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媒妁言狀元驚心

望着對面那個和自己年齡相仿,卻又猶顯溫文爾雅的年輕人,高俅禁不住生出了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禮部三年一試,能夠中進士的不過七八百人,而能夠拔得頭籌的卻只有一個。爲了金榜題名的無上榮耀,無數舉子寧可在京城蹉跎數十年歲月,足可見一個狀元有多麼不容易。

而此時面前坐着的那個霍端友,便是真真切切的本朝狀元。

“最初授官的時候,仁仲授承事郎,而後進秘書省校書郎,今年年初才擢升爲著作郎,我記得沒錯吧?”

雖然並不知道今次受高俅召喚是何緣故,但霍端友仍是應對沉着,此刻聽對方將自己的履歷記得絲毫不差,心中更是驚疑,連忙低頭道:

“高相所言不差,下官正是今年年初方纔得授著作郎。”

“遇仙正店的那一次巧遇,你說的話我都還記得,句句中肯不偏不倚,足可見狀元風範,如今入朝也是如此。聖上之所以提拔你,其一固然是爲了你的才學,其二則是爲了你的品行,這其三麼?”他略頓了一頓,突然笑道,“其三卻是因爲你風儀出衆,也爲朝廷平添一番色彩了!”

聽到最後一句,霍端友不禁心驚肉跳,好容易分辨出了那取笑之意,這才鬆了一口大氣。”高相過譽了,下官得中頭名,雖有些許才學,卻仍然脫不開機緣二字,能得聖上擢升更是如此。”見高俅剛剛始終顧左右而言他,他不由試探着問道,“不知高相今日相召有何要事?”

“呵呵。確實是與仁仲你息息相關的一件大事。”高俅無意識地用手指敲擊着桌面,許久才悠悠然地發話道,“聽說你得中狀元的時候。曾經有不少人想要和你結親,卻都被你以早已娶親而回絕了?那個時候。你就不怕壞了自己地前途?”舊事重提,霍端友的神色立刻倏然一變,藏在袖中的拳頭更是捏緊了。當日他費盡心機方纔將提親地人一一回絕,而今這位當今駕前最是炙手可熱的宰相突然提起,難道是……他陡地想到高俅家中並無適齡地千金可供婚嫁。心中微微一鬆,但仍舊不敢掉以輕心,沉吟片刻方纔正色作答。”高相明鑑,家父早年便爲我定下親事,兩家更是通年之好。我自迎娶內子之後更是舉案齊眉琴瑟和諧,倘若我因爲金榜題名而壞了前約,豈非叫人不齒?君子以誠待人,下官始終認爲,身爲朝廷臣子,才學固然可貴。但這,誠,之一字,更是不能背棄!”

聽到這擲地有聲的一席話,高俅情知霍端友想左了。但心中反而肅然起敬。大宋士子往往成家極晚,很多人爲了金榜題名的時候能夠奇貨可居,往往年過三十卻仍然孑然一身。恰恰相反的是,爲了能夠挑選到一個好夫婿。官宦人家和有錢人家往往在放榜一日匆匆選婿,只要是一榜進士,往往肯倒貼婚錢數萬貫,而貧家卻嫁不起女兒,正和唐時生男不如生女大相徑庭。甚至有那等希圖富貴的進士爲了攀得一個好靠山,找到一個好丈人,將糟糠之妻決然休離地。霍端友能夠在中狀元之後依舊堅持前約,至少風骨兩個字就相當不凡。

“好!若是朝中官員都能像你這樣立心持正,何愁風氣不肅?”

“高相過獎了。”霍端友此時方纔肯定高俅不是爲自己說親,懸着的心好容易落了下來,連忙正襟危坐等待下文。一個日理萬機的宰相驟然召見自己這個小小著作郎,總不成爲了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吧?

“嗯,聽說仁仲父親早逝,家中除了老母之外還有一個幼妹?”

