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學識成書入心中!

“咦?這塊石頭上筆跡有先秦風格,打磨痕跡並不明顯,但形狀一看就有斧鑿過程,確實有點意思……”

王奎一邊看着,一邊嘀咕,也將其他幾人的注意力集中了過去,劉侃、張詠等人紛紛打量起來。

而王奎這一入手,陳止半點也不耽擱,直接就在心中默唸“拓石”之名,頓時就有一種奇特的感應,在他與拓石之間建立起來,飄忽不定。

很快,王奎搖搖頭,將東西遞了回來,說道:“這東西必是有些來歷的,但恕我眼拙,看不出來歷,慚愧。”他雖然說着慚愧,但臉上卻無遺憾之色,識物只是小道,認不出來也不用沮喪,因此坦蕩。

倒是那蕭左、張詠對此頗爲遺憾,隱隱意動。

“沒想到連王兄都看不出來來歷,那這東西確實有點意思。”

陳止也是說着遺憾,致謝之後就接過拓石,在石頭入手的瞬間,忽的就五感轟鳴,跟着有源源不絕的信息蜂擁而來,宛如洪流一樣,從拓石中決堤而出,宛如奔騰的野馬一般呼嘯而來,轉瞬間在他的心底形成了一本本書冊摞了起來!

在那間隙中,陳止能捕捉到諸多百家學問,以儒法爲主,夾雜着道、墨等家,更有史家逸聞等等,數不勝數!

這些書,居於陳止心底,等待着他的翻閱,等於是一下子收集了諸多書冊,但要真的融入自身的學問體系,還要一一閱讀、鑽研,並不是說,將學識搬過來就不用自己下苦功了,這只是省去了蒐集的過程,這些東西要理解、要學會,還是得自己鑽研。

“好傢伙!這就是王奎的七成學識!?在我的記憶中成書了!”

這突然涌過來的龐大信息,就算是以陳止的定力,也不免震驚一下,蓋因匯聚過來的學識記憶,實在是太過龐大了,簡直相當於小半個圖書館了!

陳止第一世乃是圖書管理員,各行各業的圖書羅列館藏,而王奎的記憶只侷限在古代的典籍上,就是這樣,都有近乎小半個圖書館的數量,數目之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王川說書癡看了天下十之一二的書,雖然誇張了些,可現在一看,就算不是也所差不遠了,而且肯定有過目不忘之能,否則以他的年紀,根本記憶不下來,而且這還只是七成!不過,這時代書籍傳播受限,想看這麼多書,不知要經歷多少艱難,這個王奎可真了不起!”

這麼一想,陳止對王奎不由多了幾分敬重,實際上,王奎能得這些書,也與他的家世有關,普通士族終其一生,耗費人力,有些書也是尋不來的。

就這樣,他一邊與劉侃等人交談,一邊又分出部分心思,熟悉着增加的學識記憶,那拓石經過拓印後,陷入了寂靜,隱隱傳來一個信息,讓陳止知道,此石已經失去效用,成爲了一個普通的人造之物。

“雖然只有一次,但幫助太大了,不過這些學識記憶,畢竟還是外力獲得,像書本一樣,擺放在我的記憶中,但想要融會貫通也不容易,以後要慢慢的理解、參悟。”

很快,他大致摸清了情況,也不由欣喜起來。

另一邊,那少年王皿似是喝多了,突然說道:“說起來,幾位今天過來,不是請王奎……請我奎叔去做什麼篩選考官的麼?要我看啊,不如干脆讓陳兄也去當個考官算了。”

他話一說,四周登時就安靜下來,無論是王奎,還是劉侃、張詠,表情都怪異起來,有些難看。

小心陪在一旁的劉緲、劉綱更是渾身一震,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最後還是王奎咳嗽一聲,小聲提醒道:“篩選主要是看法家學問,陳賢侄在兵家上造詣不凡,可終究不是一回事。”

“放心,”王皿臉頰上有了醉酒痕跡,兀自說着,“這事我親自給貴靜先生說,他不會不答應的,再說了,諸葛言那個傢伙,我瞭解得很,他說要問法家學問,但肯定涉及兵家之學,你們這個篩選,不是說要篩選出傑出的彭城子弟,以應對諸葛言的詢問麼?那就得讓陳兄出馬……”說到後來,卻被王奎拉了拉衣角。

陳止一看幾人表情,知道這個提議確實不合適,如果自己應下來,風光一時,卻等於一下子和劉侃、張詠等人平起平坐了。

這樣聽起來或許威風,但劉侃他們這個名士名頭,是耗費多久、歷經多少事纔得到的?自己一步登天,根基不穩,名聲虛浮,就算王皿真的背景驚人,能說動貴靜先生,那也不是好事,百姓或許津津樂道,但在士族人的眼中,和倖進之臣沒多大區別,實際上不利於養望。

