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法衍

官渡之戰的開始,比呂布記憶中官渡之戰的開啓要早了半年之久。

似乎從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之後,很多事情的發展都加快了許多,袁術敗亡提前了,孫策也早死了半年,還有劉備,還有馬騰韓遂,這樣的改變,對呂布來說是好是壞,至少眼下看來,官渡之戰的開始,也讓天下諸侯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北方,呂布大破匈奴,擊敗韓遂的事情,彷彿被人遺忘一般,但也因此,讓呂布有了安心發展的時間。

要做的事情很多,屯田只是其中之一,長安書院已經建立,那些被呂布強拉過來的世家不管自願也好,還是不願意也罷,之前呂布和韓遂之間開戰,這些人也抱了一些僥倖心理,至少韓遂算得上是士族這方的人,若呂布敗了,那他們就可以趁勢而起,那樣的話,被呂布強行帶來長安不但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是一件好事。

只可惜,韓遂一敗再敗,一點點將這些士族心裡的那點兒念頭打磨的一點不剩,不知該說韓遂無用,還是呂布太厲害,總之,在呂布回來之後,陸續開始有人接受前往長安書院教書的工作,尤其是這一次呂布還帶回來一個女人。

蔡琰,蔡昭姬!

大儒蔡邕的女兒,如果僅是如此也還罷了,呂布卻在長安書院建了一座名爲藏書閣的地方,由蔡琰主管。

藏書閣這個名字有什麼寓意沒人能夠說出來,字面意思不難理解,聽聞當初蔡邕收藏的四千餘卷古書,令人扼腕的是,這些古卷已經流失在戰亂之中,而呂布將藏書閣交給蔡琰打理,正是因爲蔡琰博聞強記,其中大半都能記下來,呂布讓蔡琰在藏書閣中恢復古書,爲了提升效率,還專門找了十名通曉文墨的女子在旁幫襯。

另有傳聞,呂布在迎娶公主之後,將於明年會將蔡琰迎娶進來。

蔡邕是海內大儒,名傳四海,呂布如果娶了蔡琰,算起來,也是蔡邕的女婿,等於一隻腳踏入了士林,這也算是這些人能夠找到的一個臺階,將呂布拉入自己的陣營,而且又不是出仕,只是教書育人,也算是一樁功德。

當然,真正的原因嗎,這些過慣了體面生活的人,怎麼可能忍受頓頓糙米飯還不管飽的日子,呂布說的很清楚,想過體面地生活,可以,教書去,長安養不起閒人,你不爲我做事,每天一頓糙米飯,不讓你們餓死,這就是最大的仁慈,想要給我擺架子,讓我哄着你,中原或許可以,但在長安,別想太多了。

什麼大義,什麼氣節,英雄好漢也得爲五斗米折腰,在失去了世家的光環和庇佑之後,沒了生活來源,最終,這些人還是向呂布低頭了。

雖然恨得牙癢,卻也無可奈何,道理上來說,呂布說的沒錯,只是這手段,軟刀子割***得一個個往日裡光鮮亮麗,名士風範的士人不得不放低姿態,低下那高貴的頭顱,甚至放棄尊嚴去爲呂布做事,對於這些世家來說,無疑是一大恥辱。

也不是沒人看得出呂布的目的,將知識的壟斷權從世家手裡解放出來,但看出來又能如何?要麼保持你的氣節,要麼餓死,二選一的情況下,經過長達三個月的冷戰之後,越來越多的‘名士’最終選擇了妥協。

甚至有人想要在呂布麾下出仕,不過對於這一點,不是不可以,但要經過嚴格的篩選,能力、品德、祖宗八代,然後還要去陳宮手底下工作一段時間,名曰見習,見習完畢之後,才能上任,而且只能管治理,軍權,呂布絕不容許世家插手。

呂布很清楚自己的弱點在哪裡,就目前而言,放着世家不用是不可能的,但軍權必須絕對掌握在自己手裡,槍桿子裡出政權,偉人的話,無疑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而且,爲了防止世家通過其他手段將影響力滲透到軍中,呂布專門下了一條軍令,校級以上將領禁止與世家通婚,同時,與世家有姻親關係的人,在軍中絕不能擔任校級以上官職。

如果放在其他地方,單是這一條命令,就算是曹操、袁紹,底下的人都得造反,不過這裡是長安,這些所謂的世家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只能算是俘虜,自然不可能有那麼大的能量。

在呂布回到長安兩個月以後,賈詡也從白水羌回來,黑.山城的輪廓已經定了下來,接下來就是需要白水羌自己去營建。

“主公這方法粗魯了一些,不過勝在實用。”已經改成了驃騎將軍府的呂布府邸中,賈詡放下手中的文案,伸了個懶腰,扭頭看向身邊一名中年文士道:“仲禮以爲如何?”

