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分歧

沖天的火光,已經看不清楚蔡府之內的情形,蔡瑁面色陰沉的看着這座蔡家傳承了數代的宅院,就這麼被一把大火吞噬,眸子裡閃過一抹冷厲,或許蒯越不知道,爲了避免被盛怒的劉備大軍直接絞殺,昨日蔡府的主要家眷和財物早已被秘密運出蔡府,這座蔡府,事實上已經是一座空殼。

是不是蒯越做的,已經不重要了,但蔡家和蒯家的這份仇恨卻是徹底結下了,自己想要滅了蒯家,蒯家同樣也想要將蔡家連根拔起,最終的結果,卻是兩敗俱傷,昔日四大家族沒落,這恐怕纔是劉備最想要的結果吧?

“燕人張飛在此,蔡瑁狗賊,還不拿命來!”狂暴的怒吼聲中,張飛那大嗓門兒即便隔了老遠都能聽得清楚,整個襄陽已經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阿姐,能爲你,爲蔡家做的,也只剩這些了。”蔡瑁默默地翻身上馬,接過手下遞來的長槍,看向自己的親衛統領:“之前吩咐你們的事情,都記住了嗎?”

“主公放心,末將已經告訴所有人了。”親衛統領躬身點頭道,這些親衛,是蔡家的親兵,雖然有官方的身份,但實際上卻只效忠蔡瑁。

“按計劃執行吧,這是作爲家主,給你們下達的最後一個命令,我蔡家今後還能否保全,就寄託在諸位身上了。”蔡瑁向着衆親衛拱了拱手,沉聲道。

“脫掉你們的戰甲,丟掉你們的兵器,各自回家,記住你們的任務!”親衛統領看向一衆親衛,肅然道。

“主公保重!”一羣親衛默默丟下自己的兵器,脫掉自己的鎧甲,向蔡瑁一拜之後,迅速向四周散去。

“你也走吧。”看着轉眼間變得空蕩蕩的巷子,蔡瑁深吸了一口氣,沉聲道。

親衛統領沒有離開,只是將代表蔡家的標誌撤掉,看向蔡瑁道:“末將這條命,是主公給的,請容末將放肆,陪主公走完這最後一程。”

“看來,我做人還不算太失敗,那就上馬吧。”蔡瑁看着這名親衛統領,胸中突然升起一股豪情。

“誓死追隨主公。”親衛統領翻身上馬,握緊了手中的兵器。

“從此刻起,你是我兄弟!”蔡瑁說完,前方人影綽綽,張飛已經帶着大隊人馬衝過來,蔡府的火焰太招人眼了。

“蔡瑁小兒,休走!”看到蔡瑁,張飛目光一亮,手中丈八蛇矛如同一條黑龍般舞動起來,興奮地拍馬衝向蔡瑁。

“跑?”蔡瑁嘴角牽起一抹嘲諷,隨即便是一股怒氣,在你們眼裡,我蔡瑁就只會跑嗎?

“蔡瑁在此!”緩緩舉起了手中的長槍,蔡瑁這一次沒有絲毫猶豫,直直的迎着張飛衝過去,在他身後,親衛統領如影隨形,哪怕知道對面那個鐵塔般的漢子有多強,也沒有絲毫的畏懼。

“嘿,有膽!”看着蔡瑁竟然不逃,反而衝了上來,張飛眼中閃過一抹詫異,隨即便被興奮所取代,一揮手,止住麾下將士道:“都給我住手,我親自解決他。”

“殺~”

蔡瑁手中撲棱棱亂顫,夜色下,重重槍影中,令人有些看不清虛實,單就這手花槍,蔡瑁在武藝上也卻有些火候,不過那也得看跟誰比。

面對張飛這等成名多年,斬將奪旗,常於亂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的頂級猛將來說,他的武藝也僅是有些火候而已。

