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投新主直趨南京

對於大部分百姓而言,遼主耶律延禧的死活自然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但是,對於那些曾經在朝堂顯赫一時的人而言,耶律延禧的死無疑意味着,他們賴以生存的大樹終於倒了。與蕭奉先兄弟的最後瘋狂不同,海陵郡王蕭芷因便聰明得多。就在耶律延禧昏迷不醒的時候,他便悄悄離開了上京,果然,不多時便先後傳來了蕭奉先兄弟以及耶律延禧的死訊。

他自幼便是耶律延禧的侍讀,是以才能夠在這位主兒即位之後飛黃騰達,其中和蕭奉先兄弟也不無齷齪。然而,如今兩邊都死了,他竟有一種天下之大無處容身的感覺。儘管兩位執政太后並未廢除他南院大王的頭銜,但是他很清楚,那不過是遲早的事。在朝中那羣野心勃勃的宗室以及固執守舊的老臣眼中,他和蕭奉先無疑是一丘之貉。

耶律達剛剛隨同高端禮從大宋回來,誰知才走到一半就聽說了國中連遭大變,當下他連上京也來不及回,匆匆便依照從前留下的暗號和蕭芷因會合←怎麼都沒有想到,只不過是數月的工夫,就會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王……”

“你不用安慰我!”蕭芷因不耐煩地擺擺手,冷笑一聲道,“我不是蕭奉先那樣的草包,居然會幹出帶兵逼宮這種事,他也不想想,皇后……不,如今該稱一聲仁靖太后了,她究竟是什麼樣的人,蕭奉先這個當大哥的居然不知道?現在可好,一朝兵敗身死,反倒落得一個叛逆之名,若是好生籌劃,怎會到如此地步!”

耶律達對於蕭奉先一向沒有多少好感,但是,身處這個位置,卻免不了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一向爲蕭芷因倚爲心腹。人又精幹得緊,沉吟半晌便開口問道:“大王昔日得先帝愛重,應當是不會俯首供一孺子差遣,此後可有什麼打算?”

“若是如今那兩位太后如睿智皇后一般,也許我就此伏低認了,只可惜,局勢複雜,縱使睿智蕭皇后在世。恐怕也不見得能夠力挽狂瀾,更何況她們兩個?”蕭芷因挺身站了起來,忽然狠狠握緊了拳頭,“仁靖不過是一個耳朵軟的婦人,仁和不過是徒有小才,哪裡有資格代一孺子掌管天下?宗室之中雖然沒有人率先出來提出異議,但是,並不代表所有人都能接受一個兩歲多的娃娃佔據了御座!”

耶律達心知肚明蕭芷因所指何人,上前一步低聲道:“既然如此,大王可是要去南京?”

“和魯擇死了。東京那邊如今又是戰事連連不是善地。以魏王耶律淳這樣聰明的人,怎麼會窩在東京?雖說先帝死了,但他正好趁着自己老爹的喪期。名正言順地佔據了南京之地,我就不信,他甘心臣服於一個兩歲小兒!”

說到這裡,蕭芷因便轉過頭來,微微一笑道:“我手中沒什麼兵權,這也是兩位太后執政以來,沒有處置我的原因之一↓們哪裡知道,所謂明路,永遠都不如暗地裡地手段。這些年我苦心經營,原本是想爲皇上分憂解難…知最後竟會有如此突變!怎麼樣,你是否跟着我一起去南京?”

耶律達連忙畢恭畢敬地低下了頭:“屬下自然是跟隨大王!”

“好,好!”蕭芷因連連點頭,心中原本的失望情緒一掃而空。耶律延禧死了就算了,憑藉他的本事,難不成就扶不起另一個耶律延禧麼?魏王耶律淳若是真有異心那就最好,哪怕是再油鹽不入,他也勢必要挑起那絲反心!可惜啊,倘若自己也是宗室該有多好。那至高無上的位子,又哪裡輪得到別人去坐?

