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恰逢其時】

第191章 【恰逢其時】

回到香港後,林志超立馬安排起這次的運輸任務,組織船隻、調度人員、監督船隊的進度。

四艘油船已經朝着中東趕去,副總經理馮永發飛往中東親臨前線,他則坐鎮總部,利用無線電波全程監督運輸隊伍。整個運輸任務的時間是被精確至小時計,都是在計劃方案之中,要的就是執行力。

因爲環球航運擁有一個覆蓋全球的無線電波信息網,所以林志超來到總部無線電室,就彷彿進入一個信息樞紐總部,可以指點江山。

他肯定是一個合格的指揮家,熟悉全球的每一條航道,每一條航道的水深情況,彷彿一條航運圖印在他的大腦裡。與此同時,他還經常實時更新腦海裡的地圖,比起後世一些某得地圖靠譜多了。

“老闆,四艘油船全部駛出吉達港口,正朝着蘇伊士運河方向駛去。馮副總已經前往埃及蘇伊士運河,查看港口的情況。”總部電報室,信息員將實時信息告知林志超。

“好,告訴大家按制定的方案執行。”

“是”

林志超先鬆一口氣,經過蘇伊士運河後,便是地中海;而地中海的一側是歐洲,另外一側是非洲;再穿過直布羅陀海峽,便是北大西洋,屆時不管是歐洲,還是美洲,都將是一馬平川。

這條航線有兩條‘咽喉’,直布羅陀的海峽也只有14KM,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和馬六甲海峽都是全球四大海峽之一。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蘇伊士運河這個咽喉,直布羅陀好歹是海峽,不會有國家膽大妄爲的去封鎖。而一旦蘇伊士封鎖,不管是走歐洲的線,還是走美洲的線,都得經過好望角。

而好望角的大海風大浪大,一般小型船經過是比較危險的,所以唯有大型船隻。

目前來說,世界各大造船廠、各大航運公司對船隻大體化,並沒有那麼渴望;正是因爲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關閉,造成了世界各大造船廠對大型油船的投入。

五十年代末期,日本便已經突破十萬噸。

六十年代後期,日本便已經突破二十萬噸,超過20萬噸的油船,又被稱之爲VLCC(VERY LARGE CRUDE CARRIER)——即載重量在20~32萬噸之間的油輪爲超級油輪。

另外一邊。

匯豐銀行的高層們,正在討論林志超提出來的建議,而桑達士已經是匯豐銀行高層,因爲項目部是很重要的部門。

“匯豐已經破掉了不給航運貸款的‘黑書’,航運依舊是風險的行業,直接投資實在太過風險了!”一名高層強烈的反對道。

“也不能這樣說!林志超從1000萬港幣投資行業起家,四年多時間環球航運已經價值兩億港幣左右(低估值);如此高收益的行業,如今有專業人士合作,是可以考慮的!”有高層眼紅航運的回報率,如今又有香港航運第一人帶領,自然心動。

一時間,大家討論的很激烈,總體來說反對和同意差不多,不相上下。

主席道格拉斯這時候對桑達士說道:“桑達士經理,你能不能說出一些你的理由,我們想聽聽!”

桑達士點點頭,他一開始只是提出這個方案,並不敢立馬持支持的意見,因爲他也怕自己成爲匯豐銀行的罪人。

現在匯豐大班道格拉斯既然讓他說,那他就說出自己的想法,實際上,他是把林志超的話術,稍作修改,呈現在各同事耳朵裡。

一時間,大家開始趨向合作,是因爲環球航運這幾年太賺錢了。

這時候,道格拉斯作爲大班,自然是很有主見,他說道:“首先,環球航運纔剛剛涉入油船的運輸,桑達士你說他們正在和美國石油公司尋求合作,這個結果很重要;其次,一出手便是6艘世界最大的油輪,對於我們來說有些風險過大,雖然利潤很大,但應該再降低一些風險,比如合夥公司先打造四艘大油船,亦或者我們只佔股三成;最後,桑達士伱再去試探一些林志超更多的想法,我們也再考慮考慮。”

桑達士馬上點頭,說道:“沒問題!”

