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機會
“溪山書院的紀夫子要到漁容了”謹惜和湄生坐在剛剛冒出青草的小山坡上。
遠處是悠悠白雲和一望無際的東澤湖,坡下謹惜的小馬踏月正撒着歡的啃青草。
湄生枕着手臂望向悠遠的天空,淡淡說:“書院跟我有什麼關係?”
“你不知道紀夫子是誰?”謹惜挑了挑眉。
湄生坐起疑惑地搖搖頭,謹惜說:“他……就是你的貴人”
湄生過份漂亮的鳳目顯出驚訝和忐忑的神色……那個人,就是能決定他未來的人嗎?可他還未準備好,如果那個人認爲自己沒有才華,那該怎麼辦?
謹惜明白他的心情,這個孩子對未來的擔憂是正常的,他沒有信心,害怕失敗,可是隻有把自己的文采和光芒完全展現出來才能贏得紀夫子和世人的肯定,才能令所有人折服,只讚歎他的才華而不在乎他的出身。
當然,他的出身反而從另一方面會幫到他,正是因爲樂戶家能出這樣有才華的“神童”,也許會令他名聲大噪……他只欠一個契機而已
謹惜對他解釋道:“你這孩子真是……連他都不知道紀飛,字子翼。曾經是前朝大學士朱夫子的得意門生,他承嗣了朱夫子的學派,是當代大家。而且,他還有個身份,曾經給諸皇子們當過啓蒙先生,所以皇上都對他敬重有加。紀夫子年紀大了退養林泉,建了溪山書院,許多當代名士都出自他的門下呢。紀夫子收學生從來不看出身門第,他經常巡遊全國,親自選拔優秀的寒門子弟。所有人都知道紀先生不拘一格教育人才,溪山書院是寒門學子的夢想”
“所以……只要能得到他的青目,我就能改變命運了”湄生輕聲說。
謹惜看到他緊握的拳手在微微顫抖,長長的睫毛也遮不住眼中渴望的光芒……謹惜的手輕輕覆在他的拳頭上,說:“不要怕,我們會成功的”
是啊,他還有她……是她讓他有了奢求改變的決心。她,是他的另一個夢想,一個深埋在心底,隨着年紀增長卻越來越清晰的渴望湄生癡癡地看着她,從那雙水般清澈的眸子裡看到自己的影子……
紀夫子來到漁容,比科舉匯考還能引起仕子們的轟動。許多隱於鄉野的秀才和渴望進入溪山書院讀書的貧寒學子,都聚集縣中,更誇張的還有到津渡邊結廬守候的……
一隻小舟蕩於煙波浩渺的東澤湖上,小舟之上立着一個耄耋老者與兩個年輕書生,老者皓首蒼顏,一襲長髯飄然於胸前。而兩個年輕書生正整理書箱,小舟吃水頗深,全因這沉重的兩箱子書籍。
霧靄中一艘軍船突然悄無聲息的出現在小舟旁邊,還沒待撐船者反映過來,大船已撞到小舟的船尾。舟上幾人被撞得具是站立不穩,差點掉到水中。
那濃眉的年輕人急忙大喊:“喂,軍船上的,行船不看前方嗎?人都要被撞到水裡了”
從那三層樓船上探出一個軍士,忙道:“對不住幾位,霧太大了,根本看不清”
這時撐舟的漁人道:“不好,船被撞漏了”
兩個年輕人不禁怒目而視,這時一個武官打扮的人衝他們喊道:“不如幾位搭我們兵船吧,小船的費用我會賠給諸位的”
放下繩索把沉重的書箱吊了上去,又接了繩梯把四個人拽到兵船上。
他們登上兵船,只見一個俊美異常的少年武將衝他們深施一禮,說道:“在下蕭赫風,鯉魚灣水兵千總,適才不小心撞壞幾位的船,真是不好意思。”
“無事,不知蕭千總可否送我們到漁容縣?”老者淡然說道。
“自然……”蕭赫風轉頭吩咐兵卒:“調轉船頭,去漁容”
蕭赫風請老者和年青書生進船艙內飲茶,老者卻禮貌的拒絕了,說要整理書箱,一路上投客棧書箱被老鼠啃了,還不知有多少書受災了。
他們正在甲板上整理書籍,卻聽到漫漫霧靄中傳來一陣悠揚的琴聲和着吟誦……
習習穀風,以陰以雨。之子于歸,遠送於野。何彼蒼天,不得其所。逍遙九州,無所定處。
所奏正是《猗蘭操》,歌聲清麗動人,仿若天籟,如泣如訴,讓人聽之忘俗。老者不禁放下手中的書,坐在書箱上仔細聆聽起來。
直到一曲終了,他還回味未盡,兩個青年人也不禁叫好。
這時淡淡的白霧中,從船尾走來兩個少年,一白一青,那個更小點的少年手執古琴,衝老者端正一拜,口中道:“無名小輩拜見紀夫子”
紀夫子不由仔細打量這個少年,只見他生得月眉星目,飄逸雅緻,穿着一身淡青色的儒袍,更襯得出塵若仙。心裡不由多了幾分喜歡,因說道:“好一曲《猗蘭操》,看來老夫這船撞得值”
聽此言便知紀夫子已看出這場“飛來橫禍”是人爲的,一旁的謹惜忙躬身道:“冒犯尊顏還請夫子勿怪只因知道夫子一向憐憫寒門子弟,我們才設法求見夫子。”
“那你們大概也知我的脾性,若有真才實學者不計出身,若無所長,便是王孫公子亦不理會既然如此,老夫也少不得出題考考你們”紀夫子雖年長,可身子卻挺拔如鬆。他坐在書箱上,被江風吹得鬚髮飄散,卻遮不住眼中睿智的光芒。
湄生不由得心中猛跳,謹惜看出他的緊張,不由得在後面輕輕握了握他的手。
紀夫子也看出湄生的緊張,遂含笑問他:“你今年多大?”