南京析津府和西京、中京相隔很近,比起地域廣闊的上京道和東京道來說,南京道算得上是芝麻大的地方,但是,由於它靠近大宋邊陲,因此兵強馬壯自不在話下。歷來,擔任南京留守的都是嫡系宗室,此番宋魏國王耶律和魯斡一死,南京留守的位子立刻出缺,而遼國朝廷卻並未立刻下詔派人出任,無疑也是因爲魏王耶律淳地緣故。

由於漢化已深,因此,義和仁聖皇太叔、宋魏國王耶律和魯斡的喪事極其隆重,而蕭芷因一行一踏進南京,便感受到了一股不同尋常的肅殺氣氛。不管是大街上匆匆而過的行人還是那些甲冑在身兵器不離手的將領,全都似乎察覺到了什麼,就連客棧老闆的話也少了很多。

爲了避免麻煩,蕭芷因乾脆換了漢人打扮,他在中原呆過多年,一口漢話說得和契丹話一樣流利,再加上幾個隨從都是精盟,因此輕輕鬆鬆地便矇混過關。在他重重打賞了一錠金子之後,那個原本還有些畏縮的老闆終於熱情了起來,三言兩語之間便開始講起了此中內情。

“皇太叔一向都很少管事的,不過,那些將領一個個可都是殺人如麻的主。不說別的,單單這兩年邊境打草谷地,便時常滿載而歸。”那客棧老闆喋喋不休地念叨了一陣遼軍地兇悍,這才把話轉到了點子上,“魏王是皇太叔的兒子,前來弔喪也是堂堂正正的,只是不知道誰說錯了話,說是身爲臣子地,應該先去上京爲先皇守靈,而不是隻知道區區小孝,結果魏王麾下的一個將軍惱了,當場便提刀殺了那個沒眼色的人。如今,魏王是日日守在留守府裡,嘖嘖……只是朝廷到如今都沒有任何表示,實在是有些……”

彷彿感覺自己說得太多了,那老闆嘿嘿一笑便不再多嘴,陪着笑臉又去招呼別的客人,而蕭芷因不禁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耶律達四下望了一眼,見無人注意自己這邊,遂低聲問道:“大王,你是準備暗地去會會魏王,還是……”

“就是先皇在世,也得尊崇皇太叔幾分,朝廷居然到現在還沒有派人來弔喪,這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看來,他們是實在焦頭爛額了!”

蕭芷因把玩着手中的酒杯,目光中流露出一絲深深的自信,“趁着我這南院大王的頭銜還能夠管幾分用,待會你就陪我去弔祭一下皇太叔……不應該是太皇太叔他老人家!”

“什麼?”耶律達聞言勃然色變,心下更是駭然,“如今魏王是何打算,大王還不知道,怎可輕舉妄動露了行蹤?倘若到時兩位太后來使向南京要人,魏王說不定會……”

“凡事畏首畏尾,不是大丈夫!”蕭芷因傲然笑道,“剛剛那店老闆已經說了,魏王的心意固然不可知,但是,他的部屬呢?誰不想自己的主子榮登大寶擁有天下,誰不想成爲擁立功臣而青史留名坐享富貴?朝廷使節不是沒來麼,好,那我這個南院大王便送過去,正好把這些人地心火都撩撥起來!”

蕭芷因從來就是膽大妄爲之輩,用過飯之後便帶着一羣隨從直奔南京留守府,見放眼過去全都是素白的顏色,他的嘴角更是流露出一絲冷笑。

門口的兩個遼兵見有人騎馬疾馳而來,立刻呼喝一聲,不一會兒,留守府中便奔出了幾十個人,個個都是長刀出鞘,戒備之色溢於言表。

直到蕭芷因等人勒住了馬,一個爲首的才上前一步厲聲喝道:“留守府重地,何人膽敢擅闖?”

蕭芷因一舉手,身後數名護衛齊刷刷地下馬,動作整齊劃一,看得那些遼兵都是一呆。在馬背上又坐了片刻,他方纔瀟灑地跳了下來,輕描淡寫地道:“海陵郡王,知南院大王事蕭芷因,特地前來弔祭義和仁聖皇太叔!”