中年文士點了點頭,一本正經的臉上,看不出什麼表情,整天都是一副全天下欠他幾百萬的臭臉,看向賈詡道:“亂世,自該用重典,主公的方法對這些人來說還是好的,但還需做出相應完整的規劃,如獎懲制度,比如說某位名士若教導出可以治理一方的俊才,可以酌情提拔或者獎勵,相反,若一直表現平庸的話,便將這些人貶入郡學,一來可以更好的推廣主公所說的三學,同時也能隱隱釋放出一些信息,眼下主公雖然雄踞關中,坐擁雍涼,但所缺乏的人才太多。”

中年文士,便是賈詡書信請來的法衍,在蜀中並不如意,無論是已故的流言還是如今的蜀中之主劉璋,對法衍所推行的法家都是持着排斥的態度。

畢竟劉焉能夠坐穩蜀中,靠的就是蜀中大族支持,若推行法家,自然會侵害到世家的利益,所以法衍雖然在蜀中待了十年,卻一直鬱郁不得志,也是因此,在收到賈詡的書信之後,便毫不猶豫的收拾行裝,帶着家人奔長安而來。

在法衍看來,主公是誰並不重要,只要能夠讓他有施展才華的空間,將法家學說推廣出去,便是千夫所指的惡徒,法衍也願意效忠。

“主公有意在現有的基礎上,再建一部,名爲律政司,專門負責推行律法,想來仲禮不久之後,便會得到升遷重用,不必再屈居於吾之下了。”賈詡笑道:“本來長安書院還準備獨開一門法學,以仲禮才學,當可開課授徒,只是此事,怕是要緩上幾年了。”

“幾年?”法衍聞言皺了皺眉道:“文和兄,我倒是有一人可擔當此任。”

“哦?”賈詡聞言看向法衍道:“仲禮兄還有同門?”

“文和兄莫要挖苦在下。”法衍苦笑一聲:“法家早在先秦時期已然沒落,在下所學也僅是家傳,何來同門。”

“那……”賈詡疑惑的看向法衍。

“舉賢不避親,衍有一子,雖然頑劣,不好法學卻喜歡鑽研儒門,但家學卻也未曾拉下,獨當一面尚待磨練,但若只是推廣傳授,卻也勉強可以勝任。”法衍僵硬的臉上擠出幾分笑意道。

“若是如此,我可代仲禮向主公舉薦,至於能否錄用,卻非詡能決定。”賈詡聞言笑道,這本不是什麼難事。

“多謝文和兄引薦。”法衍點頭道謝,即便是此刻有求於人,一張臉也是刻板無比,正常人還真難相處。

“不知令郎名諱,我也好向主公舉薦。”賈詡擺了擺手,法衍笑的時候比不笑看起來更讓人尷尬。

“法正,字孝直,虛度二十三載。”法衍道。

“哦。”賈詡點點頭,記下了這個名字,至於有無才學,見面之時自有分曉,才學這種東西,是沒辦法騙人的,在賈詡這些智者面前,一眼便能看出深淺,不過就算法正真的不學無術,賈詡也會建議呂布將其收錄,這是王道,通俗一些講就是御下之道,要想馬兒跑,就得給馬兒吃草。

“大人,別駕張既求見。”這時,一名衛士進來,向賈詡道。

“請他進來。”賈詡聞言點頭道。

張既在呂布大勝歸來之後,便選擇了向呂布效忠,作爲寒門子弟,張既沒有世家包袱,在確定呂布志向之後,便選擇了出仕。

忠誠談不上,但做事情卻是兢兢業業,頗得陳宮讚許,月前向呂布舉薦,升任雍州別駕,呂布和陳宮都有意再過一段時間,將張既放到西涼去擔任刺史之位。

不一會兒,張既跟着衛士走進來,對着賈詡躬身道:“見過先生。”

賈詡如今掛着軍師祭酒的官職,實際上,算是呂布的門客,單以官職而論,是沒有資格接受張既這個別駕參拜的,不過作爲呂布的謀主,賈詡的地位可不比陳宮差。

“德容不必多禮。”賈詡微笑道:“不知德容此來,可是有要事?”

張既點點頭道:“不知主公何在?”

“軍營或是匠營吧?”賈詡不確定的說道,這段時間,呂布每日不是操練兵馬,便是糾集一幫匠人組建了一座匠營,每日叮叮噹噹的鼓搗,就連賈詡也不知道呂布在鼓搗什麼東西。

“究竟何事?”賈詡看向張既道。

“近來白水、破羌還有燒當羌人多有動盪,在集市每每與當地漢民發生衝突械鬥,昨日有一支燒擋羌不滿被騙,公然殺戮了一支商隊,此事不好解決,想請主公定奪。”張既沉聲道。

“哦?”賈詡挑了挑眉,站起身來看向法衍道:“府中之事,就請仲禮多操勞一些,我隨張大人去見主公。”

“大人自去。”

