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移民之策

夜色如墨,即便大堂裡點了十幾盞油燈,也無法讓大堂變得更加明亮一些,呂布坐在主位之上,棱角分明的臉龐在昏暗的燈光下,顯得有些陰冷,雄闊海和周倉守在門外,張遼、管亥、徐盛、陳興、張繡、魏延在左邊坐了一排,至於裴元紹、何儀、何曼等人,還沒資格進入這裡,右手邊,卻之後陳宮和賈詡兩人,相比於呂布帳下武將陣容而言,謀士這邊顯得有些單調。

節奏分明的腳步聲越門而入,帶起的陰風令室內的燈火變得搖曳不定,高順臉上帶着幾許風塵之色進來,昂首闊步,來到主位前朝着呂布拱手道:“主公,武關已然攻破,如今由郝昭將軍帶領兩千人駐守。”

“坐。”呂布點點頭,指了指左邊空出的位置,臉上並未流露出太多的欣喜之色,以高順的本事,集結呂布麾下最精銳的步兵攻破只有千人把守的武關,並不是多麼令人吃驚的事情。

“謝主公。”高順插手一禮,大步走到張遼身邊的位置跪坐而下。

“武關已經打通,南陽百姓,如今已經集結在宛城到武關這一帶,明天開始,遷徙百姓,這些人口,是我們日後崛起的根本,不容有失,這裡重新申明一次軍令,任何人,無論兵將,不得迫害百姓,不得奪其財務,更不得奸.淫婦女,若有發現,定斬不赦!大家有什麼想法,現在說說,如果沒有,今夜出了這個門口,對於今夜決定,不得再有異議,高順,你以陷陣營爲根基,組建執法隊,嚴查軍紀!”呂布雙手十指相交,沉聲道。

“喏!”高順起身領命,想了想道:“主公,如今三輔之地,千里荒蕪,郡縣空置,此去長安,不下千里之遙,末將以爲,當先遣一軍,將沿途上雒、鄭縣、藍田三縣佔領,一來可以作爲我軍根基之地,二來也可沿途安置一些百姓,畢竟百萬人口,不可能盡數安置於長安。”

呂布點點頭,思索道:“不止是這三縣,長安十縣,都需分駐人口,不過目前,先以此三縣爲重,魏延。”

“末將在!”魏延長身而起,躬身道。

“此次遷民,關乎我軍未來,不得有任何閃失,便以你爲先鋒,領兵兩千,將這三縣佔據,派人駐守,做好接引百姓的準備,此外,沿途山賊草寇,願意歸順的,遷回各縣,擇其精壯編入軍中,不願意歸順的,殺!”

“喏!”魏延慨然應命道。

“此外,南陽各縣糧草可曾聚集?”呂布沉聲道,雍州現在根本就是一片廢土,沒有糧草,別指望百姓會跟你談什麼未來和理想,當下都活不過,哪還有什麼未來可言。

“加上從世家豪門手中奪來的,如今我軍已經籌得糧草七十萬石,牛馬等牲口數千頭,加上百姓自己攜帶的糧食財物按照主公所言,分毫未取,足以讓我軍以及這百萬人口支撐到秋收,若這百萬百姓,可以在四月前能夠入駐的話,雖然有些晚,但及時耕作的話,秋收之前,還是能趕出一批作物。”被呂布暫時當做賬房的賈詡詳細的將目前的收穫說了一遍之後,便坐回自己的座位,閉口不言。

張遼皺眉道:“只是百姓拖家帶口,就算漢中張魯不予責難,行進速度怕也快不了多少,當年董卓遷洛陽之民入京兆,日夜趕路,刀斧脅迫,也不過日行五十里,從洛陽到長安,人口幾乎折損了一半,即便如此,要想在四月之前抵達長安,恐怕也非常困難。”

陳宮點頭贊同道:“主公既然要以這些百姓爲根本,絕不能如董卓一半天怒人怨。”

呂布點點頭,他要的是人口,糧食不夠,可以去搶羌人,搶胡人,但自己的人口,卻不能少。

“主公,末將有一顧慮,不知當講不當講。”張繡猶豫了一下,起身道。

“但講無妨,我說過,出這個門以前,任何問題,都可以提出,但出了這個門以後,我們在這裡做出的決定就是最終決定,只需要執行。”呂布沉聲道。

“是。”張繡躬身道:“此前南陽有軍隊兩萬,此前與主公作戰,折損了一些,後來加上主公帶來的人,也不過兩萬之衆,如今魏延將軍帶走兩千,加上主公身邊的虎狼之士,武關守備的兩千人,實際可用者,不足一萬五,而我們要帶走的人口,卻有百萬之衆,加上背井離鄉,難免心中生怨,加上百姓人多,一旦處理不當,極易發生衝突、暴動,主公又不欲效仿董卓,若發生暴動,又該如何處理。”

“不錯。”呂布聞言,不禁笑了起來,目光看的張繡破不自在,隨後卻將目光看向賈詡,張繡瞭解不多,但這個問題,卻是一個最尖銳的問題,也是此次遷民最大的難點,不止是呂布有這樣的問題,自古以來,遇上這種大規模遷徙,這種問題,也是最棘手的。

是在考教我嗎?