這麼一想,不等旁人建議,陳止就當先搖頭道:“末學後進,怎麼能和諸位先生位於一席?這個提議不妥,況且這次乃是彭城盛事,各方都看着,若因爲我的關係,惹來不必要的探查,反爲不美。”

這話既點出了自己的劣勢,又捧了劉侃等人,最後又隱隱透露出一點隱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如果因爲他突然得了這個位置,被追查起來,最後追查到王皿頭上,說不定還有隱患。

王皿本來還有些不樂意,但聽了陳止的話,像是想到了什麼,還是點頭道:“那就這樣吧,唉,真是掃興。”

衆人都鬆了一口氣,他們早從王奎的態度中,猜出王皿來歷不小,剛纔王皿又說可以直接給貴靜先生進言,就更令人浮想聯翩了,要是這事真的促成了,那影響就太大,他們這些過來邀請的人,臉面也沒地方放了。

這倒不是看不起陳止,經過今日的事,他們已然認可陳止,可幾人的名聲和陳止畢竟不同,強行放到一起,難免要有想法。

不過,他們也欣賞陳止行止有度,對他更加另眼相看,而且王皿的提議雖然未成,卻也打破了一層阻隔,真正將陳止和劉侃等人相提並論了,於是幾個人在言語間,那種長輩、晚輩的分界逐漸模糊,讓劉緲看着越發心驚。

“幾位名士和陳止交談,我和弟弟只能在旁陪着,話都不能說,這已經不是一個待遇了,這……這事過後,我等還有什麼資格邀請陳止進入圈子?”

念頭一生,劉緲就意識到,他結交陳止的機會已經沒了,看着和幾位名士從容交談的那道身影,劉緲不由生出後悔念頭,再看弟弟劉綱,這纔想起來,自己的這位兄弟,最近和陳止走的頗近。

“我等幾人,唯一和陳止有交情的,就只剩下我這兄弟了啊。”這時候,劉緲餘光一轉,看到坐於角落的那位王家妹子,正緊盯着陳止,不由一愣,旋即搖頭感慨,“怕是彭林的一番心思都要白費了,就算他能在篩選上大放異彩,也比不上陳止和名士的這番交談,何況,聽陳止今日所言,篩選中誰勝誰負,還真不好說。”

在他的擔憂和後悔中,聚會漸漸走向尾聲,等王奎答應擔任考官,劉侃等人也不再耽擱,紛紛起身告辭。

陳止雖和劉緲、劉綱一個輩分,卻是和劉侃他們一同告辭的,但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妥,只有劉綱感到頗爲遺憾,他本來還想着,等聚會之後,再向陳止請教些問題的,今天陳止藉着具體的戰例,展開的一番推演,讓他聽得心馳神往,恨不得立刻詢問清楚。

等劉侃等人走了,劉緲、劉綱這才拜別。

兩兄弟這一離開,雅閣中就只剩下王皿、王奎等人了。

王皿喝的着實不少,等衆人走了,他還嘟嘟囔囔的,當王奎要來扶起他的時候,這位少年貴人忽然一個激靈,來了精神,轉頭朝王家妹子看去,說道:“王家姐姐,幾位名士的言辭,你都記下來了麼?”

“記下來了,這就拿給公子過目。”王家妹子說着,將寫下的幾篇文章給了身邊王引,王引接着就給王皿送了過去。

王皿搖頭晃腦的看着,過了一會搖搖頭道“劉侃的兵策側重細節,不謀全局,張詠之言則乍聽有用,但言之無物,畢竟是術業有專供,而且他們先前沒有考慮到賊軍突圍的局面,都是圍剿之策,還是陳止說的全面,曹理,我交給你個差事。”

“僕在。”那錦衣男子一聽,踏着小碎步來到王皿身邊。

王皿抽出記錄陳止話語的幾張,遞了過去:“讓人把這一篇兵策推演送給朱守,他不是說要殲滅王彌麼?那就多參考參考,切不可真的如陳止所說的那樣,讓這賊人突圍出去!”