賈詡招呼了張既一聲,兩人從府中選了兩匹快馬,朝着長安城外奔去。全本小說網

第四十一章 冷血(十一更求月票)第三十三章 狼的法則第二十八章 螳螂、蟬和黃雀(上)第六十二章 故人第二十九章 恨第三十八章 荊襄風雲(一)第八十四章 大勢已定第五十五章 信第四十八章 夜襲第十一章 分兵第七章 決定第十四章 大事件第四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二十五章 壓服四家第六章 士氣交鋒第二十九章 恨第四十二章 雪藏第十二章 窮途第十六章 對賭第三十八章 荊襄風雲(一)第二十五章 最大的弱點就是主公第五十三章 屯田第二十二章 犬韜第四十八章 劫糧第二十五章 賈詡之謀第六章 白水羌第三十六章 措手不及的決戰第一百零三章 龍吟鳳鳴(二)第六十五章 徵西將軍第三十二章 落定第五十六章 論勢第五十章 覆巢第九章 災情忽來第十五章 奪權第一百一十九章 魏延掛帥第十八章 血染徵袍第六十二章 斬將奪旗第一百章 荊襄風雲第三十一章 逆命獎勵第七十章 貌合神離第三十六章 措手不及的決戰第二十章 割須棄袍第十五章 奪權第七十六章 忠義第二十章 勢成第十八章 血染徵袍第十五章 奪權第一百章 荊襄風雲第八十七章 掌控軍心第九十一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二十一章 馬超稱臣第五十章 賈詡獻策(求三江票)第五十五章 諸侯會盟第五十九章 郭嘉論戰第十二章 準備突圍第四十五章 李儒用計(3/5)第七十二章 機鋒第八十四章 情、法第六十二章 故人第八十九章 善後第四十五章 高順vs馬超第一百零九章 退兵第三十五章 移民之策第四十章 荊襄風雲(三)第四十一章 冷血(十一更求月票)第二十一章 馬超稱臣第一百零七章 笑話一場第三十三章 河套第八十四章 大勢已定第七十三章 河北老將第四十三章 邀約第十三章 遼東水師第五十三章 兵臨河內(求三江票)第九十四章 壓力第五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四十六章 英雄遲暮第二十章 勢成第三十二章 落定第一百二十三章 刺殺第三十八章 三軍潰敗(繼續求)第六十一章 虓虎之威第二十六章 角逐第一百零一章 逢危當棄第四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三十八章 三軍潰敗(繼續求)第二十二章 海西世家第四十三章 軟骨頭(1/5)第十二章 三韓使者第四十四章 勾心鬥角第五十五章 諸侯會盟第一百零九章 退兵第十六章 三足之勢第五十六章 蠢貨第九十七章 交鋒第十五章 戰將起第四十四章 各懷鬼胎第九十一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二十七章 援軍至第四十九章 追捕第一百零三章 龍吟鳳鳴(二)
第四十一章 冷血(十一更求月票)第三十三章 狼的法則第二十八章 螳螂、蟬和黃雀(上)第六十二章 故人第二十九章 恨第三十八章 荊襄風雲(一)第八十四章 大勢已定第五十五章 信第四十八章 夜襲第十一章 分兵第七章 決定第十四章 大事件第四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二十五章 壓服四家第六章 士氣交鋒第二十九章 恨第四十二章 雪藏第十二章 窮途第十六章 對賭第三十八章 荊襄風雲(一)第二十五章 最大的弱點就是主公第五十三章 屯田第二十二章 犬韜第四十八章 劫糧第二十五章 賈詡之謀第六章 白水羌第三十六章 措手不及的決戰第一百零三章 龍吟鳳鳴(二)第六十五章 徵西將軍第三十二章 落定第五十六章 論勢第五十章 覆巢第九章 災情忽來第十五章 奪權第一百一十九章 魏延掛帥第十八章 血染徵袍第六十二章 斬將奪旗第一百章 荊襄風雲第三十一章 逆命獎勵第七十章 貌合神離第三十六章 措手不及的決戰第二十章 割須棄袍第十五章 奪權第七十六章 忠義第二十章 勢成第十八章 血染徵袍第十五章 奪權第一百章 荊襄風雲第八十七章 掌控軍心第九十一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二十一章 馬超稱臣第五十章 賈詡獻策(求三江票)第五十五章 諸侯會盟第五十九章 郭嘉論戰第十二章 準備突圍第四十五章 李儒用計(3/5)第七十二章 機鋒第八十四章 情、法第六十二章 故人第八十九章 善後第四十五章 高順vs馬超第一百零九章 退兵第三十五章 移民之策第四十章 荊襄風雲(三)第四十一章 冷血(十一更求月票)第二十一章 馬超稱臣第一百零七章 笑話一場第三十三章 河套第八十四章 大勢已定第七十三章 河北老將第四十三章 邀約第十三章 遼東水師第五十三章 兵臨河內(求三江票)第九十四章 壓力第五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四十六章 英雄遲暮第二十章 勢成第三十二章 落定第一百二十三章 刺殺第三十八章 三軍潰敗(繼續求)第六十一章 虓虎之威第二十六章 角逐第一百零一章 逢危當棄第四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三十八章 三軍潰敗(繼續求)第二十二章 海西世家第四十三章 軟骨頭(1/5)第十二章 三韓使者第四十四章 勾心鬥角第五十五章 諸侯會盟第一百零九章 退兵第十六章 三足之勢第五十六章 蠢貨第九十七章 交鋒第十五章 戰將起第四十四章 各懷鬼胎第九十一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二十七章 援軍至第四十九章 追捕第一百零三章 龍吟鳳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