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基礎和條件

接待室內,趙國陽在被卓領導點名之後,就朗聲說起了自己的看法。

他淡然開口道:“關於寧海市是否有有資格升格爲地級市,省裡之前已經有過幾次調研,周教授也肯定是做了大量的研究,我就不班門弄斧了。在這裡,我就稍微講一講自己對於寧海市作爲地區中心城市的基礎和條件吧。”

聽了趙國陽平靜之中帶着沉穩的話語,一旁的周振坤就暗暗點了點頭。

在來之前,周振坤就已經對這位趙研究員有所研究。

理由很簡單,經過他這段時間一來的瞭解,這寧海市最紅火的四家企業之中,有三家都和這位傳說中的趙研究員,有着直接或者間接的關係。

如果說這位趙研究員只是搞活了一家企業,那說不定還有可能是運氣。

但是人家一手將“宏達機械廠”、“向陽機械廠”和自己的“榮光有限公司”全都捧了起來,這就肯定和運氣無關了。

周教授很想知道,到底這位趙研究員是個什麼樣的人物,能夠有偌大的本事。

此時見趙國陽想要發言,周振坤自然是打起了精神,準備聽他分說。

趙國陽並沒有注意到周教授正饒有興致的看着自己,他自顧自的開聲道:“作爲江南省中部的水陸交通樞紐,寧海市和廣陵市一直以來就是地位相仿。”

“廣陵市是京杭運河東部裡下河西部通向長江的門戶,而寧海市則是裡下河腹部地區通向長江的門戶。”

“作爲水運中心,寧海市早在很久之前就形成了江南省中部地區的物資集散中心了。其作爲水運中心的歷史,甚至還在廣陵市之前。”

“建國以來,隨着生產和交換的發展,以及交通條件的變化、行政區域的重新劃分等影響,寧海市在水運交通的地位確實有所下降。”

說到這裡,趙國陽就話鋒一轉道:“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它至今依然是江南省中部地區的水運中心,聯通着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水運,這是誰都沒法否認的。”

聽了趙國陽這第一段講述,卓青峰的臉色就露出了欣慰的神色。

而坐在這位大佬後面的黃德強、丁海二人,則是對視一眼,眼神中都有幾分震驚之色。

顯然,他們沒想到,這個年輕的趙研究員一開口就點到了要害上。

確實,無論是黃德強還是丁海二人,都對寧海市的交通中心的地位十分了解。

從地理上來說,寧海市不偏不倚,正好處在江南省的中間位置。

可以說它的交通中心的地位,是天然形成的,而不是吹捧出來的。

只是因爲本身只是個縣級市的緣故,這點一直被忽略了而已。

現在趙國陽一開口就將這點提了出來,顯然他對寧海市的優劣勢是非常清楚。

相比黃德強和丁海的驚訝,周振坤的感覺則可以用震撼來形容了。

因爲研究了寧海市已經有一段時間的緣故,這位周教授對於寧海市各方面的情況,已經可以說是如數家珍。

在他看來,這位趙研究員如此年輕,想要一下抓到重點,顯然是有點難度。

周振坤覺得,他這番講話能說出寧海市的一兩個優勢,就已經很不錯了。

可是從趙國陽這一開始的發聲看來,他這明顯就是有備而來。

聯想到之前這位趙研究員謙遜的話語,周振坤對他接下來的講述就更感興趣了。

對於他人的想法,趙國陽並不知曉。

他在停頓了片刻之後,就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段陳述。

“便利的交通,是一個地區形成經濟中心的必要條件。而成爲經濟中心的另一個基礎條件,就是它首先應該是商業中心,也就是一個區域內商品流通的中心。”

“從商品流通的關係,以及銀行的貨幣投放量、回籠量關係來看,寧海市的購買力,差不多有42%來自於外地。這樣的數據,顯然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寧海市商業中心的地位。”

趙國陽平心靜氣的說道:“可能各位領導也知道,我本人祖籍其實是江海縣的。但是我可以拍着胸口說,這逢年過節,咱們江海縣人想要購入高檔一點的服裝、年貨的話,第一選擇從來不是廣陵市,而是寧海市……”

“如果寧海市能夠升格成爲地級市,我想其商業中心的作用將更大。成爲江南省中部地區的又一個商業中心,絕對不是無稽之談。”

聽着趙國陽的這番誠摯的敘述,就連卓青峰都默默點了點頭。

確實,寧海市的商業中心地位,也是其升格地級市不可忽視的一個優勢。

說起來,在寧海市提出升格的同時,廣陵市下面另一個縣級區域——興泰市,也曾經動過這個腦筋,想要捷足先登搶到前面一個身位去。

興泰市敢於提出這一點的理由是,他們的GDP總量,是要超過寧海市。

但是興泰市的這個提議,在冒出來之後,很快就被否定了。

理由很簡單,寧海市的人口只有興泰市的五分之一多一點,還不滿17萬。

可即使這樣,寧海市全年的GDP也不過稍稍遜色於興泰市。

這兩廂一比較,孰優孰劣就非常清楚了。

而且,寧海市商業中心的地位十分明顯。

無論是江海縣、興泰市的人們,只要買大件,肯定都是去寧海市購買。

在商業方面,整個廣陵市裡,也就只有廣陵市區能夠凌駕於寧海市之上。

認真聽完了趙國陽說的這兩點,卓青峰就深深出了口氣道:“國陽,說得很到位!接着說,接着說……”