一句短短的話頓時把一羣軍士全都鎮住了,若非剛剛那幾個護衛顯示出了良好的素養,而且蕭芷因本人氣勢不凡,他們也許會把來人當作瘋子。堂堂大遼南院大王,怎麼會作漢人裝扮?

好半晌,留守府內終於匆匆出來一個侍衛打扮的年輕人,他擡眼往蕭芷因臉上打量了片刻,立即上前單膝跪下行禮道:“拜見大王!”

“我倒是誰,原來是阿魯!”蕭芷因上前一把扶起那年輕人,又拍了拍他的肩膀,“上次見到你地時候,你不過是剛剛當上了魏王的侍衛!這不過五年過去,你就出息了!對了,我是特意來弔祭義和仁聖皇太叔的,快帶我過去!”

耶律阿魯張大了嘴,猶豫了許久方纔低聲問道:“蕭大王,你此番前來是代表朝廷,還是……”

“朝廷?”蕭芷因眉頭一挑,故作驚訝地道,“我離開上京已經有不少時日了,前些時日正好聽到皇太叔薨逝,所以便前來弔祭。怎麼,這麼天大的事情,朝廷居然未曾派人過來?”

這句話的聲音頗爲響亮,不單單是耶律阿魯,就連旁邊的一羣軍士也聽得清清楚楚,一時間,竟是人人臉色難看。就算正在天子喪期之內,堂堂皇太叔薨逝,朝廷卻連一個使節都不派,這未免太說不過去了。

第19章 後宮女陰結外援第20章 欲隱欲現春宮第17章 定田畝人心思變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18章 御前交鋒第31章 宋廷亦重遼東事第40章 因危機心力交瘁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13章 不速之客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25章 出奇兵火燒宗水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38章 風雲突變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19章 禍水東引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28章 民不聊生第36章 宮中私語第39章 雙管齊下第35章 誰人損人不利己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6章 風雨欲來第5章 暗潮洶涌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12章 諸般大戲齊登場第33章 未雨綢繆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20章 定立新君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3章 不老神翁第32章 所謂江湖第2章 初入高門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33章 蔡衙內暗生毒計第21章 臨奠禮猜忌橫生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22章 防微杜漸第39章 春花秋月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36章 怒衝冠人死燈滅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28章 威逼利誘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33章 狹路相逢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37章 國之大計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14章 除夕紀事第26章 翩翩使節大理來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35章 柔情蜜意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4章 緊鑼密鼓第21章 一唱一和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第23章 先斬後奏亦良方第22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13章 明修道暗度陳倉第8章 往事成灰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8章 橫生波折第17章 略施薄懲第40章 鴻鵠之志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3章 不老神翁第10章 謁見太后第3章 不老神翁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12章 諜影迷蹤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8章 初識童貫第39章 隱瞞事實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26章 翩翩使節大理來
第19章 後宮女陰結外援第20章 欲隱欲現春宮第17章 定田畝人心思變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18章 御前交鋒第31章 宋廷亦重遼東事第40章 因危機心力交瘁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13章 不速之客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25章 出奇兵火燒宗水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38章 風雲突變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19章 禍水東引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28章 民不聊生第36章 宮中私語第39章 雙管齊下第35章 誰人損人不利己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6章 風雨欲來第5章 暗潮洶涌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12章 諸般大戲齊登場第33章 未雨綢繆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20章 定立新君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3章 不老神翁第32章 所謂江湖第2章 初入高門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33章 蔡衙內暗生毒計第21章 臨奠禮猜忌橫生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22章 防微杜漸第39章 春花秋月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36章 怒衝冠人死燈滅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28章 威逼利誘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33章 狹路相逢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37章 國之大計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14章 除夕紀事第26章 翩翩使節大理來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35章 柔情蜜意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4章 緊鑼密鼓第21章 一唱一和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第23章 先斬後奏亦良方第22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13章 明修道暗度陳倉第8章 往事成灰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8章 橫生波折第17章 略施薄懲第40章 鴻鵠之志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3章 不老神翁第10章 謁見太后第3章 不老神翁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12章 諜影迷蹤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8章 初識童貫第39章 隱瞞事實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26章 翩翩使節大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