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兵圍懷縣

“周倉將軍,你這是……”魏延看着周倉身後,浩浩蕩蕩的百姓,疑惑的問道。

“兩位將軍來的正好!”說到這個,周倉面色不禁一苦,對着高順和魏延大吐苦水兒:“主公給了我一千騎兵,讓我將裹脅河內百姓前往京兆,可你們也知道,這河內十八個縣吶,又不像南陽那會兒,有張繡幫忙,只靠這一千號人,什麼時候才能弄完啊。”

“主公呢?”高順和魏延對視一眼,貌似呂布身邊只有不到兩千的騎兵,周倉就帶來以前,也就是說,呂布身邊,只有不到千人。

“在圍困懷縣。”周倉說道。

“懷縣?河內郡治?不到千人?”魏延愕然的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議的看向周倉,雖然之前也聽過呂布帶着五百鐵騎,千里轉戰,一路上也曾攻城略地,但懷縣怎麼說也是一郡治所,憑着不到千人的兵力,怎麼困?

“是啊,將隊伍分開,封鎖四門,無論百姓士兵,都不準進出。”周倉點點頭,理所當然的道。

不是問這個好嗎?

魏延一臉黑線。

高順點點頭道:“之前主公五百騎破城,用的也是這個法子,河內的兵馬已經被鍾繇抽調一空,懷縣守備空虛,要封城不難。”

“對了,這人是誰?”周倉指了指地上被綁起來,還在昏迷之中的鐘繇,疑惑的問道。

“周倉將軍,這一次,你確立了大功了。”魏延有些鬱悶的看了一眼鍾繇,原本該是他的俘虜纔對,誰知道半路上遇到了高順,最終卻被原本跟這件事毫無關係的周倉將鍾繇給擒了,此刻也只能強笑道:“此人便是鍾繇。”

“就是這個混賬!看我宰了他!”周倉聞言,眼睛一瞪,便要提刀將鍾繇給結果了,幸好被魏延攔住。

“周倉將軍,此人暫時不能殺,還是等河內之事了了等主公發落吧。”魏延苦笑道。

高順看了看天色道:“時間不早,既然曹軍已破,本將也不好繼續留在這裡,陳興。”

“末將在!”陳興上前一步,朗聲道。

“我帶親衛回槐裡,你帶着其他人留下來協助周倉將軍。”

“末將領命。”

“告辭。”高順朝着魏延和周倉點了點頭之後,徑直過了北岸,帶了親衛朝着槐裡而去。

“何曼,你帶人留下來協助周倉將軍,這鐘繇,本將軍先帶回去,送往長安。”看了一眼高順離開的方向,魏延也向周倉告辭道。

“將軍放心。”

有了陳興和何曼的加入,周倉大喜過望,陳興是呂布比較看中的將領,謀略兵法都不在話下,也能斷事,何曼是正牌黃巾出身,這種裹脅百姓的事情,做的比誰都溜,當下三人一番商議之後,分頭行事,周倉繼續帶着這批百姓搭建浮橋渡河,陳興則與何曼分兵往其他城池去繼續裹脅百姓,同時派人通報長安,讓長安儘快做出規劃,畢竟河內雖然不及南陽人口稠密,但也是富饒之地,算下來,也有三十多萬人口,之前安置南陽百姓劃下的城池就有些不夠用了。

與此同時,懷縣,太守府,繆尚此刻已經急的團團亂轉,煩躁的在大廳裡來回走動,大廳之中,李尤表情淡然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偶爾擡眼看向繆尚的目光裡,帶着幾分嘲諷,除了他之外,大廳裡還有不少河內官員以及河內世家的人,此刻都在自己的席位上一言不發。

“呂布究竟想幹什麼!?”終於,河內望族方家的族長方明無法忍受這份沉悶,看向繆尚道:“使君,你之前曾說假降呂布,將其引入城中射殺之,如今這算怎麼回事?”

