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觀畫如知己,手足入國都

東西兩漢之時,畫法有勾勒古拙之法,注重風範氣韻,而新漢此時士大夫競尚清談,畫風多呈瀟灑豪邁之氣,兼顧多變。』天籟小說ww『w.⒉3txt.com

這一點,從趙遠的筆下就能體現出來,那筆畫十分的精細,隨着筆鋒移動,很快就有了幾個雛形,能看出是幾道人影,神韻內斂,雖不見大形,卻已有精緻之意。

但是對趙遠的能耐,這堂中衆人都不感到意外,因爲趙遠早已經名聲在外,能有這般筆觸,一點也不奇怪。

相比之下,衆人更在意的,無疑還是陳止。

陳止的畫技如何,在這之前無人能知,雖然在他書法造詣的名聲傳出去之後,也有好事之徒說他書畫皆上品,但在士人的圈子裡,尚未得到證實,現在見他動筆,衆人自是好奇,只是自重身份,不好擅自離席,只能是坐在遠處,朝着陳止的筆下眺望。

距離比較近的幾個人,卻能借着地利,看得較爲清楚,尤其是王衍等人,本來就坐在陳止邊上,這一眼看過去,就能看個大概,不由暗暗吃驚。

卻見陳止筆下行雲流水,絲毫也沒有遲滯之意,比之趙遠似乎都要從容幾分,更兼具某種神韻。

這股神韻,可不光是筆下的勾勒內蘊,連帶着他自己的架勢,也非同小可,整個人呈現出一股特殊的韻味。

“這陳止居然真的精於畫技?真是出人意料!”

看着陳止那行雲流水的動作,哪怕是看不清他身前畫卷上的內容,也從他那從容的神態上看出端倪,這個現讓在場的衆人,都很是驚訝。

隨後,氣氛頓時就變了,衆人看着兩人動作,伴隨着越縮短的燃香,都逐漸沉默起來。

堂中的衆人,彷彿能夠感覺到時間的流逝,在等待中,看着作畫的二人揮毫潑墨,那紙上的輪廓逐漸清晰起來。

先不說衆人所思如何,就說那晉陽先生王覽,因地位本來就坐得靠近作畫的二人,因而看到了那畫作成型的過程,越看越是驚奇。

王覽先看的是趙遠的畫作。

“趙遠之名,果然是名不虛傳,亦有曹不行之餘韻,偉而有勢,密而精思,這幅畫已經初見輪廓,乃是堂中衆人之畫,其堂形神具備,頗得壯氣,而人物亦栩栩如生,不復其書畫雙絕之名,因是臨時所作,是以有潦草之跡,但亦結合諸多神韻,是以有粗獷之氣。”

想着想着,他的目光又轉移到了陳止的畫作之上,這神色卻是越驚奇了。

“這陳止接任太樂令的時候,還以爲只是靠着機緣巧合,沒有想到,其人是真有這般本領,他的這幅畫……這幅畫……”

看着看着,王覽的眼睛忍不住瞪大起來,因爲他竟是在其中,看到了幾分熟悉的氣息,那種感覺,就好像是出自自己之手!

“這當真是奇了,這陳止行筆之間緊勁連綿,循環忽,有種行水流地,皆出自然之意,這分明是我追求的境界,只是因筋骨之力不足,難以持久,但這陳止卻深得三味啊,若不是我看着他在寫,還以爲是我自己鼓足力氣寫下的。”

越是看,王覽的心頭越是意外,他在面對趙遠的畫時,還能品評兩句,但看着稱職的畫,就彷彿看着自己作畫,那一筆一畫一勾勒,都是那麼的順心如意,暗合己心,其中感觸,妙不可言,居然生出了一種知己之感。

王覽並不知道,那些看不到畫作的大家們,都在觀察着他的表情,原因也很簡單,這王覽乃是品鑑之人,本來始終是表情淡然,但看了陳止的畫作後,卻神色突變,在場的沒有蠢人,哪裡還猜不出緣由。

“這個陳止居然真的有畫技之能,還能讓晉陽先生都意外!”

帶着這樣的感慨,衆人面面相覷,再看陳止的時候,都覺得其人高深莫測許多,這神色都肅穆許多。

而樂起等人則是面色難看起來,因爲先前的話都已經說出去了,雖然沒有明確的立下字據,但他們這等身份,又在這樣的場合公開,那隻要陳止能完成他們的要求,而且不需要全部完成,只需要大致達成即可。

但樂起等人若是食言,那可就是身敗名裂了。

這麼嚴重的後果,等於是將自己逼上了一條難以後退的道路,君子所不爲也,樂起之所以敢提出來,除了因趙遠的話恰逢其會,也是他篤定陳止難以真的做到,現在見情況不對,慌亂難以避免。

那一炷香緩緩燃燒,青煙嫋嫋,彷彿纏繞着各方的念頭,慢慢向上飄蕩而去,越來越短……

“時間好長,裡面生了什麼?”

