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泄密

果不其然,擴大“z計劃”的提案遭到了陸軍和空軍將領的強烈反對,其中又尤以戈林元帥爲代表的空軍勢力的反對聲浪更高。

可惜的是,陸軍和空軍之間也不是很齊心,畢竟這件事情稍微會察言觀色一點的人都會覺得施佩爾部長也好或者維勒安部長也好,都不像是無的放矢的人,他們敢提出這樣詳細周密的計劃,難道沒有元首本人在背後的默許和放縱麼?誰能保證,這不是因爲第一個“z計劃”執行後,帝國海軍取得的巨大成就讓元首更加堅定信心怦然心動了呢?

所以,陸軍的人和戈林元帥在面對這個提案時候的態度,與其說是沆瀣一氣聯手阻撓,還不如說是以鄰爲壑轉嫁矛盾爲主:空軍拼命鼓吹海軍無需建造航母,陸軍拼命鼓勵海軍別造戰列艦。

一艘航母就可以佔用上百架作戰飛機的產能,讓戈林元帥的勢力受損一籌。而一艘“俾斯麥級”戰列艦的裝甲鋼如果拿來造黑豹坦克的話可以造600輛,如果是“興登堡級”的話,也許佔用的就是一千輛黑豹坦克的裝甲——那可是動輒以裝甲軍爲單位計算的裝甲鋼消耗量啊。

這給了維勒安抓住機會擴大陸軍和空軍矛盾的機會——如果他們直接咬死不放從擴充海軍的“動機必要性”這個點上來反駁阻撓的話,維勒安就不得不先把“美國威脅論”擴充充實來回擊,這樣難免會漏洞百出,而且就算辯贏了也容易把陸空軍引向同仇敵愾的立場上去。而現在這樣,他只要立刻展開“海軍究竟是需要戰列艦還是需要航母”的戰術分析上去就好了,還能形成“海軍擴充必要性毋庸置疑,無人質疑”的自證狀態。等到這個話題化開了講解半晌把陸軍空軍都繞暈後,他們就算想起回頭扯“動機必要性”也來不及了。

“嗯哼,根據海外情報局和軍事情報局的消息,我們可以確認英國人今年可以下水3艘‘獅級’戰列艦,明年年中可以下水2艘‘前衛級’戰列艦,同時目前英國方面在米國人的協助下在加拿大重建起軍工體系後,只要萬噸級以上的高速郵輪等船體足夠,已經可以保持每年6條護航航空母艦的改裝產能,如果繼續挖掘潛力磨合生產的話,這個速度的極限也許可以提升到每年10條——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英國人把所有力量集中到重建海軍上,放鬆目前已經效率過低的大西洋航線,全力經營加拿大;如果丘吉爾還沒有看到我們耗死他們的意圖,繼續以每月百萬噸的運能往我們的破交線上撞死的話,他們很快就會撐不住。

美國人方面。我們在進攻法國人的時候,他們就服役了條約結束後的第一級戰列艦,2艘‘北卡羅來納級’,今年又剛剛服役了4艘‘南達科他級’新銳戰列艦並開工了4艘‘依阿華級’。從戰艦質量來看,這些軍艦絕對不是之前‘羅恩伯爵’號在多佛海峽遇到的米國黑心商人處理給英國人的過時處理品可比的。‘北卡羅來納級’的各項性能已經可以和英軍新一代的‘獅級’基本接近,也使用了3座新式三聯裝16英寸主炮塔;和‘喬治五世級’相比的話,除了穿甲彈防禦力比喬治薄弱了2英寸口徑外其餘全面超越了‘喬治五世’,而‘南達科他級’在防護上更是在‘北卡羅來納級’的基礎上有了明顯強化,補上了這個短板。

如果和米國人的新銳戰艦遭遇,我們的俾斯麥級只能說是在機動性上明顯勝出,在火力上略佔優勢,防護水平雙方只能是旗鼓相當。海軍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艘大型戰艦從建造到服役形成戰鬥力,最起碼要兩年的時間,我們不可能只看眼下的形勢來決定海軍的發展方略,而是要着眼於未來。如果英國人的艦隊完成重建,而米國到時候正式扯下遮羞布被英國人拉下水沆瀣一氣的話,帝國海軍是頂不住他們的聯合進攻的。我們付出了那麼多營造的海上優勢勢態就會付諸東流,我們再美洲的資源補給就會徹底切斷。”

好險,到目前爲止沒有人抓住“米國人有多大的可能會參戰”這個問題點發難,讓維勒安得以繼續說了下去混淆視聽。在介紹了一番米國人的航母建造計劃和對米國海軍作戰所需的對應海軍兵力配置規模後,陸軍和空軍的人漸漸被繞了進去。

……

“等一下!這裡有個很大的問題——即使我們保持這樣的相持態勢繼續下去的話,米國人很有可能想辦法找藉口加入戰爭,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和英國人議和呢?”

