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

由於趙佶的到來,蔡京和高俅反倒不好出去了。只是蔡京倒還罷了,高俅卻算是本次女方的尊長,該當坐首席的,要是不露面怎麼也不成體統。因此,在爲難了一陣子之後,他立刻叫來了一個僕役,低聲吩咐了幾句便將人打發了出去。

這番措置完畢,他才轉身問道:“聖上,外頭可還有此番伴駕而來的臣子?”

趙佶的回答卻是輕描淡寫:“王恩太忙了,天寧節這麼多天,他都是盡心竭力,所以今早朕放了他三日的假,讓他暫時把事情交給副指揮使。殿前司怎麼說還有其他人在,用不着他一人擔當所有。朕今日只是帶了幾個貼身班直,人都在外面守着。”

高俅聞言苦笑,只得對蔡京道:“我已經吩咐他們去再備一席,就放在這裡面,只能讓元長公你陪着聖上了。待會我再去外面找幾個人過來,到時再請新郎官來拜見。聖上,外面人多嘴雜,您還是別出去好,免得明日御史彈劾不斷!”

趙佶自知這一時興起會帶來無窮麻煩,當下便點了點頭,見高俅告罪退下之後,他卻低聲對蔡京問道:“元長今日怎麼也來了?”

蔡京心中暗自苦笑,趙佶是一時興起,他又何嘗不是一時興起?只是,這兩撥人偏偏撞在了一塊,不得不說是天大的巧合。思來想去,他索性一攤手答道:“聖上是怎麼來的,臣也是怎麼來的!”

“哈哈哈!”趙佶不由大笑,笑過之後卻看到門口進來幾個人影,定睛一看登時大樂。原來,阮大猷何執中等人居然全來了,一干人看到趙佶和蔡京在裡頭,全都是呆若木雞。

高俅硬是把幾個打眼十分的人請到了裡間,這纔回去坐了首席。高太公這些日子身體不佳,因此這好日子卻是不能來。他便理所當然地成了孃家的頭一號人物,當然,僅僅是官職,他也壓得住場面。倒是底下幾個眼尖的賓客暗自奇怪,剛剛似乎還看到蔡京和幾個政事堂宰臣,怎麼眨眼之間就全都不見了?

不過,熱熱鬧鬧的酒筵很快沖淡了人們心中的疑問,趙鼎這個新郎倌自然免不了一席席地執壺敬酒。待到了首席之後。他恭恭敬敬地滿斟了一杯,然後雙手呈了上去,口中叫了一聲:“二叔!”

聽到這一聲,高俅自然眉開眼笑,連忙伸手接了。人說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歡喜,他這個叔老爺看侄女婿,卻也是同樣的道理。畢竟,趙鼎這個人就是他看中地,人品學問都是上上之選。要再挑一個更好的恐怕也不容易。

“元鎮。人說成家立業,如今你已經成家,將來便須好好立業纔是!聖上委你一州之地。你可不要辜負了聖上的期望!”

趙鼎慌忙應了,待敬完這一席的其他人之後,他正鬆了一口氣,卻瞥見高俅朝自己招手,連忙走上前去:“二叔有什麼吩咐?”

高俅起身把趙鼎拉到一邊,見四下無人注意,便低聲道:“你和我到裡邊來。”

趙鼎一頭霧水地跟着高俅到了後堂,見裡面同樣開了一席,同樣是觥籌交錯,面上不由一呆。待看清了落座諸人之後更是愣了——好嘛。

加上高俅,這不是崇政殿議事的全套班底麼?這倒也就罷了,怎麼堂堂天子也來了?

他一個激靈反應過來之後,慌忙下拜行禮,只是這一拜還未到地便被人拽了起來,擡頭一看卻是阮大猷。此時,只聽坐在首位的趙佶笑道:“今日只有新郎官和我們這些賓客,不分君臣上下,我們都是來喝喜酒的!怎麼。你不上來敬朕一杯麼?”

聽到趙佶這麼說,趙鼎當下深深吸了一口氣,連忙上前給所有人滿上了一杯,親自給趙佶奉上。”聖上駕臨,乃是臣無上榮耀,謹以此杯,謹祝陛下江山萬年!”

“好!”趙佶笑吟吟地一飲而盡,“你此番大婚,朕也無物可贈,回頭就送一幅畫給你!惟願你們夫妻二人琴瑟和諧,將來多子多孫,哈哈哈哈!”

