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胡患

“主公,剛剛得到消息,韓遂退兵了,連同漢陽境內的所有駐軍,全部收縮到武威一帶,現在整個西涼,都是我們的天下啦!”雄闊海興沖沖的衝進來,向呂布賀喜道:“韓遂老兒完了。”

“都走了?”呂布正在與韓德等人商議下一步進攻漢陽該如何進行,從哪裡着手,此時突然聽到韓遂撤兵的消息,有些錯愕。

“嗯,都走了,樑興爲了避免被追殺,臨走時還在營中懸羊擊鼓,連輜重、糧草都不敢帶。”雄闊海興奮的道。

“這老兒,走的倒是乾脆。”呂布搖了搖頭,苦笑道。

“夫君,韓遂主動放棄漢陽郡,讓我軍未動一兵一卒,就得了一郡,爲何看夫君的樣子,反而不太高興?”楊曦疑惑的看向呂布。

“高興?”呂布搖了搖頭:“韓遂這是斷臂求生,若他繼續分兵漢陽,我軍就可以逐步蠶食他的部隊,以戰養戰,不斷壯大自己。”

呂布擡頭,看了看身邊的衆將笑道:“我們出征時只有兩萬羌兵,看看現在,拋開留下鎮守各地的兵馬,我軍足有四萬之衆,爲什麼?就是因爲我們在不斷蠶食韓遂的力量來壯大自己,但現在,韓遂將兵力收縮在一處,不但加大了我們繼續採用這種策略來壯大自己的機會,同樣就算想要繼續攻城,付出的代價也會成倍增加,而且韓遂就在武威,就算攻破城,只要韓遂不死,我們想要繼續按照這樣的法子收編部隊也會難了許多。”

“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漢陽郡還要嗎?”雄闊海有些懵懂的看向呂布,這種問題,想不太明白。

“要,怎麼不要?”呂布笑道:“派人通知長安,讓長安派遣官吏過來治理,儘量派些西涼人過來。”

東漢時期,古人的排外情節可是相當嚴重的,不止是世家,就是普通百姓也是如此。

“主公,韓遂那邊怎麼辦?”韓德聞言看向呂布,詢問道。

“出兵,四萬大軍另外派人通知李儒,讓馬超率領一萬精銳,合五萬精銳前往武威,和我們匯合,韓遂雖有十萬之衆,但一郡之地,可養不起這麼多人,韓遂只要不傻,就會尋求於我們決戰,不過這決戰之地,可不能由他來選。”

看向韓德道:“韓將軍乃本地人,可知有何處可爲我軍戰場?”

韓遂想了想,指向地圖上,漢陽、武威相接之地道:“此處有一處草場,名曰牧馬坡,地勢開闊,非常利於戰馬馳騁,而且地勢西高東低,若我軍能夠先一步佔據此處,便可居高臨下,必能一戰而潰其軍!”

牧馬坡?

呂布看着地圖上韓德所指出的位置,點點頭道:“通知馬超,讓他帶兵前來牧馬坡匯合,另外,派人通知高順、張遼、徐榮,所部人馬儘快向邊境遷徙,對武威形成合圍之勢!通令全軍,明日三更造飯,五更出徵,不得有誤!”

“喏!”衆將聞言,慨然應命,韓遂雖有十萬之衆,但這些人跟隨呂布一場一場的勝仗打下來,對呂布有種盲目的信任,只要有呂布在,就沒有打不贏的仗!

“夫君。”待衆人離開之後,楊曦看向呂布的目光裡帶着一縷擔憂,張了張嘴,卻又有些猶豫。

“你我夫妻一體,有什麼話,便直說吧。”看向楊曦,呂布微笑道。

“是。”楊曦點點頭,猶豫道:“賤妾曾聽聞,韓遂曾暗中與南匈奴有所勾連,如今韓遂勢窮,若夫君窮追猛打,我擔心,他會引南匈奴寇邊!”

