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報恩

甘少龍回去後,便與方常勝辭別,隻身北上,潛入遼國上京皇宮,豈料被宮中侍衛發覺,受了內傷逃到北漢,行程途中毒性發作,躺在一個山路坡邊的草叢中痛得死去活來之際,恰遇常山的父親,將用棉褥包裹好的常青青扔到身邊,在常青青張口欲哭的時候,點了她的昏睡穴,而常父選在拐彎之處扔岀常青青,契丹騎兵自也是不察。

劇痛緩解後的甘少龍,自料到常青青父母必死無疑,只覺這昏睡的常青青甚是可愛,想着自己已是三十歲,孤苦伶仃,無人爲伴,便生出將她帶在身邊撫養的念頭。

青青醒來之後,卻是大哭大鬧尋找父母,甘少龍終是拗不過常青青的哭求,在走了兩天後,又返回了事發之處,順着事發地點前行裡餘,發現了兩位新墳,上面立有木碑,有一塊刻有:先考妣常公蔣氏之墓,不孝子常山泣立。原來是常山與孟小虎離去時,懇請趙,閔二人幫他們用刀刻字立上木碑。

常青青已經十歲,其父是爲秀才,平時亦教她識字,自是認得頓時一場大哭,甘少龍感同身受,竟陪她一起流淚,常青青從立字之人看出哥哥倖免於難,便央求甘少龍陪她尋找。

甘少龍經不過她的央求,無奈之下點頭答應,卻讓常青青要認他爲義父,常青青知他是救命恩人,也便同意,二人一路南下,卻也是毫無目的行進,而在路上多是抄着山野而行,餓了捉些野兔野雞,河魚之類烤着充飢。

其間,甘少龍也教常青青捕提毒蟲之術,起初常青青嚇得大哭大叫,慢慢地卻也不害怕,月餘時間,竟也能獨自抓到一些小蛇,甘少龍見她如此聰慧,又有膽色甚是開心。

許是在上京受過傷的緣故,甘少龍毒性發無定時,這日到了慈州城外的一個村莊附近時,毒性驟然發作,一時間痛不欲生,口中叫喚着雞血之語,常青青一時情急,跑入村中偷雞,剛好遇上楚南風一行,幸好楚氏相救,才得以脫身。

甘少龍望着坐在門檻上的常青青心生感慨,見她在自己毒發時跑去偷雞,小小年紀便如此有情有義,心道,絕不能讓她受半點委屈,便起身牽着常青青返到慈州城,言稱到城中尋位朋友去借些銀兩。

到了慈州城後,卻是潛入一個大戶人家,索取了幾十兩銀子,帶着常青青購置了一些粗布衣物和些許乾糧,買了一匹瘦弱的老馬離城而去,二人換了衣服後,互視一眼皆哈哈大笑,卻自有一番快樂。

甘少龍望着此下改頭換面的常青青,笑道:“青青,你先與義父一起回相州,你哥哥應是被人救走,只能等他日慢慢再尋,可好?”

常青青她年齡雖小,卻也懂得人海茫茫,尋找哥哥常山並非容易,聞言默默的點了點頭,卻也不答。

於是二人一路向相州前行,路上隨遇而安,天黑了遇上客棧就住宿,遇到山野就尋廟觀、山洞休息。這一日距離解州還有四十餘里路程,甘少龍見天色已暗,便在附近尋到了一個山神廟,將馬匹繫好,找些乾草鋪在廟內左邊的牆角處讓常青青休息。

此時已是晚秋,天氣漸冷,甘少龍便又去尋些乾柴架起了篝火,想是一路疲備,常青青一會兒就睡着了,甘少龍從包祔裡取出一件衣服給她蓋上,自己也靠在牆角閉目休息。

半夜,一陣馬蹄聲將甘少龍驚醒,接着聽到廟外面有人道:“這裡有火,裡面應是有人,我們也在此處休息吧。”

甫一會兒,便見兩個頭上戴着帷帽,身着勁裝的人走了進來,甘少龍便眯上眼睛,假裝睡着。那二人摘下了帷幕,藉着火光,甘少龍看見其中一人是位面容憔悴的女子,那男的卻是背對着他,不知長得什麼模樣,甘少龍總覺得那女子有點眼熟像是在哪見過,卻是想不起來。

那二人坐在篝火邊,添了些柴火後,便聽到那男的低聲道:“師妹,你好好聽好解釋……”

那女子哼了一聲,那男子接着道:“雪兒雖非我二人親生,她被擄走我也心急,可此事非同小可,爹爹已去尋那人援助……”

“那人,那人究竟是誰你也不知,”想是覺得自己聲音大了,那女子壓低聲音又道:“萬一那人尋不到,那雪兒就不救了嗎?”

