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孰敵孰友

隨着時間走入1942年3月,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終於過去了。

拿下了馬耳他、埃及和整個東非,帝國對英國人的戰略態勢終於發展到了有史以來最好的時刻。目前英國在亞洲大陸上只剩下阿拉伯半島東南半部、印度全部(不含緬甸)構成的殖民地;在整個非洲,除了非洲南部地區和孤懸在紅海出口的吉布提,英國人也再無寸土立錐之地。

帝國戰爭機器進入了休整恢復、調整狀態的間歇期,一旦這一陣的蟄伏和整備完成後,新一輪更猛烈的風暴就會來臨。不過在此之前,維勒安部長顯然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帝國的工業潛力也不得不轉移到修復那些被打作焦土的戰略要地上來。

……

“把這份東西交給諾娃,讓她親自去辦。”維勒安在一卷秘密文書上快速籤閱了一些內容,隨後封裝起來遞交給阿爾託莉雅,在對方即將伸手接過的時候,又猶豫了一番。阿爾託莉雅下意識地一抽,卻沒能拿取維勒安手中的東西。

“算了,你還是把幫我聯繫一下諾娃吧,我親自交代她。”

“是的,我這就去處理。”阿爾託莉雅沒有多問爲什麼,也沒有因爲自己的受信任程度不如諾娃而有什麼想法,只是提醒了一下維勒安,後面還有元首召集的軍備會議要參加,然後就悄然退了出去。

維勒安喝了一杯咖啡,勉強提起因爲連續處理公務的疲勞,讓司機駕車前去總理府參加元首召集的軍備會議。

今天的議題其實很簡單,主要是討論目前對新佔領的英屬殖民地的消化重建工作,以及未來三軍對帝國軍工產能使用的分配,當然還有一些順帶爲之的論功行賞。軍備部長阿爾伯特。施佩爾是自己這邊的人,所以對於議題和各方可能會秉持的意見維勒安早就已經瞭然於胸了。

他到場的時候,除了希特勒本人還沒來,大部分海陸軍將領、軍備部門長官都已經到場。維勒安也顧不得多想自己的相對遲到算不算是耍大牌,就在施佩爾部長邊上落座。

沒幾分鐘,戈林帶着那副一如既往的傲慢神情走進了會場,坐在了第二的位置上,衆人的低聲交流漸漸止息下來,一般來說這種場合戈林的出現就代表希特勒就快要來了。這兩年帝國的軍威日盛,尤其是空軍部門對於英法空軍的碾壓讓戈林變得越來越有“自信”,雷德爾和鄧尼茨雖然也實現了逆轉英國皇家海軍的豐功偉績,但是吃虧在正直面貌上不如戈林那樣是國社檔元老,所以明面上還是很難有人和戈林比肩。

“元首到!”隨着精悍衛兵的敬禮,諸人紛紛起立,希特勒沒有過多在意這些繁文縟節,短暫的開場白後就示意大家儘快進入整體。

首先是魯道夫。赫斯(嗯哼……本書中沒必要對英議和,赫斯仍然在德國。)在元首的授意下宣讀了爲期半年多的中東戰爭中各方將領的論功行賞。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兩位中將因爲收復蘇埃及和東非的戰功再次得到了一級提拔,晉升爲上將;隆美爾雖然也獲得了多次戰術優勢,最後在亞歷山大港圍城戰中也表現良好,但是因爲在對塞得港的首次攻勢中嚴重受挫,最終只是得到了記功,但沒有直接得到晉升。莫德爾中將和隆美爾一樣在敘利亞和以色列戰役中表現突出,後來雖然被調離了進攻埃及的主力集團軍,統領軍隊和實施戰役的規模也不如前述諸將,不過畢竟是爲德國收復了伊拉克、攻陷了科威特,最後同樣被晉升爲上將。

