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產業

從李克儉辦公室出來的時候,趙國陽將方部長要找自己的事兒提了提。

李克儉聽了爽朗的笑道:“國陽,方部長要見你,這可是好事兒,我這就讓小夏帶你過去……”

嘴上說是好事兒,但是李老卻始終沒說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趙國陽雖然有些詫異,卻也只能帶着一腔疑問,跟着趕過來的夏雲飛又上了六樓。

可能是之前方部長有過交代的原因,看到夏雲飛和趙國陽過來之後,辦公室的人只是看了二人一眼,就點頭讓他們進去了。

夏雲飛輕輕敲響了門,裡面很快就傳來了方部長的聲音。

“請進!”

“方部長,我把‘趙研究員’帶過來了!”

夏雲飛彙報了一聲,然後示意趙國陽跟着自己進了辦公室。

“好,麻煩你了小夏。”屋子裡,方學森見到趙國陽進來了,臉上就浮現幾分喜色,親自從座位上站起來相迎。

看到這難得一見的場景,夏雲飛連忙打了聲招呼道:“方部長,那我就先下去了。”

“啊,好。小夏,你忙你的吧。‘趙研究員’這邊,一會兒我直接派人送他去固有資產管理局就好。”方學森一揮手道。

聽了這位大佬的話,趙國陽就是一愣,不知道對方是怎麼知道自己的去向的。

方學森瞥了他一眼,嘴角一揚說道:“怎麼,國陽,你以爲自己的行蹤還保密了吧?”

“對外貿易部那邊,姚剛部長早就知道你要來京城參加會議,一定要我多留你一兩天呢……”

方學森這麼一說,趙國陽一下子就明白過來。

“全地形車”這個項目,雖說應該歸屬於固有資產管理局管轄。可這事兒本身,總得有個出處纔對。

由於部門性質的緣故,對外貿易部在國內外一些產品的信息方面,自然是首屈一指。

想來,“全地形車”這個項目的衍生,就是對外貿易部這邊的功勞。

和趙國陽聊了幾句這次競逐會的事宜,方學森就笑着說道:“明天這個會議,我們機械電子工業部這邊,肯定是李老過去壓陣。”

“有他主持公道,加上國陽你的能力,你們宏達機械廠拿下一個生產的名額,基本上沒什麼問題,所以我對此倒是一點兒都不擔心……”

停頓了一會兒,方學森就轉過話題道:“今天找國陽你過來,是爲了另一件事兒——你上次發表的那篇文章!”

聽到“文章”二字,趙國陽頓時就明白了。

之前方部長找過自己一次,就是關於自己在《工業最前沿》上發佈的那篇關於鐵路的文章。

這一次,不用說,肯定是自己的第二篇,關於海洋船舶工業的文章。

看着趙國陽有些明悟的樣子,方學森就莞爾一笑道:“怎麼樣,國陽你應該記起來了吧?”

趙國陽“唔”了一聲,點頭道:“方部長,您說的文章,就是我那篇關於‘淺析我國海洋船舶工業’的稿件吧?”

方學森笑呵呵的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道:“不不不,國陽你這個題目說的不對。”

“我和國家海洋局洪文斌局長探討你這篇文章的時候,洪局長說,你這文章簡直可以作爲指導共和國海洋工業的教科書來研究學習了,真是太了不起了……”

方學森部長的話說出口,趙國陽就是一愣。

他寫這篇文章之前,倒是真沒想到會引起這麼大的反響。

說實話,趙國陽只是想着利用這次在《工業最前沿》發文的機會,振臂一呼,看看能不能讓有關部門,或是相關領導重視一二。

誰知道,看方部長這個架勢,好像自己的這篇文章,還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注意到趙國陽臉上真實的表情反饋,方學森就暗暗點了點頭。

他是知道趙國陽的能力,也很清楚,只有這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纔敢寫出觀點這麼尖銳的文章。

確實,當初方學森在《工業最前沿》上看到這篇署名“趙國陽”的文章之後,心裡升起的第一個反應,並不是推薦給國家海洋局的洪文斌局長,而是皺起眉頭,想着怎麼幫趙國陽處理善後,消除影響呢。

趙國陽在這篇文章中,雖然措辭並不算激烈,但是他提出的觀點是很嚇人的。

他在文章中提到,國內船舶企業體制改革,已經到了一個刻不容緩的地步。

“國字頭”的船舶製造企業,體制臃腫、固步自封,思維理念完全跟不上現代船舶企業所需要的節奏。

而那些民營船舶製造企業,也大都面臨着資金鍊小、發展困難、技術含量不高等一系列的問題。

這些觀點,趙國陽敘述的時候還算平和,但是其爆炸力卻是絕對不容忽視的。

這也是方學森看到了他的這篇文章之後,就沒敢怎麼吱聲的主要原因。

然而,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在方學森忍了個把月之後,這篇文章終於還是被人注意了,“首先發難”的人就是國家海洋局的一把手洪文斌。

