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會有三段

“到了繒縣,就是琅琊郡境內了,這裡是琅琊郡西南最大的縣城。.m”

方的城池,左清稍微吐出一口氣來,轉頭給陳止等人介紹起來。

離了蘭陵之後,他們走了三日才抵達此處,沿途遇到了小股的流民和盜匪,陳止等人各有應對,但耽擱了不少時間。

對陳止他們而言,這些是遊學的一個環節,沒什麼好壞可言,見了盜匪就將之擊退,遇到遊民就適量的提供幫助,以增長見聞。

但左清心裡有事,鎮定不下來,又擔心流民盜匪擾亂,更懷疑朱家少爺有其他動靜,因此一路上提心吊膽,始終不得舒心。

現在牆,他才真正放下心來,然後就要領着衆人入城。

但這邊話還沒說完,6映就有些奇怪的問道:“那片建築,莫非是佛寺?”他正縣城北邊的一片林子。

樹林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司空見慣,這片林子位於一塊凸起的小丘上,所以裡面的景象爲清楚,樹林之外還有連綿良田。

“對,東海王對佛家之學頗有好感,所以東海郡與周邊縣城,多有佛寺興起,先前蘭陵城外也有,只是離縣城較遠,我等走的太急,沒來得及過去一觀。”左清雖然心裡有事,但碰上問題還是能靜下心介紹的。

劉綱聽着,然後說道:“原來是這樣,不過這林外的農田倒是肥沃,咱們一路行來,在其他縣城之外,很少見到這等上等好田。”他身爲地主家的少爺,自是能夠分辨出田地好壞。

左清就笑道:“這裡面是有緣由的,一來是寺院所在都是風水寶地,這樣才能奉高佛享香火,這二來麼,那林中內外,以及周邊的田地,都在寺院名下,幾乎不用交稅,投佛的百姓也可以免除勞役,有這麼一層關係,田地日廣,佃戶越隆,自是能夠保證耕作。”

劉綱聽到這些很是意外,不由問道:“這些田地都不用納稅?”

左清點頭說道:“不錯,但裡面還有其他一套說法,具體怎樣,我就不甚瞭解了。”

邊上的陳止聽了,卻皺眉起來,心下疑惑,想了許多。

在原本的歷史上,佛教能在這個時間廣泛傳播,和中原被外族佔領有關,那些人出於種種考慮,扶持外來的佛教,資助東來的佛家法師,對佛教落地之處有諸多政策幫扶,才讓佛教紮根下來,日漸壯大。

但相比之下,新漢的局面不同,但似乎也有針對佛教的政策,未免有奇怪。

“莫非和上層博弈有關?”

想着想着,他就隨着左清等人進入了縣城。

一入繒縣,頓時現裡面的氣氛不同,沿街的人流量明顯增加,不要說和徐州境內的縣城相比,就是和之前的蘭陵縣城比起來,這裡的人也多上許多,而且一個個談興甚濃,言語不絕。

陳止來,在這行走的人裡,有不少人是讀過書的乃至身有鄉品的,在知識世襲壟斷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不同非常明顯,只要用心留意,就能從很多細節上分辨出來。

注意到這點的不止他一人,陶涯更是直接問起左清來了:“這街上的人裡,有不少士人,左兄可知緣由?”

左清笑道:“這個啊,諸位再行幾步,就能知道了。”入了城後,他的心情輕鬆許多,此時更賣了個關子。

不過這邊話音剛落,就聽路邊有人喊道:“那包家的文會也開了,有果品擺放,見者有份,還能見文人露一手,趕緊去”

說話的人年齡不大,約莫十四五歲,布衣打扮,他在路邊伸手一揮,邊上不少人就隨之相從,頓時就有七八個人聚在一起,朝一個方向蜂擁而去。

“包家的文會?”劉綱收回目光,清一眼,“這城中已有文會召開了?不過這個包家,我倒是沒怎麼聽過,是此地望族?”