那男子道:“那柳宮文惡賊擄走雪兒無非是爲了經書,暫時雪兒不會危險。”

那女子言道:“到哪去拿經書,十四年前被甘少龍那小賊偷去了,一個月後拿什麼經書去換雪兒?”

甘少龍心頭一震,悚然大驚,瞬間明白這二人是誰,正是藥王谷的苗修竹與皇甫秀,二人在甘少龍逃離三年後結爲夫妻,皇甫秀因爲不孕抱養了一個女兒,已經九歲了,未料到卻被仇人擄去,甘少龍卻未想到會在這裡遇上,心頭砰、砰直跳。

卻聽苗修竹嘆了一口氣道:“甘少龍這惡廝不知道逃去哪兒了,想來應該死了。”

“你怎麼知道他就死了?”

“甘少龍拿了那經書,一定會練上面的“千毒掌”功法,那功法如果沒有修有我們苗家的“周天心法”,練到歸真境時必死無疑。”

“爲何?你怎麼知道?”

“自然是爹爹告訴我的,那功法就好比蜜蜂採集各種花粉釀蜜一樣,將諸多毒蟲溶煉爲一種毒性,若沒有練有“周天心法”,毒蟲的毒素就無法轉化乾淨,必定殘留餘毒在體內,日子一長就會侵入五臟六胕。”

“師妹你應也知道,到了歸真境體內的精氣最爲精純,可謂百毒不侵,而那餘毒在體內,到了歸真境就好比嬰兒先天就有重病一樣,已難治癒,一旦到歸真大成之時,毒性就是難以控制,若非用苗家針法解毒,必死無疑。”

甘少龍越聽越驚,方纔知道自己毒發的原因,又聽苗家針法可以解毒,心下苦笑不已。

二人沉默了片刻,皇甫秀道:“或許他沒練到歸真境……”

苗修竹自然明白她的意思,便道:“哎,即使他沒死我們也尋不到他,這十餘年來,你也知道,爹爹都出谷去尋找打聽,託江湖上的朋友幫忙查探……近幾年江胡上用毒功的後起之秀,唯聽相州有個叫龍憶親的乞丐會使毒拳……”

甘少龍嚇了一身冷汗,這龍憶親正是他如今的化名,一時間屏住呼吸,氣都不敢喘了,苗修竹又道:“這龍憶親的毒功叫“毒龍拳”,三十七八歲,且一臉絡腮鬍,聽說爲人行俠仗義,前三年還殺死了江湖上有名採花大盜“淫郎君”,那淫賊可是歸真境大成,即使同等境界也能殺他……況且甘少龍這賊人豈會有如此俠氣?”

“毒龍拳”自然也是甘少龍自己起的,他本有心機,又做了虧心事,行事自然處處小心,與人交手都是化掌爲拳。十餘歲時本也長得清秀,練了毒功後竟然滿臉絡腮鬍子,想必是毒素的作用,加上那幾年他躲在山裡形同野人,到了相州後又一身乞丐打扮,看上去自然會是三十七八歲,甘少龍偷偷摸了摸鬍鬚,心中苦笑不已。

停了片刻苗修竹柔聲道,“師妹,你先跟我回去,爹爹說七日內回谷,必定作數。若是沒有尋到那人,我們再去契丹西京的燕王府找那柳宮文奪回雪兒。”

“爲什麼一定要找到那人呢?”