其餘將領凡是有功者也同樣各有升賞,維勒安本人不是國防軍系統裡面的人,對於晉升這些事情也就沒有什麼追求,不過這次指揮統籌馬耳他戰役的功勞畢竟也爲他賺取了一些在戰術層面的聲望——至少國防軍將領們不太可能再以“連如何直接指揮作戰部隊都不懂”之類的藉口來指責他的指手畫腳。而作爲馬耳他戰役的表彰,維勒安也收穫了一枚騎士鐵十字勳章。

與其他將領得到的勳章相比,騎士鐵十字勳章實在是不算什麼。再加像樹葉、佩劍符號的勳章維勒安也不是沒拿過,但是鑑於騎士鐵十字勳章一般就是授予中下層指揮官的高度榮譽,非常契合馬耳他戰役的戰功,維勒安也就很欣然地接受了這個希特勒顯然是深思熟慮過的決定。

隨後進行的是當天的第二項議題,主要是在阿爾伯特。施佩爾部長的預案基礎上討論帝國對剛剛奪取的英國殖民地的重點重建項目。這些問題其實建設部門和軍備部門早就有了深入的規劃,而將領們對於這方面的事情也不是很感興趣,只有希特勒和維勒安比較詳細地過問了軍備建設部門的規劃,戈林也偶爾插嘴干涉一番。剩下的海軍將領主要是關心一下蘇伊士運河的修復和東非新海軍基地的設置問題。

經過一番統籌,修復塞得港、亞歷山大港、蘇伊士三座港口城市及重築被英國人炸燬的蘇伊士運河船閘的工程被列爲了當前帝國需要投入建設力量重點解決的第一梯隊項目,預計全面恢復戰前的運能需要花費半年的時間。

重要性排在第二批次的項目包括修築蒙巴薩、馬林迪和桑給巴爾三處位於東非洲印度洋沿岸的軍港,並擴建配套的城市設施、修建蒙巴薩與馬林迪之間的短程鐵路。其中蒙巴薩和馬林迪需要修建成可供大型艦隊停泊的遠洋中繼港口。但是因爲那些地區實在是遠離歐洲,當地的工業基礎又可以說是基本沒有,所以需要花費的資源和時間必然比修復埃及的港口和蘇伊士運河要費事的多。

當然,還有一些軍備部門要去籌備的項目沒有在這個會議上討論,施佩爾在彙報時直接被希特勒出言阻止,讓他不要在和軍方將領們一起出席的會議上拿出來討論——這些項目主要是一些勘探開發伊拉克、科威特石油資源的工程。

其實,這些提議也是施佩爾在維勒安的授意下提出的,只是出於避嫌的目的。誰都知道維勒安擁有法本化學一兩成的股份,還有一些明的暗的石油公司,這些事情拿出來討論一下也不過是走個過場,既然從目前的表現來看,希特勒在財務問題上對於維勒安的一貫信任依然沒有改變,維勒安也就沒必要在做作一番了。

也許,是當初出錢幫助帝國實施“z計劃”重建海軍的時候那種“毀家紓難”的氣度讓希特勒已經堅定地認爲維勒安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了吧。這一點很重要,尤其對於維勒安即將要展開的計劃來說,非常重要。

會議進行了兩個多小時,在解決完那些雞零狗碎的事情後,終於到了今天的主要議題。

“那麼,如果對於之前的議題沒有什麼異議的話,我們進入第三項議題,關於下一階段也就是1943和1944財年的帝國軍備預算分配。其中我們首先要解決一個大方向問題——隨着我們的主要敵人轉向對俄作戰,是否還有必要投入大量資源在遠洋海軍上?在‘z計劃’執行完畢後,是否有必要開始第二輪的海軍擴建計劃?”