作爲歸屬部委管轄的“國家局”中,分量最重的幾個之一,國家海洋局的領導一向是高配的。

洪文斌就是高官,高配的這個副部級“局”的一把手。

他親自打來的這個電話,方學森當然是非常重視。

本來方學森已經想好了怎麼幫趙國陽開脫來着,無非就是“年輕、不懂事兒、書生意氣等等”。

可是洪局長的第一句話,竟然是問自己要趙國陽的聯繫方式,說要親自找這篇文章的作者談談,這讓方學森有些愕然了。

不過,想想之前趙國陽這小子被幾個部委領導同時看好的事兒,方部長也就漸漸釋然了。

當然了,趙國陽現在是自己機械電子工業部的“特別研究員”,在洪局長詢問趙國陽消息的時候,方學森自然要留一個心眼兒。

他沒有直接告訴洪文斌趙國陽的聯繫方式,而是推諉的言道,等自己瞭解了情況之後,再給他回覆。

這次得知趙國陽要進京,方學森一早就想好了要找他談談這事兒。

誰曾想,這才這小子才進京第一天,就被自己給“逮”到了。

細細想來,方學森倒是有些得意:感情自己的運氣,一直還是不錯嘛。

看着已經恢復了平靜的趙國陽,方學森就笑着問道:“國陽,怎麼不說話了。人家洪局長可是到處在打聽你這個文章作者,要向你討教一二呢!”

趙國陽撓了撓頭,咳嗽一聲說道:“討教不敢當,不過如果洪局長真想改變我們國家海洋船舶工業的落後趨勢的話,我倒是願意效綿薄之力……”

要說趙國陽這話說的可是有些大,這要是一般領導聽到了,沒準兒心裡要有意見了,覺得這年輕人太張狂。

但方學森對趙國陽卻已經是非常瞭解了。他心裡很清楚,趙國陽眼下說的,絕對是他內心深處真實的想法。

明白了這一點,方部長就樂呵呵的對趙國陽擺手道:“國陽,這你放心好了,不單單是洪局長,就是我本人,也很期待和你探討這個問題呢!”

看着趙國陽射過來的疑惑目光,方學森就打了個哈哈道:“國陽,你不會忘了吧。這海洋船舶工業,可也有一部分是歸於咱們機械電子工業部管的啊!”

方學森話音剛落,趙國陽立刻就明白過來,自己這是想岔了。

按照重生之前,自己對國內這些部委的瞭解。

國家海洋局,後來是歸併到了國土資源部管轄的。

而海洋船舶工業的幾大製造巨頭,則是歸屬後來成立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轄。

因此,這個行業在趙國陽之前的印象裡,和工業部門沒什麼直接的從屬關係。

趙國陽一時沒想起來其和機械電子工業部有關,也是情有可原的事。

方學森並不知道趙國陽這會兒心裡所想,他正饒有興致的詢問着趙國陽。

這個海洋船舶工業發展起來之後,對鋼鐵、化工、裝備製造、等產業的發展,到底能有多大的拉動作用呢。

聽了方部長的這個問題,趙國陽就知道,這位大佬絕對是悉心研究過這個目前算是“新興”的行業。

方學森說的沒錯,海洋船舶工業,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產業。

它的快速發展,能爲水上交通、海洋開發和國防建設提供必要經驗和技術,是現代工業強國的必由之路。

列舉美利堅、日耳曼、島國這些工業強國,就沒有一個在海洋船舶工業上弱勢的。

就算是近一二十年發展起來的南韓,在這個行業之中,也已經有了很高的技術水平,隱隱有趕超歐美列強的趨勢。

在這樣的情況下,共和國的這些船舶製造企業,如果再不奮起直追,迎頭趕上的話,那真就悔之晚矣了。

趙國陽和方學森聊了一會兒,大概提了提幾個重要的點,方部長的眼睛就越來越亮。

看看外面天色已經暗下來了,方部長這才意猶未盡的開聲道:“今天就先到這裡吧,等國陽你忙完了廠裡的事兒,咱們再把洪局長也請過來,好好研究一下這個話題……”