“這柳賊當年用毒害了那人的愛侶,那人也一直在尋柳賊下落,即使此下柳賊未擄去雪兒,知道他的下落,也是應該告知那人。”

“而柳賊十餘年未見,武功必然精進,敢一個人到藥王谷擄走雪兒,必有所恃,爹爹擔心落入這惡賊的算計,纔去尋那人相助,何況那惡賊恐怕未必是爲了那經書上的毒功。”

皇甫秀失聲道:“那是爲何?”

這時常青青已被驚醒坐了起來,揉了揉眼睛對甘少龍道:“義父,我要去解手。”

甘少龍心中暗暗叫苦,皇甫秀已是站了起來,向甘少龍二人走來,邊走邊道“這位大哥,對不住了,聲音大了,吵醒了孩子。”

甘少龍趕緊抱起常青青遮住了自己的臉,壓低噪子道:“孩子要解手,不關你們的事。”

言罷卻是抱着常青青疾步走出廟外,在廟右邊不遠樹林的地方放下常青青,便又返身走近右牆傾聽,隱約中聽得苗修竹道:“爹爹不願發誓,就撕下與他……”

又聽皇甫秀失聲道:“撕掉了?怎麼……”

這時常青青已經來到甘少龍身邊道:“義父好了。”

甘少龍苦笑一下,擡頭看了一下天空,此時天也將曉,便輕聲道:“天也開始亮了,你進去將包袝取上,我們趕路吧。”

常青青點了點頭進了廟中,甘少龍便過去將馬繮解下,牽到廟前的小路上,轉頭望見皇甫秀蹲着身子在廟門口與常青青說話,然後常青青對她一笑,點了點頭,便跑了過來,甘少龍自是趕緊把她抱上馬背,牽馬疾行。

待到了大道上,便是問道:“青青,那夫人與你說了什麼?”

“那夫人問我幾歲了,吩咐我一路小心。”對着甘少龍嘻嘻一笑:“又說我可愛……”

甘少龍莞爾一笑:“我家青青當然可愛。”

此時他心中百感交集,自然體會到苗修竹夫婦二人失了女兒的心情,他與常青青雖才相處月餘,已然捨不得與常青青分開,更何況是撫養八九年的女兒。

又想到藥王谷對自己的救命之恩,雖說自己報仇心切才偷拿了“百蟲毒經”,實則是恩將仇報,這十幾年來,心中時受折磨,此下聞得苗氏夫婦女兒被擄,心下一番思索,便有了決定,自是生出幫苗修竹夫婦尋回女兒的念頭。

四天後的傍晚,甘少龍帶着常青青回到了相州,那開門的乞丐望着甘少龍愣了一下,便驚喜道:“是龍爺,方大哥剛剛還說您,大夥兒,龍爺回來啦。”

這時廳上的方常勝聞聲而岀,對着甘少龍大笑道:“方某以爲龍兄弟忘了這個家了,哈哈……”

看到甘少龍身邊的常青青,怔了一下:“這丫頭?”

甘少龍笑了一笑:“走,進去說。”

到了廳內,只見方桌上正擺着一些酒菜,有兩位乞丐正站在桌邊,見到甘少龍忙彎身道:“見過龍爺。”

甘少龍點了點頭“唔”了一聲,便拉着常青青坐下,方常勝便吩咐那兩個乞丐:“先去下點面,再來點下酒菜。”

言罷也坐了下來,望了一眼常青青,狐疑道:“這是龍兄弟的……”

“我收的義女,青青,叫方伯伯。”

常青青眨了眨眼,望着眼前衣服滿是䃼丁,皮膚黝黑的漢子,輕聲喚道:“方伯伯。”

方常勝聞言大喜:“哎,好,好,乖侄女,餓了吧?你等下……”

起身快步去了廚房,不一會兒便端來一碗麪條,放在常青青面前笑道:“吃,乖侄女,伯伯特地加了煎雞蛋,啊,哈哈……”

笑罷給甘少龍將酒倒滿,拿起自己面前的酒碗道:“咱兄弟倆有兩個月沒在一起喝酒了,來幹上一碗。”

甘少龍笑着拿起酒碗與他碰了一下,喝了半碗,放下酒碗道:“方大哥,怎麼好像來了幾個新面孔?”

