測第36章 廣陵散第24章 紅衣女子第91章 答應娶我第554章 靜而待發第16章 圖在何處第44章 風起之時第64章 不好意思第89章 雷雨交加第78章 雙龍騰空戲日月第86章 治理淮河第25章 輸贏都是你的第17章 一指壓死馬第31章 妙心聖手第52章 聽風觀月第83章 靜水流深第16章 此路是我開第533章 兵分三路第537章 同仇敵愾第571章 邏些城下第51章 新皇登基第58章 飲酒作樂第4章 薊州疑雲第72章 代節度使第70章 虛實難辨第69章 花椒的妙處第7章 有客登門
第64章 場外風雲第8章 紅葉寺中鎖奸人第70章 虛實難辨第22章 送客第79章 萬里江山第2章 漸入圈套第9章 環環相扣第33章 出世與入世第64章 充當說客第47章 四宗大罪π第42章 你很俊第26章 意外的關注第36章 何爲天下第52章 風波又起第570章 沙州解危第7章 有人反水第12章 好狗擋道第65章 不得好死第75章 爲夫去殺人第88章 閒在青樓聽夜曲第6章 去我該去的地方第56章 烏紗成夜壺第80章 深情一吻第21章 洞中旖旎第86章 一劍之痛第18章 斬首第23章 引水救災第537章 同仇敵愾第29章 洛陽花會第35章 以假亂真第3章 索家三步走第78章 雙龍騰空戲日月第30章 奇怪的石頭第75章 誰的提議第24章 人頭我要了第85章 罪無可恕第41章 殺人越貨第97章 追根溯源第73章 玉石觀音第71章 熄燈復燃第27章 快走,有埋伏第33章 塵與埃(一)第110章 我的規矩第37章 河南三族第109章 不要逼我第76章 睡得安穩嗎第78章 雙龍騰空戲日月第558章 猛龍過江第42章 裴調賠掉第68章 腹部有傷第85章 罪無可恕第60章 爭鋒相對第52章 聽風觀月第18章 思量再三第63章 穆魯詩雅第29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83章 弈棋論前因第51章 龍有逆鱗第564章 得與失第75章 爲夫去殺人第49章 君子所爲第111章 一起上吧第50章 御花盛宴第26章 另類《封神榜》第42章 侯爺請留步第112章 如何破局第96章 臨行囑託第101章 不能跟你走第16章 入得沙州第72章 河北軍報第24章 人頭我要了第81章 教你做大丈夫第51章 龍有逆鱗第45章 帝心難測第36章 廣陵散第24章 紅衣女子第91章 答應娶我第554章 靜而待發第16章 圖在何處第44章 風起之時第64章 不好意思第89章 雷雨交加第78章 雙龍騰空戲日月第86章 治理淮河第25章 輸贏都是你的第17章 一指壓死馬第31章 妙心聖手第52章 聽風觀月第83章 靜水流深第16章 此路是我開第533章 兵分三路第537章 同仇敵愾第571章 邏些城下第51章 新皇登基第58章 飲酒作樂第4章 薊州疑雲第72章 代節度使第70章 虛實難辨第69章 花椒的妙處第7章 有客登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