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莫名敵意,見真變臉

“這張詠好歹也是一城名士,就算行事不羈,但年過中旬,不至於當面就給人臉色看吧?以他這種身份,對我一個世家子說這種話,如果接下來的問題,我答不上來,或者答得不好,不知道還有什麼話要說。”

從張詠的一句話中,陳止聞出了火藥味。

“我過去和他可沒有仇怨,就算張詠不喜歡前身的名聲,總不至於這麼拆臺,分明是要打壓一番,毫無來由,除非在我過來之前,就生出了火氣……”

這麼想着,陳止朝劉綱看了過去,看到了後者略顯尷尬的表情。

實際上,這次的事,陳止還真是遭了池魚之災。

今日的這場聚會,其實是彭城方面爲了邀請王奎而促成的,目的是讓王奎成爲貴靜篩選的考官,至於劉家兄弟,則是縣令楊永爲了拉攏劉家,刻意安排進來示好的,畢竟能提前見到考官,怎麼都佔便宜——

這到場的這三位名士,都確定要成爲這次的考官了。

偏偏就是這麼一個安排,讓事情出了岔子,而一切的根源,就是那個少年王皿。

出人意料的是這個王皿一出場,連王奎都退於一側,讓這個半大少年成爲了主導。

三位名士出於謹慎的考慮,沒有提出質疑,只是猜測着少年的身份,覺得可能是王家的嫡系,並且試着與之交談,有着結交的心思。

而這個王皿,他對清談玄學一類不怎麼感興趣,連作爲篩選主題的法家學問,都不是很在意,反而執着於兵家學問。

劉侃等人在兵家上的造詣可不怎麼樣,畢竟是太平年月,就算碰過叛亂,但如陳敏那般的叛亂,主要影響的也是下層,中層的士族、名士都是陳敏拉攏的對象,怎麼都不吃虧。

沒有需求,也就沒有追求,所以這彭城的名士,對兵家之發只是略通皮毛。

不過既然有人問,他們也就靠着老本行,將談玄論道的本事拿到兵家之說上,想靠着豐富的經驗玄虛一番,其中又以張詠爲甚,他精於釋學,結合兵家廝殺,談及輪迴,一番說法倒也顯得厲害,讓王皿聽得很是高興,就提出了一個具體的問題。

這下子可讓張詠難住了,不得不硬着頭皮東拉西扯,寄希望於轉移話題的方法,將問題納入自己熟悉的領域,再借機抒發一下。

沒想到坐在旁邊的劉綱,最近都在念叨着兵法,一聽王皿的問題立刻思考起來,又聽張詠胡扯,一個忍不住出聲了。

他這一出聲不要緊,立刻吸引了王皿的注意,幾個問題後,劉綱言之有物的務實言論,頓時讓王皿眼前一亮,這提問的重點,自然而然的轉移到了劉綱這邊,張詠被一個小輩搶了風頭,當然不快,便在旁提點了幾句。

劉綱畢竟所學有限,幾句之後就回答不上來了,又被張詠打壓,順理成章的就提到了陳止——實際上,劉綱最初出聲時,就有幫陳止解圍的想法,想伺機推薦陳止,也算間接幫助,但並沒想在這種局面下推薦,無形中得罪了張詠。

可惜事已至此,無法改變,王皿更是個行動派,一聽彭城縣還有比劉綱更懂的人在,也就起了興趣,讓人去招陳止過來。

事實上,論資歷的話,城中還有更合適的人選,可那些人都不是輕易就能招來的,相比之下,陳止的年齡和劉綱的說法,讓王皿更感興趣,這纔有了之前公堂上的一幕。

“教了劉綱兩天,就讓他有了這種認識,如此人物,當然要見識一番。”

王皿的這個想法,在剛纔和陳止的問答中,已經得到滿足,覺得不虛此行,又聽張詠提醒,沉吟了一下,點頭說道:“陳兄,機會難得,光探討兵法,着實浪費,不如我說個兵家局面,咱們來推演一下,當然,這裡沒陳侯乾坤輿圖,就用言語對答,只要能說通就行。”

陳侯乾坤輿圖指的就是沙盤。

在王皿想來,陳止的年齡、身份、資歷擺在這,能把兵法說通就很不錯了,對具體的兵家推演,肯定不會擅長的,不過多少會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張詠也是一樣的想法,提議過後,他就閉嘴不言,坐着等着。

劉綱卻凝神靜思,剛纔陳止和王皿的一番對答,對他頗有啓發,連劉緲聽完都有意外的感覺。

“這陳止還真有些本事,單是這番兵家看法,在彭城年輕一代就能拔得頭籌,這麼一看,確實不用觀望,等這次回去,我還是和彭兄提一提,直接接納陳止吧,也不用等到篩選了。”

至於那三位名士,除了張詠之外,其他兩人看陳止的目光也都有了變化,但依舊帶着審視的味道,準備看看他如何應對接下來的問題。

“問題是這樣的,”王皿組織了一下語言,“說是有夥賊人被官兵追捕,給逼入了山林,他們藉着地利躲藏、騷擾官兵,持續數月,期間還用計離間了追擊的官兵,就這麼僵持着,依你的看法,要如何破滅這夥賊人?”

