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角逐

說到最後一句,呂布面色變得冷漠無比,看向衆人:“這次行動,沒有後援,沒有補給,一切問題,自己解決,十天後,我會以小鷹指引你們與我匯合,立刻出發!”

“是!”李淑香一干統領站起來,鄭重的向呂布一抱拳,各自收拾裝備,很快,一百零八名夜梟營便消失在大營之中。

“老雄,還能上陣嗎?”看着夜梟營消失,呂布扭頭,看向雄闊海,咧嘴一笑:“該殺人了。”

“主公放心,沒問題!”雄闊海將自己的胸脯拍的砰砰響,粗聲道。

“文和?”呂布看向賈詡道:“你說張燕會倒向誰?”

既然張燕殺了何儀,不管什麼原因,人頭這麼送過來,顯然在張燕心裡已經做出了跟呂布撕破臉的準備。

“左右逢源,不過這件事背後,怕是與遁入太行山的沮授張郃脫不了干係。”賈詡沉聲道。

其實也不難理解,曹操雄踞中原,手握朝廷大義名分,袁紹四世三公,威加海內,唯有呂布,根基薄弱,所佔之地也都是屬於地廣人稀的地方,張燕錯過官渡之戰的最佳良機,如今被三方勢力夾在中間,根本沒有打破局面的可能,但無論倒向哪一方,都會遭到另外兩方的打壓,最好的辦法,先將呂布趕出幷州,讓自己少一方的壓力,然後在剩下的兩邊裡挑選。

這同樣也代表着一個危險的信號,曹操和袁紹在經過官渡之戰之後,在誰也奈何不了誰的情況下,達成了某種共識,想要先將呂布這個不穩定因素趕出局,因爲兩家現在大概是勢均力敵的局面,而呂布,顯然已經無法再像官渡之戰以前那樣被人忽視,如果雙方再度爭雄,呂布必然會成爲左右局勢的一個巨大不安定因素,而張燕在這種情況下,心中自然會更加傾向於袁曹之間的聯盟。

而呂布,在張燕的這次抉擇之中,顯然已經被當做註定被驅逐出天下這盤棋的棋手,畢竟兩人之前是有過交鋒的,以當初呂布表現出來的水準,顯然在張燕眼中並不具備與曹操、袁紹這等人物爭雄的資格,哪怕呂布後來封狼居胥,威震北方,也同樣是如此。

“不管是誰,既然他已經決定了,那就沒必要與他客氣了。”呂布冷笑一聲:“殺我的人,那就要做好被殺的準備。”

“臣還是希望主公可以考慮清楚,此戰,未必非要主公親往。”賈詡搖頭道。

“我意已決,此事文和不必再勸。”呂布看向賈詡笑道:“而且眼下各方大將也絕不能輕動,再傳我一道命令,令高順親自前往函谷關坐鎮,若洛陽無事則罷,一個曹仁,魏延足以應付,但若曹操趁機偷襲,便立刻介入戰場。”

“是。”賈詡點頭躬身道:“主公,臣還想派一位善辯之士遊說荊襄、江東二地,若任何一方願意與我軍聯盟的話,都足以打破我軍如今被諸侯孤立的窘境。”

“有把握嗎?”呂布皺了皺眉,他跟孫家、劉表可沒什麼交情,甚至嚴格來說,孫策、周瑜的女人被呂布搶跑了,兩人從徐州到廬江當時可是被呂布羞辱了不止一次,再說劉表,呂玲綺當初在荊州鬧得可不輕,而且凌操、文聘到現在還被關在長安城的牢裡,細細算起來,呂布這兩年來雖然在不斷壯大,但天下數得上號的諸侯,也被呂布得罪了個遍,合縱連橫的事情,呂布也想過,但也只是想想。

“總要試試的。”賈詡苦笑道,眼下隨着呂布越來越壯大,同樣也代表着那些諸侯對呂布的看法,盟友,一直都是呂布最缺的東西。

“何人可以出使?”呂布摸索着骸下的胡茬,無論李儒還是賈詡,在士林中都是屬於那種不受歡迎的人物,而江東和荊襄,最大的特點就是世家林立,這兩個人若去,可別想着像諸葛亮那樣舌戰羣儒,說不得直接就被人給扣下了。

“天水楊阜,頗有辯才,堪當此任!”賈詡說出了自己心中的人選。

“可靠嗎?”呂布皺了皺眉,當初在徐州,讓陳登去向曹操討要許州刺史的職位,到最後這個位子被陳家給領了,對於這幫人,呂布在心裡會本能的有些警惕。

賈詡聞言,苦笑道:“主公大可放心,此人心繫百姓,主公在雍涼的各項舉措,也頗爲擁護,當不會有問題。”

“此事由文和來安排。”呂布點點頭,楊阜跟姜敘一樣,處於考察期,姜敘就在呂布身邊,有些東西呂布能夠看得出來,但楊阜、韋康、趙岑、閻溫這些人還被分派在各地處理民生,具體能力、人品如何,呂布都不清楚,如今也只能相信賈詡的判斷了,更重要的是,就算不成功,對呂布也沒有影響,但若成功了,好處卻是巨大的。

“主公放心。”賈詡猶豫了一下,看向呂布道:“對黑山賊,主公可有計劃?”

