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這是非常靠譜的一件事

“循序漸進的方法其實很簡單,貴國可以先將近年來新興的電子電器和光學儀器生產的這一類廠家進行合併。”

“這些軍工企業的規模普遍不大,研究的產品重合度也很高,合併起來的難度相應比較小。”

趙國陽不緊不慢地說道:“在有了成功先例之後,接下來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整合行動了。”

“總之,整合資源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貴國的軍工企業重新煥發生機,使得在和其他國家的同行業競爭中,不會處於太大的劣勢……”

看着捷克斯諾伐克方面幾位大佬深思的模樣,趙國陽想了想,就又開聲道:“赫斯基先生,現在國際軍工企業的發展日新月異,新型的產品是層出不窮。”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貴國的一些‘軍工企業’選擇跟風而上,在技術上已經沒有優勢的情況下,想在新產品上和西方‘軍工’強國競爭,其實並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趙國陽說到這裡,捷克斯諾伐克方面的所有人,已經全都被他言談深深吸引住了。

赫斯基眨巴眨巴眼睛,定了定神,忙接口道:“趙研究員,對於咱們捷克斯諾伐克‘軍工企業’的發展方向,您肯定是有更好的建議吧,還請你給我們點撥點撥吧!”

也難怪赫斯基如此着急上火了,作爲捷克斯諾伐克工業和貿易部部長,在國家體制變化之後,赫斯基身上的擔子一下子重了許多。

僅僅這一年時間,國內的“軍工企業”就有三家倒閉,還有兩家也進入了清算的程序。

這樣嚴峻的形勢,使得赫斯基這個工業部長實在有些寢食難安的感覺。

然而,國內一些專家學者的研究論證結束之後,也依舊沒能提出什麼有可行性和針對性的意見來,這讓赫斯基很是頭疼。

現在這個華夏代表團的“首席顧問”似乎有辦法解決這個大難題,赫斯基自然不能放過這樣的機會。

一旁的特爾費爾知道這位老朋友的心中所想,當下也鄭重的出言道:“趙研究員,你放心吧,如果你能夠幫助咱們捷克斯諾伐克的‘軍工企業’走出困境的話,咱們大家都不會忘記這份‘恩情’的……”

特爾費爾這話說的雖然直接,但卻絕對是擲地有聲,讓人信服。

他說完之後,無論是克爾門奇克,還是赫斯基就都紛紛點頭表示認可。

對於這位大佬的承諾,趙國陽自然是相信的。

本來,他也沒有“謝恩自重”的意思,當下就摸了摸鼻子道:“謝謝赫斯基先生和特爾費爾的信任……”

“在我看來,想要重現貴國‘軍工企業’昔日的榮光,要分幾步來走。”

“首先,花巨大的代價,去和人家競爭那些虛無縹緲的新產品,這是肯定不可取的,貴國的‘軍工企業’要做的,反而是恢復一些傳統軍品的生產。”

“如貴國‘軍工產業’方面賴以成名的75型自動手槍、自動步槍、輕機槍、自行火箭炮、‘信天翁’L39型教練機等產品,之前因爲種種原因大量減產,或是停滯了,但是重新整合起來,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兒。”

“由於世界各國的‘軍工產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這些老的產品,在全球很多國家依舊有着廣闊的市場。而這一點,可能之前被貴國的軍工企業,給忽略了……”

“其次,現代‘軍工業’,對運輸的要求很好。以貴國在汽車生產方面的造詣,研究一些新式軍民兼用型吉普車、大中型貨車,並非難事。”

“一旦這些運輸工具研製成功,不但可以投放到國內外的‘軍工市場’,在民用運輸工具市場方面,也是有着相當強的競爭力。”

趙國陽每說一句,赫斯基臉上的喜色就多了一分。

他是搞工業出身,對趙國陽說的這些方法的可行性,當然有自己的判斷力。

很顯然,這位“趙研究員”這會兒說的幾點,都是捷克斯諾伐克國內“軍工業”亟待提高的地方。

他講的幾個措施,也都是有極強的可操作性。

趙國陽的講述還在繼續,他歇了口氣,一口喝乾了面前杯子裡的水,慢吞吞的道:“關於貴國‘軍工企業’未來這第三步,就是尋求對外合作了。”

“誠實的來講,貴國的國土面積較小,人口也不多。在一些大型‘軍工產品’的試製上,有着天然的劣勢。”

“在這種情況下,選擇一個好的合作對象,將一部分國內難以延續下去的項目,轉移到合作伙伴那邊,尋求共同開發,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趙國陽雖然沒有明說哪個是好的合作伙伴,但是他這話裡意思,已經很明確了,那就是華夏。

