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連

“什麼?”

衆人聽得此言,都是紛紛一愣,再看陳止,表情都謹慎許多。

“府君此言,似對三代之治,有不同尋常的看法啊。”張景生與王快對視一眼,輕聲說着。

王快鄭重的點了點頭,沉聲說道:“不錯,這話可不能隨便說,有可能讓人攻訐。”

不光是他們兩人,那諸多世家之人,連同僧道兩邊的人,也都不由意外,他們同樣清楚在厚古薄今的大環境下,若是說出有悖於士林主流的話,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和反彈。

這事往小了說,是言語失狀,往大了說,那就是政治不正確。

那劉嶽聽得此言,還有些呆愣,沒有品味出裡面的深意,倒是一路上與他保持距離的靳準,這時候站起來,一臉正色的對陳止道:“陳府君,你這話有些失當,在下不才,雖出身匈奴,但沐浴聖人教化,對那三代之治、井田天下,也是嚮往久矣,其時聖王治世,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乃是真正的大治之世,後世之人若能成就其中一二,便可以稱爲仁主,我族主上有意,追隨先賢腳步,莫非還有什麼錯誤?那豈不是說,府君覺得三代聖王也有其錯?”

“狼子野心啊!”陸建搖了搖頭。

張景生則道:“那匈奴國主若真有這般做法,那也是爲了收買人心,恐怕不會真在整個幷州中施行,況且此言更有爲匈奴叛逆正名的意思,其心可誅!”

“誅心之言,更是狂妄之語!”王快眉頭一皺,不留情面的批駁着,“匈奴叛逆,竊據一地,本就是大逆不道了,現在居然妄圖和上古聖王對比,簡直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顧恩瞥了幾人一眼,旋即卻對那趙王孫劉車說道:“話雖如此,只是現在陳止被當面問起來,總該有所迴應纔是。”

劉車聽罷,微微點頭,看向陳止,就等着對方的迴應了。

羅央這時候將面前最後一塊糕點嚥下去,含糊不清的道:“介個辛奴人正貝比……”等他嚥下去,又朝王快的盤子看了過去,嘴上則道:“你聽他說的這般大義凜然,真個不要麪皮,分明就是叛逆,卻好像掌握了大義,在這裡質問起府君來了!”說罷,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接從王快的盤子裡拿了兩塊糕點離去。

王快當即怒視其人,擡起雙手,寬大的袖子垂落下來,護住了自己的盤子。

“這靳準,真是會抓住機會!”

另一邊,聽得靳準這般言論,莫說在坐的其他人,就連陳止身邊的陳梓、蘇遼等人都神色微變,有心出來辯解兩句,但想到陳止過去的行事風格,又紛紛忍住了。

實際上,晚宴的話題,忽然被帶到這對井田古法的評判,他們事先都沒有想到的,自然也沒有相應的準備,而陳止的回答,同樣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井田制有其侷限,這件事可以說在朝堂上人所共知,是以歷代以來,雖時常有人提出恢復,但都不會被真的施行,只是這些事終究不好擺在檯面上說……”

陳梓和蘇遼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睛裡看出了擔憂之意。

就在他們擔憂的時候,靳準嘴上不停,又繼續說道:“況且陳府君您的《師說》之中,也提及了三代之期,言及道統緣由,怎麼現在又有了變化?莫非就因爲提出這般做法的,是我們匈奴人,您就要改變說法了,這要是傳出去了,如何能取信天下人?以後您的文章,還有哪個能信?”

這下子,劉嶽也反應過來,明白了靳準抓住了關鍵,冷笑着看着陳止。

“靳君真是好一張利口,”陳止被衆人注視,卻不急不躁,只是緩緩搖頭,“我之所以那樣說,還是因爲你們不明白井田的意義何在,以及中原士人爲何嚮往井田。”

“嗯?”靳準心中一動,不由笑道:“府君莫非要否認?這且不要慌忙,我還有話說……”他當然知道陳止的厲害,擔心自己的一番話說不死對方,又被其人抓着什麼漏洞,藉機發揮,改變了這樣的局勢。

實際上,他們這次過來,就有一項任務是敗壞陳止的名望,當下的場合無疑十分合適,本來靳準打算將這個事,讓劉嶽衝鋒在前,否則他斷然不會同意劉嶽一同過來。

結果,眼看陳止似是入套了,偏偏劉嶽沒有反應過來,靳準這才忍不住親自上場了,可他同樣深忌陳止之能,因此不願意給陳止進一步發揮的機會。

可惜,陳止作爲地主,哪是他想要攔住便攔住的?

