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帝王心術

“主公,共有一百二十八人蔘戰,最終活下來的,有三十六個。”將臺上,徐榮恭敬地向呂布道。

呂布點點頭,再次走到將臺中央,看着韓德以及另外三十五人,每一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帶着傷勢。

低沉的聲音,在校場之上響起:“富貴從來都不是輕易得來的,我們都是武人,也是軍人,既然想要高位,就要有戰死的覺悟,不管對手是誰,敵人也好,袍澤也罷,從他拿着兵器指向你們的那一刻,他們的身份,就只有一個,敵人!”

看着沉默不語的衆人,呂布揮了揮手:“將戰死的這些勇士擡下去,厚葬,若有家屬,從府庫裡撥出糧餉給他們安家。”

“喏!”徐榮躬身答應一聲,讓人將戰死在將臺上的人拖下去。

呂布看向韓德等人道:“從現在開始,按照你們之前的表現,你們會獲得校尉、都尉以及軍侯的職位,我軍中不問出身,只以軍功說話,日後若能再立戰功,還會提拔,現在,去找自己的兵,明日一早,隨我出征!”

“遵命!”韓德等三十六人心中雖然有些悲涼,但將軍不離陣上亡,就像呂布說的,既然想要爭奪官職,那就必須有戰死的覺悟,包括他們在內,在上臺的那一刻,已經有了戰死的覺悟,隨着呂布逐個封賞,一羣人心中的悲傷之情也沖淡了不少。

“主公這一手着實高明。”看着衆人離開,徐榮不禁笑道:“以我軍將士守城,再從降軍中提拔出新的將領,這些人勢必爲主公誓死效忠,從而主公也徹底掌控了這支軍隊,可以以這支軍隊繼續征戰,我軍兵力不但不會因爲分兵而減少,反而會越打越多,主公真乃神人也。”

“元弼,你以前可不會說這種話的。”呂布扭頭,看向徐榮笑道。

徐榮搖頭笑道:“末將所說,句句出自肺腑,並非阿諛之言。”

“好了,金城郡就交給你了,我只能給你留五千兵馬,但要儘快全佔金城郡,可以的話,隴西也要拿下,我會伺機將隴西佔領。”呂布拍了拍徐榮的肩膀道。

“主公放心,末將定不負所托!”徐榮肅容道。

次日一早,八千金城降軍精神抖擻的出現在城門之外,那士氣,似乎比呂布帶來的羌兵都要強悍幾分,絲毫不像一支剛剛吃過敗仗的軍隊。

“夫君,爲什麼不先打武威,然後一步步吞併韓遂的勢力?”馬背上,初爲人婦的楊曦目光透過冰冷的面甲,疑惑的看向呂布。

“韓遂不是白癡,這裡的消息,不出三天便會傳到他那裡。”呂布搖了搖頭,看向遠方道:“若我們先打武威,韓遂會立刻將兵力收縮到隴西、漢陽一帶,等我們來攻,就算我們盡佔其他郡縣,也要分兵駐守,再想破韓遂可就難了。”

“用漢人的話來說,夫君算是文武雙全了。”楊曦看向呂布的目光,帶着幾分迷離,強大又聰明的男人,對於羌族的姑娘來說,絕對是毒藥一般。

“你也是漢人了,懂嗎?”呂布扭頭,認真的看向楊曦道。

“是。”楊曦被呂布目光看的心中一凜,連忙點頭道,這次行軍,自然不可能那麼簡單,以戰養戰,除了收降西涼軍之外,也是要將麾下這些羌兵拆分開,將白水羌分開,由徐榮帶領,之後還會再分,同時也將徐榮和北宮離分開,降低徐榮在破羌之中的威信和影響力,然後一步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到最後,這些羌兵將徹底成爲自己的軍隊,任何人都不能搶走。