他這番話倒不是存了什麼私心,往自己國家的臉上貼金。

事實上,捷克斯諾伐克和華夏之間優勢互補,是顯而易見的。

前者國土面積小、人口少、技術水平高;而後者則恰好相反,是地廣人多,但是在“軍工業”方面,技術水平還比較低。

這兩者之間,有着天然的合作條件。

再加上兩國在雙邊關係方面,一直比較友好,可以說真要開展全方位合作的話,是非常靠譜的一件事。

這正因爲如此,在趙國陽講述這番話之後,捷克斯諾伐克的三位大佬就都紛紛點頭應和不已。

至於華夏代表團這邊,孟大使、杜義濤等人更是早就樂得合不攏嘴。

在今天這次宴會之前,華夏的這些大佬,可從來沒想過會有這樣的成果。

如果捷克斯諾伐克方面,真因爲趙國陽的這番話,同意了國內的“軍工企業”和華夏的深度合作,那他這個“首席顧問”的功勞,可就太大了。

趙國陽並沒有注意到自己身邊的幾位大佬,早就激動得身子都在發抖了。

看向赫斯基,他最後開聲道:“至於這最後一點,就回到了咱們先前討論的‘原點’了,那就是一步步爭取在新產品方面尋求突破。”

“這其中,可以先從產品改良這方面入手。運用先進技術改良傳統產品,使得產品的現代化、電子化、信息化方面,漸漸達到能與西方競爭的水平。”

趙國陽說道這兒,主賓席區後面坐着的那些企業家“大佬”,就有人按捺不住了。

一位大鼻子的“軍工企業家”,就滿懷期待的出言詢問道:“趙研究員,不知道您說的這個現代化、電子化、信息化,對‘軍工產品’來說,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趙國陽回身看了這位一眼,鄭重其事的點頭道:“沒錯,很重要。”

“當前,世界各國武器裝備發展的大趨勢就是,工業時代的機械化裝備正在逐步向信息時代的信息化裝備過渡。這一過渡將持續很長時間,各國過渡的速度也會有很大不同。”

“西方發達國家的裝備信息化建設起步早、進展快,其武器系統的主體已經實現信息化。”

“例如,美利堅陸軍的信息化裝備已佔其裝備總量的50%以上,其海、空軍的信息化裝備已達70%。”

趙國陽笑了笑道:“當然了,這些數字,我也是從美利堅的一些報紙上看到的,是‘老美’自己大大方方公佈出來的,其中有多少水分,亦或是它隱藏了多少真材實料,就不得而知了。”

趙國陽講到這裡,大家就都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同時,捷克斯諾伐克的幾位大佬,對這位“趙研究員”的博學多聞,也是暗暗心折。

“當然,美利堅是超級大國,它的所有一切走在前面,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趙國陽話鋒一轉,接着說道:“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雖然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大部分或絕大部分武器裝備仍然是半機械化、機械化裝備,但是它們也已經不同程度地開始走上了裝備信息化的發展道路。”

目光掃向先前發話的那位“軍工企業家”,趙國陽從容解釋道:“捷克斯諾伐克,作爲‘軍工業強國’,在技術水平上,其實是很高的,並不比西方那些所謂的軍工強國差多少。”

“但是,在現代化、電子化、信息化方面,貴國就有些相形見絀了……呃,現代化、電子化這兩點,咱們都能理解。就是不知道這個所謂的‘信息化’,到底是什麼意思。不知道趙研究員能否詳細的給咱們解釋一下?”

此時,一個頭發花白,年近六旬的老人,突然從人羣中慢慢踱步出來開聲道。

看到這位老者發了話,“企業家”那一桌的嘉賓,就都紛紛收了口,以示尊重。

看得出來,這位老者哪怕是在這麼多“優秀企業家”的眼中,都是“大拿”一般的存在。

“啊,霍納塞克先生,您什麼時候到的,真是有失遠迎啊!”

看到這位出現,作爲主人的克爾門奇克,連忙站起身迎接道。

“呵呵,克爾門奇克,我來了有一會兒。只是一直聽着這位‘趙研究員’的講述,太過聚精會神,以至於忘了和您還有赫斯基部長、特爾費爾部長打招呼!實在不好意思……”