“嘿~”丈八蛇矛輕輕一挑,只聽鐺的一聲脆響,重重槍影消散,長槍打着旋兒倒飛出去,隨即將手一抖,蔡瑁就這麼眼睜睜的看着那蛇矛距離自己越來越近,藉着戰馬的衝擊力,兇狠的洞穿了他的胸膛。

“滾!”張飛穩穩地坐在馬上,伸手一撥便將親衛統領的長槍撥開,看着等着自己的蔡瑁,咧嘴一笑,一抖手,將蔡瑁的屍體狠狠地挑飛起來,噗通一聲落在地上,再也沒了聲息。

“主公~”親衛統領目眥欲裂的看着蔡瑁失去生機的屍體。

張飛扭頭,看了看這名親衛統領,有些面熟,丈八蛇矛指向他道:“蔡瑁已死,還不下馬受降。”

“呸~”親衛統領吐了口唾沫,朝着張飛,緩緩地舉起了自己手中的長槍。

“哈,是條漢子,三爺賞你一具全屍!”張飛咧嘴一笑,臉上卻露出肅重的神色,忠誠之士,無論如何,都不該輕辱。

“殺!”親衛統領狠狠地一催戰馬,瘋狂的朝着張飛衝過來。

“可惜了,跟錯了主子!”張飛嘆息一聲,丈八蛇矛輕輕的挑開親衛統領的咽喉,鮮血迷濛了月色,失去生機的屍體隨着戰馬衝出十餘丈之後,才頹然滑落,兩匹無主的戰馬茫然的盤桓在主人的屍體旁邊,似乎不願離去。

夜色下,城池的混亂還沒有結束,張飛猶豫了片刻後,對身邊幾名將領道:“也算條漢子,幫他斂葬,其他人,給我將蔡瑁的人頭割下來,去招降襄陽城中將士,蔡瑁已死,這仗沒有打下去的必要了。”

“喏!”幾名將領迅速答應一聲,有人上前,將蔡瑁的人頭割下來,挑在槍上四處招降襄陽守軍,張飛則帶着人馬,但見哪裡有士兵集合,便迅速衝上去將敵軍殺散,招降。

西門、北門也被張飛先後打開,當劉備、黃忠兩路兵馬正式進入城中,並迅速將城牆佔據之後,襄陽的戰事,也漸漸落下了帷幕。

“大哥,蔡瑁的人頭!”張飛將蔡瑁的人頭找回來,興致勃勃的拿到劉備面前,嘿笑着瞥了黃忠一眼,這一次,頭功卻是被他得了。

“儘快結束戰鬥,記住,萬不可迫害百姓!襄陽將士,儘量招降。”劉備點了點頭,肅然道,作爲劉表時期的州府,襄陽無論城池的堅固還是其政治地位,短時間內,在整個荊州都找不出第二座城池能夠替代,哪怕南陽也不行,劉備希望,能夠儘量保持襄陽的完整和繁榮。

“大哥放心!”張飛答應一聲,和黃忠各自領了一支兵馬分別王廝殺聲最激烈的兩個方向而去。

隨着蔡瑁陣亡的消息不斷擴散,加上馬良、伊籍這些本就親善劉備的中小世家的不斷遊說,越來越多的襄陽將士選擇了投降,畢竟劉備在荊州待了這麼多年,說起來,也算是荊州人了,劉備的名聲,在荊州還是很管用的,天色漸漸亮起來的時候,城中的廝殺聲漸漸弱了下來,劉備在諸葛亮、伊籍、馬良等人的簇擁下,帶着荊州刺史的大印,入主刺史府,也代表着劉備正式成爲荊襄之主。

不過襄陽拿下了,接下來的事情可不少,蔡蒯兩家以一種兩敗俱傷的方式退出了荊州世家的領導位置,原本屬於蔡蒯兩家的東西也有大部分成了無主之物,比如莊園,比如店鋪以及田地。

