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逢陳改運

五行刻度格中,許久未有寸進的名望金液,緩緩的震顫了一下,似乎增加了一絲。

這一絲,若是不留心感應,甚至都會因爲是錯覺,不過陳止畢竟擁有籤筒也有許多年頭了,更不要說陳止這些天始終留意着其中變化。

“百家籤筒居然產生了一絲變化,到底是因爲什麼?”

頓時,就有一個疑問在陳止的心中升起,旋即他朝着遠方的那輛馬車看了過去,眉頭皺起。

“是因爲拓跋部的人到來不成?只是這裡面的聯繫是什麼?若是可以找到的話,就可以儘快讓名望金液充滿,抽取上上籤了,還需要進一步探查,先確定是因爲拓跋部的原因才行。”

這並非陳止在浪費心力,而是最近他試着宣揚名聲,甚至連葛洪到來,都讓幾個幕僚、幫手去傳播一下,以壯聲勢。

這種事情,他在過去是很少親自過問的,現在之所以會安排下去,就是爲了測試一下,這五行刻度格中的名望金液會不會有變化。

但事實證明,即便是留名後世的丹道真人到來,也沒有讓名望金液有太多的變化。

“怎麼拓跋部這次到來,就會生出變化,裡面的緣由到底何在?”

帶着這樣的疑惑,陳止與衆人等待於城門前,看着那馬車慢慢靠近,最後停在城門跟前,他的那位私交好友走下車來,大笑着朝他走來,卻也沒有答案。

“陳君,沒想到你我再次相見,你卻已經是名震草原了,現在草原部族,哪個不知道你代郡陳止的威名,段部、阮豹可都是你的磨刀石了啊!”

拓跋鬱律一副快人快語的樣子,顯得很是開懷。

“謬讚了,”陳止也迎了上去,同樣露出了笑容,“我這也是趕鴨子上架,不得已而爲之,若是不奮起反抗,你想要見我,不是在墳頭前,就得在牢獄中了。”

敘舊之中,兩人都是滿臉笑意,只是陳止卻能感到,自己與這位拓跋部將領之間的關係,已經有了隔閡,笑容中也少了過去的不羈和親近,多了一些客套。

但這也是正常的情況,一旦兩人的交往之間摻雜了利益和勢力因素,那就肯定不能再單純了。

兩人說說笑笑,陳止便帶着拓跋鬱律與代縣上下之人見過,這裡面的很多人,他上次都接觸過,但此時再看,卻是另有一番感受了。

“這羣人之前來的時候,還隱隱有和陳君分庭抗衡的意思,就算不是本意,但多多少少會無意識的以代縣主人的作態,而今卻全部都做出了臣服之態,陳止不說話的時候,他們沒有一個敢隨便開口的。”

身爲鮮卑貴族,拓跋鬱律對於這種臣服和附庸的氣味格外敏感,一下子就看到那些世家大族子弟強盛外表下的一絲心虛。

“這一場浩劫,生生幫陳君整合代郡上下,更是讓他錘鍊出了一支軍隊,據說他有八千武丁,能破十萬敵,更不要說那些被他俘虜的草原部族,肯定要有一部分被編入騎兵隊伍,更不要說我來的時候,在代北見到的七個附屬部族了!”

越是想,拓跋鬱律的心情越是沉重,他忽然就意識到,一個完全統合代郡的勢力,能否爆發出來的力量,恐怕不亞於鮮卑幾個大族,對北地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變數!

隨後他又想到了自己此來的幾個任務,不由頭大起來。

“這種局面下,想要糊弄陳君,恐怕並不容易,更不要說其他幾個目的了,唉,族中的那些老人啊,真該讓他們都來代郡這裡看上一眼。”

儘管心裡轉着種種想法,不過表面上,拓跋鬱律還是一副豪爽笑容的樣子,隨後見到了慕容翰之後,兩人更是相互捶胸,一副親近朋友的模樣。

“上次一別,這已經是七八年了吧,慕容兄弟你看起來更加強壯了,”慕容拓跋說話間,也不避諱之前棘城之圍時,自家部族的選擇,“棘城被圍困的時候,我還是很擔心的,只是部族職責所在,是在是無法相助啊。”

“某家明白,”慕容翰點點頭,“你們部族不插一腳,過來跟着一起攻打棘城,就已經算是很講義氣了。”

……

兩人說話的時候,陳止卻是見到了束交與張亢。

比起離開的時候,這兩位名士瘦了許多,也黑了很多。

“兩位先生受苦了,多虧了兩位居中串聯,才讓代郡的地緣情況有了好轉。”陳止自是一番表態。

束交和張亢都是捋須而笑,隨後前者搖頭道:“太守不要給我們二人戴高帽了,這一趟我等分明是狐假虎威啊,有太守您的威名,那拓跋部上下可是將我二人奉爲上賓!”

