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兩條路選擇

沐愛軍說的受累,趙國陽一聽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不用說,財政部固有資產管理局這一趟,自己肯定是要走的。

當然了,到時候沐廠長這個一把手肯定也跑不掉,是要和自己一起去。

但是如何和國內其他十多家廠子競爭的重擔,無疑是會壓在自己肩膀上。

看着沐廠長殷切射過來的目光,趙國陽就笑着舉杯道:“沐廠長,這個您放心好了。我這身子板還算結實,應該撐得住!”

聽了這話,沐愛軍就寬慰的笑了。

一旁的丁豔紅、沐依依母女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上都露出了釋然的笑容。

在沐廠長家裡吃完了飯之後,趙國陽又坐了一會兒,就起身告辭了。

沐愛軍也沒攔着他,只是讓女兒陪他走走。

倒是丁豔紅跟上來,熱情的拉着趙國陽說了好一陣子話,讓他以後自己沒做飯的話,就過來搭個夥兒。

按她的說法,也就是添雙筷子的事兒。

對此,趙國陽嘴上雖然下來客氣應了下來,心裡卻是敬謝不敏。

雖說自己和沐廠長關係好,又是門對門,可要是經常往他家裡跑蹭飯的話,也不太合適。

就算沐廠長瞭解自己爲人,不會在意,可不明就裡的人知道了,背後肯定會議論幾句不是?

再說了,趙國陽現在有車,去哪兒吃飯都是很方便的事兒,實在沒必要麻煩人家丁阿姨。

和趙國陽並肩在路上散步,看着他若有所思的樣子,沐依依就歪着腦袋對他說道:“國陽,明年我MBA就要畢業了。你說,我是回國發展好呢,還是留在英吉利呢?”

趙國陽不疑有他,略一沉吟就直接開聲道:“這個嘛,主要還是看你個人的意願了。”

“說起來,現在留在英吉利肯定是機會更多一些;但是,國內的發展前景,真的不可小覷。”

趙國陽語重心長的說道:“現在國家對國民經濟發展已經越來越重視,優先級別已經放在了第一位。”

“我敢保證,不出五年,咱們國內的各項經濟指標,一定會有一個跳躍式的發展。”

“如果依依你能夠在這跳躍式發展來臨之前,早早在國內佔一個坑,幾年之後,絕對有可能收到豐厚回報……”

聽着趙國陽無比認真的話語,沐依依就用力點了點頭道:“我明白國陽你的意思了,你還是希望我回國發展是不是?”

說到這句的時候,夜色之下,沐依依的臉上隱隱泛起一絲紅暈。

趙國陽沒有注意到身邊這女孩子表情的變化,他毫不猶豫的說道:“沒錯,以依依你的學識,回國之後無論是加入某些跨國企業,還是自己創辦公司,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根據我個人的分析,隨着國內改革開放的步伐進一步加大,咱們和世界各國的貿易、交流將會越來越頻繁。”

“這對你這麼一個名牌大學的MBA來說,可是一個抓住機遇,發揮才華的大好機會啊!”

沐依依“唔”了一聲,認可的點了點頭道:“國陽,沒想到你一個學機械的工程師,對國際、國內的經濟形勢,分析起來也是頭頭是道呢!”

聽了這話,趙國陽心中就是一陣好笑,心說你這對我的瞭解還是太少,要是知道我連你們商學院MBA的課程,都能講個八九不離十,那不是要驚得下巴都合不起了?

趙國陽和沐依依走了一路,聊的也很透徹。

看得出來,這位大小姐對自己的話還是很信服的。

只是不知道,她這要真是放棄了國外的大好資源,回國發展的話,沐廠長和丁阿姨,是要感謝自己呢,還是要跟自己急眼呢?

回去的時候,趙國陽不忘從自己車子的後備箱,拿出了一堆松江市之行帶回來的土特產帶上去。

二人一起上了三樓,目送着沐依依進了屋之後,趙國陽才和她擺擺手,回到了自己的屋子。

回去之後,趙國陽躺在的牀上就忍不住想起了今天晚上和沐廠長的這番定計。

說起“全地形車”這種新興事物,趙國陽覺得它已經不能簡單用“交通工具”來定義了。

它的娛樂性,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要超過實用性。

就好像國際上赫赫有名的交通運輸設備製造商——龐巴迪,在全地形車上的設計思路,就堪稱經典。

龐巴迪,是一家總部位於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爾的交通運輸設備製造商。

其主要產品有支線飛機、公務噴氣飛機、鐵路及高速鐵路機車、城市軌道交通設備等。

龐巴迪這個名字,也許對九十年代初的華夏人來說有些陌生。

但是,在西歐和北美,這個名字其實和波音、空中客車一樣“如雷貫耳”。

在它的老家加拿大,龐巴迪公司甚至有“加拿大的通用電氣”之稱。

這家制造業巨頭,在成立之處,就一直對自己的設計保持着高要求,向來以創新爲自己產品的特色。

趙國陽在重生之前,曾經和這家公司在一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上有過合作,因此對其產品還是很瞭解的。

