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中午的時候,公司飯堂、茶餐廳、家家戶戶都打開電視。
一個個市民難得午休,一邊吃飯,一邊看着新聞。
“各位市民,大家中午好……”
“自昨日國寶大熊貓“佳佳”和“安安”抵達港島後,它們便迅速成爲全港焦點,熱度持續飆升。”
“今日上午 10點,海洋公園一開放,場面瞬間失控,無數市民如潮水般來到公園,只爲第一時間目睹熊貓的可愛模樣。”
鏡頭給到了海洋公園門口,大量遊客。
隨後,
鏡頭切換到了熊貓館那邊,排着長長長長的隊伍。
“熊貓館的觀衆因爲太多了,所以開啓了排隊圍欄,遊客需要等待20多分鐘才能進館圍觀……”
“下面,是熊貓館內的片段……”
鏡頭繼續切換到熊貓那邊,
安安的滾上滾下……
佳佳則緊緊抱着鏟屎官的腿,撒嬌似的不肯鬆手……
電視機前,
很多年輕人都忍不住激動尖叫起來:
“啊啊啊,這安安太可愛了吧,怎麼能這麼活潑!”
“還有這佳佳也太萌了,抱腿的可憐兮兮動作,簡直要把我的心都融化了。”
“兩隻熊貓太可愛了。”
整個香港,在這一刻,都被這兩隻熊貓給萌到了。
下午,
海洋公園的遊客,迎來了暴漲。
……
……
新的一天,
這一次,港島報紙頭條繼續給到了熊貓這邊。
大幅的照片上,佳佳抱着鏟屎官腿的模樣憨態可掬,安安在坡度上爬上滾下的活潑勁兒躍然紙上。
《“滾滾”魅力持續,全港爲熊貓瘋狂》
《熊貓熱潮席捲港島,熱度居高不下》
街頭巷尾,報攤前人聲鼎沸,市民們紛紛掏出錢……
……
索羅斯基金公司,
“又一天頭條被搶了!”
羅德內瓊斯坐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裡,面前的辦公桌上,報紙被揉得皺巴巴,電視裡早間新聞播放的也是關於熊貓的新聞,那歡快的報道聲此刻在他耳中無比刺耳。
“看熊貓!看熊貓!”
“熊貓有那麼好看嗎?!”
臉色不好看!
他好不容易串聯起這些房地產商,一同爲房地產市場造勢。
在媒體方面,他也花了錢,按照計劃持續不斷地發佈房地產相關的利好新聞,從各個角度鼓吹房價即將大幅上漲,刺激市民投資房地產。
可如今,所有的熱度、所有市民的目光,都被那兩隻從四川來的熊貓吸走了。
“我就不信……”
……
第二天,
“怎麼還是熊貓!”
……
第三天,
“又熊貓?”
……
第四天,
“嘭~~~~”
“它們是魅魔嗎?!”
一週過去了,熊貓在港島的熱度絲毫未減,吸引了更多的市民前去觀看,很多學生看完回去在班上吹噓,導致其他學生紛紛找父母嚷嚷着要去看熊貓。
兩隻熊貓憑藉各種奇怪、可愛、萌的行爲,已然成爲港島最耀眼的“明星”,深深融入市民的生活,爲這座繁華都市帶來了無盡的歡樂與溫暖。
而來自內地的熊貓公仔,更是賣到脫銷。
……
索羅斯基金公司。
羅德內·瓊斯無力躺在沙發上,雙目失神看着天花板。
“累了,毀滅吧!”
……
一晃,到了五月下旬,港島的氣溫越來越熱,不過時不時下點雨,讓港島的氣溫降到了28-32度的舒適溫度。
經過了將近2個星期的熱度,兩隻熊貓的熱度總算迴歸了正常水平。
而此時,
索羅斯基金公司總算‘抓住了機會’,正式大力推動房產的房價泡沫計劃。
“總算沒有熊貓了!”
“衝!!”