在一番混淆視聽的辯論後,完全不懂海軍戰略戰術的戈林元帥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別人的主場,惱羞成怒之下終於誤打誤撞說出了一句維勒安喜歡聽的觀點。

已經在成功挑起三軍爭奪資源的火氣後就漸漸抽身恢復到近似於老僧入定狀態的維勒安眼皮底下的珠子不由自主地一挑,繼續裝作毫不在意地凝神細聽戈林元帥後面的發言,還偷偷打開了襯衣口袋裡的錄音器——當然,一會兒還要再讓技術人員處理剪接一下。

“之前也說了,英國人繼續堅持下去完成海軍的全速重建是徹底放棄本土的防衛和民生,把那些浪費在被我們擊沉的船舶上的運能和資源人力解放出來。但是以丘吉爾的性格,他是不可能在我們沒有登陸英倫的情況下主動放棄英倫本土的,他的面子不允許他接受我們施捨的和平,但是他的面子和犯踐更加不允許他不戰而屈服於封鎖——這種情況下,或許找個臺階下就可以實現和平,我們已經得到了中東,得到了東非,從帝國到匈牙利、土耳其、伊朗這一線的盟國以及往南的大片擁有無數重要戰略物資的土地都已經被收入帝國和盟國的囊中,對於我們來說,攻下英國本土還有什麼額外的價值呢?難道是爲了施捨救濟那三千多萬被炸到食物不能自給的飢餓者不成!”

真是開竅!說得太好了,不但元首會心動,而且英國人貌似也會心動?可惜,元首以爲英國人不會心動,尤其是維勒安早就給希特勒打了數年的預防針,在潛移默化中讓希特勒堅定了“英國人對任何賞賜給他們的和平都是不會珍惜和心動的”的認知。

戈林的這番說辭只能是徒勞,反而讓阻撓海軍的新一代擴建計劃的事情遭到了破壞。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帝國決定繼續建造2艘h44計劃“興登堡”戰列艦,預期1944年服役,此外開始按照每年6艘的船臺開工速度繼續建造“齊柏林級”和“塞德里茨級”航空母艦的改進型(每年船臺施工6艘,次年6艘下水舾裝後空出船臺再開工6艘,2年一輪服役週期,每年服役6艘。)至於陸軍對付蘇聯人所需要擴充的裝甲部隊,維勒安則保證以目前的稀有金屬戰略儲備、瑞典、土耳其兩大礦石進口盟國的支持和佔領整個中東和東北非地區後的資源潛力,區區每年數艘主力戰艦對陸軍軍工系統的原料供應一定不會發生供應鏈斷裂。

至於對空軍方面的保障,維勒安也是做出一副盡力保障的樣子,但是事實上嘛……雖然有了核電和基爾灣潮汐發電,帝國本土周邊的電力工業已經超過了一千億千瓦時的年發電量,和全面動員擴建電力工業前的米國也相差不多了(歷史上米國人動員後的發電峰值達到年2600億千瓦時,蘇聯和英國日本都只有300~500億千瓦時)。可是隨着帝國戰爭機器的運轉、可控疆域的擴大,電力工業發展這個瓶頸卻沒有明顯突破,在戰爭開始後控制的區域中,只有多瑙河流域有一定的水利和電力工業建設,此外就是法國這個電力工業大戶可以爲帝國的軍工體系擠出每年上百億度的軍工電能,此外佔據的大片大片疆域,都是屬於電能的瓶頸,讓帝國在掌握的鋁土礦儲量成倍成倍增長的同時,成品鋁產量卻一直沒有什麼明顯的起色。

沒有電力就沒有鋁材,沒有鋁材就沒有戰機。這個道理誰都懂,但是維勒安和海軍就是沒有能力向戈林保證鋁材的產能——因爲隨着米國的威脅越來越大,隨着米國人對着拉美地區不聽話的國家越來越明顯的動手傾向,除了正式和米國人撕破臉後拿海軍和米國死磕,誰也保證不了委內瑞拉古裡水電站每年數百億度的電解鋁電力供應。