施佩爾部長在會議主持赫斯宣佈了進入下一輪議題後,拋出了一個最大的軍方利益分配問題——“z計劃”實施完畢後,海軍是否要繼續擴建?“z計劃”是1935年開始籌備的,爲期8年,預計到1943年底完成,總計耗資超過300億馬克,其中維勒安部長及其所在財團負責籌備了近百億馬克,填補了當年海軍重建的主要資源缺口,可謂是海軍的大金主。後來在實際進行中,“z計劃”的實施還是比預定計劃要快一些的,因此今年把這個問題提出來討論是很有必要的。

“我們海軍部門先彙報一下‘z計劃’的執行情況,以供大家評判,當然在後續的具體討論中,我們海軍方面的人會尊重元首和軍備部門的一切決定。”鄧尼茨元帥站起身來彙報,“先說超額完成的部分,在海軍重建的輕型艦艇方面,目前爲止帝國都已經超額完成任務或者說預計到1943年底可以比原計劃超額完成任務。根據z計劃的要求,在8年間帝國需要完成16艘重巡洋艦、60艘輕巡洋艦和126艘驅逐艦,因爲後來帝國連續整合了意大利的里亞斯特和匈牙利的造船業產能,因此這兩幾部分的產能是實際超過了預定指標的,算上目前仍然在建的軍艦,預計到今年年底爲止,我們一共可以得到18艘“歐根親王級”重巡、65艘輕巡洋艦和177艘驅逐艦。

目前爲止,帝國海軍重建的‘z計劃’中的潛艇建造任務還沒有全部完成,這倒不是因爲我們在潛艇上的資源投入不足,主要是當時制定計劃的時候,我國的潛艇技術相對還比較簡陋,生產成本也相對低廉,後來在使用了大批降噪提速技術後,尤其是u21和u23型潛艇的出現,讓單艇建造成本比之vii型潛艇提升了一倍不止,而戰爭形態的變化、海軍作戰形勢更趨於進攻性的特徵也讓我們對於遠洋潛艇的需求比重大增。根據“z計劃”我們在8年間應該完成88艘遠洋潛艇和200艘中型潛艇,最後的實際情況是遠洋潛艇u21和u23佔到的數量達到了112艘,超過預計目標25%,但是因爲佔用資源較多,vii型及後續改進型在內的中型潛艇數量縮減到140艘,潛艇部隊建成總數從288艘減少到252艘,但是質量、作戰效費比上總體是呈上升態勢的。

最後談一談主力艦的問題,計劃中帝國應當服役的8艘戰列艦、4艘戰巡、8艘艦隊航母、8艘輕型航母、8艘裝甲艦,截止到目前爲止除了‘塞德里茨級’航母的3、4號艦、‘興登堡級’戰列艦的3、4號艦還在船臺上進行末段的船臺施工,預計6月前下水舾裝外,其餘主力戰艦都已經完成了船臺部分的工程——包括在炮擊倫敦作戰中首創嚴重的‘羅恩伯爵’號戰列艦。這些戰艦中,被擊沉的有‘毛奇號’戰列艦、‘斐迪南號’戰列巡洋艦和3艘‘德意志級’裝甲艦、1艘‘p級’裝甲艦。到1943年初,如果在今年內不再出現新的主力艦戰損的話,我們將可以保持7艘戰列艦、3艘戰巡、8艘艦隊航母、8艘輕型航母、4艘p級裝甲艦的艦隊規模。

輕型艦艇和潛艇因爲持續戰損數量較多,所以艦隊保有量規模不是很大,到1943年初預計可以擁有13艘‘歐根親王級’重巡洋艦;14艘‘柯尼斯堡級’、25艘‘m級’輕巡洋艦;52艘1936年型、39艘1938年型和25艘1938b型驅逐艦;潛艇部分開戰以來累計戰沉數量爲85艘,目前還保有u21型52艘、u23型35艘,vii型中型潛艇94艘。”