趙國陽“呃”了一下,有些受寵若驚的撓了撓頭。

看着他這副神情,在座早就被他折服的寧海市領導們這才反應過來,剛剛在卓領導面前侃侃而談的這位趙總,不過才二十五歲。

“真是英雄出少年啊!”一些寧海市的領導們,心裡不由驚歎道。

在卓青峰的鼓勵之下,趙國陽的講述就愈加流暢起來。

他接着說道:“想要成爲一個地區的經濟中心,工業的經濟實力最爲重要。因爲只有工業發達了,地區經濟纔會有活力和吸引力,也能更長久的保持其經濟中心的地位。”

“而在這方面,卻實實在在是咱們寧海市的優勢……”

聽到這裡,卓青峰就哈哈一笑道:“國陽,這一點就不需要你來給我們列數據了。周教授這邊啊,早就分析得清清楚楚了。”

說到這話,卓青峰就對周振坤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道:“周教授,麻煩你將研究數據給咱們趙研究員分享一下。”

周振坤聞言,就矜持的點了點頭。

轉過頭來,這位對趙國陽微微一笑,有條不紊的說道:“趙研究員剛剛的說法我完全同意。一直以來,寧海市的工業都是具有相當的規模和特色的。並且,還有一批骨幹企業支撐。”

“毫不誇張的說,你們市裡的一些拳頭產品,在咱們整個江南省都是赫赫有名的!”

說到這裡,周振坤就翻開自己面前的筆記本,將一些數據娓娓道來:“根據我這大半年來統計的數據,自1982年開始,寧海市的人均工業產值,在整個江南領導江以北地區就居於領先地位了。”

“當年,寧海市這個人均產值,僅次於通州市區,高於包括廣陵市區在內的所有縣市。甚至比長江以南的潤州市區,都要強出一些。”

“而這些年來,由於‘宏達機械廠’、‘向陽機械廠’、‘夏蘭集團’,尤其是‘榮光有限公司’的快速崛起,寧海市的人均產值,更是已經遙遙領先於整個長江以北地區。這樣的實力,實在是不可小覷……”

周教授說完這番話之後,省政研室副主任黃德強就笑呵呵的補充道:“當然了,寧海市之所以人均產值這麼高,和你們市裡的人口少有一定的關係。畢竟,其他縣市中,人口最少的也得是你們寧海市的兩三倍。”

“這人口少了,算人均的時候,就佔一些便宜。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你們寧海市近年來在工業上取得的成績,絕對是可圈可點的。”

在周教授、黃主任分別說完之後,卓青峰就笑呵呵看向趙國陽道:“周教授和黃主任的數據,國陽你都聽到了吧?”

看到趙國陽輕輕頷首,卓青峰就一擺手道:“行,那你繼續說你的!”

趙國陽“唔”了一聲,就接着講述道:“步入九十年代之後,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關聯就越來越緊密。一個區域的經濟中心,同時必須是科技的中心。”

“從寧海市和它周邊地區的比較來看,寧海市的技術力量還是很突出的。僅僅在科學技術和科學信息這方面來說,寧海市已經成爲了江南省中部地區又一箇中心……”

說完了最後一點,趙國陽就一臉正色的總結道:“綜上所述,我認爲,寧海市是完全具有成爲省以下中心城市的基礎和條件的。儘快將寧海市升格爲地級市,無論是對寧海市,還是對周邊縣市來說,都是有着積極的意義的!”