對面的酒樓上,徐吉還在死死地看過來,等待着結果,但臉上的表情已經沒有半點成竹在胸的樣子了,短短時間內,居然就露出了一絲憔悴之色,彷彿遭受了莫大的煎熬。

實際上,就在剛纔,他的父親,那位徐家的老太公,當代爵爺,就排出了第二批人手,過來喊徐吉回去,從口氣裡面就能聽得出來,頗有斥責之意。

但徐吉生生就頂住了壓力,死活都不願意回去,偏執的要等待這次宴會的結果。

隨着時間的推移,已經沒有人再進去了,卻也不見裡面有什麼大的風波,越讓徐吉擔憂起來,隱隱有不妙之感。

“難道陳止真要時來運轉?”

“難道我七哥真要折戟沉沙?

在城池的另一邊,剛剛入城的陳羅等人,剛剛下車,找到了一個酒館,正在打聽陳府的位置,同時也在打探陳止的消息。

結果,這一問,就知道了不少消息,一下子就緊張起來。

因爲陳止的消息,最近在洛陽城中,從外到內,遍佈全城各處,所以一聽說是打聽陳止的消息,那酒館中的人立刻就來了興趣,你一言我一語的說了起來,那說話人的立場五花八門,而說的話也是各有不同,讓聽的人不由心驚膽戰。

陳羅他們的到來,對於陳府而言並不重要,雖然事先也通知了一下,但乃是來自彭城陳氏,而且來得又很慢,連陳府中負責接待的家僕都快記不住了,因此入城之後,也沒人來迎接,以至於陳羅不得不自己問路,這一問,心都涼了。

他所詢問的這座酒館,不過是普通飲酒之處,一般的士族根本不會停駐,多是尋常布衣,也有消息靈通的商賈,而他們得到的情報,多數都是被控制和處理過的,所以在他們的口中,陳止固然是名聲極大,所舉辦的品評會更是別開生面。

但更多的人,卻提到他因爲品評會,而得罪了書院,又有三個大族要對付他,如今已是危如累卵。

聽得陳羅是心驚肉跳,大爲吃驚。

他這次過來,還以爲是個肥差,是他父親陳迅動用了不少關係,才爭取過來的,爲的是聯絡京城和彭城,說白了,就是給彭城陳氏和陳止之間傳話。

陳止爲官,又有頭銜,在彭城陳氏的人看來,乃是天大之事,而對陳止的地位更有巨大提升,隱隱成爲了彭城陳氏之,能給他傳話,意味着在族中的話語權,陳迅讓兒子得位,對自身亦有很大好處。

但陳羅興沖沖的來到這裡,得到的卻是這般結果,這心一下子就涼了半截,隨後就是擔心陳止的安危。

“多謝兄臺告知!”

和酒館的人說完,問清楚了路徑,陳羅就忙不迭的朝陳府衝去,想要搞清楚具體的情況。

但這走到了半路,卻路過一家茶肆,能聽到裡面有不少人正在議論,從兩名走出來的人口中,陳羅聽到了陳止的名字,立刻就留心起來,豎起耳朵仔細去聽。

“……陳止還真是厲害,這樣的條件都能答應。”

“可不是麼,這事一聽就不應該,陳止別不是因爲之前的順利,而有些昏頭了,真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了。”

聽到這,陳羅再看兩人裝扮,認出是世家子弟,不同於之前酒館的布衣,這心裡更加擔憂了,趕緊上前詢問起來:“兩位君子,不知那陳太樂碰到了什麼事,爲何二位有如此之言?”

“你是?”那兩人被打斷了話,略顯不快,再看陳羅的裝扮和僕從,立刻就認出是邊陲小族的子弟,越輕視起來,隨口一問,就要離開,但聽得陳羅的回答,卻又停下腳步。

陳羅焦急之下,也顧不上其他,當即就表明了身份,說道:“在下乃是彭城陳羅,實不相瞞,那太樂令陳止,正是在下兄長。”

“你是陳止的兄弟?”兩個士人聽步,上下打量,半信半疑,一人就道:“陳止何等風采,我等也曾遠遠看到,你竟然是他的兄弟,這如何可能,該不會是假冒的吧。”

陳羅急於知道消息,立刻就要證明身份,拿出文書道:“此乃家屬、文書,可以證明。”

那兩名士人對視一眼,先前疑問那人點頭道:“君子不強問,觀你之言不似作僞,當是真的,既然如此,與我二人入這百家茶肆吧,自能知道前因後果。”