委內瑞拉的電力工業,在瑞士邊境和基爾灣的新電力工業設施建成前,爲帝國空軍提供了40%的電解鋁能耗,即使在1938年以來新一代的電力工業紛紛建成後,這個比例也沒有低於過25%。如果沒有了委內瑞拉這個原材料供應大國,戈林要的飛機就沒法保證了,如果每年還要撥出數千架給海軍的話……

戈林是滿含即將爆發的怒氣離開會場的,如果不是顧忌希特勒在場的話。

……

“殿下,您要的錄音,已經處理好了。嗯,我可以保證,這些材料很像陸軍總參謀部的裝甲兵參謀官一級的軍官可以接觸到的材料——無論是維涅爾上校還是芬克中校。您覺得這份材料以什麼渠道走比較好”

說話的人是之前數年已經被維勒安常年派去處理佩內明德秘密研發基地的伊莉雅,這個星際時代就跟隨他的智能聯邦副官。這次的事情,居然讓維勒安把她特地召回來處理,可見重視程度不同一般。

“芬克只是一箇中校麼?那就早點挖掉吧——做得像一點,確保他們拿到他們需要的東西,然後拿捏好時間點製造芬克‘剛剛’被‘紅色管絃樂突擊隊’的人破獲其雙重間諜身份的假象,讓芬克在‘來得及向我們吐露後續單線聯絡人’之前‘自殺成功’——嗯,反正你明白我的意思就好了。具體用什麼手法處理,我不干涉。”

“明白,殿下,您不想聽聽這份錄音麼?其實您只要聽了就會打消您剛纔的顧慮了。”

“沒必要,你辦事,我放心。”維勒安沒有去接那份錄音,只是思索了片刻,對伊莉雅說道,“還有,這件事情不要讓諾娃知道,反正你即不要說有也不要說沒有,就假裝忘記這件事情的存在好了。”

“我可是機器人,您覺得我會‘忘記’麼。”

“是的,所以我纔要你‘假裝’。”

“好吧,誰讓我是機器人呢。雖然以我的數據庫,我根本想不通以諾娃小姐對您的忠誠和愛戀,您還有必要瞞着她什麼事情。”

伊莉雅親吻了一下維勒安的脖子,轉身離開了他的辦公室。半小時後,諾娃來到了這裡,領受自從刺殺史達林以後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任務。