呂布心中不禁有些開心,雖然是賈詡借張繡之口來考教自己,但已經說明賈詡在自己的壓迫下,內心裡已經動了爲自己效力的心思,這是一個好兆頭,至於這個問題,對別人來說也許很難,但對呂布而言,問題不大,上輩子做的就是管理,對於基層怎麼管理,自有幾分心得。

“公臺,之前叫你做的事情做的如何了?”呂布目光看向陳宮。

“已經完善,人選也甄選出來成冊。”陳宮微笑道。

隨即轉向衆人道:“主公之前已經考慮到這個問題,並與我商議出一些方案,供大家參考,我已命人在民間以村、鎮爲單位,選出威信較高,能力出衆者,這些人雖然沒什麼大本事,但往日裡在地方上頗有些威望,以這些人爲首領,負責帶領鄉人隨軍,而後每隔一段,設一支軍隊,不負責督促行軍,只負責保護百姓遷徙,若百姓中出現什麼糾紛,再以官方身份介入,此外主公承諾,成功遷徙之後,各地縣令、縣尉、文案等職務,皆會從這些人中選拔。”

賈詡眼中閃過一抹驚訝,這種新穎的思路倒是第一次聽說,他乃當世智者,只是略一思量,便已經明白其中的好處。

首先,從百姓中選出管理者,軍隊不會介入,也就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軍隊和百姓之間的直接衝突。

其次,呂布以官爵爲誘餌,雖然還沒有開始,但賈詡可以肯定,這些被選出來的領頭者,一定會想盡辦法儘快抵達目的地,只要不傻,肯定是擇優而錄,而這些能被底層百姓推選出來的人物或許沒什麼經天緯地的才幹,但小聰明肯定有,一定也會想通此節,肯定會不遺餘力的催促百姓趕路,而且他們在百姓之中有足夠的威望,論起效果來,恐怕比刀斧脅迫更加有效,別看縣令不是什麼大官,但在升斗小民眼中,一輩子能夠坐到縣令的地位已經是祖墳燒香了。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看似是這些百姓得利,實際上最終獲得最大利益的卻是呂布,爲什麼?擇優而錄,同樣爲呂布解決了最關鍵的問題,治理地方的人才!

這纔是呂布最缺的東西,要知道呂布現在在世家豪門那裡,名聲已經爛大街了,這點呂布自己也知道,只看他這次遷徙,直接將世家豪門排開,甚至有世家豪門想要加入,都被呂布直接拒絕,單看這點,呂布顯然很清楚自己的狀況,而沒了世家豪門的支持,同樣代表着呂布手中,嚴重缺乏管理人才。

打仗再厲害,你打下的地方也得有人治理吧?這也是爲何有得士人者得天下之說,但呂布這一招,卻直接打破了這個鐵律,那些民間選出來的管理者,或許沒有什麼經天緯地之才,但他們起於民間,更清楚民間疾苦,也更知道百姓要什麼,大事做不了,但管理地方,恐怕比那些世家之人更加得心應手,更重要的是,這些人是呂布親手提拔起來的,對呂布的歸屬感自然極強,只要這些人不腦子抽風,做出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待他們日後做出一些成績,百姓對這些人的感恩,也會直接轉嫁到呂布身上,這樣一來,不出一年,呂布就能徹底將這百萬人心掌握在手中!