聽完了趙國陽的講述,卓青峰就輕輕點了點頭。

第455章 這個題目太難了第398章 被板磚給拍了第402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603章 新的工業化模式第944章 一個榮幸,也是一個契機!第133章 他是真的做不到第448章 不辱使命第158章 沒有競爭不是件好事兒(第四更)第953章 這年頭流行追星第560章 有好戲看了第458章 全場焦點第783章 未雨綢繆第20章 輻板式車輪與輻條式車輪的區別第445章 宋大勇的驚訝第622章 紡織業務可以拓展第222章 一個不速之客第438章 要來一個副廠長了第193章 就是我做的!第805章 我來畫個圖吧!第653章 申志榮的商業頭腦第392章 救場如救火第681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439章 這個電話打的正是時候第408章 人不可貌相啊!第329章 所以,你懂的……第923章 遊艇也好炒作第730章 掉了好幾個餡兒餅第892章 當仁不讓第906章 有什麼配不上的?第642章 一舉數得的好事第912章 放手去做吧第82章 分房子的事兒第638章 車子司機都需要第197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533章 你們選錯了競爭對手第503章 它並沒有這麼神奇第415章 鋁合金車架的前景第817章 以德服人第550章 “炫耀”的毛病第336章 把握一個原則——不卑不亢第948章 瑞典的斯堪尼亞第400章 這傢伙到底還有些什麼來頭第179章 待遇又提升了第812章 要做就要做到做好!第639章 蠱惑沐依依第328章 他是自己人啊第291章 一篇文章引來的關注第849章 這套系統我自己能設計!第63章 一個不和諧的聲音第622章 紡織業務可以拓展第916章 理由其實很簡單第606章 三個方面和三點第534章 我該如何配合你第725章 大明星的投資夢第783章 未雨綢繆第767章 第二個‘研究團隊’第684章 分配任務,各司其職第456章 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產業第788章 S2000起重機第451章 一個完全不怕事兒的小年輕第255章 語出驚人的小趙同志第210章 新廠房選址第224章 特別年終獎第522章 理由很簡單,政策優惠力度大第264章 年輕學者第798章 天馬行空的想法第542章 汽車舒適性的研究第86章 你已經找到答案了第533章 你們選錯了競爭對手第135章 制動系統感載機構技術第211章 摩托車到了第206章 看你錯得多離譜!第412章 很了不起的成績第182章 應得的獎勵第511章 姬重軒的期盼第112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454章 南韓工業的發展歷程第163章 考察團特定人選第296章 你究竟還有多少頭銜?第132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604章 基建工程的商機第733章 大宇集團的危機第839章 最主要的問題是資金第136章 所謂的‘SABS’第234章 中幹會議第600章 趙國陽的一個心病第918章 他是大老闆第496章 必不可少的步驟: 主軸探傷第373章 提了廠長助理第70章 真不是空穴來風第222章 一個不速之客第836章 升格和改制的關係第856章 熱鬧的聯歡晚會第131章 我的字典裡沒有‘未戰先怯’第426章 這個廠長有點軸第29章 白柔第506章 小魚吃大魚法第357章 一番發人深省的話第537章 又開什麼會了?
第455章 這個題目太難了第398章 被板磚給拍了第402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603章 新的工業化模式第944章 一個榮幸,也是一個契機!第133章 他是真的做不到第448章 不辱使命第158章 沒有競爭不是件好事兒(第四更)第953章 這年頭流行追星第560章 有好戲看了第458章 全場焦點第783章 未雨綢繆第20章 輻板式車輪與輻條式車輪的區別第445章 宋大勇的驚訝第622章 紡織業務可以拓展第222章 一個不速之客第438章 要來一個副廠長了第193章 就是我做的!第805章 我來畫個圖吧!第653章 申志榮的商業頭腦第392章 救場如救火第681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439章 這個電話打的正是時候第408章 人不可貌相啊!第329章 所以,你懂的……第923章 遊艇也好炒作第730章 掉了好幾個餡兒餅第892章 當仁不讓第906章 有什麼配不上的?第642章 一舉數得的好事第912章 放手去做吧第82章 分房子的事兒第638章 車子司機都需要第197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533章 你們選錯了競爭對手第503章 它並沒有這麼神奇第415章 鋁合金車架的前景第817章 以德服人第550章 “炫耀”的毛病第336章 把握一個原則——不卑不亢第948章 瑞典的斯堪尼亞第400章 這傢伙到底還有些什麼來頭第179章 待遇又提升了第812章 要做就要做到做好!第639章 蠱惑沐依依第328章 他是自己人啊第291章 一篇文章引來的關注第849章 這套系統我自己能設計!第63章 一個不和諧的聲音第622章 紡織業務可以拓展第916章 理由其實很簡單第606章 三個方面和三點第534章 我該如何配合你第725章 大明星的投資夢第783章 未雨綢繆第767章 第二個‘研究團隊’第684章 分配任務,各司其職第456章 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產業第788章 S2000起重機第451章 一個完全不怕事兒的小年輕第255章 語出驚人的小趙同志第210章 新廠房選址第224章 特別年終獎第522章 理由很簡單,政策優惠力度大第264章 年輕學者第798章 天馬行空的想法第542章 汽車舒適性的研究第86章 你已經找到答案了第533章 你們選錯了競爭對手第135章 制動系統感載機構技術第211章 摩托車到了第206章 看你錯得多離譜!第412章 很了不起的成績第182章 應得的獎勵第511章 姬重軒的期盼第112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454章 南韓工業的發展歷程第163章 考察團特定人選第296章 你究竟還有多少頭銜?第132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604章 基建工程的商機第733章 大宇集團的危機第839章 最主要的問題是資金第136章 所謂的‘SABS’第234章 中幹會議第600章 趙國陽的一個心病第918章 他是大老闆第496章 必不可少的步驟: 主軸探傷第373章 提了廠長助理第70章 真不是空穴來風第222章 一個不速之客第836章 升格和改制的關係第856章 熱鬧的聯歡晚會第131章 我的字典裡沒有‘未戰先怯’第426章 這個廠長有點軸第29章 白柔第506章 小魚吃大魚法第357章 一番發人深省的話第537章 又開什麼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