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陳姜在,不叫外胡猖

與此同時,那樓外的諸多樓閣上,也是一片議論之聲,通過院中傳遞出來的消息,他們正及時把握着裡面的動靜,時時關注,進行評點。

“什麼?陳止毒打了朱景,和朱守面對面相遇,不光沒有被追究和斥責,那朱守反而還致謝了,說是管教的好,幸虧遇到了陳先生!”

“你確定麼?是致謝?還是以致謝的名義,發生了矛盾?”

“還真是致謝?朱守這樣的人物、這樣的脾性,竟然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元兄,我覺得這裡面必有蹊蹺,或許那朱景和他並非親叔侄。”

由於位置和視角的關係,再加上消息也是逐步從最近的幾座樓,朝着其他樓閣傳去,因此有些人還討論着陳止和朱守的事,心中滿是驚奇,看不懂其中的邏輯和聯繫,感嘆着其中荒唐,又震驚於陳止的手段。

“這個陳止,到底施展了何等能耐?難道傳聞中,他和那位朱守將軍的交情號到這個地步,或者說,他其實才是親侄子?”

這邊還有正在感慨,一陣驚訝的浪潮,就再次在人羣中傳播開來。

“什麼?陳止又和糜軍對上了?雙方言語交鋒,劍拔弩張?”

聽到了消息的人,都是忍不住面面相覷,這心裡對陳止的觀感頓時就複雜起來。

“剛剛纔和朱守對上,就算最後是虛驚一場,沒有什麼實質的衝突,可也讓人捏了一把汗,以朱守的性子,一個不小心,這晚宴就要完,結果這邊還沒怎麼着呢,他又和糜軍懟上了,這也太快了。”

“這次王府晚宴,邀請的實權人物裡面,也就是朱守和糜軍最爲引人注目,因爲這兩個人的手下都有不少兵馬,而且都是大族之後,一個還剛剛立下大功,正是各方關注之時,這與會之人,大概都會藉着這個機會和他二人攀交情,結果這個陳止先把朱守的侄子一陣毒打,現在又和糜軍頂上了。”

“結果難料啊,畢竟朱守那邊,本就傳言和陳止有着交情,這相互剋制還能理解,但是糜軍和陳止那可沒什麼交情可言。”

“我曾經也相信你們的分析,直到這傳來的消息,一而再、再而三的讓我迷惑。”

“兄臺,你這麼說可就沒意思了,凡是皆有緣由,黃某這一次的推算,那是絕對不錯的,這裡面是有很深的根據的,因爲那糜將軍的生平,我素有所知,諸位且聽我到來……”

這邊還有一個神采略微發福的文人,正要就事分辨一番,但不等他說幾句過後,這樓內外就是一篇混亂,卻是見到那諸多衣着略有不同的異族人,忽然間從周圍的街巷冒了出來,和王府的護衛對峙起來,其中的十幾人,還趁亂衝進了王府。

因爲這羣人沒有帶兵刃,也不見什麼較爲激進的動作,和王府護衛對峙的時候,嘴裡還說着什麼,竟然讓這些護衛頗爲猶豫,沒有下重手,畢竟這樣的晚宴之時,雖然上面交代了他們,要時刻保持警惕,但這些王府中人到底是見過不少人物,分辨得出人物的氣質,也知道這樣遍邀羣賢的晚宴,總歸會有一些人出於不服氣等原因,中途上門,也就是俗稱的踢館。

只是這一次來的人有些多,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到了警戒線的範圍就停下來了,有些人還在和被邀請的與會之人打着招呼,這讓護衛們略有猶豫,只將大部分人攔住。

但還是分出了人手跟過去,將那十幾個衝進去的人團團圍住,正在用重話勸他們退去。

“怎麼回事?這是要搞事?”