趙鼎強忍心頭激盪,連忙躬身稱謝。而皇帝開了頭,邊上一圈大臣自然是連說好話,但心中卻很有些異樣。畢竟,他們全都先派了子侄輩過來,結果自己還是免不了來湊熱鬧,卻還碰上了懷有同樣心意的同僚,再加上皇帝地突然湊趣,這實在是太巧了。

好容易應酬好了這些人,高俅便領着趙鼎出去,見其似乎仍沉浸在剛剛的驚詫中,他便拍了拍他的肩膀:“怎麼,沒想到會有這樣的賀客?”

“二叔……”趙鼎畢竟不熟悉這樣的稱呼,好一會兒纔有些慌張地問道,“聖上突然駕臨,讓他們坐在裡面是不是有些不妥?”

“不妥是早就不妥了!”高俅無可奈何地搖搖頭,指指外面濟濟一堂的賓客道,“難不成讓聖上和外頭這些人擠在一起,那更是要出問題的。總而言之,聖上這次是一時興起,你不必多管,只需把這當作是難得的恩寵便是。此事我會設法掩蓋,你不必操心了。”

“二叔勿怪,我只是有些……”趙鼎很有一種頭暈目眩的感覺,一直以來,他都是以治國平天下作爲目標,志向自然是不小,只是,一連串的遇合讓他獲得了比想象中更快地竄升速度,一時間自然有些不能適應。躊躇片刻,他終於點了點頭道:“二叔地意思我明白了,斷然不會因此而亂了心緒!”

熱熱鬧鬧的酒宴一直持續到午夜,等到賓客漸漸散了,高俅便讓趙鼎帶着趙老夫人見了天子。由於趙鼎這位老母的賢名在外,趙佶自然是多問了幾句,發覺對方知書達理後更是大悅,當下便應承進封她爲郡太君,更是爲這喜慶之日平添幾分光彩體面。

好容易將趙佶送回了宮,高俅這才鬆了一口氣。今日這婚宴大宴四十桌賓客,女眷還有二十桌,簡直是非同小可地鋪張。不過,各處送來的禮金也同樣非同小可,趙佶雖然說送一幅畫作爲賀禮,但事先已經讓人送來了金銀錢各一百,其他賓客的禮甚至更重。只不過,這些都是趙家的事,和他便沒了關係。因此,會合英娘等人之後,他便匆匆回家。

這一覺他足足睡到次日辰時,好在大宋大小朝會都不是日日有的,他也不虞因此耽誤,匆匆梳洗用了早飯便去了禁中。今日是他輪值樞密院的日子,西北軍情固然是連綿不斷地送來,就連遼東戰報也幾乎是一日一報,好容易訓練出來的軍鴿,便幾乎全都用在這兩條線上。如今遼國雖然遭遇大變,大宋卻也不敢過分緊逼,畢竟,河北邊防非同小可,以河北禁軍去碰遼國精銳,很可能是有勝無敗的戰局。

霍端友早已將所有的戰報都整理了出來,見高俅坐定,他便一封封一份份地轉述了一遍,最後才說道:“如今遼國在遼東採取守勢,而由於蕭奉先之變,遼東少數忠於他的遼國將領已經有些不穩地跡象,而女真兵力已經達到了兩萬餘人,再加上渤海,兵力激增到了將近三萬。只是這些人如今還未完全整合,遼國的守勢雖然爲自己的內部整肅提供了時間,但也同樣給了女真休養生息重整軍力的機會。”

聽霍端友分析得頭頭是道,高俅不由又看了他一眼。霍端友學問人品都是好的,而且又是翩翩公子模樣,平素甚得趙佶信任,此番出任樞密都承旨,竟帶了幾分奉旨監察之意。可貴的是這樣的人待下卻毫不驕矜,在樞密院這數月來,竟是無一人說他的不是。

“仁仲辛苦了!”他略點了點頭,稍一沉吟便問道,“這裡的戰報可都作了節略?”

“是,是否要轉去政事堂?”

“轉一份過去吧!”高俅不假思索地答道,見霍端友轉身欲走,他立刻又加了一句,“聖上對於西北和遼東局勢也很關心,你送去之後順便去一下福寧殿,也好把其中關鍵解說一遍,否則等到時崇政殿議事地時候聖上再瞭解詳情就遲了!”