說完海軍現狀後,鄧尼茨本想提一點後續海軍發展的計劃,最後忍了忍還是覺得把話語權交還給施佩爾部長說出來比較好。

“感謝鄧尼茨元帥的說明,相信諸位剛纔也聽到了——到了6月份後,也許海軍造船廠和布羅姆。福斯、的裡雅斯特船廠的8萬噸級船臺和5萬噸級船臺都有可能出現空置。衆所周知巨型船臺建造不易,每一座能夠建造5萬噸級以上戰艦的船塢都需要耗費數億馬克的資源來建造和提供配套,讓這樣的設施閒置下來是對帝國軍工的嚴重不負責任。但是考慮到我們當初實施‘z計劃’的時候的假想敵英國目前已經基本上被我們打趴下了,雖然他們還不死心在加拿大繼續建造他們的‘獅級’、‘前衛級’戰列艦,並試圖通過改裝萬噸郵輪批量建造護航航空母艦,但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他們的海軍是不可能超過我們的規模的了。所以在帝國的假想敵轉向俄國人的時候,如何建設海軍,如何充分利用起現有資源,又能夠最大限度地迴避在未來可能出現的對蘇作戰中海軍與空軍、陸軍必須資源上的衝突,就是元首今天希望大家展開討論的問題。”

蘇聯人基本上沒有海軍,他們雖然還有兩條老舊的、一戰時代的“甘古特級”戰列艦和2艘目前才建了一半都不到的“蘇聯級”戰列艦(原本1941年‘巴巴羅薩’的時候,‘蘇聯級’只有1條在敖德薩建造的完成了20%以上,其他3艘基本沒影,現在既然拖後了一年,蘇聯人自然也就有點兒時間把船繼續造下去),完全沒有航空母艦(當然,內海作戰也不需要航空母艦……)

和目前的德國海軍相比,如果他們的敵人只是要搞定蘇聯人的話,完全沒必要繼續擴建海軍了,而是可以把所有劃撥給戰列艦的鋼板拿取造坦克,所有劃撥給航母的艦載機鋁材拿去造空軍的戰機。因此希特勒對於未來的假想敵的考慮,可以說是決定了海軍是否還能繼續得到優先或至少平等資源配置的重要條件。

雷德爾和鄧尼茨眼觀鼻鼻觀心地斂聲屏息,一副老神在在地高深莫樣,假裝事不關己。但是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這只不過是做作而已。

看來還是太臉嫩了啊,不敢和戈林這樣的大佬搶資源。維勒安有點恨鐵不成鋼地想道。不過他不會坐視這種情況發生的,在開會之前,他早就以技術情報局的名義結合海軍造艦部門的技術現狀擬定了幾套“待選”的新一代造艦計劃,不怕火燒不旺。

果然,施佩爾環視了一下四周,見沒有人插嘴,立刻就接下去說道,“當然,考慮到在座諸位對於造艦方面沒有什麼研究。我們軍備部門和維勒安部長麾下的技術情報局聯合調研,結合目前帝國海軍造艦實力出具瞭如下幾套新主力艦建造計劃供大家參考——當然,如果覺得沒有必要的話,也許一套都不選用也是有可能的。

首先是帝國未來戰列艦計劃,因爲它還是基於‘興登堡級’的計劃改良而來的,因此我們將其命名爲h44計劃,其基本設計沿用了‘興登堡級’的諸多有利經驗,只是隨着裂解氫化柴油在燃氣輪機動力系統中的應用成熟,以及俾斯麥級在多次實戰中被證明帝國現有戰列艦的主裝甲帶是可以避免因爲遭受魚雷打擊而損壞級聯動力裝置的,所以新一代戰艦可以比‘興登堡級’39年版本進一步減少應急鍋爐的數量,4軸推進系統只要6臺小型化的應急蒸汽鍋爐,其餘全部改爲燃氣/蒸汽級聯佈置,在動力系統佔用重量不增加的情況下把戰艦的輸出動力從26萬馬力提升到30。5萬馬力,而且軍艦隻需要一座主煙囪就可以完成廢氣排放的工作,大大節省了甲板空間的佔用。只是因爲兩側的級聯動力系統的長度比原先的鍋爐結構要長,所以艦體需要延長到314米,滿載排水量上升到87000噸,航速仍然可以保持在31節。

對於更加修長的艦體空間利用問題,新戰艦的計劃是換裝4座三聯裝480mm口徑、l54。5倍徑主炮以替代目前的420mm主炮,並增加防空副炮數量。裝甲防護部分因爲船體更加修長,海軍部門建議適度強化主裝甲帶覆蓋範圍內的水平防護。