左清見了這幕,也不繞圈子,說道:“杏壇之事提前舉行,有各方名士路過,本就吸引了不少目光,又有文魁論道,讓青州上下的不少家族,都急着召開了文會,這些諸位應該知道了,但除此之外,如王家這樣的頂級門第,又要舉行自家的文會,聚集了包括我左家在內的幾個有名的家族,這也是一次盛世,震動了整個琅琊郡,郡中家族難免有着乘東風的想法,藉機推出了自家文會,用以攬名。”

衆人算是明白了,其實說白了,就是蹭熱點附庸風雅。

這種事,莫說在這個名望當道的時代,就是在後世也屢見不鮮。

左清繼續說道:“這個包家,劉兄沒有聽過是正常的,我也只是略有耳聞,因爲這是當地的豪族,近些年他們族中不少人謀得了胥吏之位,有崛起之勢,正處於上升勢頭上,所以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不過,既然碰上了,我等不如先去會之景。”

衆人都點頭稱好。

左清就吩咐了左右手下,讓他們去安頓車隊,自己帶着陳止等人,順着人流,朝包家所走去,邊走邊說:“似這樣的家族,請不來有名的士人,但在安排上和其他文會相近,還會引來一些文人駐足,觀此文會,也有助於陳兄你們瞭解情況,到時候不管是王家之會,還是杏壇論道,都不至於一頭霧水。”

“哦?那倒要好好見識一番。”劉綱興奮起來,他對青州文會聞名已久,但過去沒參加過,最多參與過年輕一輩舉行的詩會品鑑會,兩者本質不同。

說說笑笑中,幾人就來到了目的地——包園。

顧名思義,這裡是包家在城中的一片園林院,能在縣城中佔這麼一塊地方,足以證明包家的人脈和財力。

陳止他們抵達的時候,園內園外,人滿爲患,還有不少人不斷聚集過來,不過這園外的都是布衣,正從門外長桌上,拿些瓜果甜點。

“包家還真捨得下本錢。”個場面,陶涯笑着說着。

和後世不同,此時生產力水平有限,水果的種類不算豐富,很多瓜果前面還要加一個“胡”字,是自中原之外傳來,多數是從西域傳過來的。

種地還是以糧食爲主,水果之物產量有限,連同糕點等等,都是士人專享,現在包家竟都拿了出來,擺成流水席的樣子,給尋常的百姓分食。

若非桌案邊上有護院維持秩序,只是這一點,就足以造成爭搶事件。

陳止倒白,說道:“對現在的包家而言,錢財次之,名聲爲上,爲了名聲,有的豪族掌舵人甚至願意鋌而走險,乃至放棄不少產業,又怎麼會吝惜瓜果之物?從左兄的介紹,還有沿途之人的話中,也能聽得出來,這繒縣城中不止包家舉行文會,包家不甘於落於人後,纔會下大本錢。”

在說話的時候,他腦海中閃過白青的身影,算起本質,白家和包家極爲相似,不過包家有不少人出任胥吏,顯然更進一步。

“就是這個道理,”左清對陳止這麼快就鍵,很是佩服,“鬧出聲勢,施惠於民,纔能有百姓自傳揚,如此一來,文會纔有意義,否則不過士人聚會,和普通詩會有什麼區別?包家這樣的豪族,渴望更進一步,但請不來名士,就要從其他方面動心思,相比之下,繒縣的羅家鄧家就不會這般行事,這兩家不會在此地舉行文會,而是被王家邀請,去往臨沂,共舉盛事,他們邀請的名士,到時候,而言會以這兩家的名義過去。”

幾個人說話之間,前面的布衣他們的裝扮,主意到他們身邊跟着的僕從家丁,就主動讓開了一條路,讓他們進入園中。

院裡早有不少的士人聚集,他們三三兩兩的散落園中,不時能聽到誇讚和喝彩的聲音。

陳止放眼望去,見這院裡擺着不少桌椅桌席,上面放着瓜果筆墨紙硯等,周圍的幾棵樹上則懸着一根根字籤,就是一張巴掌大小的紙張,用細線拴在樹枝上。

不少人站在樹邊指指點點,然後口若懸河的說着。

劉綱覺得新奇,就問:“這是怎麼回事?”他過去參加的詩會,都是一羣人聚在一起,要麼有人出題,要麼指着某個景物物件,順勢做出詩賦文章,哪裡見過這般景象?

