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微服出遊

對於高俅歷來對時事直言不諱的態度,趙佶一直很是欣賞,此時的不加遮掩更是正對他的脾胃,換作別個大臣,縱使真的這麼想,也得拐彎抹角纔會說出來,自然不會像高俅這麼直接。趙佶雖然沒有受過太子儲君的教育,但擔任教授之職的都是那些飽學鴻儒。那些人成天把聖賢之說掛在口頭,彷彿只要通曉儒學經義就能治理好國家,因此他更多的時候是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只是嘴上唯唯而已。對於費盡心機方纔得到皇位的他來說,只要乾淨利落,就算用一些爲人詬病的手段也無所謂。

“好你個高伯章,要是讓韓忠彥那些墨守成規的老臣聽見你這些話,指不定又給你派一個罪名!”話雖如此,他卻沒有一絲一毫怪罪之意,沉吟片刻便發話道,“如今是安素知樞密院事,他和韓忠彥一樣,素來對於用兵兩個字是慎之又慎,恨不得馬放南山永息兵戈,和他商量這種事情無異於對牛彈琴。不過,安素畢竟老了,朕準備任命一個年富力強的人籤書樞密院事,你有什麼合適的人選嗎?”

高俅聞言不由苦笑,上次他才向趙佶推薦了宗澤爲監察御史,如今倒好,這個年輕的官家竟問起自己這種朝廷重臣人選,難道真以爲自己有個百寶囊,人才一抓一大把麼?儘管他有心推薦一個武將出身的官員入樞密院,但一想到自英宗朝以來,能夠以一介武將的身份進入樞密院的就只有郭逵一個人,而且總共也沒待多少時間,只得打消了這個打算。

“聖上,對於軍事,微臣並沒有什麼大見識。不過,樞密院中年邁的又何止安素一個人?”高俅見趙佶一瞬間神色大變,心中更加篤定,“如今同知樞密院事的是翰林學士蔣之奇←也已經年過七旬。若是讓這些資歷過深的老臣始終執掌樞密,那麼,別說收回邊地寸土,就連日常事務也不見得能夠料理分明。聖上既然自即位以來便大力提拔新人,那不妨挑選一些已經在各地做過數年地方官,考評優異且瞭解軍事的年輕人,讓他們進樞密諸房歷練幾年,等到他們熟悉了一應事務之後。聖上何愁無人可用?”

“伯章,朕有時真的發覺,不管什麼事到了你這裡,似乎總能找到應對之道啊?”趙佶似笑非笑地打量着高俅,見其立刻露出了誠惶誠恐的神色,不由啞然失笑。“你別拿糊弄外人地那一套來糊弄朕,朕和你的交情不是一天兩天了,看你這副樣子就知道是假裝的!行了,朕明天就在樞密院現有的官員裡選一個忠實可靠的年輕人,讓他協助你。只要能讓耶律延禧倒行逆施自毀江山。那麼我大宋坐收漁翁之利有何不可?”

“聖上英明!”高俅笑吟吟地送上一句奉承。得到的卻是趙佶一個沒好氣的眼神。

趙佶纔在高府待了一個多時辰,心驚膽顫的童貫擔心微服出宮惹出更多地麻煩,一再哀求這位官家回宮。最後見一切勸說無果之後,他只得用求救的目光看着高俅←可不是當年權傾內宮的樑從政,也不是有擁立之功的郝隨,區區一個內廷供奉官完全是這位官家一時喜好才賜下的名義,一旦出了什麼紕漏,他的什麼野心志向就全完了!

“聖上,如今時候不早了,你還是回宮吧!”高俅雖然對童貫充滿了惡感,但是,趙佶如今好歹是在自己的府邸。若是出了變故,頭一個倒黴的還是自己。

“伯章,你什麼時候也變得這麼羅嗦了!”趙佶難得有一天好興致,哪裡會那麼容易聽勸,“朕好久沒有出宮遊玩了,今兒個天氣好,朕也不向你提什麼過分的要求,去酒肆喝酒總可以了吧?”