“如今碰上一位好皇帝,來搶我們的飯碗,這樣也好,免得操心。”

原來後周朝廷將無主田地,分給數十萬流歸中原的幽雲饑民,放免其賦稅,於是衆多流民得有土地,自是不用再行乞討生。方常勝早年家境算是吃穿不愁,其祖輩販馬,代代都會武功,幼年時自也習文練武。後來幽雲十六州爲契丹所取,其父因販馬之事與契丹兵起了爭執,被契丹兵所殺。

方常勝便是伺機殺了兇手爲父報仇,帶着其母逃到中原,因無親友可投,又無地可耕,只好行乞爲生,憑着身懷武藝,收服了相州一帶的乞丐做了頭目。

他本也善良,在其母病亡後,卻難抵手下一幫乞丐慫恿,便如佔山爲王的強盜一般,強制收取在相州行乞的難民,行乞所得十取其七,也就是在相州行乞的乞丐每得十文錢就必須上繳七文,直至遇上了甘少龍,才改了規矩,十取其三。

但也用這些錢兩在城中購置或租用了幾間破舊民房,安置了兩三百個乞丐,讓他們白天行乞晚上有了落腳之處。這七八年來卻是幫助了不少流民安生,更有諸多流民遇有不平之事,紛紛尋來請他出面解決,此下在周邊州縣已是大有名聲,人稱“相州丐王”。

“那些有家室的兄弟有了土地,自是不願再行乞受人白眼,不似我等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方常姓似有感觸的嘆了一下。

甘少龍聞言點了點道:“如此甚好。”

轉頭看了已經把面吃完的常青青,柔聲道:“吃飽沒有?”

“吃好了,只是有點困。”

甘少龍摸了摸常青青的小臉蛋,笑道:“小丫頭是累了,走,義父幫你收拾去……”

便起身帶着常青青來到左邊的廂房,將大炕上被褥鋪好,笑道:“小青青,上來休息。”

常青青想是疲憊了,躺入被窩裡一會便是睡着,甘少龍將被褥與她蓋好,望着熟睡的面容,沉默許久,嘆了一口氣,退出廂房輕輕的將門關上。

來到廳中給方常勝將酒添滿,坐了下來拱手道:“龍某有一事相求,望方大哥應允。”

方常勝見他神情凝重,不由一怔道:“龍兄弟有何事儘管言來,怎生如此見外,赴湯蹈火,方某絕不皺眉。”

此話確是方常勝心裡話,他當初欺詐流民行乞銀兩,衆乞丐對他是表面恭維,背後卻是怨聲載道,自從聽了甘少龍建議改了規矩後,衆丐平常對他的吩咐無不盡心盡力,這些乞丐的變化,方常勝自是明白原因,雖說年紀比甘少龍大十餘歲,心中對甘少龍卻甚是敬佩。

甘少龍望着一臉鄭重的方常勝,嘆息道:“我早年受了一人恩惠,前日知悉恩人的孫女被惡人擄走,欲前去解救,據說那惡人身手不凡,恐是不易對付……”

舉碗喝了一口酒,又道:“青青這孩子雙親遭契丹兵所害,甚是可憐,我去尋那惡人之後,青青就拜託大哥照看。”

方常勝聽他語氣像是託孤一般,不由大驚道:“這可如何使得?那惡人姓甚名甚?是何身手?我與兄弟同去尋他……”

甘少龍搖了搖頭苦笑道:“那惡人聽說叫柳宮文,來自幽州燕王府,想是契丹人的走狗。此去尋他救人甚是兇險,方大哥只要幫我照看青青,龍某……”

方常勝不待他將話說完,截言道:“幽州燕王府,那可是契丹人的地方,想是高手衆多,龍兄弟你想隻身前去,萬萬不行。”

甘少龍決然道:“我受恩於人,自當捨命相救,方大哥不必相勸。”

他有愧於藥王谷,數年來倍受煎熬,今日做下決定,心中方覺暢快。

“青青這丫頭年紀雖小,但是有情有義,一兩日後……我自當與她說清楚,只望大哥以後待如親生。”

方常勝見他神情決然,一時竟不知如何是好,又聽甘少龍道:“天色已晚了,我去睡了,大哥也早點休息。”