見霍端友點頭答應,高俅便把精力集中到了眼前的戰報上,這都是經過一羣令史整理過的,因此他看起來分外輕鬆,一目十行便能幾乎瞭然。待到瀏覽完之後,他便把整個人靠在後背上,閉目沉思了起來。

遼國臨朝主政的蕭皇后並不是有大魄力的人,而她是蕭奉先的妹妹這一點也佔了很大的因素,在不少事情上都不能放開手腳。主政將近兩個月,如今太子儲位依舊空懸,可想而知國內的政爭到了什麼程度。好在不少當初被遼主耶律延禧貶斥的忠直臣子紛紛奉詔回朝,否則,這局面怕就是難以收拾了。

但是,他如今看重的消息只有一條——以蕭烏納爲東北路統軍使!

蕭烏納何人,此人歷任北院宣徽使、南院樞密使、北府宰相,對於女真一向是曲意提防,卻由於屢次忤逆遼主耶律延禧之意而被貶。此番被委以東京道統軍重任,無疑是遼國朝廷上下希望用其來對抗女真。只是,這一招能夠奏效麼?)

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16章 君臣閒來談家事第21章 延帥之爭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6章 見黨羽試探腹心第26章 狹路相逢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40章 得家書兩女定策第27章 街頭遇盜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7章 聞音訊起意遊湖第30章 玄機重重因何悟第14章 除夕紀事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10章 一網打盡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24章 長訌後浪推前浪第3章 飛黃騰達會有時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3章 聞風聲二妃籌劃第28章 投新主直趨南京第10章 媒妁言狀元驚心第2章 相見時難第30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第30章 權臣能臣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3章 不老神翁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25章 福兮禍兮各所倚第33章 同仇敵愾應大敵第7章 亦真亦假無需辨第16章 佳兒佳婦佳偶成第19章 引蛇出洞謀雙鵰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31章 入雲龍回京救場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12章 幕後盟友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10章 一網打盡第32章 準駙馬心懷焦慮第13章 明修道暗度陳倉第12章 諜影迷蹤第3章 飛黃騰達會有時第34章 負荊請罪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第39章 蔡衙內志在都堂第27章 父子相疑不相露第19章 因勢利導造僞證第19章 又見金盒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34章 大計初定第11章 吐真心夫婦情深第19章 動亂序曲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9章 微服出遊第27章 善後事亦分贓事第14章 除夕紀事第12章 應邀約高俅承情第13章 晴天霹靂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40章 謀痹敵步步爲營第40章 爲招納紛爭再起第8章 兩相投機結金蘭第31章 聞金使郡王氣恕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第7章 聞音訊起意遊湖第8章 回春也須留一手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2章 兄弟自有手足情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39章 雙管齊下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18章 御前交鋒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32章 盛勢出巡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27章 峰迴路轉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
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16章 君臣閒來談家事第21章 延帥之爭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6章 見黨羽試探腹心第26章 狹路相逢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40章 得家書兩女定策第27章 街頭遇盜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7章 聞音訊起意遊湖第30章 玄機重重因何悟第14章 除夕紀事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10章 一網打盡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24章 長訌後浪推前浪第3章 飛黃騰達會有時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3章 聞風聲二妃籌劃第28章 投新主直趨南京第10章 媒妁言狀元驚心第2章 相見時難第30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第30章 權臣能臣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3章 不老神翁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25章 福兮禍兮各所倚第33章 同仇敵愾應大敵第7章 亦真亦假無需辨第16章 佳兒佳婦佳偶成第19章 引蛇出洞謀雙鵰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31章 入雲龍回京救場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12章 幕後盟友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10章 一網打盡第32章 準駙馬心懷焦慮第13章 明修道暗度陳倉第12章 諜影迷蹤第3章 飛黃騰達會有時第34章 負荊請罪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第39章 蔡衙內志在都堂第27章 父子相疑不相露第19章 因勢利導造僞證第19章 又見金盒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34章 大計初定第11章 吐真心夫婦情深第19章 動亂序曲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9章 微服出遊第27章 善後事亦分贓事第14章 除夕紀事第12章 應邀約高俅承情第13章 晴天霹靂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40章 謀痹敵步步爲營第40章 爲招納紛爭再起第8章 兩相投機結金蘭第31章 聞金使郡王氣恕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第7章 聞音訊起意遊湖第8章 回春也須留一手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2章 兄弟自有手足情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39章 雙管齊下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18章 御前交鋒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32章 盛勢出巡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27章 峰迴路轉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