繆尚聞言苦笑道:“此事我亦不知,那呂布蠻橫無比,我們派出去的人,還未走出城門,便被城外那來去如風的騎兵射殺,呂布根本不欲與我們交涉,今日我已將城門大開,那呂布卻仿若未見,只在城外徘徊。”

“大人,末將願意領兵出征,必將那呂布斬於馬下!”河內守將楊定站起來,大聲道:“末將這兩日在城頭觀望,發現呂布麾下其實並無多少人馬,若能將城內各家的家丁護院集合起來,足矣湊上兩三千人,定能將呂布剿滅!”

李尤擡頭,看了楊定一眼,微不可查的搖了搖頭,其他人也是默不作聲,沒人響應楊定的話語,打仗又不是比人多,兩三千臨時拼湊起來的烏合之衆,加上一個二愣子武將,跑出去跟呂布打,有病吧?

繆尚看了楊定一眼,強壓下心中的煩躁安慰道:“楊將軍勇氣可嘉,但……此事還是從長計議。”

“大人……”楊定還要說什麼,卻已經被方家家主打斷。

“大人,家中還有些事情,某便告辭了。”說完,方家家主頭也不回的帶着自己的兩名護衛離開。

“繆大人,我等也先告辭了,若有用得上的地方,儘管開口。”有了方明帶頭,其他幾位族長、家主也紛紛起身告辭,畢竟繼續待在這裡,也就是一羣人在一起發呆,有什麼用?

看着一羣人陸續散去,只剩下太守府的幾名官員,繆尚苦澀的看向李尤:“先生,爲今之計,該當如何?”

李尤輕嘆道:“爲今之計,也只能等了。”

“等?”繆尚不可思議的看向李尤。

“不等如何?呂布不接招,難道大人有本事趕走呂布?”李尤目光看向繆尚,眼神中,毫不掩飾自己的輕視。

繆尚只覺胸口一堵,自己要有這個本事,也不用想着通過詐降的方式來暗害呂布了。

“但,要等到何時?”繆尚澀聲道。

“等到京兆之戰有了結果,等到呂布達成他的目的。”李尤站起身來,搖頭走向外面:“呂布不會無故跑來河內圍困懷縣,看其架勢,也並非要城池,此舉必有深意,我們無法戰勝呂布,也沒辦法與其交流,眼下也只能緊閉城池,待呂布達到自己的目的離開之後,再做計較。”

“難不成,就在這裡等死嗎?”繆尚終於忍不住,向着李尤的背影咆哮道。

李尤回頭,看了繆尚一眼,調頭離開,聲音遠遠地傳來:“大人也可以如楊將軍一般,聚集城內兵馬,出城與呂布尋求決戰,若運氣好,趁其不備,或許能將呂布趕走。”