呂布聞言目光一凜,他相信,如果真的逼急了韓遂,以韓遂這種人的性格,被逼急了,絕對會做出這種事情,而且武威距離河套不遠,呂布必須考慮,如果韓遂真的引匈奴人寇邊,自己該如何保全西涼之地的百姓?

“韓遂必須得打,不能因爲擔心未來可能引南匈奴寇邊,就畏手畏腳,而且如今就算我們願意停戰,韓遂也不可能跟我們停戰,一旦停戰,他麾下十萬之衆很快就會散去,一郡之地,兵馬比百姓還多,如何去養?”呂布將楊曦輕摟入懷,眼中閃過一抹凜冽的殺機:“如果那南匈奴真敢把爪子伸過來,那不但要斷掉他的爪子,還要讓他將吃下去的東西,連本帶利的給我吐出來!”

說道最後,呂布眼中卻是漸漸氤氳着無窮的殺機,楊曦的提醒,讓他想起一件很關鍵的事情……五胡亂華!

雖然現在說這個有點遠,但如今天下大勢,正在朝着那個方向不斷靠近,羣雄爭霸,不斷消耗着漢人的戰爭潛力,而與此同時,塞外異族卻在悄無聲息的不斷壯大,雖然隨着他的加入,讓這個世界的未來變得不可捉摸,但割據之勢已經逐漸明朗,華夏將會進入一個很長時期的軍閥混戰時期。

呂布並不是那種絕對的民族主義者,也支持民族大融合,人類文明的進步,就是不斷地在一次次民族融合,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之中凝結出來的,但民族融合,必須是以漢人爲主,而不是如五胡亂華一般,強迫的被異族融合。

呂布擡起頭,看向門外的天空,在漢人不斷地內鬥之中,塞外胡人卻在不斷地壯大,雙方日後必有一戰,民族融合,以眼下看來,也是一種大勢,既然大勢不能改,那他索性引動大勢又如何?匈奴、鮮卑、烏桓,還有西域胡國,趁着這些遊牧民族還沒有完全壯大之際,儘可能的削弱他們的力量,也許會令自己背上民族罪人的千古罵名,也許結果並不如自己想象的那般美好,但那又如何?他呂布,還需要顧忌什麼罵名嗎?

若能令我泱泱華夏,成爲真正主宰這個世界的主人,就是背上民族罪人的罵名又如何?此事若能成,絕對比建立一個幾百年的王朝更有意義,也更有挑戰!