……
5月21日,
《南華日報》用頭版頭條,報道了一篇《港島土地資源枯竭:未來 10年新房供應將暴跌 50%!》。
以聳人聽聞的標題,渲染香港土地資源即將耗盡,未來新房供應將陷入絕境的景象。
文中堆砌着各種看似專業的數據和分析,聲稱由於城市發展的過度擴張,可用土地日益稀缺,未來十年新建住房數量將銳減一半,營造出一種房產供應極度緊張的氛圍。
……
5月22日,
另外一份報紙報道了:《97之後,將有大量內地富豪涌入港島購房,豪宅價格年內或翻倍!》
文章分析97之後,港島和內地互聯,以港島的優質金融資源、國際窗口資源,勢必會吸引大量的內地富豪來港島瘋狂搶購豪宅,甚至預言豪宅價格在年內將翻倍增長。
引導讀者產生香港房產市場即將被內地資金哄擡價格的恐慌心理,刺激市民產生“再不買就永遠買不起”的焦慮情緒,從而迫不及待地投身購房大軍。
……
5月24日-28日,
匯豐、渣打以及一些資產管理公司,紛紛出具了一些數據報告。
匯豐的報告:“港島住宅空置率僅 8%,供需嚴重失衡!”
報告故意大幅壓低香港住宅的空置率,讓公衆誤以爲市場上住房極度短缺,供不應求的局面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同時,渣打那邊搞出了一份報告:“港島人均居住面積僅 5㎡(實際 15㎡),在經濟好轉的情況下,住房需求爆發在即!”
並稱:“價格即將暴漲,再不買,就來不及了……”
這些報告運用大量專業術語,如“空置率統計模型”“人均居住面積評估體系”等,讓不具備專業知識的普通市民難以辨別真僞。
這些虛假數據,進一步強化了民衆對住房緊張的認知,彷彿香港已陷入居住空間嚴重不足的困境。
……
轉眼,時間來到了6月。
爲了進一步推動輿論導向,索羅斯基金公司收買了部分所謂的經濟專家。
原本是想在tvb、亞視投放節目的,但是被拒絕了。
最後索羅斯基金公司集中在媒體報紙、廣播電臺上報道了專家們的預測。
專家們大膽預測:
“港島房價未來 5年必超東京!”
“現在不買房,5年後全款變首付!”
“買到就是賺幾年,買不到就虧幾年!”
一個個經濟專家的發言,吸引了衆多粉絲和觀衆的關注,讓不少人都開始急了,掀起一陣恐慌情緒,許多原本猶豫不決的市民,在這些名人言論的影響下,開始動搖,考慮要不要儘快購房。
……
以上這些,還不夠。
索羅斯基金公司不動手則已,一動手自然是全力以赴。
他們和房產商、匯豐渣打等,在房地產市場上進行“左手倒右手”的虛假交易操作。
以一套位於港島的房產爲例,某個人在指示下,以 1000萬港幣的價格買入該房產。隨後,第二個人在短時間內以 1200萬港幣的價格“接盤”。
通過這種看似正常的交易流程,實際上是人爲地不斷擡高房價,製造出該區域房價持續暴漲的假象。 業主看到最近房價暴漲的消息,然後又看到附近的房子賣出高價,自然紛紛加價。
甚至有買家已經談好了價格要買了,結果業主臨時加價50萬、100萬。
這樣的事情,發生越來越多。
不明真相的購房者看到房價不斷攀升,擔心錯過購房時機,紛紛急了,於是看房的人多了,看房的人多又導致業主覺得房價必將大賣,趕緊加價……
就這樣,房價就被推動一步步上漲。
……
隨着房產市場大熱,
匯豐、渣打等等好幾家外資銀行,在索羅斯基金的推動下,在香港市場推出極具誘惑性的“超低首付計劃”。
購房者只需支付 5%的首付,就能開啓購房之旅,而在前 3年,貸款利率更是低至 0.3%,這一利率水平遠低於當時香港市場的平均貸款利率。
“這是你人生中能夠貸出來的最划算的一筆錢!”
“還猶豫什麼?沖沖衝!”
“想賺錢,要發瘋!”
這一舉措吸引了大量資金並不充裕但又渴望擁有房產的市民紛紛貸款買房。
當然,這部分貸款是個高風險的東西,匯豐、渣打等銀行心知肚明,所以他們將這些貸款打包成金融衍生品,如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轉賣給國際投資者。
這種操作模式可以將風險層層轉嫁。一旦房地產市場出現波動,購房者無法按時償還貸款,這些國際投資者將遭受巨大損失,而香港的金融體系也將面臨嚴峻挑戰。(類似於美國2008年的次貸危機的做法)
……
以爲這樣就完了嗎?