言罷自是取些被褥,輕聲進了廂房,躺在坑上閉目沉思,回想起在廟外聽到苗修竹夫婦的對話:“恐怕不是爲了那毒功……爹爹不願發誓,就撕下與他……”

“撕下與他……”想到此處,甘少龍心念一動,這十幾年來,他從未發覺這毒經有被撕掉的地方,便起身點亮油燈,伏身伸手探入炕口,取出一個青布包裹,打了開來,正是那“百蟲毒經”。

逐頁翻過細看,終在書中線縫裡發現了有兩張被撕掉的痕跡,再看上下兩頁的內容,上頁是提煉各種毒蟲毒液的方法,下頁是修煉“千毒掌”的功法,似無斷缺,想來那被撕掉了兩頁應是獨立的什麼功法或配方。

當下心頭更是一震,他本想過上幾日帶上毒經前去交換被擄去的小孩,但若那柳宮文如苗修竹所言不是爲了“千毒掌”功法,那定是爲了那被撕掉的兩頁經書,那用毒經換人之事定是行不通。

不由得望着手中的毒經怔怔發呆,突是想到了什麼,自語着:“看來只能如此。”將那毒經包起放入懷中和身而睡。

翌日清晨,與常青青用過早飯,拍了拍欲言又止的方常勝肩膀道:“天氣漸冷,我帶青青去購置些衣物。”

言罷便帶着常青青出門而去,待到了傍晚纔回到院中,在廳中走來走去的方常勝見他二人回來便道:“你們父女倆個去哪兒?兄弟們滿街都找不到。”

“找了家裁縫,加了點銀兩,叫她與青青趕製了幾套冬裝。”

方常勝聞言心中一酸,忙對外喊道:“大夥幾個,龍兄弟回來了,趕快上菜。”

接着牽過常青青道:“小侄女,昨天你回來的晚,伯伯沒招待好吃的,今天補上哈。你是我龍兄弟的閨女,也是我的閨女,今天你做主位,哈哈……”

甘少龍望着廳中已經擺放着的三張桌子,明白了方常勝的心意,便笑了笑道:“好,今天來個全家宴,好,好。”

片刻衆丐便張羅着酒菜上桌,衆人一陣歡語,猶如新年一般相互勸酒吃菜,自是快樂不已,唯有甘,方二人心中即喜且悲。

待衆人酒足飯飽後,方常勝便着人將桌子收拾乾淨,對甘少龍道:“喝點茶水?”

甘少龍點了點頭:“好,我先與青青說點事。”

帶着一臉疑惑的常青青來到了廂房,將門關上,取岀剛購置的筆紙放在房內桌上,對常青青道:“你先上炕,義父寫封信,待寫好與你講個事。”

常青青見他神情嚴肅,便點了點頭去了炕上,甘少龍提起筆來,略一思索,俯首寫下,待墨跡乾透便將信紙折起,放入信封封好,然後從懷中掏出毒經,將信封夾入,再用青布包好。來到一臉不解的常青青面前,蹲下身子抓着常青青小手道:“青青,記不得那廟中與你講話的夫人?”常青青點了點頭。

“義父一兩日要出遠門,你將這東西藏在身上,不要告訴任何人,待哪天遇上那夫人,你將這東西給她……”

