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

姚平仲並沒有跟着高俅一起去成都府上任,他是世家子弟,所以年滿十五歲之後,他便受賜保義郎,加合門祗侯,勉強也算是有一個正九品的官身。在臨出發前,高俅終究還是考慮到自己身在成都府鞭長莫及,因此最後還是給了姚平仲一道手令,令其調寧遠軍前去渝州,以防關鍵時刻有所不測。

瀘州是大宋的西南邊陲重鎮,轄有兩千裡的範圍,和岷江上的嘉定(今四川樂山),下游的渝州,嘉陵江上的合州構成一個弧形,控制着長江上游水道,是長江中下游的屏障。由於乃是夷漢雜居之地,因此瀘州知州責任重大,歷來四邊有軍務必先知會,權限向來不小。

比起江南一帶的富庶,西南一帶的城池常常是徒有其名,能夠有城牆的州縣已經殊爲不易,更多的卻是土城,像瀘州這樣的大州景況也不過稍好。瀘州附近駐紮的禁軍是寧遠第九軍,增置於熙寧六年,一向頻頻出動彈壓蠻夷,軍力頗爲可觀,當然,仰仗軍威欺壓蠻夷的事情也沒少幹。這是歷來西南駐軍的慣例,只要不鬧出大事,長官也不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由於姚平仲是瀘州知州應宣懷親自陪同而來,因此都指揮使馮開貴自然是客氣十分。但凡是當兵的好歹都聽說過姚家世代忠勇之名,光是這一點就令那些士卒敬畏幾分,當然,那是衝着祖宗的名聲,於姚平仲這個年紀輕輕的少年就只存幾分好奇了。

“高帥既然吩咐了下來,又有正式公文,下官自然不敢怠慢。”馮開貴看着那張明明白白的調兵文書,很爽快地應承了下來。“流言我也聽過,不過這種捕風捉影的事多了,若是樣樣都管未免會把人累死,所以我們向來都是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自然不像大人物看得那麼長遠!總之一句話,高帥怎麼說,我怎麼做就是!”瀘州知州應宣懷是文人,當然不會像馮開貴這樣肆無忌憚′然公文印章樣樣不少。姚平仲的身份也沒有任何疑點,到時追究責任也同樣都在高俅一人身上,他卻仍舊覺得肩上沉甸甸的〖量許久,他還是開口問道:“高帥真的看準了渝州不穩?朝廷向來有戒,西南用兵需得慎之又慎。此事畢竟非同小可。”

除了自家人外,姚平仲還是第一次和高俅以外的官員打交道,此時後背不禁有些發熱。即便如此,他還是強自鎮定地說:“高帥也正是慮到了這一點,所以無意驚動太大。料想賊人計刮未全。也不會有太大的規模,應該動用一營之軍就夠了。”

“一營五百人……”應宣懷沉吟良久,終於還是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馮大人,你就看着辦吧。”

馮開貴做事也是麻利。在問清楚了所有細節之後,他只用了短短一個時辰便把所有該辦地事情一一理沽,最後才帶姚平仲去見幾個統兵軍官。

“這是本軍都虞候常青,雖然此次不過動用一營五百人,但是其中關節重大,他經驗豐富,必定能夠助姚公子一臂之力。”由於姚平仲官職遠遠比在場衆人低。因此馮開貴索性加了公子二字。橫豎是送人功勞,那事情總得辦得妥妥貼貼,這也是爲什麼區區五百人,他卻讓自己視爲心腹的都虞候常青隨行的原因之一。

姚平仲用注意的目光瞟了一眼這個看似文弱的中年將領,心下立刻有了計較。看來,此人即便是廝殺不行,在軍務上必定也有一手。

“老馬是第一營地指揮使,爲人最是驍勇善戰,就是那些好勇鬥狠的蠻夷看到他也嚇得屁滾尿流!”馮開貴又拍了拍另一個膚色較黑的將領。笑着介紹道,“只要有他跟了你,不管是什麼賊黨也必定手到擒來!哦,這幾個是第一營的都頭,到時戰陣上就得看他們的能耐了!”