這王府之外,樓上樓下的人,見到了這一幕,先是一驚,跟着就都興奮起來,感覺心中沸騰。

對他們而言,沒能得到請帖,並不算什麼意外的事,畢竟這樣的聚會,真正能踏足的都是少數,他們也就是聚集過來,增長個見聞罷了。

這個見聞越是豐富,他們的談資也就越是珍貴,畢竟這麼精彩的事,其他人都只能聽聞,他卻有幸親眼所見,光是這個不同,就足夠他們和子孫說上十年。

“那爲首的幾人,我有印象的,主要都是鮮卑人。”

這衆人裡面魚龍混雜,自不乏能將來人認出來的。

“鮮卑人?他們這個時候過來做什麼,王府邀請的乃是中土名士、宿老,可不沒有喊胡人過來。”立刻就有人皺眉疑惑。

“呵!難道又是來挑戰的?”然後又有人嗤笑起來,“還有人想做第二個匈奴小王子?入夢公子可就在裡面坐着呢,他和朱將軍交好也好,和糜將軍有隙也罷,那也是咱們中土內部的事,他們外族胡人莫不是以爲,還能趁機過來佔便宜?”

這人一說,登時就有人附和起來,也笑道:“不錯,入夢公子在裡面,一言公子還未到,但也會過來赴約,有這兩位在此,根本不用他人出馬,就足以讓這些胡人知道厲害了。”

說笑之間,人羣中的擔憂隨之消失,更多了幾分愜意和幸災樂禍的味道。

入夢公子陳止、一言公子姜義,在他們的口中,更是多了一種自己人、頂樑柱的感覺,不知不覺中就親近起來。

這其實就是一種心理補償,無論是對鮮卑人的敵視,還是對陳止、姜義的親近,更多的都是源於前陣子劉韻言的一番挑戰。

任何時候、任何時期,當一個羣體被持續折辱之後,民族意識都會有所提升,格外需要一場勝利來發泄,這個時候只要有人站出來,哪怕這個人過去劣跡斑斑,都會被他們視爲英雄,忽略其他種種。

很顯然,陳止就是這樣的一個角色,而姜義過去雖然敗於劉韻言,還被千夫所指,但轉眼之間,隨着陳止的勝利,那些圍觀之人彷彿都一下子寬宏大量起來,連帶着也想到姜義過去一言退去鮮卑儒的事來。

而這兩人如今就成爲了衆人面對胡人時的心裡優勢。

“且看這些胡人要如何自處。”

就在衆人談笑之中,先前那個姓冉的漢子也頗爲感興趣,就招呼與自己同來的侄子,一起過去看熱鬧,但這一轉頭才發現剛纔還跟在身邊的侄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忽然就不見了。

“瞻兒?瞻兒?人呢?”他這一發現,登時一驚,不由擔心起來,“這裡人這麼多,瞻兒年齡還小,萬一打死個把人,那可就不妙了。”

………………

“你是何人,敢在此妄言!”

院中,這與會衆人聽了那人一番議論陳侯的話,也有一人排衆而出,來到前面,盯着那說話的異族人,他說得好像是質問的話,偏偏說話的時候面容帶笑,彷彿並不在意。

這人衣衫寬鬆,看上去有種隨性、悠然的味道。

“竟然是孟趟公,”邊上的人一見他,就都議論起來,“也對,當年陳侯初顯跡的時候,很長時間都被看成是公羊傳人,後來也曾對公羊學派有所涉獵和完善,時至今日這學派中的很多人,還以陳侯傳人自居,哪裡能容忍胡人在他們面前說這些。”

“對的,孟趟公平時隨性了一些,但碰上了這樣的是,如果他不出面,回去也不好交代。”

衆人議論之中,那出列的異族人也亮明瞭身份,笑道:“我乃慕容辛,爲當代陳侯宮的宮主!”

“大膽!”

“好大的口氣!”