“這是我青州文會的一大特色,”左清笑了起來,面上帶有一絲得色,“文會之所以會以‘文’爲名,就是這會上不求吟詩作對,而是論道手談,這裡面有個講究,叫做文會三段,就是說一場文會,要分爲三個階段,我左家文會王家的文會,就是以三個階段爲主,杏壇論道也相似。”

“哦?哪三個階段?”6映也來了興趣,不由追問起來。

陶涯趙興明顯已經知道了,笑而不語。

陳止則圍士人,猜出了大概的流程,不過還是側耳傾聽,等着左清的介紹。

左清指了指樹下站着的幾名士人,說着:“文會論道,實際是參與者之間切磋學問,所以這題目不是旁人來出,是互相出,所以這第一個環節,就是‘出題’。”

第四百二十七章 廣寧郡隱藏着什麼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謀,城中來使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也許...第六十一章 世兄之才,今日方知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請帖,將軍幕僚第一百三十九章 速速買紙第九百一十六章 漢殤(中二)京起陰雲藏殺機第一百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六百八十六章 追命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尋皇送聖,違則滅其國!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始知世上有奇人第五百零五章 通典多解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第一百二十章 老不悔,幼不明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無根無基,以佛替夏第七百八十六章 有後方能聚人心第十八章 上門送錢第七百三十四章 上品當貴!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計連環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懼與怒第三百三十八章 爾如行在崖邊,我則如履平地第四百五十八章 白紙出坊,求書上門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遁南慌第九百九十九章 甚好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七百七十七章 恭喜府君,名如其實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大家族有五家第四百六十六章 這不符合兵法!第十八章 上門送錢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舉之患第一百零四章 又來第五百五十六章 國都事擾不得寧第六百七十九章 問鬼通神逃於此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就是鄭實第六百九十三章 湊一起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傳書爲販紙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誰家善,黑白散盡兇匕見!第四章 守一於道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隨人來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之後,金液滿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作假的功夫不行啊!第四百六十九章 含章蘊藻幾家愁第八章 意外之訊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止身邊的人脈雛形第二百二十六章 奚仲作車,倉頡作書第九百八十四章 錢財行之道,猶勝囤於藏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亂就一條線第三百五十四章 遇陳皆避忙送禮第七百五十二章 隨我同見陳府君第九百五十章 生去意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曜歸國,以陳爲仇第一百四十九章 步入院庭迷人眼第三百九十六章 各人的選擇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勢而爲,化虛爲實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後挑撥抓起來!第一百七十三章 官貴皆來非我勢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第六百三十七章 此等叛逆,當除之!第一百六十九章 倖存者與自盡人第九百七十二章 陳氏鎮幽,吾族危矣第七百九十五章 寸土皆有其主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他升官!第七百九十二章 漢制於其不過工具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以聞代思,陳氏閒事第四百七十九章 只有一錯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可能學了假學問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聞書竊聽我只怕他不偷!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路找人,無人敢出頭第六百六十五章 嘴上說久仰,心中暗算計第六百七十一章 敵從何處來?冀州有軍情第九百四十一章 宗室傾軋,內盟外敵第三十二章 反水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人爲貴,謀武圖文第八百八十八章 猶不知戰情,只是趕路忙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進則攛基掇業,退則爲王前驅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降而復叛,亂而驚天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弦震火延蒺藜散,骨斷顱裂心膽崩!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丞四曹,不來就立威第五百二十三章 觀商而知動向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帳內書信,帳外炮響第八百八十五章 運來勢漲,世家揣摩以求安第四百三十一章 口中人,實爲囚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萬事皆有其芥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就是鄭實第一百一十七章 視人低者,也有窘迫時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民之術變人心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路找人,無人敢出頭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幽馬入冀,羣賊退避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三百八十七章 郭象之說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此助力,陳止如何成事第四百二十章 太守死,各家人心動第八十三章 貴門一言,懷中拓石第四百八十九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下第二百章 文魁出,則顯於杏壇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
