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隨我同見陳府君

馬車開動,在平坦的路上行駛,平整的道路,讓馬車上的人能夠安坐,即便是翻看書冊,也不受顛簸影響。

此時,常璩和桓彝就都在翻看着手上的書本,表情相似,都是皺着眉,繃着臉。

棗嵩就在旁邊含笑看着,也不說話。

過了一會,那常璩將手上的那本《論語》放下,嘆了口氣說道:“難怪幾位曾經見過雕版法所拓印之書的人,都評價不高,更不見他們捎帶回去,原來這雕版拓印出來的書,果然是失了很多神韻,更有諸多缺陷。”

說着,他又回憶起,書冊裡一些字行上的髒污、重影之處,不由搖了搖頭。

棗嵩有些好奇的道:“怎麼,常璩那邊還沒有雕版拓印的書冊?這可不對吧,你是不知道,當下這幽州之地,此法所成之書,近乎氾濫成災!恐怕冀州那邊都不罕見了吧?”說到最後,他卻朝着桓彝看了過去。

後者也放下手中書,點點頭,先感慨道:“這雕版之法,都是先把字拓印好,隨後再統一拓印,不比抄錄的時候,人之七情六慾融入其中,下筆有神,筆畫相連之中,其實蘊藏神韻,是以一篇文章不光內容可以啓迪智慧,文字也可以傳達信念,相比之下,這提前已經拓印的是在落了下乘。”

他把手裡的書放下,又道:“不過,比起冀州流傳的一些,這一本書卻是要好多了,冀州那邊的一些雕版書,那裡面幾乎每一頁都有墨團,侵染一大片,根本就看不清楚,如此看來,這雕版法還在進步中。”

“哈哈,”棗嵩聞言卻笑了起來,他搖搖頭道:“雖說那代郡的雕版法不斷改進,越發清晰,比如你們看的這兩本,就是半個月前剛剛印成,不過其他地方的雕版法,卻是越來越混亂、糟糕了,你道爲何?”

常璩聞言一愣,不明其意,但桓彝卻已經明白過來,他看了一眼那本書,問道:“已經有仿製的出現了?”

聽着這話,常璩也明白過來。

果然,棗嵩點頭道:“正是如此,你說那陳氏紙的紙坊防守嚴密,旁人沒有方子,是不得仿製,可這雕版就不一樣了,裡面其實沒有什麼想不到的,那拓印的版子都有人見過,無非就是印章之流的改變,仿造起來不要太簡單。”

桓彝卻皺眉道:“事情可不是這麼簡單,我聽說這拓印的時候,所需要的墨,以及紙,還有如何調配,按壓雕版所需力度,持續時間,乃至雕刻雕版所需材料、工具,裡面都有講究,不是那麼輕輕鬆鬆就能拓印的。”

“所以,”棗嵩無奈的一攤手,“你看到了,冀州那邊的書冊,越印就越顯得髒亂,依我看啊,陳府君的此番創舉,早晚要毀在這些私自拓印的人手上,不可長久,所以你們也不用太過在意這雕版之法。”

“話雖如此,但總覺得這裡面還是存在危險,”桓彝眉頭緊鎖,回憶起冀州的情景,“冀州那些書冊,用的是麻紙和差紙,拓印的時候,恐怕也沒有經過仔細校對,也不見他們沾好墨拓印,但到底是省去了不少人力,也因此印一本書下來,用不了多少錢財,最多是雕版的時候多投入一些,因而這販書的價格也不貴,令諸多寒門之人皆爭相購買,可問題就是書上多有錯漏,一旦流傳開來,讓這些寒門子弟信以爲真,那豈不是誤人子弟?”

棗嵩卻一副灑脫模樣,毫不遮掩的笑道:“這可就不是你我能考慮的,還是讓大司馬、讓江都王、讓朝廷他們頭疼去吧。”

幾人正說着,外面忽然傳來一陣陣的吵鬧聲,而他們所乘坐的馬車,也因此停了下來。

“怎麼回事?”棗嵩掀開車簾,往外面一看,卻見前方道路上,卻是聚集了一羣人,還圍着幾輛馬車和馬匹,少說也有一二十人,聚集在一起,正在爭吵,其中有幾人更是因爲情緒激動,說話的聲音很高,而且面紅耳赤,像是用盡了全身力氣。

“這幹什麼呢?”