這一次,劉備沒有聽從諸葛亮的建議,將田地給扣下來,其他店鋪、莊園卻是盡數散給了那些擁護自己的中小世家,至於田地,劉備雖然不敢大張旗鼓的模仿呂布,但在南陽摸索多年,也有自己一套處理辦法,將田地分給了關羽、張飛,但私底下,卻仍然屬於劉備。

呂布的崛起教給劉備一個道理,世家固然重要,但百姓也無法忽視,他不能像呂布那樣去折騰世家,但這打下來的田產卻絕不能再分出去,只有將這東西抓在手裡,劉備才能真正控制住人心,如果眼下分出去,固然可以令世家歸心,但以後呢?

其實不只是劉備,曹操、孫權雖然表面上跟着世家一起聲討呂布,但暗地裡,也在用各種手段暗中吞併田地。

對此,諸葛亮有些無奈,但卻也不得不承認,這是加強劉備自身地位的最有效的一環,四大世家已成過去,那些追隨劉備的中小世家雖然沒有分到蔡蒯兩家的田地有些鬧心,但實際上劉備也沒對他們的田地動手,在這場荊州的局勢變動中,這些中小世家依舊屬於得利的一方,但人心,總是不會輕易滿足的,諸葛亮並不反對劉備這樣逐漸擴大自己的掌控力,但絕不該是這個時候,因爲平定荊襄,只是諸葛亮計劃之中的第一步,接下來,吞併蜀中才是諸葛亮計劃中,奠定劉備霸業最關鍵的一步,只有拿下蜀中,而後纔可以與呂布抗衡,這是諸葛亮一直以來主張的原則,也是眼下劉備的重心,而這,需要劉備治下萬衆一心!

掌控土地是小,但世家又不是傻子,怎會看不出劉備此舉真正的意義,這難得聚集起來的人心,恐怕因此會大打折扣。

畢竟劉備不是呂布,名聲以及世家的支持對呂布來說,可以棄之如草芥,因爲就算呂布當初想要,世家也不會支持他,只會換來世家的嘲笑和玩弄,就如當初徐州的陳家一般,而對劉備來說,這些東西卻太重要了,那一套在南陽可行,但在荊州卻絕對行不通,哪怕並非照搬,很大程度上,劉備依舊保持着對世家的尊重和重視,但這根刺卻是埋下了。全本小說網