第320章 廠花還是有思想的第47章 真人不露相第279章 有個小小的要求第94章 眼界還是要開闊一些第441章 這事和我有點關係第748章 改制風聲第814章 坐不住的毛志春第911章 這話是真的吧?第38章 燒銅補焊法第834章 舍小博大的策略第85章 沒必要搞特殊化第844章 東京見聞第215章 大家先乾一杯第307章 女孩的心思你別猜第123章 特別研究員第941章 西京市正式建廠第813章 對最可敬人的一種回饋第919章 服飾代言人第491章 老美的文化輸出第615章 卯上了第166章 國陽大氣第280章 有技術,更有眼界第327章 今天主要是兩件事第710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53章 U型板第152章 注塑機和吹塑件之分第112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590章 吃透國外標準可不是件簡單事第597章 三維設計軟件的機會第570章 一鳴驚人的華夏汽車集團公司第437章 給興泰國際的人事定個調子第599章 裝飾品和首飾是共通的第54章 認理不認人第542章 汽車舒適性的研究第101章 省機工委一把手第254章 說說你的想法唄第316章 缺少創新精神是個普遍問題第518章 第一步總是要踏出來的!第868章 腓尼基的成功第343章 掌聲響起來,目光看過來第450章 來走個過場的吧?第773章 華夏汽車集團公司成立了第674章 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第243章 職稱再好評,也要論文來支撐第682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526章 代表團集合完畢第655章 我答應了第519章 非關稅貿易壁壘的重要作用第189章 恩師茂天生第633章 綜合對比不會落在下風第216章 榮光機械廠的發展計劃第866章 共同的屬性——奢侈品第840章 ‘主幹線’的線路問題第244章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第573章 走國際化道路的重要性第88章 要電第436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650章 動作一定要快第618章 增加了二個副主任第613章 這次的會議不簡單第99章 副科長轉正了第182章 應得的獎勵第668章 北方哈佛的麥吉爾大學第722章 趕鴨子上架第717章 天天給你站臺都沒問題第57章 老司機開車了第542章 汽車舒適性的研究第720章 你不嫌丟人,我還覺得跌份呢第912章 放手去做吧第236章 一件令人愉快的事第7章 淬火第513章 事情就是這麼出人意料第332章 何必妄自菲薄第616章 兩個規範不是一碼事第173章 心理承受能力不行啊第796章 二道販子第376章第642章 一舉數得的好事第91章 照顧一二第549章 給各位一個承諾第297章 沙鋼集團的領頭人第67章 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第899章 都有一顆紅心啊!第924章 出了緊急狀況第591章 虎頭奔到了第20章 輻板式車輪與輻條式車輪的區別第56章 背靠大樹好乘涼第511章 姬重軒的期盼第549章 給各位一個承諾第105章 “NVH”這個名詞第772章 “人才引進”計劃第872章 DK240系列跑車第282章 你真是個大忙人啊第10章 預備幹部第955章 蓄勢待發第114章 四代雅閣技術特點第438章 SMS工程機械集團公司第149章 江海“小松江”第497章 問到點子上的問題
第320章 廠花還是有思想的第47章 真人不露相第279章 有個小小的要求第94章 眼界還是要開闊一些第441章 這事和我有點關係第748章 改制風聲第814章 坐不住的毛志春第911章 這話是真的吧?第38章 燒銅補焊法第834章 舍小博大的策略第85章 沒必要搞特殊化第844章 東京見聞第215章 大家先乾一杯第307章 女孩的心思你別猜第123章 特別研究員第941章 西京市正式建廠第813章 對最可敬人的一種回饋第919章 服飾代言人第491章 老美的文化輸出第615章 卯上了第166章 國陽大氣第280章 有技術,更有眼界第327章 今天主要是兩件事第710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53章 U型板第152章 注塑機和吹塑件之分第112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590章 吃透國外標準可不是件簡單事第597章 三維設計軟件的機會第570章 一鳴驚人的華夏汽車集團公司第437章 給興泰國際的人事定個調子第599章 裝飾品和首飾是共通的第54章 認理不認人第542章 汽車舒適性的研究第101章 省機工委一把手第254章 說說你的想法唄第316章 缺少創新精神是個普遍問題第518章 第一步總是要踏出來的!第868章 腓尼基的成功第343章 掌聲響起來,目光看過來第450章 來走個過場的吧?第773章 華夏汽車集團公司成立了第674章 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第243章 職稱再好評,也要論文來支撐第682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526章 代表團集合完畢第655章 我答應了第519章 非關稅貿易壁壘的重要作用第189章 恩師茂天生第633章 綜合對比不會落在下風第216章 榮光機械廠的發展計劃第866章 共同的屬性——奢侈品第840章 ‘主幹線’的線路問題第244章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第573章 走國際化道路的重要性第88章 要電第436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650章 動作一定要快第618章 增加了二個副主任第613章 這次的會議不簡單第99章 副科長轉正了第182章 應得的獎勵第668章 北方哈佛的麥吉爾大學第722章 趕鴨子上架第717章 天天給你站臺都沒問題第57章 老司機開車了第542章 汽車舒適性的研究第720章 你不嫌丟人,我還覺得跌份呢第912章 放手去做吧第236章 一件令人愉快的事第7章 淬火第513章 事情就是這麼出人意料第332章 何必妄自菲薄第616章 兩個規範不是一碼事第173章 心理承受能力不行啊第796章 二道販子第376章第642章 一舉數得的好事第91章 照顧一二第549章 給各位一個承諾第297章 沙鋼集團的領頭人第67章 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第899章 都有一顆紅心啊!第924章 出了緊急狀況第591章 虎頭奔到了第20章 輻板式車輪與輻條式車輪的區別第56章 背靠大樹好乘涼第511章 姬重軒的期盼第549章 給各位一個承諾第105章 “NVH”這個名詞第772章 “人才引進”計劃第872章 DK240系列跑車第282章 你真是個大忙人啊第10章 預備幹部第955章 蓄勢待發第114章 四代雅閣技術特點第438章 SMS工程機械集團公司第149章 江海“小松江”第497章 問到點子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