這時候有支持派的高層說道:“最好還是四艘船佔四成股份的合作,若是以後賺錢,我們可以獲利更多。”

反對派反而沒有再激烈迴應。

實際上,從1000萬至2億港幣的資產升值,匯豐銀行的一衆高層,是非常羨慕的;這就是活生生的成功經驗,比很多說法都管用。

而其實,林志超提出的這個合作,並不影響他本人的利益。假設匯豐銀行答應合作,他會把多餘的資金,又以環球航運的名義,繼續購買大型油輪。

因爲在1956年蘇伊士關閉期間,全球對油輪的缺口至少是近千萬噸,否則前世價格不會暴漲幾倍。

而林志超不像前世的包宇剛,做航運會一直缺錢,他抓穩了週期,基本是不會缺很多錢的。所以,帶上匯豐銀行發財的公司,將來不會超過超過500萬噸的載重量,而環球航運則可能會擁有1500萬噸以上的載重量。

下午,林志超乘車來到新填好的中環碼頭,準備通過輪渡抵達九龍天星碼頭。

去年銅鑼灣的填海工程竣工,即維多利亞公園地塊,將銅鑼灣的缺口補上(避風塘填平);而今年,中環的填海工程也竣工,即中環碼頭和大會堂的地塊。

填海一直是香港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填海可以獲得大量的經濟效益和財政收入,所以在八十年代環保意識不強之前,香港是一直有在填海。

維多利亞港後世越來越窄,甚至被人戲稱‘維多利亞河’、‘維多利亞渠’。

林志超不喜歡乘車通過汽車輪渡,而是喜歡乘車抵達中環輪渡碼頭後,換乘輪渡,再在天星碼頭乘坐接他的汽車。

這樣一來,他可以欣賞一下維多利亞港和兩旁的景色。他本人也很喜歡晚上吃過飯後,帶着家人漫步在維多利亞港的中環沿岸,欣賞維多利亞港的景色。

目前的中環,遠不是後世的高樓林立,甚至從高空俯瞰,你會發現中環還有大量的綠意悠悠,不少地塊連建築物都沒有,在‘衛星圖’上至少空着一半的地皮。

來到長江工業園,林志超走進位於第一層塑膠工廠,他知道塑長江塑膠廠的膠花已經研發成功了。

“老闆,樣品都準備好了!”陶德榮高興的迎了上來。

林志超點點頭,隨後走進陳列室,果然美麗的、栩栩如生的塑膠花出現在他的眼前,有一串葡萄,有一束鬱金香,有一簇蘭花等,長江塑膠廠經過不到一年的研發,總算是成功了。

“要嚴格進行保密!與此同時,拿出購買設備、培訓工人和技術員等的方案。你要知道,這個技術並不算很高,假設有人進行模仿,最多半年就可以吃完技術,快一點甚至只需要三個月。所以,我們要快狠準的去佔有市場。哪怕是我們初期投資大一點,籌備時間長一點,都不是問題!”

前世,李家成雖然是首選引進塑膠花,但受限工廠太小,資金不足,所以賺得有限;據說李家成的整個塑膠花生涯,也就賺了幾千萬港幣。

但香港塑膠花可是一個大產業,可以是爲香港產生了上百億的外匯,作爲‘填補市場空白的人’,賺的連十分之一都沒有,無疑是失敗的。

而林志超至少要求在塑膠花產業上,賺個兩億港幣,纔算對得起研發創始人。

陶德榮說道:“塑膠花投入生產後,倘若想打入歐美的市場,普遍的做法是通過本港的洋行,他們在歐美設有分支機構,擁有穩定的客戶,雙方建立多年的信用。”

林志超馬上說道:“這個方式不透明!我們不知道產品銷往何國何地?代理商是誰?到岸價、批發價、零售價是多少?銷路如何?消費者又和反饋?”

陶德榮立馬說道:“那就只能我們自己組建一支隊伍,去歐美進行推銷。不過這個產品不像假髮,銷售比較聚集,而是分散在整個西方世界。所以我們在緩慢打開市場的同時,香港跟風者也會很快的出現。”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所以,我們要一開始就擁有強大的生產力、龐大的銷售網絡、以及精湛的技術和日益增長的技術。我們可以將樣品弄成精美的雜誌,寄給歐美的大型批發商,倘若他們發現商機,會來香港考察的。”

陶德榮一聽,這是要大幹一場的節奏,連忙說道:“老闆,既然如此,我們要馬上擴大管理團隊,購買大批設備,招募香港諸多的塑膠技術員。”

林志超說道:“好,我會讓集團協助你完成,一切都要嚴格保密,我希望三個月內,一切都已經準備妥當。還有,原本的塑膠產業停止生產吧,生產日用品賺不了什麼錢,將二手老舊設備全部賣掉。生產塑膠花的工廠,要將這一層廠房佈置的滿滿當當。”

陶德榮毫不猶豫的說道:“好的!”

這是相當於砍掉一個年盈利六七十萬的產業,當然這對別的企業來說是個大蛋糕,但對長江塑膠廠來說,卻是個拖累。

最後,林志超突然好奇的問道:“我記得香港有家長和塑膠廠,這幾年發展得如何了?”