那幾個都頭卻不像虞候常青和營指揮使老馬那樣矜持,紛紛上前行禮←們都是最低一級地未入流武官,對於姚家這樣的將門世家一向是想巴結都巴結不上,如今機會就在眼前自然不肯放過。要知道,同是禁軍,俸祿衣料卻都各不相同,寧遠軍更只能算是末等。要不是他們時常還能在蠻夷身上撈一點好處,怕是要餓死了。於是,小說wWw首發姚公子長姚公子短的奉承不絕於耳。

見姚平仲在衆人的恭維中絲毫不動聲色,常青便悄悄把馮開貴拉到了一邊,低聲問道:“老馮,此次出動究竟是爲了什麼,你能不能透露一點?總不能就讓我這樣糊里糊塗地帶兵吧!”

“不是我不說,而是上頭不讓說”。馮開貴想到憂心忡忡趕回瀘州的知州應宣懷,頓時撇撇嘴冷笑了一聲。“總而言之,老常,這一次是好事不是壞事,縱使遇到要廝殺也應該有驚無險。”他見姚平仲沒有注意自己這邊,這才低聲道,“你記住,這位姚公子可是高帥地人。”

“高帥的人!”常青眉頭一挑,一顆心不爭氣地怦怦亂跳了起來′然本朝早已不重門第門閥,寒門中人也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但是,如姚家這樣的名門世家總是令人看重的。而高俅是誰,雖然出身不過一個潑皮無賴,卻因爲從龍之功和種種其他功勞扶搖直上,儼然朝堂新貴,姚家既然和他攪在了一起,豈不是代表着……他趕緊按捺了那點胡亂想頭,連連點頭道,“謝謝老馮你地提醒,否則要是那些驕兵惹出亂子就糟了!”

“你知道就好,將來記我的情就行了!”馮開貴咧嘴一笑,這才上前把那些圍着姚平仲的人全都分了開來。“好了好了,你們別用這幅嘴臉嚇着了姚公子,一路上有的是機會,別那麼心急!”狠狠瞪了那幾個都頭一眼後,他又朝姚平仲笑道,“姚公子你別和他們這些人一般見識,一個個都像沒見過世面的鄉巴佬似的!”

姚平仲本能地眉頭一皺,他雖然是執拗不芶言笑的性子,但承襲父親地脾氣,對軍士和下級軍官卻都是一視同仁。“馮大人,我如今雖未有實職在身,卻也不是什麼公子,以後請直呼我的字希晏即可。”

這句話頓時說得馮開貴訕訕的,就連一旁的常青和老馬也覺得詫異。幾個有心人立刻朝姚平仲的手掌看去,見上頭佈滿了老繭,立刻聯想到了姚家的家教。怪不得人說將門虎子,原來竟是從這個上頭磨練出來的。

五百人的開拔畢竟不是小事,糧草軍械一樣都不能少,甚至還要考慮到是否會引起周邊蠻夷的誤會。好在高俅臨行前將羅木加地親筆信交給了姚平仲,因此一行人只從烏蠻族的控制區通過,倒也少了走漏風聲的機會。

這一晚紮營晚飯過後,姚平仲便一個人坐在篝火邊發愣,尋常小兵見他這個樣子,自然不敢前去打擾。白日裡他們全都看到了姚平仲的箭術,那端得是箭若驚鴻燦若流星,一箭上天竟落下了兩隻宿鳥,所以再也沒人認爲所謂一箭雙鵰是什麼鬼話,不過也正因爲如此,他們全都有些畏懼這個看似年輕的少年。

“希晏老弟,怎麼年紀輕輕的就知道發呆!”

一記頗有些力道的掌幻姚平仲從紛亂的思緒中恍過神來,他回頭見是老馬,一怔之後方纔牽動嘴角露出了一個笑容。“沒什麼,只是在想到時該怎麼動手。”

“哎,你怎麼光想這些!”老馬自來熟地往姚平仲身邊一坐,歪頭看了他幾眼,這才笑道,“要讓我說,怎麼也不信你纔剛過十五歲,你這少年老成的模樣,看上去說是二十歲也有人信。不過麼,你性子太孤僻了一些,既然將來是要像你爺爺和老爹那樣帶兵的,就得豁出臉去,光讓他們怕你不行,得叫他們又敬又怕!當兵的全都是粗人,他們眼下是服了你的武藝,但要像手臂指揮指頭那樣指揮他們,你眼下可是還做不到吧?”