在他看來,拋開飛機、鐵路及高速鐵路機車等業務在國際上的排名不說,龐巴迪的“全地形車”項目,在全球範圍內,絕對是執牛耳者。

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150匹馬力的規格,龐巴迪的“獨行俠”系列全地形車,比之“北極星”、“雅馬哈”、“john deere”等公司的產品,價格上要貴了兩倍有餘。

可即便如此,龐巴迪的車子,在銷量是依舊能保證全球領先的水平。

這也說明了這個公司,在產品質量和技術上的全面領先優勢。

現在,自己的宏達機械廠既然想要參與到全地形車項目的競爭之中,就面臨着兩條路選擇。

一個,自然就是像龐巴迪這樣,更注重產品質量和娛樂性的精品路線。

另一個,就是國內其他機械製造商必定選擇的實用性路線了。

事實上,假如國內現有的零部件生產技術和工藝,能夠達到趙國陽的要求,那麼他肯定是沒有任何遲疑的,會選擇第一條路。

只是可惜,趙國陽對國內現在的機械製造的基礎產業水平,十分了解。

沒有個十來年時間好好追趕一下,肯定是沒有機會走這條路的。

當然了,這並不代表宏達機械廠想要走這條路,就真要等這麼久。

趙國陽相信,未來只要自己能夠涉足到一些基礎產業領域,幫助國內這方面的技術工藝水平迅速提高之後,追趕龐巴迪就絕不是空中樓閣了。

到那時候,不但是宏達機械廠的“全地形車”了,包括興泰國際外貿公司、SMS工程機械集團公司的許多產品,都是可以從中受益的……

……

第二天上午一上班,趙國陽就被沐愛軍一個電話叫到了會議室,參加會議。

和之前的幾次一樣,今天這個會議,還是那幾個老面孔。

廠長沐愛軍居中而坐,左右兩邊分別是張志忠、賀菊生;二人兩邊則依次是馬建、王有昌、連紅軍、趙國陽。

從這個座位的次序,大概也能看出大家在廠裡的排名先後。

毫無疑問的,賀菊生雖然是後來的,但是順序還是要在馬建、王有昌之上。

當然了,他現在的工作分工並不重要,只是協助張志忠分管了黨務、人事的一些工作。

可以說,這樣的分工和他這個名義上的“三把手”,是非常不配的。

對於這樣的安排,賀菊生心中當然是非常不滿了。

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想要在宏達機械廠順順當當的幹下去,並趕上廠裡升格的這趟東風,就必須要和廠長沐愛軍搞好關係。

這些天,賀菊生反思了一下自己之前那次開會的一些做得不好的地方,已經漸漸有了一些計較。

沐愛軍的聲音依舊是以往一樣洪亮,在人到齊了之後,他就朗聲說道:“今天召集大家來看這個新品研討會,是關於廠裡可能要開展的一個新項目的……”

“又要開展新項目?”聽到沐愛軍的這番言述,賀菊生就是一陣茫然。

坐在最邊上的趙國陽,一邊認真的聽着沐廠長的發言,一邊漫不經心的觀察着這位賀副廠長的表情變化。

由於重生之前,自己本身就居於一個比較高的位置。

因此一直以來,趙國陽對於別人的挑釁,還是不怎麼放在心上的。

但是這個賀菊生,卻是結識的這麼多人之中,第一個讓他心生反感的。

不僅僅是因爲他的囂張跋扈,在第一次開完會之後,趙國陽就摸清楚了這傢伙是個什麼人了。

心胸狹隘、睚眥必報,這些都不是主要的。

最關鍵的是,這傢伙對機械方面是一竅不通,還老想着搶班奪權,這是趙國陽絕對不允許的。

會議室中間,沐愛軍的講話還在繼續。

環視在場衆人,他用抑揚頓挫的語調開聲道:“情況是這樣的,昨天上午,我接到了國家固有資產管理局,機械工業處杜浩處長的電話,問我有沒有意向,參加固有資產管理局一個全新項目的競爭之中……”