張亢也笑道:“若說受苦,多多少少有些,但也最初的時候,等代郡戰局抵定,那位大單于親自過來,給我們二人壓驚,那可不是什麼驚都沒了?”

說着,一行人都笑了起來。

陳止一大笑,表現的開懷,周圍的世家之人也紛紛附和、效仿,個個賠笑。

………………

“這些個世家人,真是趨炎附勢,一點麪皮都沒有了。”

距離城牆遠出,有一座土丘,此刻正有兩名道人立於其上,正是那太虛子李不匿,與他師弟薛不疑,後者打量着城門前的光景,忍不住嘀咕起來。

但李不匿卻是眉頭一皺,露出一點詫異。

“師兄,怎麼了?”薛不疑見狀,登時就好奇起來,他可是很清楚的,自己的這位師兄道航精深,對陰陽五行、奇門遁甲皆有研究,更是擅長風水辨穴、望氣知運,往往一眼看過去,見了人的舉手投足、五官身形,就能窺探出不少事來,若是能摸一摸根骨,就更是八九不離十了。

此時,他突然露出這般神色,該不會是發現了什麼隱秘吧?

聽着師弟詢問,李不匿只是搖頭,口稱“古怪”。

薛不疑便追問道:“師兄,你倒是說說,哪裡有古怪,莫非是這代縣縣城的風水不好?”

“代縣縣城,離水而遠山,逢幹而立沙,本是根基不穩之相,或許無千年城運,但如今被那位太守在城西挖了一塊礦坑,一下子就將西來煞氣引入坑中,平白增加了城運,算不上風水不好了。”

“還有這種操作?”薛不疑不由瞪大了眼睛,隨後又追問起來,“那你這是疑惑什麼?”

李不匿眉頭一皺,指了指那遠處正在入城的人羣,說道:“我奇怪的是那剛剛到來的鮮卑將領。”

薛不疑順勢看了過去,口中道:“拓跋鬱律?”

“正是此人,”李不匿點點頭,此人龍行虎步,髮際居於中,額頭有光,左右肩膀寬闊,主此人爲人主之相,而且東征西討,能往東西開疆拓土……”

“好傢伙,這麼厲害?”薛不疑登時又忍不住朝拓跋鬱律看了過去,表情驚疑不定,“這麼說來,此人未來成就乃是霸主啊,豈不是比此時風光無限的代郡太守陳止還要厲害?”

“問題就在這裡了,”李不匿同樣看了過去,隨即收回目光,“這人一來到陳止跟前,卻是顯得有些躊躇不定,精氣神更是衰退許多,其額間血光大升,隱隱應了其名,或將氣鬱而死,反而不成其運了!”

薛不疑卻忍不住抱怨起來:“太虛師兄,你說的這些誰聽得懂啊,我又不像你,能看得什麼氣……”

李不匿搖搖頭道:“我哪裡能看到,只是早晚練目,眼力過人,能見微小,能觀宏大,見微可知著,觀宏而知天命,配以易算,輔以所知之事,推測一二罷了,能見氣運的人,乃是鍾天地之造化,方可享之,也就是上谷聖皇有這等本事了。”

見薛不疑還是一臉疑惑,他索性直白說道:“卻是這個拓跋鬱律的霸主命,似因陳止而改,走走走,得去近處看看!方可知真假對錯。”