“果然是胡人,不知進退。”

他話一說,人羣中就有不少人激憤起來,情緒爆發的十分突然。

卻讓陳止聽得更加疑惑。

“這陳侯宮是什麼東西,還有這些人何故突然就爆發了。”

越是想,他心裡越是懷疑,不由凝神回憶起來,自己上一世到底留下了什麼沒有。

“也不對啊,我上輩子大部分人時間都在行軍打仗,多數也只是行謀略之事,雖然也計劃着等天下安定一些,就開始着手整理古代典籍,增加一些有利於發展的內容進去,但由於死的太突然,以至於這些計劃根本無從施行。”

他還在想着,就聽人羣中走出兩人,都是風度翩翩的樣子,就衝着那慕容辛道:“宣武皇帝在位時,就曾東問鮮卑,當時就該將那僞廟撤去,何故如今還存?陳侯真傳,從來都在中土,乃是諸多先師整理陳侯他老人家的言行而成,怎麼可能流傳到爾等之地?”

“這兩位似乎江左學派的人,那學派本就是綜合武侯、陳侯等人的學說雜糅而成,怎麼可能容忍此言?”

聽着耳邊之人的議論,陳止心裡一陣古怪。

“那位王家十九少似乎提及過一些,但是……”

陳止感受着當下劍拔弩張的氣氛,這心裡卻越發感到彆扭起來。

“我到底是什麼時候,有過什麼學說流傳下來?總結言行?難道從我那言行中,還能感悟出什麼道理不成?”

就在衆人都感到氣氛緊張之際,卻有一聲蒼老的小聲從後面傳來,衆人循聲看去,就見魯王在一子的攙扶下,緩步走了過來,他一邊走,還一邊笑道:“既然幾位鮮卑大才有心過來,那不妨也留下來喝一杯酒,只是本王這晚宴到底有規矩的,諸位沒有請帖,真留下來,其他人聽聞了,難免覺得不平,所以還得有個說法。”