這個問題涉及到具體的兵事,聽着不像杜撰,因此纔有推演之說,但這裡沒有沙盤,只能單純用嘴來說,憑空推演。

不過,陳止聽了之後,卻微微搖頭,因爲王皿說的並不仔細,想要回答這個問題,還有一些細節要問,不搞清楚的話就無從問答。

“不把這個問題說清楚,恐怕就得不到那王奎的重視,拓石也就派不上用場了,也罷,那就多費點脣舌。”

一念至此,他直接開口問了起來。

“王兄,”眼前少年年紀不打,但陳止還是客氣的稱呼,“不知這夥賊人有多少人馬,可曾立下山寨?軍中可有老幼?兵員是什麼來歷?他們躲藏的山林是位於北方,還是南方?追擊他們的兵馬,是地方駐守的軍隊,還是由朝廷都督統領的外軍?又或者乾脆是中軍?”

這一連串的問題問出來,劉緲、劉綱等人聽着茫然。

書癡王奎本來一副並不在意的樣子,一聽之下,卻微微一愣,第一次正視陳止。

至於三位名士,除了劉侃微微皺眉,其餘兩人沒什麼反應,張詠還搖頭道:“你這是什麼話,是王世侄問你問題,你反倒問起他來了,到底是誰在答題?不要妄圖用這種方法來擾亂問題。”

張詠卻是想到自己的手段,以爲陳止也要言語轉進,把問題變成自己擅長的東西。

沒想到,陳止瞥了他一眼,搖頭道道:“我剛纔與王兄對答,說了半天的五事七計,張世伯可能是沒聽進去,知己知彼,才能戰,連具體情況都沒搞清楚,如何分析、推演?”

張詠一愣,沒料到陳止直接反脣相譏,正要斥責,但陳止根本不給他這個機會,就聽陳止繼續道:“你這番言論,顯然是對當今朝廷的軍制不甚瞭解,所謂中軍、外軍,都是朝廷直轄的兵馬,不過中軍駐守京師,由朝廷直接指揮,外軍則是通過調令,教給都督將領統領在外,或鎮守重鎮,或奉令征伐,至於地方駐守軍隊,就不用我來給你講解了吧,州郡皆可見。”

這話他是笑着說出的,語氣平緩,但沒有給張詠留絲毫顏面,隱隱嘲諷。

三番兩次的給我下眼藥,我若不計較,你就以爲是怕你了?

果然,張詠一聽,登時臉色就是一變,卻不是憤怒,而是意外。

怎麼回事?聽這說法,這個後輩好像真有點懂兵啊。

這麼一想,張詠不由心虛起來,這畢竟不是他熟悉的領域,對外行說道說道也就罷了,真碰上內行,那可不能硬撐,能混到名士身份的人,遇事不小心一點,名聲能起來麼?早就成爲笑名了。

一念至此,張詠壓下怒火,依着從前的習慣哈哈一笑,一臉豁達的點頭道:“看來世侄是真懂兵啊,先前是我錯怪你了,且聽你言。”不管怎麼樣,先保住名聲,再伺機而動,不能因爲對方年輕,就掉以輕心啊。