航空母艦方面,目前現有的3萬5千噸級‘齊柏林級’航母和4萬3千噸級的‘塞德里茨級’航母已經被證明可以充分適應現代大西洋海戰的需求,下一步我們建議繼續批量建造‘塞德里茨級’航空母艦或者對其進行與戰列艦一樣的動力系統結構優化,提升航速併爲進一步強化水密隔艙強度、下層水平裝甲和防魚雷艙容積擠出足夠的空間。”

戰列艦是不能不提的,因爲這事關希特勒的“藝術家天性”,這些巨大即真理,粗管即美麗的玩意兒在北海和北大西洋這樣風高浪急的場所還是有不少航空母艦無法比擬的優勢的。至於後面的航空母艦,在維勒安看來只是一種消耗品,任何人都不能指望航空母艦在受到嚴重打擊後不喪失戰鬥力,它只要有足夠的抗沉性和動力保有性能開回來就可以了。

相對於戰列艦,維勒安更希望希特勒多造航母,除了那兩個同時開工“興登堡級”戰列艦的船臺也許還會被h44改進型再佔用兩年,最好其他原本爲“俾斯麥級”檔次建造的5萬噸級船臺統統改爲建造航空母艦——那樣的話,既不至於因爲戰列艦過度和陸軍搶裝甲鋼而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又可以撩撥一直致力於把空中力量獨攬手中的戈林大帥。