“聖上!”高俅聞言大驚,左思右想只得勉強應承了下來。“既然聖上堅持,那且容臣去安排一下護衛,這些禁軍雖然身手不凡,但爲了以防萬一……”

“行了行了,朕都聽你的!”趙佶不耐煩地揮了揮手,隨即露出了神往地表情,“一年多了,朕始終悶在宮裡沒有外出走動過。伯章,要是待會你敢掃興,朕絕對不會放過你!”

話說到這個份上,高俅還有什麼辦法,只得在心腹家人中挑選了幾個孔武有力地,命他們換了各色裝扮前後照應,自己又匆匆換了便裝,這才和趙佶一起出門。

汴京酒樓飯莊一向最多,來往的既有達官顯貴王公大臣,也有販夫走卒三教九流,最是熱鬧繁華。那迎風招展的旗幟底下,時常可見一身短打扮地小二在那裡扯着嗓門吆喝,此起彼伏的聲音別有一番盛世景象。

爲了防止有人認出這位微服出遊的大宋官家,高俅特意讓趙佶作了一些局部改裝,除非是時常面君的重臣,旁人很難認出趙佶,這也讓旁邊的童貫眼睛大亮。一行人沿着州橋逛了一圈,趙佶便看中了一處三層樓的臨街酒肆,高俅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對於此地的任何印象,爲了謹慎起見,他只得招來一個家人詢問了幾句。待到他明白此處是自己的產業時,臉上立刻露出了貨真價實的驚訝之色←如今早已把生意交給了一干管事打理,而總攬一切事務的是妻子英娘,此時此刻,他地心情頓時大定,臉色也輕鬆了下來。

趁着趙佶和高俅上樓的功夫,童貫也悄悄溜進了廚房。今日的事情他看得分明,再結合往日大內禁中的種種傳聞,他自然領悟到了如今誰纔是御前最受信任的人←自二十出頭淨身入宮,已經在宮中待了二十餘年,歷經神宗、哲宗和本朝,深得察言觀色的要旨,本能地感覺到高俅似乎對自己有些敵意。爲了能夠保住如今官家對自己的寵信,他只能從旁另闢蹊徑。

三樓臨窗處,幾個夥計正在手忙腳亂地佈置着,不一會兒,原本的布簾便被幾扇精緻的山水屏風替代,中間地一道板壁也被移開,兩間包廂變成了一間,自然顯得很是寬敞。趙佶本意親民,卻不料高俅來了這麼一出,只得狠狠瞪了他一眼,這才首先落座←望着樓下來往的人羣,突然若有所思地道:“伯章,還記得那一次在酒肆中,你抱着朕跳樓逃生的情景麼?”

高俅立時沉默了,那是自己第一次見到趙佶,那時這位大宋官家只是一位癡迷於書法的郡王,但是,應該就是那一次的事情,使得兩人之間有了一種異乎尋常的信任,纔會有如今的場面。“我當然不會忘記。”此時此刻,他突然忘記了君臣際野,微微一笑道,“公子那個時候還只有十一歲,好學之外還調皮搗蛋得很。”

“誰說不是呢?”趙佶非但沒有發火,心中反而浮出了一種更加親切的感覺。

正當兩人全都沉浸在對往事的追憶中時,一陣爽朗的笑聲打破了這難得的寂靜。大光其火的趙佶本欲派人前去訓斥,卻突然想起自己如今是微服出遊,只得怏怏不樂地抱怨道:“真是的,想找個清靜的地方都不行!”

高俅心中暗笑,要是自己真的吩咐整個酒肆不準接待外客,這位大宋官家指不定也得不滿意←心知肚明趙佶的脾氣,因此親自執壺勸酒道:“好了,公子你就消消氣,如今這時節年輕人最喜歡到酒肆呼朋喚友以求一醉,你總不能指望別人都在那裡喝悶酒吧?”此時,旁邊的包廂傳來了幾聲動靜,顯然被那些新來的人佔據了。

趙佶一仰頭灌下一杯,正欲開口說話時,旁邊便傳來了幾句寒暄。緊接着,一老一少便攀談開了。

“連公子,令尊家大業大,居然放心讓你這個獨子出海,實在是魄力非幾”這是一個有些老邁的聲音。

“哪裡,陳老過獎了,我只是出海歷練一下,小打小鬧的不成氣候。海上的營生畢竟還得靠那些水手和船員,我這個養尊處優慣了的人只是拖累。”說話的顯然是一個年輕人,話語中不帶半點傲氣,聽起來令人如沐春風,大生好感。“家父雖然也經營了不少產業,但對於和海外夷人互市並不熟悉,所以才囑託我來拜訪陳老。陳老多年出海經驗豐富,若是肯再度出山……”