第四百零六章 想的都很好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族亦有其志第二百七十章 我……挺不住了!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剛知晉陽落,又聞劉粲囚第七章 心中搖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匈奴主氣衰,廢太子意動第一百六十九章 倖存者與自盡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獨重民也!第二百二十六章 奚仲作車,倉頡作書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五百四十三章 當與陳親善第五十六章 爲民除害,只爭朝夕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長生觀氣第六十章 先勝而後求戰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瞞之志?第八百七十三章 王浚起意,審則危第五百六十一章 圍三缺一,插翅難逃第七百四十七章 代窯有白釉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來的草原之主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可以定天下局矣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七十七章 升堂!第八百四十二章 都在找後路第二十六章 求而不得第八百一十章 書就錦繡,揣摩上意第六百七十八章 北望代郡,暗夜過溝渠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強勢面前,何來心機?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在拓跋,而在我等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方儒院,太常有請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難可來幽?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當爲郡守,敵入尚書檯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第五十六章 爲民除害,只爭朝夕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見陳止!第三十一章 禍心露端倪,一宴欲揚名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見於世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以地縛,以賈誘,溫水煮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幽州出兵,或只是敲打匈奴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繭自縛爲哪般第三百九十九章 歸鄉與仙翁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北亂南散,皆不成運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兩招,可奪陳功第八百九十八章 揚眉吐氣時,爭先恐後見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六百七十章 無聲潛入院,探墨尋秘傳第二百五十六章 攔路驅車隊,賊人爲何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陳氏通典》之始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有三問,匈奴短矣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還來個什麼勁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族分上下,以名得暢通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邊論勢,太守留話驚拓跋第一百一十九章 避而不見第四百七十八章 譯二十經,驚聞評人!第五十五章 機關算盡,遠望不知身邊事第四百九十九章 洛陽急信傳幽州第七百三十一章 眼中變第八百四十九章 臨機決斷,身陷囹圄第四百三十章 稱讚求字老人說第三百四十章 文評,可有人去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軌車,鐵罐馬,引水自來坐鐘擺第三百三十章 請人者非陳止,乃太樂令爾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陷皇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降而復叛,亂而驚天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僕河邊送主,孔徒魯城曰憾第七百九十八章 皇危!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十七章 人往人來皆有由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援書北上請玄兵第八百二十四章 有將求起勢,有士意莫測第九百一十七章 漢殤(下)宗亂之始第一百一十章 禮與意,輕與重第二百四十八章 名望有盡時,豈能自縛之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爲使,暫可心安第八百五十六章 大恐怖!第五百三十二章 武丁變第八百零九章 貴人改制,應者轉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陳徵北師出有名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報團第六百六十五章 嘴上說久仰,心中暗算計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來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酒杯,投擲!第九百零一章 誤判形勢,優勢很大第七百二十四章 且慢!第一百七十五章 異族初顯跡,朝廷使已至!第一百八十章 當除禍根第九百一十七章 漢殤(下)宗亂之始第六百二十五章 釣魚執法,一網打盡!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鄉侯北上鎮匈奴第一千零九十章 國頹運衰人心亂第五百二十五章 得一洞而堤潰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八百三十三章 石勒動念,北地風起第二百四十九章 官曰九品,兩士望公卿第六百三十七章 此等叛逆,當除之!
第四百零六章 想的都很好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族亦有其志第二百七十章 我……挺不住了!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剛知晉陽落,又聞劉粲囚第七章 心中搖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匈奴主氣衰,廢太子意動第一百六十九章 倖存者與自盡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獨重民也!第二百二十六章 奚仲作車,倉頡作書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五百四十三章 當與陳親善第五十六章 爲民除害,只爭朝夕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長生觀氣第六十章 先勝而後求戰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瞞之志?第八百七十三章 王浚起意,審則危第五百六十一章 圍三缺一,插翅難逃第七百四十七章 代窯有白釉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來的草原之主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可以定天下局矣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七十七章 升堂!第八百四十二章 都在找後路第二十六章 求而不得第八百一十章 書就錦繡,揣摩上意第六百七十八章 北望代郡,暗夜過溝渠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強勢面前,何來心機?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在拓跋,而在我等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方儒院,太常有請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難可來幽?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當爲郡守,敵入尚書檯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第五十六章 爲民除害,只爭朝夕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見陳止!第三十一章 禍心露端倪,一宴欲揚名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見於世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以地縛,以賈誘,溫水煮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幽州出兵,或只是敲打匈奴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繭自縛爲哪般第三百九十九章 歸鄉與仙翁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北亂南散,皆不成運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兩招,可奪陳功第八百九十八章 揚眉吐氣時,爭先恐後見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六百七十章 無聲潛入院,探墨尋秘傳第二百五十六章 攔路驅車隊,賊人爲何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陳氏通典》之始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有三問,匈奴短矣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還來個什麼勁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族分上下,以名得暢通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邊論勢,太守留話驚拓跋第一百一十九章 避而不見第四百七十八章 譯二十經,驚聞評人!第五十五章 機關算盡,遠望不知身邊事第四百九十九章 洛陽急信傳幽州第七百三十一章 眼中變第八百四十九章 臨機決斷,身陷囹圄第四百三十章 稱讚求字老人說第三百四十章 文評,可有人去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軌車,鐵罐馬,引水自來坐鐘擺第三百三十章 請人者非陳止,乃太樂令爾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陷皇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降而復叛,亂而驚天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僕河邊送主,孔徒魯城曰憾第七百九十八章 皇危!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十七章 人往人來皆有由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援書北上請玄兵第八百二十四章 有將求起勢,有士意莫測第九百一十七章 漢殤(下)宗亂之始第一百一十章 禮與意,輕與重第二百四十八章 名望有盡時,豈能自縛之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爲使,暫可心安第八百五十六章 大恐怖!第五百三十二章 武丁變第八百零九章 貴人改制,應者轉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陳徵北師出有名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報團第六百六十五章 嘴上說久仰,心中暗算計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來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酒杯,投擲!第九百零一章 誤判形勢,優勢很大第七百二十四章 且慢!第一百七十五章 異族初顯跡,朝廷使已至!第一百八十章 當除禍根第九百一十七章 漢殤(下)宗亂之始第六百二十五章 釣魚執法,一網打盡!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鄉侯北上鎮匈奴第一千零九十章 國頹運衰人心亂第五百二十五章 得一洞而堤潰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八百三十三章 石勒動念,北地風起第二百四十九章 官曰九品,兩士望公卿第六百三十七章 此等叛逆,當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