第九十二章 普利茅斯空戰第三十二章 山寨的力量-下第二章 攻陷波茲南第一百零三章 遠東三國志-下第四十四章 先手第三章 流亡企第三十四章 曲終人散大蕭條第七十四章 比利時投降第五十章 結束西班牙內戰第三十三章 動搖的退路第六十二章 人才挖角第四十五章 曲線救國第三十四章 傘兵!傘兵!第十三章 北大西洋落幕第五十章 崩壞第六十一章 野獸之腹-下第八章 混沌之夜-下第四十七章 打掃國會第三十一章 消失的奧塞梯族第二十章 塔崩毒氣始末第二十三章 投屍斷流第一百章 斬斷北海島鏈第九十七章 整合斯柯達第三十一章 幽靈艦隊第四十六章 換一個教皇第十六章 泥濘而前途第五十九章 留你一命第十一章 維勒安和阿道夫的相互刺探第十一章 陷落第四十六章 實則虛之第四十三章 國會第一大黨第九十三章 插曲-弩炮行動第三十六章 亂中取事第四十九章 “現代”績效考覈-下第五十五章 建立克羅地亞第二章 你不知道碎甲彈保質期只有半年?第十一章 陷落第九十三章 海軍的現狀第七十五章 冬眠-上第五十八章 孤軍出擊第三十三章 血火錦州第二十六章 螳臂當船第十章 重返歐洲第五十九章 第聶伯河餐具第十二章 掙扎第一百章 柯里昂家族的未來第三十九章 守株待兔-上第六十九章 美聯儲大劫案-下第八章 艦隊決戰-下第九十六章 誘敵還是出擊?第六十二章 登陸澳洲第十章 迫在眉睫第十七章 委內瑞拉的新進展第二十五章 賊去關門第一百十五章 塞浦路斯釘子戶第七十二章 突破阿拉斯第一百零四章 割史達林的肉喂土耳其第四十一章 劃分勢力第七十八章 濃霧中的暗戰-上第三章 胎死腹中的《白銀法案》第七章 混沌之夜-上第一章 目標-貝卡谷地第三十章 古德里安出手第八十二章 法國人的退路第四十八章 維勒安的秘密武器-上第二十一章 攻陷奧斯陸第八十四章 武裝黨衛軍第四十五章 不輸於人第一百零六章 特魯希略家族的末日第二十九章 鬆動的防線第二十三章 發電機第二第五十八章 維勒安上任第六十六章 胡佛的嗅覺第四十四章 分化瓦解第五十八章 維勒安上任第三十七章 收歸國有化第四章 儘管劃下道來第三十章 古德里安出手第十二章 明斯克城下的博弈第二十七章 歹徒得手第一百零八章 希臘綿羊第三十三章 領土換艦隊第六十七章 潮漲潮落第二十二章 互相算計第五十八章 牆倒衆人推-中第四章 從芝加哥到邁阿密第五十六章 蘇聯之行(上)第二章 攻陷波茲南第二十八章 血戰密支那第五十二章 堅定盟友第七十四章 任你總統千百度第二十六章 麥克馬洪蛆蟲第一章 目標-貝卡谷地第六章 艦隊決戰-上第七十五章 發現施佩爾第五十一章 德國的復甦(上)第四十一章 你方唱罷第二十六章 抵達納爾維克第二十二章 活火熔城第五十章 B-29初陣
第九十二章 普利茅斯空戰第三十二章 山寨的力量-下第二章 攻陷波茲南第一百零三章 遠東三國志-下第四十四章 先手第三章 流亡企第三十四章 曲終人散大蕭條第七十四章 比利時投降第五十章 結束西班牙內戰第三十三章 動搖的退路第六十二章 人才挖角第四十五章 曲線救國第三十四章 傘兵!傘兵!第十三章 北大西洋落幕第五十章 崩壞第六十一章 野獸之腹-下第八章 混沌之夜-下第四十七章 打掃國會第三十一章 消失的奧塞梯族第二十章 塔崩毒氣始末第二十三章 投屍斷流第一百章 斬斷北海島鏈第九十七章 整合斯柯達第三十一章 幽靈艦隊第四十六章 換一個教皇第十六章 泥濘而前途第五十九章 留你一命第十一章 維勒安和阿道夫的相互刺探第十一章 陷落第四十六章 實則虛之第四十三章 國會第一大黨第九十三章 插曲-弩炮行動第三十六章 亂中取事第四十九章 “現代”績效考覈-下第五十五章 建立克羅地亞第二章 你不知道碎甲彈保質期只有半年?第十一章 陷落第九十三章 海軍的現狀第七十五章 冬眠-上第五十八章 孤軍出擊第三十三章 血火錦州第二十六章 螳臂當船第十章 重返歐洲第五十九章 第聶伯河餐具第十二章 掙扎第一百章 柯里昂家族的未來第三十九章 守株待兔-上第六十九章 美聯儲大劫案-下第八章 艦隊決戰-下第九十六章 誘敵還是出擊?第六十二章 登陸澳洲第十章 迫在眉睫第十七章 委內瑞拉的新進展第二十五章 賊去關門第一百十五章 塞浦路斯釘子戶第七十二章 突破阿拉斯第一百零四章 割史達林的肉喂土耳其第四十一章 劃分勢力第七十八章 濃霧中的暗戰-上第三章 胎死腹中的《白銀法案》第七章 混沌之夜-上第一章 目標-貝卡谷地第三十章 古德里安出手第八十二章 法國人的退路第四十八章 維勒安的秘密武器-上第二十一章 攻陷奧斯陸第八十四章 武裝黨衛軍第四十五章 不輸於人第一百零六章 特魯希略家族的末日第二十九章 鬆動的防線第二十三章 發電機第二第五十八章 維勒安上任第六十六章 胡佛的嗅覺第四十四章 分化瓦解第五十八章 維勒安上任第三十七章 收歸國有化第四章 儘管劃下道來第三十章 古德里安出手第十二章 明斯克城下的博弈第二十七章 歹徒得手第一百零八章 希臘綿羊第三十三章 領土換艦隊第六十七章 潮漲潮落第二十二章 互相算計第五十八章 牆倒衆人推-中第四章 從芝加哥到邁阿密第五十六章 蘇聯之行(上)第二章 攻陷波茲南第二十八章 血戰密支那第五十二章 堅定盟友第七十四章 任你總統千百度第二十六章 麥克馬洪蛆蟲第一章 目標-貝卡谷地第六章 艦隊決戰-上第七十五章 發現施佩爾第五十一章 德國的復甦(上)第四十一章 你方唱罷第二十六章 抵達納爾維克第二十二章 活火熔城第五十章 B-29初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