賈詡目光看向呂布,卻正發現呂布也在看他,微笑着點了點頭,不再說話,不過內心裡,倒是第一次對呂布生出一股認同感。

“諸位還有其他疑問嗎?”商議了一些具體細節之後,見衆人不再說話,呂布問道。

“主公睿智,我等已無補充。”衆人搖了搖頭,說了些套話之後,呂布揮手,宣佈這次呂布成軍以來第一次高層會議結束,接下來,衆人只需要按照事商議的步驟一步一步執行便可。

第二十八章 螳螂、蟬和黃雀(上)第十三章 居延獵第三十八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六十章 箭挫三軍第十六章 再戰三英第十九章 戰士的榮耀第四十一章 前奏第九章 呂家有女第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九章 騎兵攻城第二十四章 夜戰第六十五章 亡命進攻第一章 名傳天下第五章 劉勳之邀第三十二章 古城混戰第一百零九章 退兵第二十七章 管亥被困第六十六章 人心第三十九章 放縱(九更求訂閱)第七十章 本卷最後一章第十二章 窮途第三十五章 勝券在握第五十二章 逝者已矣第二十一章 馬超稱臣第四章 袁術的謀劃第五章 少年名將第十章 家與國第五十五章 詐降(續)(最後再求一次求三江票)第九十一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五章 折箭爲誓第四十二章 大戰開端第三十章 三國版無間道第二十章 黃巾猛將第二章 消息第二十二章 收編第六十六章 兵叩虎牢第四十四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第四十三章 邀約第四十九章 賈詡到來第十七章 屠各除名第一百二十六章 親征第六十四章 河東之戰(上)第三十二章 左賢王第四十九章 賈詡到來第六十二章 故人第六十八章 刻薄第六十九章 欲加之罪第七十三章 反推第十八章 虎狼之師第二十三章 夜談第三十八章 三軍潰敗(繼續求)第十章 破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渡江第二十八章 匈奴的黃昏第二十八章 暗號第二十五章 胡患第二十八章 匈奴的黃昏第十六章 再戰三英第十八章 建安五年的第一場雪第五十五章 詐降(續)(最後再求一次求三江票)第六十九章 劫營與突圍第六十一章 虓虎之威第六章 一念差而逆乾坤第十三章 周瑜受辱第八章 爾虞我詐第三十一章 抹書間賈詡第十四章 出征第一百零七章 笑話一場第十一章 突飛猛進第九十六章 蓄勢第十九章 造勢第二十三章 淡定的父子第三章 馬騰之死第六章 白水羌第二十六章 角逐第六十六章 人心第三十四章 出使第十六章 對賭第一百零一章 逢危當棄第二十七章 管亥被困第七十九章 戰神第三章 劉表託孤第三十一章 截殺第十七章 道不同第六十九章 退兵第二十七章 安撫?第四十七章 支援第二十四章 夜戰第五十六章 論勢第二十七章 呂布的緊迫感第二十六章 困境第四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三十四章 降第十五章 夜鶯第十八章 角力第四十一章 前奏第八章 城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陸遜領兵第六十四章 未來的規劃
第二十八章 螳螂、蟬和黃雀(上)第十三章 居延獵第三十八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六十章 箭挫三軍第十六章 再戰三英第十九章 戰士的榮耀第四十一章 前奏第九章 呂家有女第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九章 騎兵攻城第二十四章 夜戰第六十五章 亡命進攻第一章 名傳天下第五章 劉勳之邀第三十二章 古城混戰第一百零九章 退兵第二十七章 管亥被困第六十六章 人心第三十九章 放縱(九更求訂閱)第七十章 本卷最後一章第十二章 窮途第三十五章 勝券在握第五十二章 逝者已矣第二十一章 馬超稱臣第四章 袁術的謀劃第五章 少年名將第十章 家與國第五十五章 詐降(續)(最後再求一次求三江票)第九十一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五章 折箭爲誓第四十二章 大戰開端第三十章 三國版無間道第二十章 黃巾猛將第二章 消息第二十二章 收編第六十六章 兵叩虎牢第四十四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第四十三章 邀約第四十九章 賈詡到來第十七章 屠各除名第一百二十六章 親征第六十四章 河東之戰(上)第三十二章 左賢王第四十九章 賈詡到來第六十二章 故人第六十八章 刻薄第六十九章 欲加之罪第七十三章 反推第十八章 虎狼之師第二十三章 夜談第三十八章 三軍潰敗(繼續求)第十章 破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渡江第二十八章 匈奴的黃昏第二十八章 暗號第二十五章 胡患第二十八章 匈奴的黃昏第十六章 再戰三英第十八章 建安五年的第一場雪第五十五章 詐降(續)(最後再求一次求三江票)第六十九章 劫營與突圍第六十一章 虓虎之威第六章 一念差而逆乾坤第十三章 周瑜受辱第八章 爾虞我詐第三十一章 抹書間賈詡第十四章 出征第一百零七章 笑話一場第十一章 突飛猛進第九十六章 蓄勢第十九章 造勢第二十三章 淡定的父子第三章 馬騰之死第六章 白水羌第二十六章 角逐第六十六章 人心第三十四章 出使第十六章 對賭第一百零一章 逢危當棄第二十七章 管亥被困第七十九章 戰神第三章 劉表託孤第三十一章 截殺第十七章 道不同第六十九章 退兵第二十七章 安撫?第四十七章 支援第二十四章 夜戰第五十六章 論勢第二十七章 呂布的緊迫感第二十六章 困境第四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三十四章 降第十五章 夜鶯第十八章 角力第四十一章 前奏第八章 城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陸遜領兵第六十四章 未來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