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兵壓言攻惹怒人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運昌?第三百一十五章 陳止的衙門第七百七十一章 《語錄紀要》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九百八十八章 急攻尋奇兵,背後有人催第六十一章 世兄之才,今日方知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龍崩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休言權術,我自取之第九百零八章 原來你不知道啊……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變第六百二十八章 賊捆上堂,驚破宵小膽第九十二章 諸位,醒醒第四百六十六章 這不符合兵法!第六百四十七章 昨日無禮今親訪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隨人來第六百七十一章 敵從何處來?冀州有軍情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往薊縣,升龍壇第八百八十章 人散心離力難轉第二百五十三章 對弈軍爭!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第四百二十七章 廣寧郡隱藏着什麼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刺洛陽,傳平州第八百七十章 不知沙場幾何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胡商使者不絕音,館外知是張君來第八百三十一章 還沒開戰,就走投無路了第八百八十八章 猶不知戰情,只是趕路忙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一百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隨人來第四百二十章 太守死,各家人心動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陳歸鄉,一陳假虎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要科舉,先入籍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蓋滑行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帶路黨先行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四百七十八章 譯二十經,驚聞評人!第一百七十二張 諸葛之禮第一百八十三章 牢裡快裝不下了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三百一十一章 來得正好!第八百九十七章 衣錦還鄉,亦是名士所求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訪陳君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強勢面前,何來心機?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陳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五百零五章 通典多解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見於世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夢誰先覺,春秋四季枕部分結束,還有兩、三張後文第九百七十六章 陽謀離間族相異第四百零六章 想的都很好第四百七十八章 譯二十經,驚聞評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出賣要趕早!第二百九十七章 十二生肖摺紙,紙坊諜影重重第一百六十九章 倖存者與自盡人第九百一十七章 漢殤(下)宗亂之始第二百三十七章 虛張聲勢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第四百七十五章 書則百家驚,何人重白紙第五百八十二章 計入宇文,段亂其門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虛實亂人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等着你的拜師茶第五百二十八章 有人拜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揚鑣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大當家之生平,我素有所知第六百零六章 閉眼觀勢第二十七章 恩威反掌,晴雨由心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陳者富貴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八百四十六章 鮮卑火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請單于往薊第五百三十七章 威逼利誘,不容牆頭草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兒郎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六百三十六章 勝訊佐刀落人頭!第五百八十章 陳計有所需第九百二十二章 吞幽州之氣而煉命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給舉報了第九百八十八章 急攻尋奇兵,背後有人催第三百二十五章 無他方可成事第八百四十七章 敵亂第五十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言勸人離第九百九十七章 中原官話考覈四六等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士相爭,或有一走第二百一十九章 東海王第三百六十四章 行華夏之道,方稱之爲民第四百四十三章 吳君陽謀算三家第五百一十二章 好一個散財童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侯兩支遺策輾轉第一百九十四章 冠絕彭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流言,我所欲也第一章 新漢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亂就一條線
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兵壓言攻惹怒人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運昌?第三百一十五章 陳止的衙門第七百七十一章 《語錄紀要》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九百八十八章 急攻尋奇兵,背後有人催第六十一章 世兄之才,今日方知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龍崩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休言權術,我自取之第九百零八章 原來你不知道啊……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變第六百二十八章 賊捆上堂,驚破宵小膽第九十二章 諸位,醒醒第四百六十六章 這不符合兵法!第六百四十七章 昨日無禮今親訪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隨人來第六百七十一章 敵從何處來?冀州有軍情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往薊縣,升龍壇第八百八十章 人散心離力難轉第二百五十三章 對弈軍爭!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第四百二十七章 廣寧郡隱藏着什麼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刺洛陽,傳平州第八百七十章 不知沙場幾何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胡商使者不絕音,館外知是張君來第八百三十一章 還沒開戰,就走投無路了第八百八十八章 猶不知戰情,只是趕路忙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一百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隨人來第四百二十章 太守死,各家人心動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陳歸鄉,一陳假虎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要科舉,先入籍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蓋滑行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帶路黨先行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四百七十八章 譯二十經,驚聞評人!第一百七十二張 諸葛之禮第一百八十三章 牢裡快裝不下了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三百一十一章 來得正好!第八百九十七章 衣錦還鄉,亦是名士所求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訪陳君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強勢面前,何來心機?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陳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五百零五章 通典多解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見於世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夢誰先覺,春秋四季枕部分結束,還有兩、三張後文第九百七十六章 陽謀離間族相異第四百零六章 想的都很好第四百七十八章 譯二十經,驚聞評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出賣要趕早!第二百九十七章 十二生肖摺紙,紙坊諜影重重第一百六十九章 倖存者與自盡人第九百一十七章 漢殤(下)宗亂之始第二百三十七章 虛張聲勢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第四百七十五章 書則百家驚,何人重白紙第五百八十二章 計入宇文,段亂其門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虛實亂人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等着你的拜師茶第五百二十八章 有人拜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揚鑣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大當家之生平,我素有所知第六百零六章 閉眼觀勢第二十七章 恩威反掌,晴雨由心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陳者富貴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八百四十六章 鮮卑火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請單于往薊第五百三十七章 威逼利誘,不容牆頭草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兒郎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六百三十六章 勝訊佐刀落人頭!第五百八十章 陳計有所需第九百二十二章 吞幽州之氣而煉命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給舉報了第九百八十八章 急攻尋奇兵,背後有人催第三百二十五章 無他方可成事第八百四十七章 敵亂第五十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言勸人離第九百九十七章 中原官話考覈四六等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士相爭,或有一走第二百一十九章 東海王第三百六十四章 行華夏之道,方稱之爲民第四百四十三章 吳君陽謀算三家第五百一十二章 好一個散財童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侯兩支遺策輾轉第一百九十四章 冠絕彭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流言,我所欲也第一章 新漢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亂就一條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