陶德榮不認爲很奇怪,他知道老闆的記憶力很好,以前就知道這家工廠。恰好,他也對這家工廠有些瞭解。

“老闆你算是問得剛好!這個長和塑膠廠最近發生一件事情,那就是因爲生產大量的質量很差的產品,被人紛紛退貨;與此同時,材料供應商停止供貨、銀行停止放貸並催收貸款,恐怕他們老闆這次很難挺過去了。”

林志超心道一句——時機正好趕上了,倘若李家成此時出現大危機,那麼至少一年時間才能緩過來,屆時香港早已經有多家塑膠花工廠,他連第一梯隊都擠不進了。

缺了這一個關鍵的機遇,李家成就是再有本領,撐死能成爲一個百億富翁,連鄭裕桐、李兆基等人他都趕不上。

道理很簡單,大家都是在1967年抄底,你的資金少,就意味着分到的蛋糕小。

好事!

畢竟林志超是真佩服李家成的能力和眼光!

“這就是妥妥的反面教材啊,質量和技術是工業的第一生命,你要記住了!”

陶德榮立馬挺直身軀,說道:“記住了!”

長和塑膠廠。

李家成顯然人生的大磨難,這一次他的磨難不是不可抗拒的天災人禍,而是他的失誤造成的。

原來,他一直爲了生產出更多的產品(薄利多銷),採取讓員工加班,甚至平均每個員工每天要上16~18小時,極限挖掘剩餘價值。不僅僅如此,長和塑膠廠缺乏專業的塑膠人才,他這個專業的塑膠人才又經常需要去外面跑業務和談生意。

所以,長和塑膠廠生產出大量的劣質產品,倉庫裡堆滿了質量欠佳和延誤交貨退回的玩具成品,一些客戶紛紛上門要求索賠,新客戶看見產品扭頭就走。

人們常說:“不怕沒生意做,就怕做斷生意。”這就是如今的長和塑膠廠的處境。

“李生,按照契約的時間,你該把我們的原材料貨款支付了,一共是1.5萬港幣!”一名原材料商人第一時間上面索要欠款,他可是聽到風聲了。

李家成連忙說道:“王生,能不能緩一陣子,我知道你是因爲那件事,但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我一定可以支付得起你的原材料費用的。”

“那可不行,這是到了契約的時間,李生,做生意可得講誠信!”

李家成頓時被逼到牆角里,只能帶着原材料來到倉庫,指着大量堆積的產品,無賴的說道:“我實在拿不出錢,你們乾脆把我人帶走。”

“你想得美?我們要你人幹什麼?我們要的是錢!”

“你要是不給錢,我們馬上停止供貨不說,還要在同業中宣揚你賴貨款的醜聞,你以後生意可沒得做了。”

李家成頓時面紅耳赤,被原材料商人逼得無法應對,只能求饒。

好說歹說,總算將陸續趕來的原材料商人請走。

牆倒衆人推,銀行得知長和塑膠廠陷入危機,派職員來催貸款。弄得焦頭爛額、痛苦不堪的李家成不得不賠笑接待,懇求銀行放寬限期。銀行掌握企業的生殺大權,長和塑膠廠面臨遭清盤的邊緣。

長和塑膠廠只剩下半數產品品種尚未出現質量問題,開工不足,不得不裁減員工。部分被裁員工的家屬上門哭鬧,有的賴在辦公室不走,車間和厂部沒有片刻安寧。

留下的員工人心惶惶,爲長和塑膠廠的前途擔憂。

(本章完)