還不止!
索羅斯基金公司通過各銀行、各種途徑,組織炒房團,給炒房團提供高槓杆資金。
炒房團在獲得高槓杆資金後,短期內大量買入房產。然後採用快進快出的方式,在房價稍有上漲時便迅速拋售,人爲地製造出這些區域房價暴漲的假象。
……
……
“陽謀啊~~~”
“沒想到我也有被人用陽謀的一天……”
中環廣場,頂樓,關祖辦公室。
關祖站在落地窗前,目光幽深看着窗外的樓宇、維港、九龍……
腦子裡一直思考怎麼破局,最近,房價方面的新聞已經蟬聯了十四天的報紙新聞頭條了。
港股新聞,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
關祖第一次有一種大勢滾滾而來的壓迫感。
他有什麼辦法化解這次房地產泡沫危機嗎?
五星集團已經開了幾次會,但是都沒有找到什麼好的辦法。
房子需求就在那裡。
大家都想買房。
大家都怕後續房子更高了,全款變首付,甚至買不起。
要動用支持率,號召市民不要買房?
起碼現在買房市民是得利的,自己如果號召的話,就是與民爲敵,用一次,傷一次。
不划算。
“既然在辦公室想不到辦法,那就向羣衆中去……”
“或許能在羣衆中找到辦法也不一定。”
想到此,
關祖叫上了吳蓮倩、丁虎、阿星,下樓。
車上,
阿星:“祖哥,去哪?”
關祖:“沒有目的,亂逛……算了,去黃大仙吧。”
要相信科學!
車一路行駛,路過一條條街道,熱鬧的街道,熙熙攘攘的行人,無處不在告訴關祖此時港島的繁華,完全不是後世2025年的冷清。
不知不覺,來到了銅鑼灣地鐵口。
關祖目光看過去地鐵口,看到了不少發傳單的銷售員。
還有銷售員舉着牌子,上面寫着:
「買房趁現在,明天價更高!」
「今日不入手,日後拍大腿!」
「房價天天漲,早買早划算!」
「一套房在手,財富跟着走!」
「現在買,年底就翻倍!」
「別觀望,買了就穩賺!」
一句句,都非常有煽動性!
關祖打了個電話給大頭。
“喂,祖哥~~”
“最近地鐵口、路邊,是不是很多房產中介在推銷?”
“是的,最近大量出現。”
關祖點頭:“好……”
掛斷電話之後,
黑色雪佛蘭繼續向黃大仙廟行駛而去。
一個小時後,
關祖從黃大仙大殿走出來,一無所獲。
黃大仙沒有給提示,果然應該講科學。
“走……”
關祖離開黃大仙,上了車。
阿星:“祖哥,現在去哪?回去?”
關祖:“沒有目的地,隨便開吧,繞一下新界……”
阿星:“好~~~”
車繼續前行,
關祖的目光沿着兩邊的街道,一路看過去。
就在經過一棟樓的時候,關祖愣了一下。
「華夏男子公寓」
記憶復甦。
這是一棟劏房樓,也是促進關祖建立陽光社區的地方。
現在這棟劏房已經沒人住了,一年多的風雨讓它變得變得破爛了一點,「華夏男子公寓」的招牌更是有點搖搖欲墜。
這樓,爛掉了。
爛掉……等等!
關祖靈光一閃,臉上露出了喜色。
沒錯,爛樓!
索羅斯基金搞的這個推高房地產的底層邏輯是什麼?————房子不夠住!
要破局怎麼破?————提供足夠多的房子!
難點是?————土地供應限制死了!而且新房子沒那麼快、沒那麼多!
所以,破局的方法,就在這個爛樓裡。
爛樓只是爛表面,不是主體結構爛。
只要維護好主體結構,修繕外牆、內牆、更換上下水道、升降機、消防系統等、自來水系統、煤氣管道系統、電力系統……
它就可以迅速煥然一新。
它比建樓要快太多了。
快的話,半年就能搞定。
而港島老樓多不多?非常多,因爲港島發展早,老樓非常多。
不過,這一點還不夠。
再加上一點:政策上的土地支持!
1+1,足夠讓市民恢復對房價不暴漲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