第四百二十七章 廣寧郡隱藏着什麼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謀,城中來使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也許...第六十一章 世兄之才,今日方知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請帖,將軍幕僚第一百三十九章 速速買紙第九百一十六章 漢殤(中二)京起陰雲藏殺機第一百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六百八十六章 追命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尋皇送聖,違則滅其國!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始知世上有奇人第五百零五章 通典多解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第一百二十章 老不悔,幼不明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無根無基,以佛替夏第七百八十六章 有後方能聚人心第十八章 上門送錢第七百三十四章 上品當貴!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計連環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懼與怒第三百三十八章 爾如行在崖邊,我則如履平地第四百五十八章 白紙出坊,求書上門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遁南慌第九百九十九章 甚好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七百七十七章 恭喜府君,名如其實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大家族有五家第四百六十六章 這不符合兵法!第十八章 上門送錢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舉之患第一百零四章 又來第五百五十六章 國都事擾不得寧第六百七十九章 問鬼通神逃於此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就是鄭實第六百九十三章 湊一起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傳書爲販紙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誰家善,黑白散盡兇匕見!第四章 守一於道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隨人來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之後,金液滿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作假的功夫不行啊!第四百六十九章 含章蘊藻幾家愁第八章 意外之訊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止身邊的人脈雛形第二百二十六章 奚仲作車,倉頡作書第九百八十四章 錢財行之道,猶勝囤於藏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亂就一條線第三百五十四章 遇陳皆避忙送禮第七百五十二章 隨我同見陳府君第九百五十章 生去意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曜歸國,以陳爲仇第一百四十九章 步入院庭迷人眼第三百九十六章 各人的選擇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勢而爲,化虛爲實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後挑撥抓起來!第一百七十三章 官貴皆來非我勢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第六百三十七章 此等叛逆,當除之!第一百六十九章 倖存者與自盡人第九百七十二章 陳氏鎮幽,吾族危矣第七百九十五章 寸土皆有其主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他升官!第七百九十二章 漢制於其不過工具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以聞代思,陳氏閒事第四百七十九章 只有一錯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可能學了假學問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聞書竊聽我只怕他不偷!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路找人,無人敢出頭第六百六十五章 嘴上說久仰,心中暗算計第六百七十一章 敵從何處來?冀州有軍情第九百四十一章 宗室傾軋,內盟外敵第三十二章 反水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人爲貴,謀武圖文第八百八十八章 猶不知戰情,只是趕路忙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進則攛基掇業,退則爲王前驅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降而復叛,亂而驚天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弦震火延蒺藜散,骨斷顱裂心膽崩!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丞四曹,不來就立威第五百二十三章 觀商而知動向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帳內書信,帳外炮響第八百八十五章 運來勢漲,世家揣摩以求安第四百三十一章 口中人,實爲囚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萬事皆有其芥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就是鄭實第一百一十七章 視人低者,也有窘迫時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民之術變人心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路找人,無人敢出頭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幽馬入冀,羣賊退避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三百八十七章 郭象之說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此助力,陳止如何成事第四百二十章 太守死,各家人心動第八十三章 貴門一言,懷中拓石第四百八十九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下第二百章 文魁出,則顯於杏壇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