但他話一說,屋裡不少人一臉愕然。

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繭自縛爲哪般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六百四十九章 幾窯上下品,文思有驚雷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請出山,護送往幽第五百九十七章 勢來急請士第七百四十章 死氣瀰漫,虯影飄忽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四百五十四章 北望草原等風起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尋皇送聖,違則滅其國!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當然耳!第二百六十九章 痛煞我也!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敵而縱胡,聚屍成高冢第三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一日下雁門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匡天下之志,爲此第七百六十二章 佛聶投胡,未必壞事第五百一十五章 難以測度的目的第六十八章 此樓如何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四百五十八章 白紙出坊,求書上門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無不克,所向披靡!第二百九十七章 十二生肖摺紙,紙坊諜影重重第五百三十三章 江東世嫡一千零五十四章 漢家疑,鮮卑惶第二百一十一章 烏合之衆,有令難行第五百三十六章 種猜忌心,待風聲起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六百零三章 一步十觀,後手落子第六百四十二章 都是假的!你在騙我!第二百二十章 不敢!第九百三十七章 一人忍氣,一人輕生第六百六十章 漸有人來投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幸而陳氏不知玄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今日一去,何日可歸?第九十二章 諸位,醒醒第七百二十九章 銅板與籤第九百章 止戈雖好,不如殺而立威第五百三十章 隱憂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九百一十一章 兩王爭,勢如火第四百零六章 想的都很好第九百九十六章 論品排姓驚覺醒第七百二十九章 銅板與籤第一百三十九章 速速買紙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名如雷霆嚇煞人!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擇一家而言商賈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長生觀氣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汝不主殺,便被彼伐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二百九十三章 姜義訪陳第九百三十三章 單于墜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第一百六十八章 高!實在是高!第一千零九十章 國頹運衰人心亂第二百一十八章 善惡在行在心第六十章 先勝而後求戰第九章 來去間,處變不驚第四百九十一章 爲老不尊只爲書第四百一十五章 損兵折將失將位,追悔莫及心難安第二百六十八章 匈奴之主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慫之,自縛其將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將與宦官第七百三十章 籤後劫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絕圍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將接龍體,一陳圍胡城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擋路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見難而行第九十一章 學識成書入心中!第九百零二章 城中不知年月第九百六十一章 談笑間炸裂第三十七章 知我尋法皆傳書,使我不得安心讀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邊論勢,太守留話驚拓跋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八百九十四章 壞了!這可如何是好!第八百九十七章 衣錦還鄉,亦是名士所求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第四百七十章 他還能翻了天不成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府中幾日,外已變天第五百三十三章 江東世嫡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瞞之志?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龍崩第八百一十五章 送信送到敵麻木第三十二章 反水了第八百九十六章 請先生教我!第二百五十六章 攔路驅車隊,賊人爲何人第一千零九十章 國頹運衰人心亂第三百四十七章 贊大師而得其能第二百八十八章 爲拯救陳止而來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
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繭自縛爲哪般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六百四十九章 幾窯上下品,文思有驚雷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請出山,護送往幽第五百九十七章 勢來急請士第七百四十章 死氣瀰漫,虯影飄忽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四百五十四章 北望草原等風起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尋皇送聖,違則滅其國!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當然耳!第二百六十九章 痛煞我也!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敵而縱胡,聚屍成高冢第三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一日下雁門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匡天下之志,爲此第七百六十二章 佛聶投胡,未必壞事第五百一十五章 難以測度的目的第六十八章 此樓如何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四百五十八章 白紙出坊,求書上門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無不克,所向披靡!第二百九十七章 十二生肖摺紙,紙坊諜影重重第五百三十三章 江東世嫡一千零五十四章 漢家疑,鮮卑惶第二百一十一章 烏合之衆,有令難行第五百三十六章 種猜忌心,待風聲起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六百零三章 一步十觀,後手落子第六百四十二章 都是假的!你在騙我!第二百二十章 不敢!第九百三十七章 一人忍氣,一人輕生第六百六十章 漸有人來投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幸而陳氏不知玄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今日一去,何日可歸?第九十二章 諸位,醒醒第七百二十九章 銅板與籤第九百章 止戈雖好,不如殺而立威第五百三十章 隱憂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九百一十一章 兩王爭,勢如火第四百零六章 想的都很好第九百九十六章 論品排姓驚覺醒第七百二十九章 銅板與籤第一百三十九章 速速買紙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名如雷霆嚇煞人!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擇一家而言商賈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長生觀氣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汝不主殺,便被彼伐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二百九十三章 姜義訪陳第九百三十三章 單于墜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第一百六十八章 高!實在是高!第一千零九十章 國頹運衰人心亂第二百一十八章 善惡在行在心第六十章 先勝而後求戰第九章 來去間,處變不驚第四百九十一章 爲老不尊只爲書第四百一十五章 損兵折將失將位,追悔莫及心難安第二百六十八章 匈奴之主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慫之,自縛其將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將與宦官第七百三十章 籤後劫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絕圍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將接龍體,一陳圍胡城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擋路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見難而行第九十一章 學識成書入心中!第九百零二章 城中不知年月第九百六十一章 談笑間炸裂第三十七章 知我尋法皆傳書,使我不得安心讀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邊論勢,太守留話驚拓跋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八百九十四章 壞了!這可如何是好!第八百九十七章 衣錦還鄉,亦是名士所求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第四百七十章 他還能翻了天不成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府中幾日,外已變天第五百三十三章 江東世嫡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瞞之志?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龍崩第八百一十五章 送信送到敵麻木第三十二章 反水了第八百九十六章 請先生教我!第二百五十六章 攔路驅車隊,賊人爲何人第一千零九十章 國頹運衰人心亂第三百四十七章 贊大師而得其能第二百八十八章 爲拯救陳止而來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