聽到這裡,會議室裡的幾個人都是吃了一驚,臉上紛紛露出了疑惑之色。

第703章 “花架子”,中看不中用第151章 產業結構要調整第878章 三億美金,綽綽有餘第24章 真是福將啊!第244章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第615章 卯上了第863章 這樣的人才要多重視第646章 來自桑巴國的好消息第554章 我們倆是‘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第374章 這事兒我看可以這麼辦第586章 編瞎話都不會第346章 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第805章 我來畫個圖吧!第566章 老謀深算的鄭賢勇第844章 東京見聞第169章 你也有份兒第840章 ‘主幹線’的線路問題第409章 聽君一言,感慨良多第468章 一切要“以人爲本”第275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146章 弄潮兒第466章 他纔是話事人嘛第336章 把握一個原則——不卑不亢第46章 淬火斑點的問題第835章 颶風雪地摩托車第311章 人才斷層哪裡都有第455章 這個題目太難了第263章 渦輪增壓的老化問題第881章 我想了解一些事第71章 我說的話可能你不愛聽第888章 還有一個好消息第493章 最好的選擇:多面開花第566章 老謀深算的鄭賢勇第905章 辦法是人想出來的第281章 打包價五百萬美金第473章 別激動,不是做夢第14章 羊城第130章 只是因爲低調第73章 大局觀念還是差點第403章 投石問路第499章 三個應用特點第550章 “炫耀”的毛病第834章 舍小博大的策略第309章 咱們現在賣的是設計第249章 汗顏的趙國陽第462章 老狐狸馬國強第624章 礦井提升機項目成了第286章 個個都有份第71章 我說的話可能你不愛聽第446章 兩條路選擇第664章 移動的‘百科全書’第826章 防患於未然嘛第935章 這實在是一個神話第120章 迫在眉睫的改變第494章 非洲是個大市場第924章 出了緊急狀況第135章 制動系統感載機構技術第450章 來走個過場的吧?第371章 三個人挑起三大塊第35章 技術性錯誤第672章 做足了準備第948章 瑞典的斯堪尼亞第108章 “投降主義”言論第361章 宋主任的“語言藝術”第185章 陸志興的觀點第418章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第860章 卓青峰要來寧海第44章 黑旋風李河山第523章 唯一的變數沒了第396章 拾遺補缺的‘返修工’第450章 談會的目的和意義第215章 大家先乾一杯第754章 着眼於未來第465章 有些東西是沒法改變的第782章 只要他一個就成了?第875章 只想和你交個朋友第864章 領導來捧場了第255章 語出驚人的小趙同志第316章 缺少創新精神是個普遍問題第469章 收服人心有一套第197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438章 要來一個副廠長了第488章 新手容易犯的錯誤第645章 當哥哥的期望第712章 拜訪開普敦造船廠第705章 合作的前景第722章 趕鴨子上架第956章 忘性比較大第173章 心理承受能力不行啊第114章 四代雅閣技術特點第378章 遇到找茬的第906章 有什麼配不上的?第237章 你還知道是緣分啊第738章 兩大難處第745章 慕容老師的決定第224章 特別年終獎第394章 搞銷售,要跳出固有思維第748章 改制風聲第316章 缺少創新精神是個普遍問題
第703章 “花架子”,中看不中用第151章 產業結構要調整第878章 三億美金,綽綽有餘第24章 真是福將啊!第244章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第615章 卯上了第863章 這樣的人才要多重視第646章 來自桑巴國的好消息第554章 我們倆是‘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第374章 這事兒我看可以這麼辦第586章 編瞎話都不會第346章 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第805章 我來畫個圖吧!第566章 老謀深算的鄭賢勇第844章 東京見聞第169章 你也有份兒第840章 ‘主幹線’的線路問題第409章 聽君一言,感慨良多第468章 一切要“以人爲本”第275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146章 弄潮兒第466章 他纔是話事人嘛第336章 把握一個原則——不卑不亢第46章 淬火斑點的問題第835章 颶風雪地摩托車第311章 人才斷層哪裡都有第455章 這個題目太難了第263章 渦輪增壓的老化問題第881章 我想了解一些事第71章 我說的話可能你不愛聽第888章 還有一個好消息第493章 最好的選擇:多面開花第566章 老謀深算的鄭賢勇第905章 辦法是人想出來的第281章 打包價五百萬美金第473章 別激動,不是做夢第14章 羊城第130章 只是因爲低調第73章 大局觀念還是差點第403章 投石問路第499章 三個應用特點第550章 “炫耀”的毛病第834章 舍小博大的策略第309章 咱們現在賣的是設計第249章 汗顏的趙國陽第462章 老狐狸馬國強第624章 礦井提升機項目成了第286章 個個都有份第71章 我說的話可能你不愛聽第446章 兩條路選擇第664章 移動的‘百科全書’第826章 防患於未然嘛第935章 這實在是一個神話第120章 迫在眉睫的改變第494章 非洲是個大市場第924章 出了緊急狀況第135章 制動系統感載機構技術第450章 來走個過場的吧?第371章 三個人挑起三大塊第35章 技術性錯誤第672章 做足了準備第948章 瑞典的斯堪尼亞第108章 “投降主義”言論第361章 宋主任的“語言藝術”第185章 陸志興的觀點第418章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第860章 卓青峰要來寧海第44章 黑旋風李河山第523章 唯一的變數沒了第396章 拾遺補缺的‘返修工’第450章 談會的目的和意義第215章 大家先乾一杯第754章 着眼於未來第465章 有些東西是沒法改變的第782章 只要他一個就成了?第875章 只想和你交個朋友第864章 領導來捧場了第255章 語出驚人的小趙同志第316章 缺少創新精神是個普遍問題第469章 收服人心有一套第197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438章 要來一個副廠長了第488章 新手容易犯的錯誤第645章 當哥哥的期望第712章 拜訪開普敦造船廠第705章 合作的前景第722章 趕鴨子上架第956章 忘性比較大第173章 心理承受能力不行啊第114章 四代雅閣技術特點第378章 遇到找茬的第906章 有什麼配不上的?第237章 你還知道是緣分啊第738章 兩大難處第745章 慕容老師的決定第224章 特別年終獎第394章 搞銷售,要跳出固有思維第748章 改制風聲第316章 缺少創新精神是個普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