想到下一刻戈林可能會露出的表情,維勒安的內心變得很精彩。

第一百十七章 中東戰爭第十四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九十七章 整合斯柯達第一百零七章 藍飄帶之殤-下第三十八章 以色列建國第六十五章 花園市場行動第二十章 塔崩毒氣始末第四十章 生命線第五十三章 瓜分協定第二十八章 大顯神威的HS-293第一百十九章 塞浦路斯的價值第一百零九章 養肥再殺第八十一章 美蘇建交第二十章 對攻第十一章 絞肉磨骨第四十四章 南北並進第三十章 山寨的力量-上第六十八章 軍備1940-下第四十四章 浴血淞滬第四十三章 涅槃之章第六十三章 鐵托之死-上第四十九章 “現代”績效考覈-下第九十八章 釣魚之法第五十七章 熊計劃第四十七章 孰敵孰友第四十九章 倍受打擊的齊柏林飛艇第七十八章 濃霧中的暗戰-上第十七章 出巡第一百零三章 遠東三國志-下第十六章 工人黨選舉第四十四章 南北並進第二十八章 大顯神威的HS-293六十六章 意呆的禮物第三十章 古德里安出手第四十九章 葉廖緬科的後遺症第二十二章 滅絕第十一章 陷落第一章 卡宴還是哈利法克斯?第三十七章 收歸國有化第一百十二章 克里特陷落第五十三章 齊柏林的新飛艇第六十八章 軍備1940-下第十章 推功推過第十五章 攻克哈巴尼亞第九章 衝壓製造的機槍第四章 儘管劃下道來第九章 鋼鐵咆哮-上第四十一章 劃分勢力第三十三章 曼施坦因的決斷第八十二章 法國人的退路第三十二章 待改良的試作品第十八章 對付洛克菲勒的組合拳第九十一章 夷平普利茅斯第五十一章 報復轟炸第六十一章 莫爾茲比港第六十五章 花園市場行動第三十五章 笑談渴飲毛奴血第三十八章 有抱負的暴君第三十三章 我反正信了第二十七章 重錘出擊第十五章 西班牙陰雲第十五章 春季攻勢-上第四十一章 劃分勢力第四十八章 泄密第十五章 春季攻勢-上第一章 巴巴羅薩第五十章 法本化學的新業務第二十四章 黑豹出陣第一百十一章 機場爭奪戰第二十六章 捧殺第一百零一章 古柯冰風暴第四十一章 拯救小鬍子第四十九章 你來我往第六十八章 血腥之路-中第五十七章 熊計劃第八章 馬拉開波油田第六章 如何利用廢兩改元-下第二十二章 互相算計第三十二章 胡佛局長的掙扎第一百零五章 加勒比狼狗第五十八章 孤軍出擊第七十九章 濃霧中的暗戰-中第四十五章 不輸於人第二十九章 血染的庫拉河谷第四十八章 SHOW HAND第六十一章 野獸之腹-下第十四章 瓜分餘波第六十八章 血腥之路-中第一百零一章 古柯冰風暴第七十四章 任你總統千百度第一百十九章 塞浦路斯的價值第四十九章 葉廖緬科的後遺症第五十二章 長空決戰第一百十九章 塞浦路斯的價值第七十章 偷天換日第二十三章 洛克菲勒的黑手第六十章 試探進攻第五十六章 鋒銳第五十七章 牆倒衆人推-上
第一百十七章 中東戰爭第十四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九十七章 整合斯柯達第一百零七章 藍飄帶之殤-下第三十八章 以色列建國第六十五章 花園市場行動第二十章 塔崩毒氣始末第四十章 生命線第五十三章 瓜分協定第二十八章 大顯神威的HS-293第一百十九章 塞浦路斯的價值第一百零九章 養肥再殺第八十一章 美蘇建交第二十章 對攻第十一章 絞肉磨骨第四十四章 南北並進第三十章 山寨的力量-上第六十八章 軍備1940-下第四十四章 浴血淞滬第四十三章 涅槃之章第六十三章 鐵托之死-上第四十九章 “現代”績效考覈-下第九十八章 釣魚之法第五十七章 熊計劃第四十七章 孰敵孰友第四十九章 倍受打擊的齊柏林飛艇第七十八章 濃霧中的暗戰-上第十七章 出巡第一百零三章 遠東三國志-下第十六章 工人黨選舉第四十四章 南北並進第二十八章 大顯神威的HS-293六十六章 意呆的禮物第三十章 古德里安出手第四十九章 葉廖緬科的後遺症第二十二章 滅絕第十一章 陷落第一章 卡宴還是哈利法克斯?第三十七章 收歸國有化第一百十二章 克里特陷落第五十三章 齊柏林的新飛艇第六十八章 軍備1940-下第十章 推功推過第十五章 攻克哈巴尼亞第九章 衝壓製造的機槍第四章 儘管劃下道來第九章 鋼鐵咆哮-上第四十一章 劃分勢力第三十三章 曼施坦因的決斷第八十二章 法國人的退路第三十二章 待改良的試作品第十八章 對付洛克菲勒的組合拳第九十一章 夷平普利茅斯第五十一章 報復轟炸第六十一章 莫爾茲比港第六十五章 花園市場行動第三十五章 笑談渴飲毛奴血第三十八章 有抱負的暴君第三十三章 我反正信了第二十七章 重錘出擊第十五章 西班牙陰雲第十五章 春季攻勢-上第四十一章 劃分勢力第四十八章 泄密第十五章 春季攻勢-上第一章 巴巴羅薩第五十章 法本化學的新業務第二十四章 黑豹出陣第一百十一章 機場爭奪戰第二十六章 捧殺第一百零一章 古柯冰風暴第四十一章 拯救小鬍子第四十九章 你來我往第六十八章 血腥之路-中第五十七章 熊計劃第八章 馬拉開波油田第六章 如何利用廢兩改元-下第二十二章 互相算計第三十二章 胡佛局長的掙扎第一百零五章 加勒比狼狗第五十八章 孤軍出擊第七十九章 濃霧中的暗戰-中第四十五章 不輸於人第二十九章 血染的庫拉河谷第四十八章 SHOW HAND第六十一章 野獸之腹-下第十四章 瓜分餘波第六十八章 血腥之路-中第一百零一章 古柯冰風暴第七十四章 任你總統千百度第一百十九章 塞浦路斯的價值第四十九章 葉廖緬科的後遺症第五十二章 長空決戰第一百十九章 塞浦路斯的價值第七十章 偷天換日第二十三章 洛克菲勒的黑手第六十章 試探進攻第五十六章 鋒銳第五十七章 牆倒衆人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