聽到老馬將如臂使指這個詞語拆開來說,姚平仲不覺莞爾←也知道自己的性子很有些古怪,但從來沒有人這樣當面說過,聽起來別有一番滋味。

老馬見姚平仲饒有興致地看着自己,不由撓了撓頭←雖然已經四十多歲,至今卻仍舊打着光棍,剛纔用老子教刮兒子似的態度倒出了心裡話,此時卻覺得有些不合適。

“嘿嘿,我這人就是嘴上沒個把門的,你聽着別往心裡去!”他拍拍屁股起身就想開溜,誰知才站起來就被姚平仲抓住了袖子,登時愣了。

“別走,那你倒說說,如果有一營兵歸我管,我該怎麼如臂使指地指揮他們?”姚平仲刻意加重瞭如臂使指四個字的語氣,臉上的頑皮之意顯露無遺。“要不,你讓我指揮一下你的一營兵?”

老馬一愣之下第一反應就是罵了一句髒話,隨後才翻了一個白眼←哪裡會想到,繞來繞去竟把自己給繞進去了。

“你小子狠!”他狠狠撂下了一句,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這事情我作不了主,最多在老常那裡替你說幾句,大概平時行軍的時候還勉強可以,真正打起來你是休想!”

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7章 紛至沓來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12章 謀伐宋遼夏聯手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19章 又見金盒第13章 觀相撲官家有感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3章 驚天秘聞平地現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14章 琴瑟和諧效鴛鴦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28章 君臣相得亦難事第3章 路遇貴人第1章 渾水摸魚本常事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10章 校場炫技威武揚第40章 爲招納紛爭再起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4章 俏佳人縱論宮闈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13章 陰結內外謀升轉第4章 緊鑼密鼓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6章 朝廷猶重軍武事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8章 往事成灰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37章 國之大計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31章 聞金使郡王氣恕第33章 未雨綢繆第19章 因勢利導造僞證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11章 奇妙遇合第34章 大計初定第23章 美人高人第17章 略施薄懲第16章 各顯神通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第39章 三人行之主心骨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14章 通風報信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24章 遼主天祚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7章 亦真亦假無需辨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17章 接書信各做準備第26章 遼宋宰相相對坐第7章 狂風驟雨第25章 三喜臨門第13章 鴻門宴上下歸心第3章 滄海桑田無定數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11章 奇妙遇合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39章 長柚善舞爲哪般第38章 痛苦抉擇第30章 憂困境同舟共濟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12章 河北事即天下事第33章 大行善舉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5章 暗潮洶涌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20章 老將臨去亦無私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9章 微服出遊第5章 賀正旦父子忌深
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7章 紛至沓來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12章 謀伐宋遼夏聯手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19章 又見金盒第13章 觀相撲官家有感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3章 驚天秘聞平地現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14章 琴瑟和諧效鴛鴦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28章 君臣相得亦難事第3章 路遇貴人第1章 渾水摸魚本常事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10章 校場炫技威武揚第40章 爲招納紛爭再起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4章 俏佳人縱論宮闈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13章 陰結內外謀升轉第4章 緊鑼密鼓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6章 朝廷猶重軍武事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8章 往事成灰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37章 國之大計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31章 聞金使郡王氣恕第33章 未雨綢繆第19章 因勢利導造僞證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11章 奇妙遇合第34章 大計初定第23章 美人高人第17章 略施薄懲第16章 各顯神通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第39章 三人行之主心骨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14章 通風報信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24章 遼主天祚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7章 亦真亦假無需辨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17章 接書信各做準備第26章 遼宋宰相相對坐第7章 狂風驟雨第25章 三喜臨門第13章 鴻門宴上下歸心第3章 滄海桑田無定數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11章 奇妙遇合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39章 長柚善舞爲哪般第38章 痛苦抉擇第30章 憂困境同舟共濟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12章 河北事即天下事第33章 大行善舉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5章 暗潮洶涌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20章 老將臨去亦無私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9章 微服出遊第5章 賀正旦父子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