呂布笑道:“黑山賊雖然號稱百萬,但卻分佈在整個太行山,張燕不可能將百萬人口集中在一起,而且這百萬黑山賊多爲老弱病殘,我曾在袁紹那裡時與黑山賊交過手,當時袁紹大軍壓境,張燕也不過調動數萬人來戰,一是調動困難,二是山中糧草難以爲繼,就算他真有百萬人,也不可能都用出來,至於具體如何對付,待夜梟營將情報刺探清楚再說。”

賈詡聞言,忍不住再次勸道:“詡還是希望主公能夠三思,主公如今赫赫威名,若勝還罷,但若敗了,反而成就張燕之名。”

這也就是所謂的名聲負擔了,當呂布落魄,聲名狼藉的時候,沒人會在意呂布的動向,贏也好,輸也罷,沒人會在意,但當呂布如今功成名就,不但威震華夏,更是一方諸侯的時候,自然也就會聚焦天下羣雄的目光,這個時候,事實上呂布輸不起,哪怕一次小敗,都很有可能動搖三軍銳氣,令呂布的名聲蒙上污點。

“文和之言,布自當謹記。”呂布鄭重的點點頭,向賈詡沉聲道:“此事,布當量力而爲,若真事不可違……”

說到最後,呂布笑了笑道:“布定會適時退出太行山,文和可滿意?”

“主公言重了。”賈詡苦笑到,能夠勸到這裡,他已經盡力了,既然呂布已經心意已決,賈詡現在能做的,就是幫呂布安定後方。

……

太行山,某座並不起眼的山寨中,兩名文士相對而坐。

“則注兄,不想你我此生,竟然還有同席對飲的時候。”程昱微笑着舉起酒杯,原本這次前來太行山,該是郭嘉的事情,奈何郭嘉身子骨弱,不願意受這周車勞頓之苦,只能由程昱前來了,沒想到卻在太行山重,碰到了沮授。

當初沮授與張郃在壺關被龐德和馬超聯手擊退,遁入太行山之中,自然引起了張燕的警覺,當時還發生過一場衝突,也是那時,沮授知道呂布的人已經潛入太行山,想要說服張燕爲己所用,知道此事之後,沮授連忙讓張郃改變了策略,一邊與張燕周旋,暗中派人聯絡張燕。

當時張燕正在三方勢力的選擇上頭疼,袁紹、曹操自是不想過分得罪,最終達成協議,放張郃過山,沮授卻被當做人質給留了下來,不過沮授也沒白留,最終成功說服張燕摒棄呂布,雖然還沒有在袁紹跟曹操之間做出選擇,卻也殺了誤闖進來的何儀,送去給呂布,算是類似於投名狀。

“仲德兄倒是清閒,竟有心思來此遊山玩水?”沮授如今跟程昱的身份不同,沮授算是人質,而程昱卻是作爲使者前來勸降黑山賊爲曹操所用,立場上兩人是對立的,不過眼下,兩人卻是達成了一致,先讓張燕跟呂布徹底反目再說。

“看到好友,在下就不想走了。”程昱笑道,如果將沮授一個人留在這裡,那十有**,憑沮授的本事,最終很可能將張燕給拉到袁紹這邊,作爲曹操的四大謀士之一,程昱自然不希望看到袁紹壯大,因此派人通知曹操,將黑山賊如今的形勢說明,便主動留下來,準備說服黑山軍,至少不能讓黑山軍倒向袁紹那邊,要知道黑山賊遍佈太行山,與曹操的許多州郡都有接壤,一旦黑山賊鐵了心幫袁紹,那對曹操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那管亥之事,怕是出自仲德兄手筆吧?”沮授看着程昱,冷笑道。