第四百八十三章 論法言史非一卷!第七百三十三章 竹籤消,銅板碎,乃成眼中景第九百三十三章 單于墜第八百六十四章 殺而逼其行!第八百二十章 文武加身!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第九百七十章 爲何要佔城?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五章 江山如畫在側,日月拱衛其身第五百四十四章 鮮卑未見形,已有匈奴至?第七百三十一章 眼中變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見來容易,福禍難料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軌車,鐵罐馬,引水自來坐鐘擺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多謝陳卿……第一千零四十章 知將軍府,而不知朝廷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建設!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在洛陽,我心難安第七十五章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第九百零二章 城中不知年月第四百章 重遊臥冰,心有招攬念第二十一章 拓石在手,可印學問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論下部在燈籠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此乃朕之知己第八百三十五章 後軍出擊,南路勢變第四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陰雲前兆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變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一千二百零九 明災與隱患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第一百零七章 勸學茶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來的草原之主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九百零二章 城中不知年月第六百四十七章 昨日無禮今親訪第九百零八章 原來你不知道啊……第二百七十二章 是給氣死的!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這也有一篇文章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觀天下勢之窪第七百八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第三百九十四章 幽州出手,撲朔迷離!第三百六十九章 君乃能人,吾當大用,咦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一百七十章 大將軍縱論南北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災端倪第三十章 蒼頡循聖,作則制文第一百七十五章 異族初顯跡,朝廷使已至!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寫人,籍貫先行第七百二十七章 社稷第四百四十五章 墨者有隱憂第八百二十五章 陳氏六文書第三百八十章 諸評多榜分排名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等着你的拜師茶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七百八十五章 代郡陳氏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傳書爲販紙第九百一十三章 漢殤(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觀盤演兵,武丁懾代郡之家第八百六十八章 親往鎮壓,戰牽冀憂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等着你的拜師茶第七百四十七章 代窯有白釉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望金液異動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民之術第九百零四章 人生的大起大落...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八百二十二章 暗流動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在拓跋,而在我等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僧笑論陳,兩左急登門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內隱而思外患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斷虯龍,懾羣雄,斬仇祭龍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後挑撥抓起來!第九百四十八章 驚中乃思先動手?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得籍無置亦要走,陳學初露已兩分第七百八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破拓跋,挾民而歸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樂令,萬萬不可啊!第八百四十九章 臨機決斷,身陷囹圄第八百九十三章 慌而忙改道,悔不早聯陳第二百一十四章 血勇難撼陣圖,外力不可居功第二十八章 先生千萬不要嫌少第一百零八章 爭侄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九百一十章 厄來急作揖,戰訊入京城第九百二十五章 鮮卑策第二百五十三章 對弈軍爭!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第五百九十四章 段部奔陳!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八百一十三章 人爲貴,謀武圖文第九十四章 咳,本將早有預料第六百七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九百一十七章 漢殤(下)宗亂之始第四百七十四章 暫避鋒芒兩三月
第四百八十三章 論法言史非一卷!第七百三十三章 竹籤消,銅板碎,乃成眼中景第九百三十三章 單于墜第八百六十四章 殺而逼其行!第八百二十章 文武加身!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第九百七十章 爲何要佔城?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五章 江山如畫在側,日月拱衛其身第五百四十四章 鮮卑未見形,已有匈奴至?第七百三十一章 眼中變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見來容易,福禍難料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軌車,鐵罐馬,引水自來坐鐘擺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多謝陳卿……第一千零四十章 知將軍府,而不知朝廷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建設!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在洛陽,我心難安第七十五章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第九百零二章 城中不知年月第四百章 重遊臥冰,心有招攬念第二十一章 拓石在手,可印學問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論下部在燈籠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此乃朕之知己第八百三十五章 後軍出擊,南路勢變第四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陰雲前兆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變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一千二百零九 明災與隱患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第一百零七章 勸學茶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來的草原之主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九百零二章 城中不知年月第六百四十七章 昨日無禮今親訪第九百零八章 原來你不知道啊……第二百七十二章 是給氣死的!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這也有一篇文章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觀天下勢之窪第七百八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第三百九十四章 幽州出手,撲朔迷離!第三百六十九章 君乃能人,吾當大用,咦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一百七十章 大將軍縱論南北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災端倪第三十章 蒼頡循聖,作則制文第一百七十五章 異族初顯跡,朝廷使已至!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寫人,籍貫先行第七百二十七章 社稷第四百四十五章 墨者有隱憂第八百二十五章 陳氏六文書第三百八十章 諸評多榜分排名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等着你的拜師茶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七百八十五章 代郡陳氏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傳書爲販紙第九百一十三章 漢殤(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觀盤演兵,武丁懾代郡之家第八百六十八章 親往鎮壓,戰牽冀憂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等着你的拜師茶第七百四十七章 代窯有白釉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望金液異動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民之術第九百零四章 人生的大起大落...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八百二十二章 暗流動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在拓跋,而在我等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僧笑論陳,兩左急登門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內隱而思外患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斷虯龍,懾羣雄,斬仇祭龍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後挑撥抓起來!第九百四十八章 驚中乃思先動手?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得籍無置亦要走,陳學初露已兩分第七百八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破拓跋,挾民而歸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樂令,萬萬不可啊!第八百四十九章 臨機決斷,身陷囹圄第八百九十三章 慌而忙改道,悔不早聯陳第二百一十四章 血勇難撼陣圖,外力不可居功第二十八章 先生千萬不要嫌少第一百零八章 爭侄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九百一十章 厄來急作揖,戰訊入京城第九百二十五章 鮮卑策第二百五十三章 對弈軍爭!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第五百九十四章 段部奔陳!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八百一十三章 人爲貴,謀武圖文第九十四章 咳,本將早有預料第六百七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九百一十七章 漢殤(下)宗亂之始第四百七十四章 暫避鋒芒兩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