說到自己家中的情況,霍端友不由露出了一絲溫和的笑容:“不錯,我已經將家母和舍妹接來京城居住,舍妹如今年方二八,我也想爲她尋一個年輕才俊以作佳配。等到她出嫁,我這個長兄也就能夠放心了。”突然,他一下子醒悟了過來,直直地注視着高俅的眼睛,結結巴巴地問道:“高相……高相莫非是說……”

雖然早就命人問清楚了狀況,但聽得霍端友親口說出來,高俅終於完全放下了心,此時順勢笑道:“沒錯,就是你想的那麼回事。我看你才學秉性俱是上上之選,那麼你的妹妹一脈相承,想必也是知書達理,與嚴學士正是良配。”

“此事太過突然……”

“我知道姻緣之事不可強求,你回去好好考慮考慮,如若認爲可行,我會轉告嚴學士,他自己會派人上門提親。你不必擔心與嚴學士聯姻會對你有什麼影響,聖上用人始終恪守才德二字,既不會因一人進言而給人驟進之階,也決不會爲了區區一樁婚姻而貶抑了賢才。”

直到出了高府,霍端友猶覺懵懵懂懂。同在朝中,炙手可熱的樞使嚴均託高家大婦尋求續絃地消息他當然聽說過,畢竟,那幾乎是讓整個京城的名門世家轟動的大事,可是,他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這已經大半年沒結果地事情居然會落到自己的身上。

高俅的話說得很宛轉,讓他回去和家裡人商量商量,沒有任何的逼迫,但是,最後那一句提醒卻意味深長。帶着心亂如麻地思緒,他踏進了自家大門。

數日後,正式的消息便傳開了。斡林學士,籤書樞密院事嚴均派人向著作郎霍端友提親,求取其妹霍嫺爲繼室。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那些原本一心想要和嚴均結親的人家無不是驚愕莫名,誰都沒有想到,嚴均會娶一個在京城毫無根底的女子作爲繼室。

“沒有根底?他要是真的想要根底,當初就不會拒絕我的好意了!”

見長子蔡攸談笑間道出瞭如今坊間的一片惋惜之聲,蔡京不免嗤之以鼻:“我朝向來不重門第,當初相州韓氏再貴重,也不會因爲你娶了他的一個女兒而仕途通達。這婚姻之道不過是橋樑,能夠掃除些許障礙,對於嚴均這樣炙手可熱的官員來說,反而是娶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女子更加妥貼,更何況,那還是上一科狀元的妹妹。”

“父親說的是。”正式進入朝堂不到一年,賜進士出身,除秘書郎,擢直秘閣,蔡攸的路走得異常平穩,人也變得沉着了許多,只有目光中時常閃爍的陰狠之色始終未變。此刻,他接過家人送來的茶盞送到了父親手上,這才說道,“高伯章和嚴均達此舉,應該是爲了收士子之心。”

“看來你確實長進了!”蔡京瞟了一眼長子,微微抿了一口杯中茶水,細品之後便覺得齒頰留香,“高伯章和嚴均達在朝中時日不過數年,自然不如我和你叔父的人脈,不過,他們勝在得聖心,所以只要肯做,這些事情都是手到擒來的。王處道受他薦舉經略熙河,趙正夫繼他之後治理西南,兩邊都做得有聲有色。王處道也就罷了,我倒是沒想到,趙正夫在親民資序上沒經歷過多少時日,在民政上居然能夠做到那個程度,看來過一段日子說不定就要回來了。”

“要不是當初趙挺之從中作梗,王厚便肯定是唯爹你馬首是瞻,又怎麼會讓高伯章佔先?”提到當年舊事,蔡攸不覺臉色一變,竟重重冷哼了一聲,“爹本與他交情菲淺,他卻幫着別人,如此人豈可放任其回朝?”

“我只是說他可能回來,誰說他就一定能夠回來?”蔡京眉頭一挑,臉上露出了深深的自信之色,“雖然在聖眷上我略遜高伯章一籌,但是於治國一道上,我自信絕不輸於他,若非這一點,你以爲爹我爲何能坐穩這尚書左僕射之位?攸兒,好生去做,爹只能夠爲你鋪路,將來如何便要靠你自己了!”

“孩兒明白!”

望着蔡攸步出書房,蔡京忍不住微微嘆了一口氣,喃喃自語道:

“有些事你還是不明白。”只是沉吟片刻,他便扯過一幅宣紙,蘸滿濃墨奮筆疾書了起來。他如今位高權重,縱有心思也不能事事對他人言,不免將滿腔思緒全都傾瀉在了筆下。旁人若是能得他親筆手書一幅,往往是視若珍寶不肯示人。不過,數盡朝中,除了趙佶之外,有他親自贈送題字手書的也只有寥寥數人而已。正當他寫得酣暢淋漓之際,外頭突然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相爺!”