“一屆莽夫爾,呂布無人可用,竟然派這等莽夫來做說客,當真可笑。”程昱搖頭笑道。

“哼!”沮授眼中閃過一抹陰鷙的光芒,他要問的,自然不是這件事情,只是程昱避重就輕,他也不好言明。全本小說網

第三十四章 匈奴復起?第四十八章 夜襲第九十章 四面楚歌第十九章 虎狼之性第十二章 人性第十九章 別惹我第四十章 敵蹤第四十五章 開端第二十七章 退兵第二十四章 逆轉第八十三章 君臣離心第九十一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八十八章 人心盡失,衆叛親離第十五章 夜鶯第六十九章 欲加之罪第七十九章 戰神第四十一章 荊襄風雲(四)第三章 馬騰之死第十九章 別惹我第三十章 插翅難逃第二十二章 犬韜第五章 折箭爲誓第五十四章 法衍這卷廢了第四十四章 各有算計第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六十章 箭挫三軍第五十章 有朋遠來第二十八章 匈奴的黃昏第四十八章 夜襲第九十四章 壓力第二十七章 援軍至第十五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四十九章 賈詡到來第九章 律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一百二十五章 封王第五十一章 韓遂的抉擇第七章 決定第五十二章 敗馬超(求三江票)第五十六章 影響時代的大計劃第四十二章 雪藏第一百二十六章 親征第六十三章 詭局第三章 夢迴虎牢第四十五章 絕望第五章 少年名將第四十九章 追捕第十八章 建安五年的第一場雪第四十三章 宗教與律法第九十六章 蓄勢第六十八章 小溫侯第十六章 再戰三英第三十六章 措手不及的決戰第九章 奴兵攻城第四十七章 支援第二十章 黃巾猛將第八十六章 齊聚洛陽第三章 婚宴第一百零八章 所謂天才第二十一章 徐家少年第十八章 戰鷹第九十六章 蓄勢第六十五章 血色長安(上)第五十六章 論勢第六十章 箭挫三軍第四十七章 分歧第二十七章 退兵第三十一章 呂布和趙雲的初次碰面第二十五章 破軍第六十四章 河東之戰(上)第九十三章 轉機第三章 劉表託孤第十八章 角力第二十五章 賈詡之謀第十三章 遼東水師第八十七章 掌控軍心第六十三章 詭局第十四章 虎威第四十九章 賈詡到來第四章 大國氣度第一百二十八章 渡江第八十章 大限第五十六章 先入洛陽者爲王第三十章 插翅難逃第九十七章 交鋒第五十一章 韓遂的抉擇第五十一章 動搖第三章 夢迴虎牢第二十三章 別把自己當人第五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五十一章 張郃的抉擇第二十八章 螳螂、蟬和黃雀(上)第七十一章 江東暗流第三十三章 深入草原第十七章 狼和羊第八十九章 善後第七十九章 退意第五十一章 張郃的抉擇第十四章 出征
第三十四章 匈奴復起?第四十八章 夜襲第九十章 四面楚歌第十九章 虎狼之性第十二章 人性第十九章 別惹我第四十章 敵蹤第四十五章 開端第二十七章 退兵第二十四章 逆轉第八十三章 君臣離心第九十一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八十八章 人心盡失,衆叛親離第十五章 夜鶯第六十九章 欲加之罪第七十九章 戰神第四十一章 荊襄風雲(四)第三章 馬騰之死第十九章 別惹我第三十章 插翅難逃第二十二章 犬韜第五章 折箭爲誓第五十四章 法衍這卷廢了第四十四章 各有算計第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六十章 箭挫三軍第五十章 有朋遠來第二十八章 匈奴的黃昏第四十八章 夜襲第九十四章 壓力第二十七章 援軍至第十五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四十九章 賈詡到來第九章 律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一百二十五章 封王第五十一章 韓遂的抉擇第七章 決定第五十二章 敗馬超(求三江票)第五十六章 影響時代的大計劃第四十二章 雪藏第一百二十六章 親征第六十三章 詭局第三章 夢迴虎牢第四十五章 絕望第五章 少年名將第四十九章 追捕第十八章 建安五年的第一場雪第四十三章 宗教與律法第九十六章 蓄勢第六十八章 小溫侯第十六章 再戰三英第三十六章 措手不及的決戰第九章 奴兵攻城第四十七章 支援第二十章 黃巾猛將第八十六章 齊聚洛陽第三章 婚宴第一百零八章 所謂天才第二十一章 徐家少年第十八章 戰鷹第九十六章 蓄勢第六十五章 血色長安(上)第五十六章 論勢第六十章 箭挫三軍第四十七章 分歧第二十七章 退兵第三十一章 呂布和趙雲的初次碰面第二十五章 破軍第六十四章 河東之戰(上)第九十三章 轉機第三章 劉表託孤第十八章 角力第二十五章 賈詡之謀第十三章 遼東水師第八十七章 掌控軍心第六十三章 詭局第十四章 虎威第四十九章 賈詡到來第四章 大國氣度第一百二十八章 渡江第八十章 大限第五十六章 先入洛陽者爲王第三十章 插翅難逃第九十七章 交鋒第五十一章 韓遂的抉擇第五十一章 動搖第三章 夢迴虎牢第二十三章 別把自己當人第五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五十一章 張郃的抉擇第二十八章 螳螂、蟬和黃雀(上)第七十一章 江東暗流第三十三章 深入草原第十七章 狼和羊第八十九章 善後第七十九章 退意第五十一章 張郃的抉擇第十四章 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