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匈奴也難啊

?“真不知道,王上爲何要將此人派過來,簡直就是給咱們找麻煩,使君,您說對不對?”

靳準的邊上,有一名男子,看上去很是瘦削,聽着車外傳來的聲聲爭吵,臉上流露出厭惡,嘴裡則說着:“不如兄長出面,制止一下,不然讓他們這麼吵着,也不是個辦法。”

“我能有什麼辦法?我也很無奈啊。”靳準嘴裡說着無奈,可臉上卻帶着淡然,“劉嶽是劉曜派來的,乃是他親信、親族兄弟,而王光那可是中常侍王沈的養子,表面上看着是個散碎人,實際上代表着的是王上的威嚴,你說我這哪一個能得罪啊?”

那瘦削男子聞言,笑道:“兄長權柄在手,族國上下,哪個不知道?您若是開口,相信這些人還是分得出清重的。”

“靳明,你是我的族弟,咱們靳家也是一體,應該知道這次的事,其實就有王上試探我的意思,”靳準看着面前的男子,輕輕搖頭,“在月光她們二人真正出嫁之前,咱們靳家須得低調行事,不可張揚,否則就好像這次一般,一個小小的家僕,就被人拿出來做文章,生生逼得我不得不請罪,更被朝中幾個政敵逼着,前往代郡……”

“說到這個我就來氣!”那瘦削男子靳明頓時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您說您這般寬容大度,那羣人還不知進退,這要是換成了我,早就讓人把那羣酸儒抓起來了!一個個以爲自己是什麼人?不過都是投靠過來的漢人,若是他們有用,這幷州還能落到我們手上?”

“你這句話說的就是錯的!”靳準瞪了靳明一眼,“這些人若是沒用,那先王用得着百般籠絡麼?還不是因爲他們背後的大族!若是沒有大族默許,我等便是佔住了那幷州,也是難有舒展之地!”

“不服就殺!”靳明卻一副殺氣騰騰的模樣,“要我來說,那石勒做的倒是不錯,聽說這羯人有一個侄子,名爲石虎,站住了那中山、趙國之土後,但凡不從之人,皆殺無赦,如今不是將這兩地治理的服服帖帖的?”

“那石勒根本不懂治理之道,不過一時痛快罷了,短時間裡似有成效,但終究是暫時的,早晚要顯露其中不足,只是時間問題罷了,”靳準搖了搖頭,“而且石勒此人狼子野心,當初與我同再使節團中,抵達洛陽,我就看出他有虎狼之志,只是暫時蟄伏,是以多有上書,希望能打壓此人,給個閒職,做給旁人看也就罷了,沒想到最終還是讓他瞅準了機會,脫困而出,不攻幽州而入冀州,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只是朝廷也不好翻臉,這才讓他得以逍遙。”

靳明一聽,趕緊就在旁邊附和,可這心裡卻很清楚,當初竭力反對石勒出兵的,其實是那中山王劉曜,只不過後來劉曜兵敗,失了一臂,徹底失勢,被驅趕到邊疆之地就封,名爲養傷,其實就是讓他離開權力中心。

靳準實際上並沒有反對石勒,但時過境遷,靳準得勢,將這些個先見之明移花接木,也是應有之舉。

“不過,石勒到底是隱患,算不得要害,他便是得了趙國、中山兩郡,也是劉曜去和他爭奪,這也是冊封劉曜爲中山王的用意之一,真正的危險還在咱們族中內部啊!”

靳明心中一動,不由問道:“兄長的意思是?”

靳準就道:“而今大單于就位,復起劉曜,也是一個隱患,他將我靳家視爲敵寇,要全力打壓,這纔有了那些政敵興風作浪的機會,我之所以順着國師的話,說要去代郡,也是爲了避禍,否則兩劉相爭,我靳家夾在中間,那是取死知道啊!這一切的根源,其實還在先王走得太突然,這底子沒有安排好,爲了重新拉攏部族,纔有了當下的局面,讓那劉乂等位大單于,掌控氐人、羌人,更號皇太弟,否則北地亂局,我匈奴本有可乘之機,說不得將那拓跋部滅掉,哪裡能作壁上觀?”

說着說着,他搖了搖頭,嘆息起來:“鮮卑亂戰,那拓跋部難支援,過去他仗着部族聯繫,合縱連橫,抵擋我族,若是能抓住機會,以我族之力,一舉吞併,毫不費力,偏偏因爲族中相互牽制,錯失良機啊!”

靳明也恨恨說道:“還不是因爲那陳止!”