“唉,如今是你們年輕人的時代,我已經老了,這把老骨頭再也經不起海上的風浪,連公子實在是太看重我了。”那說話的老者頗有些倚老賣老的派頭,隔了許久方纔低聲道,“連公子是否知道,前些時日傳出風聲,說是朝廷也有派官船出海的打算!”

“此話當真?”年輕人顯然大吃一驚,許久才反應了過來,爽朗地笑道,“官商官商,其實何止商者言利,朝廷也得時時言利。若是朝廷真的派船出海,那高麗和日本以及南邊的交趾就遠遠不能滿足互市的需要了。畢竟,那裡市場有限,該是開闢新航線的時候了。”

這話一出,不僅外頭的那個老者沒了聲音,雅座中的高俅和趙佶也不由面面相覷,其中尤以高俅最感震動。一聽到那老者稱呼年輕人連公子,再加上談的都是生意上的事,他很快聯想到了一個人物,腦際靈光一閃。若是自己沒有猜錯的話,那個所謂連公子很可能是連建平獨子連烽,想不到其人年紀輕輕竟能看得如此長遠。

第15章 念舊情天子恩重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第39章 慰長嫂用心良苦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6章 解酋頭希晏進京第24章 浮出水面第40章 塵埃落定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12章 假戲真做探心機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34章 尚主乃是家門幸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12章 觀前路蔡相憂心第28章 投新主直趨南京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5章 祝融災肆虐禁中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11章 賓客盈門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12章 諜影迷蹤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20章 重拳出擊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7章 蔡老三陰結外援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22章 權利弊衆家俯首第25章 出奇兵火燒宗水第30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8章 商人重利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4章 求寬心清照南下第6章 風雨欲來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17章 老少將軍論舊制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10章 爲爭位各展身手第14章 重若千鈞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12章 諜影迷蹤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6章 朝廷猶重軍武事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36章 宮中私語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25章 花中澄心第33章 見嬌婿語重心長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3章 蠻女多情投懷抱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26章 驚聞隱情第6章 重操舊業第28章 名將宗澤第32章 盛勢出巡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35章 王府大變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40章 溘然長辭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19章 引蛇出洞謀雙鵰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17章 風雲突變第40章 凡事皆有雷火線第7章 蔡老三陰結外援第40章 爲招納紛爭再起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3章 聞風聲二妃籌劃第29章 成才府偶遇故人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24章 弄虛作假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25章 鬧劇連連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12章 應邀約高俅承情
第15章 念舊情天子恩重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第39章 慰長嫂用心良苦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6章 解酋頭希晏進京第24章 浮出水面第40章 塵埃落定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12章 假戲真做探心機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34章 尚主乃是家門幸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12章 觀前路蔡相憂心第28章 投新主直趨南京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5章 祝融災肆虐禁中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11章 賓客盈門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12章 諜影迷蹤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20章 重拳出擊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7章 蔡老三陰結外援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22章 權利弊衆家俯首第25章 出奇兵火燒宗水第30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8章 商人重利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4章 求寬心清照南下第6章 風雨欲來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17章 老少將軍論舊制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10章 爲爭位各展身手第14章 重若千鈞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12章 諜影迷蹤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6章 朝廷猶重軍武事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36章 宮中私語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25章 花中澄心第33章 見嬌婿語重心長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3章 蠻女多情投懷抱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26章 驚聞隱情第6章 重操舊業第28章 名將宗澤第32章 盛勢出巡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35章 王府大變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40章 溘然長辭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19章 引蛇出洞謀雙鵰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17章 風雲突變第40章 凡事皆有雷火線第7章 蔡老三陰結外援第40章 爲招納紛爭再起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3章 聞風聲二妃籌劃第29章 成才府偶遇故人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24章 弄虛作假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25章 鬧劇連連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12章 應邀約高俅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