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是在廠子門口的一家飯店吃的。
三人落座點好菜之後,趙國陽就和趙思妍講起了自己對鑽井提升機的理解和思路。
“思妍,我知道你的研究生主攻的方向,是車輛製造方面,可能對礦山機械設備這類機械有些陌生,正好今天有時間,我和你簡單聊一聊吧。”
趙國陽說到這裡,趙思妍就拍手笑道:“那太好了,國陽,這兩天,我去車間跑了好幾次,就是想更全面詳細瞭解一下這方面情況呢。”
“現在有你這麼一個技術領域的行家親自給我講說,那可是求之不得哦,我一定洗耳恭聽。”
趙國陽扳着手指有條有理道:“那,一般來說,礦山機械設備是指專業從事採礦、選礦、探礦的機械。”
“礦山作業中應用的大量起重機、輸送機、通風機和排水機械等都統稱爲礦山機械設備。”
“從用途上來分,礦山機械設備又分爲選礦設備、採礦設備、探礦設備以及運輸設備等幾種,這些你應該都知道了吧。”
說到這裡,趙國陽就指了指一旁認真聆聽的李兆和道:“之前老李他們廠裡賣的最好的振動給料機,就是選礦設備的一種。”
聽到這裡,李兆和就“唔”了一聲點頭道:“是啊,趙部長,你可能不知道,之前廠裡要打包出售的時候,趙總就因爲振動給料機的事,和前來收購的南韓人理論對峙過一番。”
“趙總對礦山機械設備的瞭解,真是讓人完全意想不到。更難得的是,他本身並不是搞礦山機械出身,這就更讓人驚歎不已了!”
聽着李兆和的喟嘆,趙思妍就展顏應道:“李總,你這可說對了。咱們趙董事長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他的博學多才了。”
“還記得當初第一次和咱們趙總的見面的時候,我還覺得自己是個研究生,多少有些優越感呢。”
“誰知道,和他隨便聊了一下之後啊,我可就傻了眼!”
說到這裡,趙思妍看向趙國陽的眼神中,就帶上了一絲欽佩之色。
“後來啊,關於趙董事長的學識,我算是總結出來了,就是四個字——深不見底。”
看着趙國陽十分淡然的樣子,趙思妍就吐了吐舌頭道:“趙總,這話可不是我說的哦,那是老師給你做出的評價!”
趙思妍這話說完之後,李兆和就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
而趙國陽,得知朱茂桃教授私底下給自己如此高的評價,多少有些意外。
三個人聊着聊着,話題又重新回到鑽井提升機上。
關於鑽井提升機的概念,這些天趙思妍也是花了一番心思去研究過。
此時提到了這個話題,她就眨着眼睛開聲道:“鑽井提升機這種礦山機械設備,我也瞭解了不少。”
“它就是指在採礦工程中,聯繫井下與地面的主要運輸設備吧?”
趙思妍這話說出之後,趙國陽和李兆和就同時點了點頭。
見這兩位都沒有否認自己的陳述,趙思妍就接着說道:“我這兩天詳細的看過資料,得知鑽井提升機通常都是安裝在地面上,不過,對於它的工作方式,因爲沒有實物,我暫時不能做出判斷。”
趙思妍這話倒也實誠。
確實,九十年代的技術人員所蒐集的資料,一般還都是以紙質爲主,不是書本,就是雜誌。
雖說書本、雜誌裡面,也有少量的插圖存在。
但是僅僅憑藉這些插圖,就想完全搞清楚這麼複雜的一種機械的運行原理,那還是有些誇大了。
遇到這樣的情況,就只能通過資深的技術人員口口傳授,親自把其中的奧妙說通說透,才能給入門的新人答疑解惑。
面對這種年代的侷限性所帶來的困擾,趙國陽暫時也沒什麼更好好辦法。
此時聽到趙思妍在鑽井提升機工作方式上的困惑,趙國陽就一五一十的給她細細講解了起來。
“思妍,鑽井提升機的工作方式,其實並不複雜,在大部分情況下,它是藉助於鋼絲繩,帶動提升容器沿井筒或斜坡道運行。”
“在用途上,這種礦山機械廠經常用於豎井和斜井提升煤炭、礦石、矸石以及升降人員、下放材料、工具和設備等。”
看着趙思妍臉上似懂非懂的神情,趙國陽就比了個手勢道:“簡單說來,鑽井提升機的運動原理,就和咱們高中物理學的滑輪結構有些相似。”
“當然了,鑽井提升機其中的內部結構,肯定要比滑輪結構複雜的多……”
趙國陽這麼一番形象貼切的解釋,讓趙思妍一下就明悟了許多。
她點了點頭說道:“董事長,你這麼一說,我大概有底了,說白了,這種礦山機械,就和電梯差不多吧?”