“世人皆言先王爲陳止咒殺,但實情並非如此,只是傳的人多了,假的也要變成真的,這就是我族難以忍受的了,而先王之死與那陳止也確實有關係!“靳準眼中閃爍寒芒,“正因如此,我纔會允許劉曜的人,加入這次使節團中,旁人我不知曉,可他劉曜送來的兩輛馬車裡面,可是暗藏殺機!”

靳明也思慮清楚,便道:“只是如此一來,也計劃了大單于與王上的矛盾。”

原來,如今中原之人多知那匈奴爲國,有國主劉聰,承襲了劉淵之位,爲一國之君,卻不知道當初劉淵死的匆忙,沒有留下穩固的局面,劉聰繼位之後,直接面臨族中兩個親王的威脅,於是陷入了分化拉攏,連放逐劉曜也是出於穩固權柄。

最後,迫於族中壓力,又按照族內的傳統,分出了一部分權柄,施行一族兩制,其本身爲匈奴王,掌握源自中原的禮儀秩序,稱之爲國主,除此之外,還按照草原傳統,封了一位大單于,掌握幷州北邊的諸多零散部族,其中以氐人、羌人,以及匈奴鐵弗部,其首領稱爲大單于,爲並行掌權之位。

那位大單于,正是先前出使洛陽的劉乂。

劉乂出使洛陽,興起野心,又熬出了資歷,回來之後擺明車馬和劉聰對壘,受到族中部分勢力的支持,最終得以出任大單于,還被冊封爲皇太弟,也就是皇位繼承人。

這纔算是讓匈奴國的動盪徹底平息,消弭了分崩離析之災。

這些變化,就是在北地混亂之時產生,因而匈奴才沒有機會攪風攪雨。

“這次派出使節,就因爲王上和大單于暗地裡角力,導致三換使者,傳出去必然成爲笑柄,所以我來出面,蓋棺定論,也算是平息這番爭鬥,這其實也是在塑造威望。”靳準講明瞭心意,隨後就道:“所以這次去了代郡,更要有所作爲,回去之後纔好挾威固權!”

“兄長英明!”靳明立刻稱讚起來。

不過,靳準想的雖好,也計劃好要怎麼和陳止交涉了,可等七天之後,他率領的隊伍抵達了代縣,卻遇到了冷遇,卻不是陳止有意怠慢,而是這滿城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另外一件事上。

甚至於,在靠近代縣的官道上,靳準等人就不止一次的看到,有書生模樣的男子,快步奔襲,口中更是念叨不休。

“快!快!趕緊去往縣城,我定要看看那雕版之法,到底有多精妙!”

看着這來往之人,靳準、靳明等人面面相覷,他們在來之前,就預料到了那陳止會如何應對,是敵意,還是表面上客氣,但怎麼都沒有想到,還沒到地方,先讓這奔涌人流,弄的滿心糊塗。

掀開車簾,看着那一個個急促的身影,靳準眉頭皺起,吩咐道:“去找個人過來,給我問問到底出了什麼事,怎麼這一個個書生模樣的人,居然這般急切趕路,其中還有不少寒門士子。”