這也算一種空手套白狼吧,繞着西涼走了一圈,自己手中的部隊整個翻了一番,可比留在家裡種田發展要快得多,當然,這些話,是不可能跟任何人說的,這是御下之術,同時也是帝王心術。

漢陽,冀縣。

經過數日的修整之後,韓遂再次向北地郡與安定郡一帶動兵,這一次,韓遂將主要力量集中在北地郡這邊,對於張遼、高順,韓遂可以放心的使用羌人而不必擔心他們臨陣倒戈。

“先生,讓我去殺了樑興那狗賊!”臨涇城中,馬超在得知城外將領乃樑興之後,胸中那股殺氣再次翻騰起來,氣勢洶洶的找到李儒這裡,請戰道。

李儒想了想道:“也好,將軍可帶一支人馬出城挑戰,但切記,若樑興死守不出,切不可強攻大營,西涼軍經過上次一敗,已然加強了戒心,而且樑興兵馬,兩倍於我軍,若是強攻,定會損兵折將。”

“先生放心,末將謹遵先生教誨!”馬超沉聲道。

“伯瞻,令明,兩位將軍可隨孟起將軍一同出城,切記謹慎!”李儒還是有些不放心,他聽人說起過當夜情形,馬超這脾氣若暴起來,根本不顧部隊死活。

“末將遵命!”馬岱、龐德自然知道李儒在擔心什麼,連忙躬身領命。

三人同時領命而去,李儒皺眉想了想,扭頭看向一旁的張繡道:“張將軍,孟起將軍性格剛烈,恐遭敵人挑撥,你帶五千人馬從東門出城,若孟起將軍被敵人挑撥強攻的話,待他敗退之時,樑興或許會追擊,你趁機從側面殺出,斷他歸路。”

對於樑興此人,李儒並無太多瞭解,也不敢肯定他是否會追擊,只能提前準備,若是追擊自然可以趁機逆轉敗局,甚至可以再次劫營,就算不能,己方也並無損失。

“先生放心,末將知曉。”張繡肅容一禮,調頭離去。

看着衆人各自離去,李儒搖頭,嘆了口氣,他以前是給董卓出謀劃策,決斷這類的事情很少要他來做,這一次卻臨危受命,執掌馬家軍,更糟糕的是,馬家軍之主馬超這暴脾氣,他實在有些駕馭不了,這等人物,恐怕也只有呂布能控制了。