陳止摸了摸腰帶,笑道:“靳君,不是我要說話,而是你的認知上有些偏差,將來宣傳上如果出了問題,那是要負責人的,明不明白?”

話說到這份上了,靳準就不能強行推動了,只好拱拱手問道:“願聞其詳。”

“我聽靳君和劉將領的意思,顯然是有些本末倒置了,”陳止看了劉嶽一眼,收起笑容,“太過注重於形式,以至於沒有理清裡面的前後順序。”

劉嶽可不願意客氣,他既然出面,就抱着撕破臉的勁頭來的,於是冷笑道:“什麼本末倒置?難道這中原諸多士人大家,對古之賢者的追求、憧憬本末倒置了?”

陳止搖搖頭道:“中原士人憧憬的,難道是上古三代的時期?是井田制的井田?是聖王之治的聖王?”

他一個上古問題三連,不光讓靳準和劉嶽疑惑,連在場的其他人,都忍不住在心裡暗暗嘀咕——

難道不是麼?

“當然不是!”陳止卻好像聽到了衆人的心聲,口中話語斬釘截鐵!

那靳準和劉嶽卻不由大喜!

你話說得這麼滿,簡直是自尋死路,天下之人都憧憬的事,你給否決了,這不是找死是什麼?

而陳梓、蘇遼等人則是面色大變,周傲甚至忍不住站起身來,想要阻止陳止之言。

在場的賓客也是紛紛譁然,旋即沉默下來。

連院中角落,小書童陳物也滿臉擔憂,旋即看了一眼在旁邊巡查的冉瞻,忍不住道:“這可如何是好,我家老爺卻是說錯話了。”

沒想到冉瞻卻嗤之以鼻:“你這小子,瞎擔心,聽哥的沒事。”

與此同時,這滿院子裡各種人心、情緒,更是在玄妙的層面上,直接構成了一種名望的變遷,引得那李不匿、張玄等人如有所感。

“哦?”陳止也察覺到心中將要滿的五行刻度格,猛然縮下去一截,卻不像是消失,反而像是在蓄力。

“這就看後面的話了,若是成了,便是一鼓作氣,成就上上籤,若是不成,就是崩盤之時了。”