寫到一半被人打攪了興致,蔡京自然是惱怒萬分,可是看清了管家後頭的那個人,他立刻便消了滿腔怒火。因爲那個手捧長卷的不是別人,正是福寧殿的一個內侍。

“蔡相,聖上新作了一幅畫卷,一時不知該題何字,因此命小人將畫卷帶來,請蔡相品鑑之後題字。”

“哦?”雖然時常和趙佶一起品鑑字畫,但這種事蔡京還是頭一次遇到,心中不免有些驚疑。略一沉吟,他便笑着點了點頭,“既然是聖上欽點,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不過,我聽說聖上最近作畫頻繁,難道只有這一卷未得題字?”

“蔡相果然通曉聖意,沒錯,聖上還畫了另一幅長卷,準備過兩天命人送往高府。聖上說,那一幅是爲了賀高相,而這一幅和蔡相合作的畫,他日會作爲送給嚴學士的婚儀賀禮!”)

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28章 千萬人中挑駙馬第7章 天家兄弟皆有心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18章 鉅商雲集第32章 得寸進尺第35章 引金蘭希圖固己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15章 球場驚變第16章 佳兒佳婦佳偶成第24章 巧言令色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33章 見嬌婿語重心長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38章 聞和親君臣色變第22章 防微杜漸第1章 星變奇觀天下震第40章 鴻鵠之志第16章 燕小七單身歸來第9章 診親王醫官驚心第36章 通訊息英娘求援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32章 隱門弟子第35章 蔡學士語訓長子第40章 塵埃落定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31章 大相國寺遇故人第5章 賀正旦父子忌深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27章 殺伐決斷第28章 擊掌爲誓第13章 觀相撲官家有感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34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4章 重若千鈞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10章 病西施沉痾得解第19章 遼使告哀第7章 王府密謀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23章 先斬後奏亦良方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10章 病西施沉痾得解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37章 晴天霹靂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16章 朝會風波第16章 佳兒佳婦佳偶成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22章 防微杜漸第9章 因緣巧合得悍將第24章 弄虛作假第17章 出人意料第33章 元宵佳節團圓忙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2章 初入高門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7章 趁慌亂別有所第17章 鷸蚌相爭漁翁現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23章 訓諸弟蔡攸發威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26章 聞諫言夜審心腹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23章 先斬後奏亦良方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39章 公平交易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28章 名將宗澤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22章 曾布回朝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13章 明修道暗度陳倉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
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28章 千萬人中挑駙馬第7章 天家兄弟皆有心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18章 鉅商雲集第32章 得寸進尺第35章 引金蘭希圖固己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15章 球場驚變第16章 佳兒佳婦佳偶成第24章 巧言令色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33章 見嬌婿語重心長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38章 聞和親君臣色變第22章 防微杜漸第1章 星變奇觀天下震第40章 鴻鵠之志第16章 燕小七單身歸來第9章 診親王醫官驚心第36章 通訊息英娘求援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32章 隱門弟子第35章 蔡學士語訓長子第40章 塵埃落定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31章 大相國寺遇故人第5章 賀正旦父子忌深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27章 殺伐決斷第28章 擊掌爲誓第13章 觀相撲官家有感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34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4章 重若千鈞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10章 病西施沉痾得解第19章 遼使告哀第7章 王府密謀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23章 先斬後奏亦良方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10章 病西施沉痾得解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37章 晴天霹靂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16章 朝會風波第16章 佳兒佳婦佳偶成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22章 防微杜漸第9章 因緣巧合得悍將第24章 弄虛作假第17章 出人意料第33章 元宵佳節團圓忙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2章 初入高門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7章 趁慌亂別有所第17章 鷸蚌相爭漁翁現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23章 訓諸弟蔡攸發威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26章 聞諫言夜審心腹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23章 先斬後奏亦良方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39章 公平交易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28章 名將宗澤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22章 曾布回朝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13章 明修道暗度陳倉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