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陳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二百零四章 憶陳施主之言,明白牆上之語第五百一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七百五十五章 練兵掃郡,聚財遷民第一千二百章 至聖言、管子語,斷龍之術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釀三蘇之文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三百四十二章 當日請而不來,今日送貼相召第九百二十六章 爭一方氣運主角第一百二十五章 麻紙之上記師言第五章 江山如畫在側,日月拱衛其身第四十章 此時內外皆尷尬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大英雄,大豪傑第九百七十五章 辱盟異臣,必不久矣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止問農,本末倒置 還債3/50第五百八十九章 鮑君所遇何時變?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一千零六十章 邊城絕一首,都城龍氣動第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鮮卑雙動,漢室兩分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爲玄甲兵事以觀工坊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如殺之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五百一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第七百八十四章 雜煉生鍒,生熟衍鋼第八百八十一章 幽州軍潰,衆叛王氏第八百一十四章 袁曹舊日事,今朝亦可行第一百零五章 左右爲難難爲品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先有陳氏,後有玄甲第九百三十九章 密諜司的“大敵”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七百五十二章 隨我同見陳府君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丈夫生當如此!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八百二十章 文武加身!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三百三十章 請人者非陳止,乃太樂令爾第三百五十四章 遇陳皆避忙送禮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民欲跑,從欲散第四百九十五章 聞書竊聽我只怕他不偷!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皇如龍,離巢西行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以陳代王,何人可以代陳?第六百七十九章 問鬼通神逃於此第八百二十四章 有將求起勢,有士意莫測第五百九十四章 段部奔陳!第五百九十二章 陳止的要求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難可來幽?第五百七十二章 將軍幕僚急阻客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七百六十九章 將軍要淡定第四百二十七章 廣寧郡隱藏着什麼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觀天下勢之窪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寫人,籍貫先行第六百九十五章 逢陳改運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匈奴主氣衰,廢太子意動第四百九十五章 聞書竊聽我只怕他不偷!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動!第三百九十三章 突變!第七十五章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第六百八十九章 陣裡殺人拂衣去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軌車,鐵罐馬,引水自來坐鐘擺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五章 不在對錯在喜惡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誰家善,黑白散盡兇匕見!第三百零六章 不要沮喪,從長計議第五百三十六章 種猜忌心,待風聲起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知而無法,防而無用第十二章 誡乃疑,仇當靜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還就不信邪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方儒院,太常有請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見來容易,福禍難料第九百五十九章 逼人太甚?!第六百零六章 閉眼觀勢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無不克,所向披靡!第一百四十五章 捷足先登第五百三十八章 胡馬蹤跡顯第二百七十六章 誰人能飲頭杯酒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主呢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世事變幻皆從權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將與宦官第五百六十四章 勝改勢,敵自變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評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第十八章 上門送錢第五百二十一章 鼠窺將軍談,不知謀已知第六百六十四章 鮮卑都覺得你胡說第二百四十九章 官曰九品,兩士望公卿
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陳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二百零四章 憶陳施主之言,明白牆上之語第五百一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七百五十五章 練兵掃郡,聚財遷民第一千二百章 至聖言、管子語,斷龍之術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釀三蘇之文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三百四十二章 當日請而不來,今日送貼相召第九百二十六章 爭一方氣運主角第一百二十五章 麻紙之上記師言第五章 江山如畫在側,日月拱衛其身第四十章 此時內外皆尷尬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大英雄,大豪傑第九百七十五章 辱盟異臣,必不久矣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止問農,本末倒置 還債3/50第五百八十九章 鮑君所遇何時變?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一千零六十章 邊城絕一首,都城龍氣動第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鮮卑雙動,漢室兩分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爲玄甲兵事以觀工坊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如殺之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五百一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第七百八十四章 雜煉生鍒,生熟衍鋼第八百八十一章 幽州軍潰,衆叛王氏第八百一十四章 袁曹舊日事,今朝亦可行第一百零五章 左右爲難難爲品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先有陳氏,後有玄甲第九百三十九章 密諜司的“大敵”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七百五十二章 隨我同見陳府君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丈夫生當如此!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八百二十章 文武加身!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三百三十章 請人者非陳止,乃太樂令爾第三百五十四章 遇陳皆避忙送禮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民欲跑,從欲散第四百九十五章 聞書竊聽我只怕他不偷!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皇如龍,離巢西行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以陳代王,何人可以代陳?第六百七十九章 問鬼通神逃於此第八百二十四章 有將求起勢,有士意莫測第五百九十四章 段部奔陳!第五百九十二章 陳止的要求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難可來幽?第五百七十二章 將軍幕僚急阻客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七百六十九章 將軍要淡定第四百二十七章 廣寧郡隱藏着什麼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觀天下勢之窪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寫人,籍貫先行第六百九十五章 逢陳改運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匈奴主氣衰,廢太子意動第四百九十五章 聞書竊聽我只怕他不偷!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動!第三百九十三章 突變!第七十五章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第六百八十九章 陣裡殺人拂衣去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軌車,鐵罐馬,引水自來坐鐘擺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五章 不在對錯在喜惡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誰家善,黑白散盡兇匕見!第三百零六章 不要沮喪,從長計議第五百三十六章 種猜忌心,待風聲起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知而無法,防而無用第十二章 誡乃疑,仇當靜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還就不信邪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方儒院,太常有請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見來容易,福禍難料第九百五十九章 逼人太甚?!第六百零六章 閉眼觀勢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無不克,所向披靡!第一百四十五章 捷足先登第五百三十八章 胡馬蹤跡顯第二百七十六章 誰人能飲頭杯酒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主呢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世事變幻皆從權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將與宦官第五百六十四章 勝改勢,敵自變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評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第十八章 上門送錢第五百二十一章 鼠窺將軍談,不知謀已知第六百六十四章 鮮卑都覺得你胡說第二百四十九章 官曰九品,兩士望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