雖然明白如此,但他卻沒有半點擔憂的意思,輕輕一笑,再次開口……

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第二百一十四章 血勇難撼陣圖,外力不可居功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五百三十七章 威逼利誘,不容牆頭草第四十四章 矚目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砲退敵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後悔啊!第四百七十五章 書則百家驚,何人重白紙第一百七十八章 針鋒相對,何必妥協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乃東萊王彌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邊新城疑紮根,車上書冊源雕版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四百八十三章 論法言史非一卷!第五百四十章 分而化之,擒胡直問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石勒圍洛陽,三王挾真龍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八百三十六章 軍中卒,林中將第五百三十八章 胡馬蹤跡顯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見於世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心之變第六十三章 今日之因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九百三十六章 梟雄未長成第四百五十八章 白紙出坊,求書上門第六百三十四章 參宿爲爪,白虎主殺第二百九十八章 這就擊潰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以功換識字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莫作死第七百零九章 暴露第六百八十章 蜀地天師道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爲鮮卑,亦長嘆惋第七百九十三章 何時攻?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第十章 賭約與字第五百九十七章 勢來急請士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順勢而爲第六百七十九章 問鬼通神逃於此第九百五十八章 我兄長是何等人物?第三百一十四章 鴻臚請陳止爲橋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十年未有之大敗!第八百三十一章 還沒開戰,就走投無路了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零九章 此處可有客來賀第八百五十三章 求的不是官,而是可向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請陳爲太守第五百二十五章 得一洞而堤潰第四十九章 觀望間今是昨非第四百二十七章 廣寧郡隱藏着什麼第一百三十二章 此小事爾,無須掛礙第四百八十一章 反客爲主,佛評亂於一書第八百七十九章 運籌時來命急衰第五百七十五章 獻策鮮卑者,其罪當誅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一百一十九章 避而不見第一百七十七章 酷吏通情理,御史言三錯第三百九十章 領民戶籍與屯田民籍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德行以治,則民護其名第四百五十五章 開工!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們漢人太多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蓋滑行第九百四十章 昔日中樞重,今日掌兵強第三十四章 冤!第五百四十七章 列陣非精兵,戰陣爲先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打得太快,人不夠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昨日無禮今親訪第二百七十一章 劉淵是好對付的第三百八十三章 立威三件事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評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勢,鬥而不破第七百八十一章 運如樹,以羣力爲養,承郡縣於世第七百五十三章 壞得其名,也不辱使命第六百五十四章 看相與毒計第九百七十章 爲何要佔城?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天下亂!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爲爐第八十七章 莫名敵意,見真變臉第七百一十章 開門就言運第九百一十六章 漢殤(中二)京起陰雲藏殺機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難定品第八十七章 變臉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剿難靖災,引說立根第五章 江山如畫在側,日月拱衛其身第七百五十五章 練兵掃郡,聚財遷民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敵而縱胡,聚屍成高冢第三百一十三章 太常諸官第六百四十九章 幾窯上下品,文思有驚雷第五百三十二章 武丁變第七百章 自相攻,謀火毬,非籤難成第八百七十三章 王浚起意,審則危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一百二十五章 麻紙之上記師言
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第二百一十四章 血勇難撼陣圖,外力不可居功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五百三十七章 威逼利誘,不容牆頭草第四十四章 矚目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砲退敵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後悔啊!第四百七十五章 書則百家驚,何人重白紙第一百七十八章 針鋒相對,何必妥協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乃東萊王彌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邊新城疑紮根,車上書冊源雕版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四百八十三章 論法言史非一卷!第五百四十章 分而化之,擒胡直問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石勒圍洛陽,三王挾真龍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八百三十六章 軍中卒,林中將第五百三十八章 胡馬蹤跡顯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見於世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心之變第六十三章 今日之因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九百三十六章 梟雄未長成第四百五十八章 白紙出坊,求書上門第六百三十四章 參宿爲爪,白虎主殺第二百九十八章 這就擊潰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以功換識字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莫作死第七百零九章 暴露第六百八十章 蜀地天師道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爲鮮卑,亦長嘆惋第七百九十三章 何時攻?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第十章 賭約與字第五百九十七章 勢來急請士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順勢而爲第六百七十九章 問鬼通神逃於此第九百五十八章 我兄長是何等人物?第三百一十四章 鴻臚請陳止爲橋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十年未有之大敗!第八百三十一章 還沒開戰,就走投無路了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零九章 此處可有客來賀第八百五十三章 求的不是官,而是可向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請陳爲太守第五百二十五章 得一洞而堤潰第四十九章 觀望間今是昨非第四百二十七章 廣寧郡隱藏着什麼第一百三十二章 此小事爾,無須掛礙第四百八十一章 反客爲主,佛評亂於一書第八百七十九章 運籌時來命急衰第五百七十五章 獻策鮮卑者,其罪當誅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一百一十九章 避而不見第一百七十七章 酷吏通情理,御史言三錯第三百九十章 領民戶籍與屯田民籍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德行以治,則民護其名第四百五十五章 開工!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們漢人太多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蓋滑行第九百四十章 昔日中樞重,今日掌兵強第三十四章 冤!第五百四十七章 列陣非精兵,戰陣爲先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打得太快,人不夠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昨日無禮今親訪第二百七十一章 劉淵是好對付的第三百八十三章 立威三件事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評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勢,鬥而不破第七百八十一章 運如樹,以羣力爲養,承郡縣於世第七百五十三章 壞得其名,也不辱使命第六百五十四章 看相與毒計第九百七十章 爲何要佔城?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天下亂!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爲爐第八十七章 莫名敵意,見真變臉第七百一十章 開門就言運第九百一十六章 漢殤(中二)京起陰雲藏殺機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難定品第八十七章 變臉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剿難靖災,引說立根第五章 江山如畫在側,日月拱衛其身第七百五十五章 練兵掃郡,聚財遷民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敵而縱胡,聚屍成高冢第三百一十三章 太常諸官第六百四十九章 幾窯上下品,文思有驚雷第五百三十二章 武丁變第七百章 自相攻,謀火毬,非籤難成第八百七十三章 王浚起意,審則危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一百二十五章 麻紙之上記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