第388章 【誰是老大?】第440章 【和記黃埔】第70章 【光明正大】第47章 【吉田忠雄】第59章 【大炒黃金】(求月票!)第238章 【名正言順】第414章 【五個兒子】第128章 【天胡開局】第28章 【銀行提款】第339章 【阿才!才哥!】第531章 【忠臣走狗】第453章 【再添人才】第356章 【大時代來了】第544章 【傳授兒子御之道】第304章 【探長敬酒】第200章 【行業領導者】第215章 【最佳經營策略】第376章 【愉景灣項目】第409章 【私人大投資】第55章 【長江銀號】第348章 【街機火了】第18章 【扮豬吃老虎】第495章 【有人唱反調】第472章 【紅白機暢銷】第330章 【共同對敵】第413章 【分家不分散】第175章 【門當戶對】第155章 【擴張擴張】第319章 【圈養超人】第435章 【底牌很大】第235章 【岳父的聰明】第463章 【再次競爭】第468章 【拋出誘餌】第425章 【早有所圖】第577章 【金融危機】第45章 【簽下大單】第371章 【兒子保護媽媽】第85章 【先鋒部隊】(求全訂!)第169章 【萬物復甦】第412章 【開的是坦克】第357章 【預備上市公司】第436章 【陰謀詭計】第74章 【目的達成】第240章 【割韭菜和關照】第550章 【抄底中東】第223章 【1957年】第558章 【林氏第三代】第67章 【風口浪尖】(求月票!)第12章 【居者有其屋】第49章 【兩頭下注】第243章 【新官上任】第180章 【1954年】第467章 【賣賣賣賣】第107章 【輕鬆獲利】第450章 【我的根還在】第15章 【天下皆知】第296章 【歸來依舊是少女】第350章 【不同的模仿者】第184章 【女人不香了】第303章 【四日製水】第340章 【貨櫃碼頭】第143章 【林氏有人】(求月票!)第74章 【目的達成】第60章 【小賺一波】(求月票!)第264章 【不歡而散】第510章 【做空石油】第111章 【要做船王】第316章 【香格里拉酒店】第468章 【拋出誘餌】第233章 【艱難抉擇】第92章 【收放自如】(求全訂!)第374章 【大人情】第415章 【合作共贏】第114章 【都是命數】第61章 【碗裡鍋裡】(求月票!)第49章 【兩頭下注】第3章 【初露鋒芒】第52章 【籌備炒金】第34章 【與美同行】第187章 【落井下石】(求月票!)第285章 【銀行擠提事件】第213章 【超人偶像】第368章 【女強人】第196章 【地產霸權】第542章 【三Q四Q】第70章 【光明正大】第571章 【提升安保等級】第285章 【銀行擠提事件】第163章 【樂施會】第480章 【波子平治】第200章 【行業領導者】第35章 【工業之母】第402章 【浪裡個浪】第461章 【捐資助學】第110章 【粵佬奸詐】第146章 【哥哥給你】第244章 【露出爪牙】第178章 【做我傀儡】第314章 【我只要公平】第48章 【嶽憑婿貴】
第388章 【誰是老大?】第440章 【和記黃埔】第70章 【光明正大】第47章 【吉田忠雄】第59章 【大炒黃金】(求月票!)第238章 【名正言順】第414章 【五個兒子】第128章 【天胡開局】第28章 【銀行提款】第339章 【阿才!才哥!】第531章 【忠臣走狗】第453章 【再添人才】第356章 【大時代來了】第544章 【傳授兒子御之道】第304章 【探長敬酒】第200章 【行業領導者】第215章 【最佳經營策略】第376章 【愉景灣項目】第409章 【私人大投資】第55章 【長江銀號】第348章 【街機火了】第18章 【扮豬吃老虎】第495章 【有人唱反調】第472章 【紅白機暢銷】第330章 【共同對敵】第413章 【分家不分散】第175章 【門當戶對】第155章 【擴張擴張】第319章 【圈養超人】第435章 【底牌很大】第235章 【岳父的聰明】第463章 【再次競爭】第468章 【拋出誘餌】第425章 【早有所圖】第577章 【金融危機】第45章 【簽下大單】第371章 【兒子保護媽媽】第85章 【先鋒部隊】(求全訂!)第169章 【萬物復甦】第412章 【開的是坦克】第357章 【預備上市公司】第436章 【陰謀詭計】第74章 【目的達成】第240章 【割韭菜和關照】第550章 【抄底中東】第223章 【1957年】第558章 【林氏第三代】第67章 【風口浪尖】(求月票!)第12章 【居者有其屋】第49章 【兩頭下注】第243章 【新官上任】第180章 【1954年】第467章 【賣賣賣賣】第107章 【輕鬆獲利】第450章 【我的根還在】第15章 【天下皆知】第296章 【歸來依舊是少女】第350章 【不同的模仿者】第184章 【女人不香了】第303章 【四日製水】第340章 【貨櫃碼頭】第143章 【林氏有人】(求月票!)第74章 【目的達成】第60章 【小賺一波】(求月票!)第264章 【不歡而散】第510章 【做空石油】第111章 【要做船王】第316章 【香格里拉酒店】第468章 【拋出誘餌】第233章 【艱難抉擇】第92章 【收放自如】(求全訂!)第374章 【大人情】第415章 【合作共贏】第114章 【都是命數】第61章 【碗裡鍋裡】(求月票!)第49章 【兩頭下注】第3章 【初露鋒芒】第52章 【籌備炒金】第34章 【與美同行】第187章 【落井下石】(求月票!)第285章 【銀行擠提事件】第213章 【超人偶像】第368章 【女強人】第196章 【地產霸權】第542章 【三Q四Q】第70章 【光明正大】第571章 【提升安保等級】第285章 【銀行擠提事件】第163章 【樂施會】第480章 【波子平治】第200章 【行業領導者】第35章 【工業之母】第402章 【浪裡個浪】第461章 【捐資助學】第110章 【粵佬奸詐】第146章 【哥哥給你】第244章 【露出爪牙】第178章 【做我傀儡】第314章 【我只要公平】第48章 【嶽憑婿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