幾句疑問落下,就有僕從過來解答,便聽一人說道:“好像是當地幾個宗族的人,說是要集合起來,去代縣告狀,結果被縣尉帶着人生生攔下來,雙方正在理論。”

“這是要越級上告啊!”棗嵩聽完,眼中一亮,露出興奮之色,“不是說代郡治理的很好麼,沒想到也有這種事,相比還是言過其實了,走,咱們去瞧瞧,興許還能給出出主意,改變一下這些人的境遇也說不定。”

桓彝眯起眼睛,笑着點頭,心裡卻很清楚,棗嵩這個提議,可不是出於好意,而是想要看陳止出醜,因爲代郡這般治理效果,一旦傳揚出去,別人第一時間就要和幽州其他郡縣作對比,難看的就是他王浚了,而王浚的麾下,一樣擡不起頭來。

另外,代郡現在這情形,看着一派大治景象,如果內外如一,那就代表這大半年的時間,陳止麾下的力量,必然有了膨脹,更加強橫!

“相比之下,那位王大司馬最近聽聞正在竭力拉攏段部鮮卑,以此來提升戰力,同時還在恢復因爲四方圍攻棘城失敗,造成的威信動盪,聽聞那平州更是起了幾次波瀾,連高句麗都有異動,需要那位大司馬派兵鎮壓,所以這半年多時間的休養生息,到底恢復了幾分實力,着實難說,更不要說草原風雲變化,王浚對鮮卑各部還有多少號召力,真不好說啊。”

這麼想着,桓彝已經跟隨棗嵩來到了人羣邊上,在旁邊圍觀、傾聽。

那羣人看了三人一眼,便不再注意,還是和那縣尉爭論着,聲音越來越響,場面逐漸有失控的局面。

而那縣尉倒也不是惡語斥責,而是好言相勸,口中更是叫着尊稱。

聽了有一會,桓彝他們就明白了事情緣由,正要低聲交談,沒想到棗嵩當先開口了——

“諸位鄉紳,你們的請求,在我看來是很合情合理的,代郡衙門,理應給出迴應,這樣吧,我與諸位一同前往代縣,就找陳府君,讓他來做個評判。”