第118章 遠見卓識(新年快樂,各位書友狗年旺旺旺)第73章 大局觀念還是差點第54章 認理不認人第777章 這是我應該做的第649章 挖掘機行業的現狀第381章 什麼是‘高、精、尖’第297章 沙鋼集團的領頭人第803章 一千萬美金,絕對不擡價第679章 毛遂自薦當個‘名譽主任’如何第844章 東京見聞第382章 蘊含的商機第799章 我不是開玩笑第642章 一舉數得的好事第118章 遠見卓識(新年快樂,各位書友狗年旺旺旺)第349章 我就給你一次機會第112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35章 技術性錯誤第119章 斗膽說兩句第201章 特事特辦第42章 瞌睡來了送枕頭第520章 頂真碰硬的計較第530章 斯柯達的生存法則第714章 技術換技術第294章 賺多賺少的問題第316章 缺少創新精神是個普遍問題第81章 想法超前第701章 不是偶然的找茬第79章 你有沒有什麼看法?第426章 這個廠長有點軸第503章 它並沒有這麼神奇第954章 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第87章 民營改制第623章 關注對手,從海關開始第911章 這話是真的吧?第846章 不要只看表面現象第551章 豪車可不是好叫的第384章 “富貴閒人”馬廠長第635章 你這個目標有點小第106章 松江未來更美好第900章 認可的自豪第944章 一個榮幸,也是一個契機!第216章 榮光機械廠的發展計劃第343章 掌聲響起來,目光看過來第392章 救場如救火第185章 陸志興的觀點第507章 這個機遇要爭取第75章 極高的榮譽第920章 這個應該就叫緣分吧第671章 這一天不會太遠第879章 不好打交道的朱友邦第570章 一鳴驚人的華夏汽車集團公司第712章 拜訪開普敦造船廠第212章 有能力和更努力第505章 提高自身實力也很關鍵第225章 江山易打本性難移第219章 這不是長久之計第641章 來訴苦的華國勝第28章 公交車風波第84章 信息溝通的重要性第868章 腓尼基的成功第851章 有能力纔有包容第557章 托馬斯的試探第651章 咬定青山不放鬆第117章 萬萬沒有想到第604章 基建工程的商機第839章 最主要的問題是資金第631章 趙總,請用茶第187章 給大家提供一點思路第446章 兩條路選擇第277章 你真是太神奇了第209章 猴子風光了第941章 西京市正式建廠第252章 各方關注焦點第681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539章 趙國陽的態度第762章 又被點將了第818章 兩手一起抓,對不對?第173章 心理承受能力不行啊第430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542章 汽車舒適性的研究第248章 兩個關鍵條件第696章 目光長遠的佈局謀劃第808章 擺攤式推銷第784章 救援三人組第689章 運輸問題好解決第672章 做足了準備第110章 前途一片光明第196章 跑業務要懂人情世故第677章 五天準備時間第540章 這個名頭的深層含義第294章 賺多賺少的問題第607章 京城二建的合作意向第134章 因何而發笑第693章 黃江南第275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640章 沐愛軍的心裡話第632章 親自去看一看第445章 宋大勇的驚訝第664章 移動的‘百科全書’第877章 張玉芳的質疑
第118章 遠見卓識(新年快樂,各位書友狗年旺旺旺)第73章 大局觀念還是差點第54章 認理不認人第777章 這是我應該做的第649章 挖掘機行業的現狀第381章 什麼是‘高、精、尖’第297章 沙鋼集團的領頭人第803章 一千萬美金,絕對不擡價第679章 毛遂自薦當個‘名譽主任’如何第844章 東京見聞第382章 蘊含的商機第799章 我不是開玩笑第642章 一舉數得的好事第118章 遠見卓識(新年快樂,各位書友狗年旺旺旺)第349章 我就給你一次機會第112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35章 技術性錯誤第119章 斗膽說兩句第201章 特事特辦第42章 瞌睡來了送枕頭第520章 頂真碰硬的計較第530章 斯柯達的生存法則第714章 技術換技術第294章 賺多賺少的問題第316章 缺少創新精神是個普遍問題第81章 想法超前第701章 不是偶然的找茬第79章 你有沒有什麼看法?第426章 這個廠長有點軸第503章 它並沒有這麼神奇第954章 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第87章 民營改制第623章 關注對手,從海關開始第911章 這話是真的吧?第846章 不要只看表面現象第551章 豪車可不是好叫的第384章 “富貴閒人”馬廠長第635章 你這個目標有點小第106章 松江未來更美好第900章 認可的自豪第944章 一個榮幸,也是一個契機!第216章 榮光機械廠的發展計劃第343章 掌聲響起來,目光看過來第392章 救場如救火第185章 陸志興的觀點第507章 這個機遇要爭取第75章 極高的榮譽第920章 這個應該就叫緣分吧第671章 這一天不會太遠第879章 不好打交道的朱友邦第570章 一鳴驚人的華夏汽車集團公司第712章 拜訪開普敦造船廠第212章 有能力和更努力第505章 提高自身實力也很關鍵第225章 江山易打本性難移第219章 這不是長久之計第641章 來訴苦的華國勝第28章 公交車風波第84章 信息溝通的重要性第868章 腓尼基的成功第851章 有能力纔有包容第557章 托馬斯的試探第651章 咬定青山不放鬆第117章 萬萬沒有想到第604章 基建工程的商機第839章 最主要的問題是資金第631章 趙總,請用茶第187章 給大家提供一點思路第446章 兩條路選擇第277章 你真是太神奇了第209章 猴子風光了第941章 西京市正式建廠第252章 各方關注焦點第681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539章 趙國陽的態度第762章 又被點將了第818章 兩手一起抓,對不對?第173章 心理承受能力不行啊第430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542章 汽車舒適性的研究第248章 兩個關鍵條件第696章 目光長遠的佈局謀劃第808章 擺攤式推銷第784章 救援三人組第689章 運輸問題好解決第672章 做足了準備第110章 前途一片光明第196章 跑業務要懂人情世故第677章 五天準備時間第540章 這個名頭的深層含義第294章 賺多賺少的問題第607章 京城二建的合作意向第134章 因何而發笑第693章 黃江南第275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640章 沐愛軍的心裡話第632章 親自去看一看第445章 宋大勇的驚訝第664章 移動的‘百科全書’第877章 張玉芳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