第十九章 別惹我第三十二章 落定第二十一章 衆香國第二十二章 收編第一百一十五章 陸遜領兵第四十八章 戰臨第一百零三章 盾甲天書第五十七章 鷹視第一百二十九章 末路第四十八章 大破匈奴第二十二章 首勝第二十一章 衆香國第二十章 論諸葛第五章 劉勳之邀第七十九章 退意第四十四章 渡江第十二章 殊途第二十五章 不屑第四章 西涼亂第四十二章 大戰開端第八十四章 情、法第四十六章 無題第十二章 三韓使者第八章 年關第三十二章 古城混戰第二十八章 死戰第六十章 兵圍懷縣第一章 臥龍出山第八十九章 善後第四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二十八章 暗號第二十八章 螳螂、蟬和黃雀(上)第五十四章 建安十三年的最後一天第一章 洗髓第六十六章 兵叩虎牢第六十八章 刻薄第九十九章 陽謀第二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六十五章 血色長安(上)第五十三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本卷終)第二十一章 馬超稱臣第五十八章 離家出走第四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二十章 闖寨第五十三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本卷終)第二十五章 賈詡之謀第三十八章 瘋子第六十五章 河東之戰(下)第五十章 覆巢第五章 小人物第十四章 收服第一百一十八章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第九十六章 長安第七十三章 反推第八章 羌人地,羌人治第四十三章 宗教與律法第二十七章 援軍至第六十五章 血色長安(上)第九十一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八十二章 蜀中來人第二十一章 馬超稱臣第三十四章 降第七十五章 算無遺策的真正含義第七十六章 幽州平定第六十四章 木獸攻城第六十章 箭挫三軍第六十八章 刻薄第六十二章 龐德vs關羽第六十二章 龐德vs關羽第一百零一章 逢危當棄第三十九章 隱患第四十六章 計成(4/5)求月票第三十一章 作死的人第十七章 屠各除名第三十一章 抹書間賈詡第四章 袁術的謀劃第八十一章 休戰第七十一章 江東暗流第一百一十章 封王爭論第三十章 插翅難逃第六十七章 再建一座虎牢關第五十四章 切入點第三十一章 呂布和趙雲的初次碰面第五十二章 願者上鉤第七十三章 反推第十章 家與國第五十四章 詐降(求三江票)第八十五章 爲君無道,臣當棄之第一章 一方之雄第五十四章 法衍第四章 西涼亂第一百零八章 所謂天才第十七章 道不同第十八章 黃巾殘部第七十八章 撤兵第七十一章 一怒興兵第十七章 儒家之不幸,天下之大幸第十二章 三韓使者第四十九章 禍起蕭牆第四十五章 開端
第十九章 別惹我第三十二章 落定第二十一章 衆香國第二十二章 收編第一百一十五章 陸遜領兵第四十八章 戰臨第一百零三章 盾甲天書第五十七章 鷹視第一百二十九章 末路第四十八章 大破匈奴第二十二章 首勝第二十一章 衆香國第二十章 論諸葛第五章 劉勳之邀第七十九章 退意第四十四章 渡江第十二章 殊途第二十五章 不屑第四章 西涼亂第四十二章 大戰開端第八十四章 情、法第四十六章 無題第十二章 三韓使者第八章 年關第三十二章 古城混戰第二十八章 死戰第六十章 兵圍懷縣第一章 臥龍出山第八十九章 善後第四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二十八章 暗號第二十八章 螳螂、蟬和黃雀(上)第五十四章 建安十三年的最後一天第一章 洗髓第六十六章 兵叩虎牢第六十八章 刻薄第九十九章 陽謀第二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六十五章 血色長安(上)第五十三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本卷終)第二十一章 馬超稱臣第五十八章 離家出走第四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二十章 闖寨第五十三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本卷終)第二十五章 賈詡之謀第三十八章 瘋子第六十五章 河東之戰(下)第五十章 覆巢第五章 小人物第十四章 收服第一百一十八章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第九十六章 長安第七十三章 反推第八章 羌人地,羌人治第四十三章 宗教與律法第二十七章 援軍至第六十五章 血色長安(上)第九十一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八十二章 蜀中來人第二十一章 馬超稱臣第三十四章 降第七十五章 算無遺策的真正含義第七十六章 幽州平定第六十四章 木獸攻城第六十章 箭挫三軍第六十八章 刻薄第六十二章 龐德vs關羽第六十二章 龐德vs關羽第一百零一章 逢危當棄第三十九章 隱患第四十六章 計成(4/5)求月票第三十一章 作死的人第十七章 屠各除名第三十一章 抹書間賈詡第四章 袁術的謀劃第八十一章 休戰第七十一章 江東暗流第一百一十章 封王爭論第三十章 插翅難逃第六十七章 再建一座虎牢關第五十四章 切入點第三十一章 呂布和趙雲的初次碰面第五十二章 願者上鉤第七十三章 反推第十章 家與國第五十四章 詐降(求三江票)第八十五章 爲君無道,臣當棄之第一章 一方之雄第五十四章 法衍第四章 西涼亂第一百零八章 所謂天才第十七章 道不同第十八章 黃巾殘部第七十八章 撤兵第七十一章 一怒興兵第十七章 儒家之不幸,天下之大幸第十二章 三韓使者第四十九章 禍起蕭牆第四十五章 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