“唔,沒錯!”
趙國陽點頭道:“在國外,鑽井提升機有時也叫礦井電梯。人們稱呼它爲一種特殊形式的電梯,不過,在我個人看來,它更像是一種簡易升降機。”
對於鑽井提升機,李兆和雖然也不甚瞭解,但比趙思妍知道的還是要多一些。
在聽了趙國陽的一番講述之後,他就緊隨其後開聲道:“趙總說的沒錯,我當初在西部的一家大型礦山設備機械廠參觀的時候,就見到過他們採購自國外的一款鑽井提升機。”
“那模樣,看上去就和升降機差不多!”
聽着趙國陽、李兆和二人的輪番講解,趙思妍對鑽井提升機的瞭解就漸漸立體形象起來。
因爲一直搞科研的緣故,趙思妍在接觸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時,比較善於思考。
在聽完了趙國陽和李兆和的講解之後,她就問出了一個問題道:“董事長,剛剛聽你和李總介紹了鑽井提升機之後,我感覺這種機械設備,應用應該並不廣泛吧。”
趙思妍帶着幾分疑惑的繼續說道:“我從一本雜誌上看到過,一處礦藏發掘出來之後,起礦點應該就是很小的一塊區域纔是。”
“也就是說,鑽井的工作,應該就在很小的一塊區域進行纔對。那麼其對鑽井提升機的需求,應該不是太大才對吧?”
趙思妍這話問出來之後,趙國陽很快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他笑了笑解釋道:“思妍,你看的那份雜誌,年代應該蠻久遠的吧?”
“呃,是啊。好像是1979年的一份‘世界工業科技’上發表的一片文章。當時我覺得有點意思,特地記錄了一下。”
趙國陽恍然的點了點頭道:“你說的採礦方法,確實是存在過的。但卻已經是十多年前的,早已是過去式。”
“現在的話,除了一些稀有金屬礦之外,大部分煤礦、鐵礦的開採,都是集中型、密集型。”
“起礦的話,也不可能僅僅在一個區域進行,有時候,十幾、二十幾個區域同時鑽井,也都是常有的事兒!”
說到這裡,趙國陽稍微停頓了片刻又繼續開聲道:“而且,在現代礦業開採活動中,對於安全問題,無論國內還是國際上,都是越來越重視。”
“在礦井輸送人和物的過程中,鑽井提升機作爲非常重要的輸送工具,肯定是要有一定的數量。因此一片礦藏的開採過程中,鑽井提升機的數量可能達到幾十臺,甚至上百臺。”
“特別是井下條件和工作環境與地面上相比,更加惡劣艱難。因此爲了保證人員的安全,往往都是兩三臺鑽井提升機,同時工作……”
趙國陽說的這些,不光是趙思妍,就連李兆和都是完全沒聽說過。
當初趙國陽說要搞鑽井提升機的時候,並沒有和他講過市場需求的細節,只是告訴他,這種機械生產出來之後,肯定不愁銷路。
雖然對趙國陽本身是很信任的,但是畢竟口說無憑,對於這款礦山設備到底能否取得好的效果,李兆和就有些心理沒底。
此時聽了趙國陽的一番詳細解說之後,李兆和心中那最後一絲顧慮,也消失不見。
至於趙思妍,同樣是滿臉恍然大悟的樣子。
她捋了捋額前的秀髮,輕輕頷首道:“嗯,照這麼說,這鑽井提升機倒真是採礦活動中,一種必不可少的設備嘍,那麼銷路的問題,咱們就不需要太擔心!”
趙國陽“嗯”了一聲道:“這個思妍你就放心好了,當初我之所以選擇這個鑽井提升機,作爲咱們SMS公司的第一款主打產品時,第一就是考慮的市場需求問題。”
“如果不是對這款產品有信心,我也不可能這麼堅定的選擇它作爲主打啊!”
趙思妍“唔”了一聲,彷彿想起了什麼。
她歪着腦袋看向趙國陽道:“聽董事長你這麼一說,我又有個疑問了……”
趙國陽聳了聳肩,做出一個“但說無妨”的表情來。
“我的問題是,既然鑽井提升機的市場需求量很大,爲什麼國內沒聽說哪個廠家生產這種機械呢?難道說,是因爲技術水平達不到嗎?”
趙思妍微微皺起眉頭道:“可是按照你提出的鑽井提升機設計理論,好像並不複雜啊,爲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