“回夫子的話,今年十二歲。”湄生規規矩矩地回答道。
紀夫子捻鬚問道:“可應過童子試了?”
湄生一頓,面色黯然,低聲回道:“未曾。”
紀夫子笑道:“爲何不考?秀才可入官學,如中了廩膳生,還可以食廩,每月有一兩銀子拿,入溪山書院並不是唯一出路另外你可知道溪山書院收學生不只看其才華,更重視人品氣節修養,今**這一招棋也許正好下錯了呢……”
紀夫子這一番話讓謹惜不由心驚,她只想着幫湄生,覺得湄生有才華又肯努力,卻忽略了師道所重視的品行
這時,站在一旁的蕭赫風卻突然開口道:“這件事不過是本千戶想幫忙而已,有錯也不在他夫子怎麼麼能單憑一時之見而評價一個人?”
兩個青年不由得瞪着蕭赫風,申飭道:“大膽狂徒,紀夫子尊爲當世明師,豈是你可詆譭的?”
紀夫子擺了擺手,說:“聖人也有失誤的時候何況你我?再說蕭千總所言極是,老夫不能以此來武斷評定這孩子的品德操行”
“多謝紀夫子。”湄生聽到他的話,心境竟然慢慢平復了……是啊,人的才學固然重要,可品德節操也是重要的一環,他想被人尊重,不光是有才學有地位就能得到的
湄生目光堅定的望着他,說:“請夫子出題”
“那麼,老夫就要出題了……”紀夫子想了想,覺得十二歲的孩子正是應童子試,不如考試帖詩,於是說:“那就做首試帖詩吧請以‘繁林翳薈’做五言八韻。”
湄生沉眸思索,兩個青年嘴角含笑……這個題目可是前一陣子在溪山書院入學考過的呢,這題說難不難,說簡也不簡,從詩中自能看出胸中丘壑,看來夫子對這個少年還是寄予希望的。
沒有一盞茶的功夫,湄生已經想好了,而一旁邊早已備好紙硯的謹惜用玉獅紙鎮壓住宣紙以抵江風。
湄生提筆,字字端正圓潤,寫下五方八韻的試帖詩:
繁林多茂植,求木譬求賢。
試向郊原望,偏宜翳薈傳。
千章舒化日,萬壑隱秋煙。
密蔭晴疑雨,濃光綠到天。
是桐當集鳳,非柳漫棲蟬。
露浥三宵迥,材居百卉先。
大成堪做棟,小用恥爲椽。
表瑞呈丹陛,維楨攜雅篇。
寫完後,恭恭敬敬的遞到紀夫子面前。兩個青年也不由得湊上前去觀看,不由得驚異不止沒想到這個少年竟有此雅思,做出的試帖詩氣度非凡。
連紀夫子也捋着鬍子點頭不止,他衝指着詩逐字逐句的評點道:“此詩做的甚好,首聯、次聯點題,三四聯以‘千章’、‘萬壑’切合‘繁林’,以‘密蔭’、‘濃光’切合翳薈。五聯以鳳非梧不集,蟬非柳不棲比喻賢才擇主而適。六七聯以木喻人收題,結聯是以《詩經大雅》中‘王國克生,維周之楨’來頌揚雙擡。以十二歲之稚齡做出如此詩文,也算難得了”
兩個學生不禁點頭,心悅誠服。紀夫子衝湄生點點頭,說:“孩子,你叫什麼名?如果家裡父母同意,便可入我溪山書院學習。”
湄生看了一眼謹惜,在謹惜眼中看到鼓勵支持,他上前幾步跪在紀夫子面前,磕了三個頭,說道:“請夫子原諒,湄生非是得已纔會以此種方式見夫子原因是……湄生……湄生出身樂戶。可是湄生是真心喜歡讀書,渴慕聖賢,希望能成一個於國家有用之人”
“什麼?”紀夫子和兩個學生聽了不由得大吃一驚,他們萬沒想到這個眉清目秀的孩子竟然是個優伶子弟。
紀夫子沉吟不語,他知道國家大律,娼優隸卒是不能參加科考的,可是這個孩子又是難得一見的俊材,如果這樣錯過,實在是可惜……
O(∩_∩)O咳咳,這首試帖詩是取自文獻資料……在這裡聲明一下,大家表說我抄襲噢~
PS:晚上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