第一二三章 書房密談(下)第十四 千機散〈上〉第一七九章   海難第四十五章 平叛〈下〉第四章 南下第二十章 舌戰第一二五章 殺豬刀法(二)第五章冷刀第一四四章 涼州行(一)第六十七章 真相第十五章 千機散〈下〉第一三七章 誅殺卓青蓮(六)第四十八章 燕王李弘冀第一二一章 龍氣易脈(下)第九十一章 錦囊第七十三章 渡口驚變第一零六章 氣運之分第一八零章  殿前都點檢第一三四章 誅殺卓青蓮(三)第一零八章 雙龍池第七十二章 江湖情苦男兒蒼第一四九章 紫金山之戰(一)第一六二章 護冢之戰(三)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第八十六章 破境第五十五章 天眼通第一六五章 護冢之戰(六)第九十六章 天耳通第一六一章 護冢之戰(二)第一六零章 護冢之戰(一)第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反施其身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五十章 父愛無疆第七章 刺殺第七十五章 言婚第九十八章 劫傷(下)第六十五章 惡訊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第一一七章 清風驛刺殺(二)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八十六章 破境第九十章 易氣金訣第一七八章   報仇雪恨(四)第十三章 太白書院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一零二章 高平之戰(四)第二十三 護衛府第一四四章 涼州行(一)第六十二章 築心樓第一六六章 護冢之戰(七)第一四零章 離島第六十章 元嬰境〈下〉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九十六章 天耳通第八章 飛鴿傳書第八十九章 破障音第三十四章 郡主第四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六七章 護冢之戰(八)第一四八章 魄元丹第十三章 太白書院第十四 千機散〈上〉第三十章 天雷音第六十三章 根枝相連第三十章 天雷音第五十九章 元嬰境〈上〉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八十章 詠竹第一二一章 龍氣易脈(下)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一二五章 殺豬刀法(二)第三十二章 臥龍島第一二五章 殺豬刀法(二)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第一四零章 離島第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反施其身第一一九章 清風驛刺殺(四)第一八零章  殿前都點檢第三十一章 失劍第四章 南下第八十三章 太上忘情第十四 千機散〈上〉第五十五章 天眼通第一八八章      立誓第六十一章 周娥皇第一六七章 護冢之戰(八)第十章 百蟲毒經第一四六章 涼州行(三)第五十五章 天眼通第三章 送親第八章 飛鴿傳書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六十九章 卓青蓮第八章 飛鴿傳書第四十九章 苗長寧之死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一零四章 降龍掌第六十六章 蕭雁北之死
第一二三章 書房密談(下)第十四 千機散〈上〉第一七九章   海難第四十五章 平叛〈下〉第四章 南下第二十章 舌戰第一二五章 殺豬刀法(二)第五章冷刀第一四四章 涼州行(一)第六十七章 真相第十五章 千機散〈下〉第一三七章 誅殺卓青蓮(六)第四十八章 燕王李弘冀第一二一章 龍氣易脈(下)第九十一章 錦囊第七十三章 渡口驚變第一零六章 氣運之分第一八零章  殿前都點檢第一三四章 誅殺卓青蓮(三)第一零八章 雙龍池第七十二章 江湖情苦男兒蒼第一四九章 紫金山之戰(一)第一六二章 護冢之戰(三)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第八十六章 破境第五十五章 天眼通第一六五章 護冢之戰(六)第九十六章 天耳通第一六一章 護冢之戰(二)第一六零章 護冢之戰(一)第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反施其身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五十章 父愛無疆第七章 刺殺第七十五章 言婚第九十八章 劫傷(下)第六十五章 惡訊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第一一七章 清風驛刺殺(二)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八十六章 破境第九十章 易氣金訣第一七八章   報仇雪恨(四)第十三章 太白書院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一零二章 高平之戰(四)第二十三 護衛府第一四四章 涼州行(一)第六十二章 築心樓第一六六章 護冢之戰(七)第一四零章 離島第六十章 元嬰境〈下〉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九十六章 天耳通第八章 飛鴿傳書第八十九章 破障音第三十四章 郡主第四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六七章 護冢之戰(八)第一四八章 魄元丹第十三章 太白書院第十四 千機散〈上〉第三十章 天雷音第六十三章 根枝相連第三十章 天雷音第五十九章 元嬰境〈上〉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八十章 詠竹第一二一章 龍氣易脈(下)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一二五章 殺豬刀法(二)第三十二章 臥龍島第一二五章 殺豬刀法(二)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第一四零章 離島第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反施其身第一一九章 清風驛刺殺(四)第一八零章  殿前都點檢第三十一章 失劍第四章 南下第八十三章 太上忘情第十四 千機散〈上〉第五十五章 天眼通第一八八章      立誓第六十一章 周娥皇第一六七章 護冢之戰(八)第十章 百蟲毒經第一四六章 涼州行(三)第五十五章 天眼通第三章 送親第八章 飛鴿傳書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六十九章 卓青蓮第八章 飛鴿傳書第四十九章 苗長寧之死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一零四章 降龍掌第六十六章 蕭雁北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