第九百一十六章 漢殤(中二)京起陰雲藏殺機第四百九十章 追悔莫及忙遷怒第五百八十二章 計入宇文,段亂其門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個陳止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十九章 得聞七哥書法了得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四百四十五章 墨者有隱憂第七百八十章 權隆氣盛,陳止的試探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士相爭,或有一走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導,移風易俗第七百二十三章 名望將滿時已到第四百五十章 關津、市肆、山澤,皆有稅哉第五十五章 機關算盡,遠望不知身邊事第七百一十五章 長街燈火書明字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將與宦官第九百六十章 可怖之念,蘊於平凡第八百四十二章 都在找後路第八百三十三章 石勒動念,北地風起第七百零三章 何其不公!第六百八十六章 追命第二百五十七章 盡皆在掌握,無出我意者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四百五十九章 明運竹藤,暗度陳倉第五百零五章 通典多解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九百三十七章 一人忍氣,一人輕生第一百零四章 又來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見來容易,福禍難料第五百六十四章 勝改勢,敵自變第五十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五百五十三章 鮮卑圍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踵而來!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第八十七章 變臉第七百一十七章 學問與錢財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有三問,匈奴短矣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絕圍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陳歸鄉,一陳假虎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囚王傳信,北地歸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會上當第七百六十二章 佛聶投胡,未必壞事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四百一十七章 我很被動啊!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九百五十四章 陳止來了!第五百九十七章 勢來急請士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張賓請教第九百三十七章 一人忍氣,一人輕生第三百九十四章 幽州出手,撲朔迷離!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一百七十四章 招丁演武,入牢探賊第六百一十八章 即刻進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個陳止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五百二十章 刺客!第五十四章 謀定第三百一十章 臨到上任練琴忙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以位誘士,牧民網羅第六百四十一章 襲屯先投毬第四十五章 若得此字上青史!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七百九十二章 漢制於其不過工具第六百五十八章 封爵承運,與國同休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玄甲不可勝?第六百三十八章 錢不在我,以利誘之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終有變!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動人心第二十八章 先生千萬不要嫌少第九百五十一章 被嚇破膽了第五百零八章 這從何算起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釀三蘇之文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見來容易,福禍難料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三百五十九章 五榜三才真假評第六百七十一章 敵從何處來?冀州有軍情第三百六十一章 誰人不知陳君,闖關且看石勒第七百四十三章 留與傳第九百三十六章 梟雄未長成第三百二十六章 問問他,想不想進宮第一百二十五章 麻紙之上記師言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九百三十章 代郡之家急攀附第四百七十八章 譯二十經,驚聞評人!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邊不亮找東邊第十二章 誡乃疑,仇當靜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帖第一百二十六章 速速退去,莫污赤子!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張賓請教第六百三十二章 趕緊去交投名狀第三百三十八章 爾如行在崖邊,我則如履平地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刺洛陽,傳平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朝使將至第四百八十七章 佛論何在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
第九百一十六章 漢殤(中二)京起陰雲藏殺機第四百九十章 追悔莫及忙遷怒第五百八十二章 計入宇文,段亂其門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個陳止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十九章 得聞七哥書法了得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四百四十五章 墨者有隱憂第七百八十章 權隆氣盛,陳止的試探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士相爭,或有一走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導,移風易俗第七百二十三章 名望將滿時已到第四百五十章 關津、市肆、山澤,皆有稅哉第五十五章 機關算盡,遠望不知身邊事第七百一十五章 長街燈火書明字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將與宦官第九百六十章 可怖之念,蘊於平凡第八百四十二章 都在找後路第八百三十三章 石勒動念,北地風起第七百零三章 何其不公!第六百八十六章 追命第二百五十七章 盡皆在掌握,無出我意者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四百五十九章 明運竹藤,暗度陳倉第五百零五章 通典多解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九百三十七章 一人忍氣,一人輕生第一百零四章 又來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見來容易,福禍難料第五百六十四章 勝改勢,敵自變第五十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五百五十三章 鮮卑圍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踵而來!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第八十七章 變臉第七百一十七章 學問與錢財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有三問,匈奴短矣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絕圍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陳歸鄉,一陳假虎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囚王傳信,北地歸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會上當第七百六十二章 佛聶投胡,未必壞事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四百一十七章 我很被動啊!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九百五十四章 陳止來了!第五百九十七章 勢來急請士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張賓請教第九百三十七章 一人忍氣,一人輕生第三百九十四章 幽州出手,撲朔迷離!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一百七十四章 招丁演武,入牢探賊第六百一十八章 即刻進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個陳止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五百二十章 刺客!第五十四章 謀定第三百一十章 臨到上任練琴忙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以位誘士,牧民網羅第六百四十一章 襲屯先投毬第四十五章 若得此字上青史!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七百九十二章 漢制於其不過工具第六百五十八章 封爵承運,與國同休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玄甲不可勝?第六百三十八章 錢不在我,以利誘之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終有變!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動人心第二十八章 先生千萬不要嫌少第九百五十一章 被嚇破膽了第五百零八章 這從何算起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釀三蘇之文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見來容易,福禍難料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三百五十九章 五榜三才真假評第六百七十一章 敵從何處來?冀州有軍情第三百六十一章 誰人不知陳君,闖關且看石勒第七百四十三章 留與傳第九百三十六章 梟雄未長成第三百二十六章 問問他,想不想進宮第一百二十五章 麻紙之上記師言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九百三十章 代郡之家急攀附第四百七十八章 譯二十經,驚聞評人!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邊不亮找東邊第十二章 誡乃疑,仇當靜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帖第一百二十六章 速速退去,莫污赤子!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張賓請教第六百三十二章 趕緊去交投名狀第三百三十八章 爾如行在崖邊,我則如履平地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刺洛陽,傳平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朝使將至第四百八十七章 佛論何在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