也無怪乎靳準等人疑惑不解,實在是這寬敞官道上的人,樣子實在太過奇怪。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傳書爲販紙第三百四十章 文評,可有人去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七百二十九章 銅板與籤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第二百六十八章 匈奴之主第五百九十二章 陳止的要求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懶政之託第二百八十八章 爲拯救陳止而來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三百八十章 諸評多榜分排名第七百七十九章 虎符三衛,開府建牙!第四百八十三章 論法言史非一卷!第九百二十九章 砸一下,慌一城第六百八十六章 追命第九百三十六章 梟雄未長成第五百一十二章 好一個散財童子!第七百六十一章 虛有其名者,不知割肉喂鷹之志第八百七十二章 臨陣當斬徒增疑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五百七十三章 都是汪將軍的錯!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舉之患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陽文章第一第九百九十章 招而入代,以謀外族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無根無基,以佛替夏第八百七十三章 王浚起意,審則危第三百八十六章 藏書館的陳秘書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連第八百八十章 人散心離力難轉第九百二十二章 吞幽州之氣而煉命第四百二十三章 回去安排一下吧第四百六十章 觀人猜計,有人訪之第七百零四章 何以讓人趨之若鶩?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援書北上請玄兵第四十九章 觀望間今是昨非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來第八百七十三章 王浚起意,審則危第八百零七章 詭異第一百六十八章 高!實在是高!第五百二十七章 掌金守石乃尋卝第八百六十章 心想事難成第一百二十三章 佛盛則運衰第一百四十章 廣陵紙貴第七百五十五章 練兵掃郡,聚財遷民第六百六十三章 陳止之秘聞?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八百五十四章 退予錢糧,進則自強第四百九十八章 慕容恨第一千零一十章 淪陷地胡作非爲第一百一十章 禮與意,輕與重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憂,氐人亂第三百九十六章 各人的選擇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先有陳氏,後有玄甲第三百四十八章 觀畫如知己,手足入國都第五百二十六章 將軍謀郡,太守懲僕第一百七十五章 異族初顯跡,朝廷使已至!第六十章 先勝而後求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掛畫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七十五章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第六百零三章 一步十觀,後手落子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幽馬入冀,羣賊退避第九百零二章 城中不知年月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難可來幽?第九百九十九章 甚好第四百八十九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下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陳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會有三段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用官威用才華第四百一十二章 禍從口出急從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殺豪!第四百五十六章 紙藝之秘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幽州風氣第四百七十九章 只有一錯第四百三十七章 世家爭霸,沾親帶故!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三百二十五章 無他方可成事第六百八十四章 冀州亂局,有兵叩門第二百八十七章 世上焉有如此之人第八十七章 莫名敵意,見真變臉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僕河邊送主,孔徒魯城曰憾第七百八十一章 運如樹,以羣力爲養,承郡縣於世第七十五章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次破個夠!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尊令,匈奴將第二百零七章 賜予是福林邊攔路!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六百二十九章 生殺予奪!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演戲第一千二百零九 明災與隱患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將亂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傳書爲販紙第三百四十章 文評,可有人去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七百二十九章 銅板與籤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第二百六十八章 匈奴之主第五百九十二章 陳止的要求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懶政之託第二百八十八章 爲拯救陳止而來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三百八十章 諸評多榜分排名第七百七十九章 虎符三衛,開府建牙!第四百八十三章 論法言史非一卷!第九百二十九章 砸一下,慌一城第六百八十六章 追命第九百三十六章 梟雄未長成第五百一十二章 好一個散財童子!第七百六十一章 虛有其名者,不知割肉喂鷹之志第八百七十二章 臨陣當斬徒增疑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五百七十三章 都是汪將軍的錯!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舉之患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陽文章第一第九百九十章 招而入代,以謀外族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無根無基,以佛替夏第八百七十三章 王浚起意,審則危第三百八十六章 藏書館的陳秘書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連第八百八十章 人散心離力難轉第九百二十二章 吞幽州之氣而煉命第四百二十三章 回去安排一下吧第四百六十章 觀人猜計,有人訪之第七百零四章 何以讓人趨之若鶩?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援書北上請玄兵第四十九章 觀望間今是昨非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來第八百七十三章 王浚起意,審則危第八百零七章 詭異第一百六十八章 高!實在是高!第五百二十七章 掌金守石乃尋卝第八百六十章 心想事難成第一百二十三章 佛盛則運衰第一百四十章 廣陵紙貴第七百五十五章 練兵掃郡,聚財遷民第六百六十三章 陳止之秘聞?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八百五十四章 退予錢糧,進則自強第四百九十八章 慕容恨第一千零一十章 淪陷地胡作非爲第一百一十章 禮與意,輕與重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憂,氐人亂第三百九十六章 各人的選擇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先有陳氏,後有玄甲第三百四十八章 觀畫如知己,手足入國都第五百二十六章 將軍謀郡,太守懲僕第一百七十五章 異族初顯跡,朝廷使已至!第六十章 先勝而後求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掛畫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七十五章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第六百零三章 一步十觀,後手落子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幽馬入冀,羣賊退避第九百零二章 城中不知年月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難可來幽?第九百九十九章 甚好第四百八十九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下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陳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會有三段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用官威用才華第四百一十二章 禍從口出急從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殺豪!第四百五十六章 紙藝之秘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幽州風氣第四百七十九章 只有一錯第四百三十七章 世家爭霸,沾親帶故!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三百二十五章 無他方可成事第六百八十四章 冀州亂局,有兵叩門第二百八十七章 世上焉有如此之人第八十七章 莫名敵意,見真變臉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僕河邊送主,孔徒魯城曰憾第七百八十一章 運如樹,以羣力爲養,承郡縣於世第七十五章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次破個夠!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尊令,匈奴將第二百零七章 賜予是福林邊攔路!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六百二十九章 生殺予奪!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演戲第一千二百零九 明災與隱患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將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