呂布突然感覺到,自己身上,那種久違的沸騰感,又重新開始燃燒了起來。

第一百二十五章 封王第一百零五章 成都暗流(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結局第七章 生擒劉勳第三十八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六十六章 人心第七十章 貌合神離第八章 爾虞我詐第六十章 箭挫三軍第一百章 荊襄風雲第七十六章 幽州平定第七章 生擒劉勳第十五章 戰將起第四十章 加入第四十五章 開端第一百二十二章 密謀荊襄第二章 匠營第四十三章 邀約第三十一章 漢中起風雲第七十九章 戰神第一百零三章 龍吟鳳鳴(二)第四十九章 禍起蕭牆第七十七章 孫權第二十章 闖寨第二十二章 收編第二十六章 全能型武將第一百二十章 狂瀾難挽第一百零八章 所謂天才第三十九章 隱患第四十八章 大破匈奴第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一章 洗髓第六十一章 虓虎之威第四十二章 堅持下去的理由(爆更結束,再求一次訂閱)第三十八章 荊襄風雲(一)第八十一章 夜鷹第七十六章 幽州平定第六十三章 詭局第五章 小人物第七章 機謀第二十八章 賜婚第四十一章 決意第十八章 角力第十二章 人性第五十一章 動搖第四十一章 前奏第二十四章 憤怒的單于第五十六章 先入洛陽者爲王第一百一十五章 陸遜領兵第三章 夢迴虎牢第二十九章 威震南陽第八十五章 爲君無道,臣當棄之第十四章 收服第二十五章 破軍第四十二章 堅持下去的理由(爆更結束,再求一次訂閱)第三十二章 落定第三十七章 碾壓第三十三章 狼的法則第八十二章 蜀中來人第六十五章 亡命進攻第八十三章 君臣離心第四十八章 劫糧第四十八章 均田與否第二十一章 龍鳳之爭第二十九章 降呂不降漢第十九章 造勢第六十五章 血色長安(上)第五十七章 死中求生之道第六十章 兵圍懷縣第三十五章 陷馬坑(五更求月票)第九十八章 魏延VS張飛第一百章 低等級的交鋒第二十一章 衆香國第四十二章 僧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十三章 開始第十四章 收服第四十一章 冷血(十一更求月票)第三十章 三國版無間道第八十三章 君臣離心第四十七章 戰雲第七十九章 戰神第四十四章 渡江第八章 羌人地,羌人治第七十五章 破敵之機第一百一十四章 關羽負傷第九十四章 壓力第四十七章 戰雲第八章 羌人地,羌人治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四章 大國氣度第十五章 夜鶯第十五章 戰將起第四十三章 不過則滅第七十三章 河北老將第六章 一念差而逆乾坤第一百一十一章 曹操的態度第十三章 開始第四十九章 禍起蕭牆第五十八章 新式武器
第一百二十五章 封王第一百零五章 成都暗流(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結局第七章 生擒劉勳第三十八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六十六章 人心第七十章 貌合神離第八章 爾虞我詐第六十章 箭挫三軍第一百章 荊襄風雲第七十六章 幽州平定第七章 生擒劉勳第十五章 戰將起第四十章 加入第四十五章 開端第一百二十二章 密謀荊襄第二章 匠營第四十三章 邀約第三十一章 漢中起風雲第七十九章 戰神第一百零三章 龍吟鳳鳴(二)第四十九章 禍起蕭牆第七十七章 孫權第二十章 闖寨第二十二章 收編第二十六章 全能型武將第一百二十章 狂瀾難挽第一百零八章 所謂天才第三十九章 隱患第四十八章 大破匈奴第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一章 洗髓第六十一章 虓虎之威第四十二章 堅持下去的理由(爆更結束,再求一次訂閱)第三十八章 荊襄風雲(一)第八十一章 夜鷹第七十六章 幽州平定第六十三章 詭局第五章 小人物第七章 機謀第二十八章 賜婚第四十一章 決意第十八章 角力第十二章 人性第五十一章 動搖第四十一章 前奏第二十四章 憤怒的單于第五十六章 先入洛陽者爲王第一百一十五章 陸遜領兵第三章 夢迴虎牢第二十九章 威震南陽第八十五章 爲君無道,臣當棄之第十四章 收服第二十五章 破軍第四十二章 堅持下去的理由(爆更結束,再求一次訂閱)第三十二章 落定第三十七章 碾壓第三十三章 狼的法則第八十二章 蜀中來人第六十五章 亡命進攻第八十三章 君臣離心第四十八章 劫糧第四十八章 均田與否第二十一章 龍鳳之爭第二十九章 降呂不降漢第十九章 造勢第六十五章 血色長安(上)第五十七章 死中求生之道第六十章 兵圍懷縣第三十五章 陷馬坑(五更求月票)第九十八章 魏延VS張飛第一百章 低等級的交鋒第二十一章 衆香國第四十二章 僧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十三章 開始第十四章 收服第四十一章 冷血(十一更求月票)第三十章 三國版無間道第八十三章 君臣離心第四十七章 戰雲第七十九章 戰神第四十四章 渡江第八章 羌人地,羌人治第七十五章 破敵之機第一百一十四章 關羽負傷第九十四章 壓力第四十七章 戰雲第八章 羌人地,羌人治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四章 大國氣度第十五章 夜鶯第十五章 戰將起第四十三章 不過則滅第七十三章 河北老將第六章 一念差而逆乾坤第一百一十一章 曹操的態度第十三章 開始第四十九章 禍起蕭牆第五十八章 新式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