想到這裡,搖了搖頭,自己還是儘量做好後備工作,待主公歸來之日,這匹烈馬還是交由主公去馴服吧。

第九十七章 交鋒第九章 律第三章 夢迴虎牢第六十二章 斬將奪旗第三十章 匈奴南下第十三章 居延獵第七章 決定第二十五章 壓服四家第一百二十四章 想要田,給你第五十四章 切入點第八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二十章 狂瀾難挽第二十一章 馬超稱臣第五章 小人物第七十五章 破敵之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斬盡殺絕第十四章 劉備請戰第二十四章 呂布練兵第四章 西涼亂第六章 逼供第五十七章 落幕之戰(只能加更一章,感謝大家的支持)第二十四章 逆轉第四十四章 勾心鬥角第九十九章 撬動世家根基的武器第十章 破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封王第七十一章 一怒興兵第三十四章 不同的待遇第三十一章 逆命獎勵第六十一章 對策第三十八章 械鬥第七十二章 疑心第八十二章 憤怒的龐統第七十章 貌合神離第三十四章 匈奴復起?第七十二章 疑心第四十三章 軟骨頭(1/5)第十四章 大事件第六十章 許褚vs雄闊海第六十八章 刻薄第四十七章 分歧第二十一章 官渡之戰的開始第三十九章 除名第五十六章 蠢貨第五章 長安見聞第六十二章 斬將奪旗第十四章 大事件第三十三章 決裂第八章 爾虞我詐第二十二章 收編第二十一章 馬超稱臣第一章 洗髓第二十六章 收編第一百零三章 龍吟鳳鳴(二)第五十二章 草原大決戰(二)第三十章 加入第五章 小人物第九章 奴兵攻城第七十章 軍亂之始第二十七章 安撫?第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三十一章 抹書間賈詡第四十八章 戰臨第十四章 大事件第三章 劉表託孤第十三章 居延獵第十三章 居延獵第四十四章 勾心鬥角第九十章 威懾第二十四章 逆轉第一章 雄闊海第九十一章 呂徵入蜀第三十八章 荊襄風雲(一)第二十二章 選將第八十三章 君臣離心第六十三章 綁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故交第二十章 闖寨第八十八章 洛陽風雲第五章 劉勳之邀第三十九章 隱患第二十一章 徐家少年第一百二十五章 封王第五章 折箭爲誓第八十三章 君臣離心第五十三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本卷終)第二十三章 夜談第五十八章 落幕之戰(續)第六十五章 徵西將軍第十三章 周瑜受辱第六章 士氣交鋒第七十一章 江東暗流第七章 機謀第四十二章 堅持下去的理由(爆更結束,再求一次訂閱)第十一章 招攬失敗第五十章 賈詡獻策(求三江票)第七十七章 孫權第二章 領主系統第一百二十章 狂瀾難挽第五十章 有朋遠來
第九十七章 交鋒第九章 律第三章 夢迴虎牢第六十二章 斬將奪旗第三十章 匈奴南下第十三章 居延獵第七章 決定第二十五章 壓服四家第一百二十四章 想要田,給你第五十四章 切入點第八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二十章 狂瀾難挽第二十一章 馬超稱臣第五章 小人物第七十五章 破敵之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斬盡殺絕第十四章 劉備請戰第二十四章 呂布練兵第四章 西涼亂第六章 逼供第五十七章 落幕之戰(只能加更一章,感謝大家的支持)第二十四章 逆轉第四十四章 勾心鬥角第九十九章 撬動世家根基的武器第十章 破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封王第七十一章 一怒興兵第三十四章 不同的待遇第三十一章 逆命獎勵第六十一章 對策第三十八章 械鬥第七十二章 疑心第八十二章 憤怒的龐統第七十章 貌合神離第三十四章 匈奴復起?第七十二章 疑心第四十三章 軟骨頭(1/5)第十四章 大事件第六十章 許褚vs雄闊海第六十八章 刻薄第四十七章 分歧第二十一章 官渡之戰的開始第三十九章 除名第五十六章 蠢貨第五章 長安見聞第六十二章 斬將奪旗第十四章 大事件第三十三章 決裂第八章 爾虞我詐第二十二章 收編第二十一章 馬超稱臣第一章 洗髓第二十六章 收編第一百零三章 龍吟鳳鳴(二)第五十二章 草原大決戰(二)第三十章 加入第五章 小人物第九章 奴兵攻城第七十章 軍亂之始第二十七章 安撫?第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三十一章 抹書間賈詡第四十八章 戰臨第十四章 大事件第三章 劉表託孤第十三章 居延獵第十三章 居延獵第四十四章 勾心鬥角第九十章 威懾第二十四章 逆轉第一章 雄闊海第九十一章 呂徵入蜀第三十八章 荊襄風雲(一)第二十二章 選將第八十三章 君臣離心第六十三章 綁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故交第二十章 闖寨第八十八章 洛陽風雲第五章 劉勳之邀第三十九章 隱患第二十一章 徐家少年第一百二十五章 封王第五章 折箭爲誓第八十三章 君臣離心第五十三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本卷終)第二十三章 夜談第五十八章 落幕之戰(續)第六十五章 徵西將軍第十三章 周瑜受辱第六章 士氣交鋒第七十一章 江東暗流第七章 機謀第四十二章 堅持下去的理由(爆更結束,再求一次訂閱)第十一章 招攬失敗第五十章 賈詡獻策(求三江票)第七十七章 孫權第二章 領主系統第一百二十章 狂瀾難挽第五十章 有朋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