第六十四章 金字塔第五十二章 願者上鉤第十三章 周瑜受辱第六十六章 血色長安(下)第三十七章 千里荒蕪第五十一章 動搖第二十一章第四十八章 劫糧第三十八章 械鬥第三十五章 移民之策第八章 城戰第一百零九章 退兵第七章 出征第十七章 屠各除名第二十七章 援軍至第八十九章 善後第一百一十六章 敗走陰陵第六十一章 憋屈的名將第二章 天下大勢第十九章 別惹我第六十三章 但使天下寒士盡歡顏第十四章 出征第三十五章 移民之策第七十四章 大霧彌江第七十二章 機鋒第十二章 窮途第十九章 造勢第二十七章 援軍至第七章 出征第三十七章 碾壓第五十三章 兵臨河內(求三江票)第四十三章 不過則滅第二十七章 援軍至第三十七章 碾壓第六十二章 龐德vs關羽第一百零一章 逢危當棄第一百零八章 所謂天才第三十一章 抹書間賈詡第二章 天下大勢第四十五章 李儒用計(3/5)第六十五章 河東之戰(下)第四章 恩威第二十四章 憤怒的單于第六十八章 刻薄第二十七章 呂布的緊迫感第八十章 聯盟不再第二十六章 困境第三十章 三國版無間道第四十四章 渡江第一章 名傳天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關羽負傷第二十八章 賜婚第十章 黎明前的激戰第三十三章 河套第三十二章 取捨第三十九章 隱患第四十七章 分歧第三十五章 陷馬坑(五更求月票)第五十五章 馬中三寶第六十三章 綁人第九章 律第三十四章 出使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五十九章 悲劇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第三十四章 匈奴復起?第九章 騎兵攻城第二十七章 安撫?第十七章 道不同第四章 西涼亂第四十二章 堅持下去的理由(爆更結束,再求一次訂閱)第十四章 出征第一百三十章 江東歸降第五十六章 論勢第一章 洗髓第二十八章 匈奴的黃昏第三章 婚宴第八十六章 齊聚洛陽第九十章 四面楚歌第四十六章 英雄遲暮第三十五章 移民之策第二十八章 賜婚第二十三章 別把自己當人第二十一章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八十六章 歸化之辯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五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三十八章 三軍潰敗(繼續求)第五十一章 草原大決戰(一)第四十三章 軟骨頭(1/5)第三章 夢迴虎牢第二十二章 海西世家第八十五章 就怕無有罵我人第四十一章 決意第五十三章 兵臨河內(求三江票)第二十四章 歡呼的夜梟營第六十五章 河東之戰(下)第三十一章 呂布和趙雲的初次碰面第六十七章 血色長安(終)第五十五章 馬中三寶
第六十四章 金字塔第五十二章 願者上鉤第十三章 周瑜受辱第六十六章 血色長安(下)第三十七章 千里荒蕪第五十一章 動搖第二十一章第四十八章 劫糧第三十八章 械鬥第三十五章 移民之策第八章 城戰第一百零九章 退兵第七章 出征第十七章 屠各除名第二十七章 援軍至第八十九章 善後第一百一十六章 敗走陰陵第六十一章 憋屈的名將第二章 天下大勢第十九章 別惹我第六十三章 但使天下寒士盡歡顏第十四章 出征第三十五章 移民之策第七十四章 大霧彌江第七十二章 機鋒第十二章 窮途第十九章 造勢第二十七章 援軍至第七章 出征第三十七章 碾壓第五十三章 兵臨河內(求三江票)第四十三章 不過則滅第二十七章 援軍至第三十七章 碾壓第六十二章 龐德vs關羽第一百零一章 逢危當棄第一百零八章 所謂天才第三十一章 抹書間賈詡第二章 天下大勢第四十五章 李儒用計(3/5)第六十五章 河東之戰(下)第四章 恩威第二十四章 憤怒的單于第六十八章 刻薄第二十七章 呂布的緊迫感第八十章 聯盟不再第二十六章 困境第三十章 三國版無間道第四十四章 渡江第一章 名傳天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關羽負傷第二十八章 賜婚第十章 黎明前的激戰第三十三章 河套第三十二章 取捨第三十九章 隱患第四十七章 分歧第三十五章 陷馬坑(五更求月票)第五十五章 馬中三寶第六十三章 綁人第九章 律第三十四章 出使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五十九章 悲劇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第三十四章 匈奴復起?第九章 騎兵攻城第二十七章 安撫?第十七章 道不同第四章 西涼亂第四十二章 堅持下去的理由(爆更結束,再求一次訂閱)第十四章 出征第一百三十章 江東歸降第五十六章 論勢第一章 洗髓第二十八章 匈奴的黃昏第三章 婚宴第八十六章 齊聚洛陽第九十章 四面楚歌第四十六章 英雄遲暮第三十五章 移民之策第二十八章 賜婚第二十三章 別把自己當人第二十一章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八十六章 歸化之辯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五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三十八章 三軍潰敗(繼續求)第五十一章 草原大決戰(一)第四十三章 軟骨頭(1/5)第三章 夢迴虎牢第二十二章 海西世家第八十五章 就怕無有罵我人第四十一章 決意第五十三章 兵臨河內(求三江票)第二十四章 歡呼的夜梟營第六十五章 河東之戰(下)第三十一章 呂布和趙雲的初次碰面第六十七章 血色長安(終)第五十五章 馬中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