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節 小三元之府試案首(上)

二十八年前,一位聖賢長眠於紹興城西的會稽山脈之中,與古鬆共長青,與青山同不朽……他就是千古一聖王陽明,一個生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逝後思想光照千古的超級傳奇。

陽明公的學說稱爲‘良知’之學,何爲良知?良知便是本心,所以王學又稱心學。在陽明先生看來,心是本源,心是一切,天下萬物皆是心中之物,一切都要以內心爲主。《傳習錄》記載,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先生說‘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與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他的思想確實天馬行空,有如夏夜星空般絢爛,但絕不是炫耀,也不是故弄玄虛。因爲他既享受過世間的榮華富貴,又曾經山窮水盡,遭受身心不可承受的折磨,所以他才能知曉世間百態,通明人生冷暖,能擺脫人世間一切浮躁與誘惑,心如止水,破而後立,最終參透天地,得到至理。

如果僅止於此,他只能算一個朱熹程頤那樣的大儒,卻絕不是聖賢。陽明公之所以稱得上的是聖賢,是因爲他知道光懂得哲學、整日高談闊論,除了消磨時間,其實屁用都沒用!

他發現需要一樣東西,可以讓自己把最高深的智慧,轉化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真正作爲,這樣心學纔不是空談,自己的理論才真正有用!

爲了達到這個目的,大徹大悟後的陽明公,毅然重新投入塵世,在廟堂上、在戰場中、在書院裡、在天地間,孜孜以求的去實踐驗證,終於在幾年後找到了這樣神兵!

當王陽明掌握並熟練運用它時,天下已無人可以匹敵!憑着這樣神兵,他縱橫天下,無往不利,以一己之力保半個大明平安,談笑間消滅十數萬大軍,成就輝煌武功,爲後人敬仰!

也是憑着這件神兵,他超越了無數前輩大儒,進入聖賢的境界。而能達到這個境界的——孔子之後,唯有陽明!

這件神兵的名字叫做‘知行合一’。

‘知’是明白道理,‘行’是付諸行動。千年以來,有人認爲知易行難,有人認爲知難行易,總之是衆說紛紜,莫衷一是。比如說理學家們的‘聖人’朱熹,便認爲明白道理最困難,付諸行動很簡單。於是讀書人都皓首窮經,除了悟道啥也不幹……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朱聖人都說‘知難行易’了,等俺們悟道之後,還不幹什麼都是小菜一碟?

但王陽明說:‘不對!知和行是一體的,兩個都重要。’於是梵音唱響,天女散花,陽明公立地成聖!

他的意思是,良知和行爲同樣重要,要讓良知去指揮行爲,讓行爲去證明良知。知道這樣是對的,就要這樣去做,知道這樣是不對的,就不能去做。原先以爲是對的,後來發現錯了,就要立刻停止改正,不能讓良知與行爲違背,而要始終——知行合一。

先生曾口占‘心學四決’,道盡了王學的精髓真意,曰: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

意思是,世間萬物一切皆由心發,心在世界便在,心不在便一切皆無。人人生而赤子之心,起初沒有善惡對錯的念頭;當這個童心進入滾滾紅塵時,受到世事的紛擾,便有了善念與惡念;能夠分清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便是良知;能在行動上始終堅持良知,便是真理,便是聖賢之道。

~~~~~~~~~~~~~~~~~~~~~~~~~~~~~~~~~~~~~~~~~~~~~~

這率真活潑、真理實用的陽明心學,彷彿一縷和煦的陽光,照亮這個一天天生動起來,卻被理學陰霾籠罩的社會,使人爲之興奮,使無數精英士子,拋棄了虛僞陳腐的程朱理學,拜倒在他的門下,甘願重新接受心學的洗禮。

一時間,天下書院無不以教授陽明心學爲榮,其中最著名的是陽明公所創立的稽山書院,還有位列四大書院的白鹿洞書院與嶽麓書院,也都成爲宣講心學的大講壇。

眼見着心學的風潮逐漸興起,官方權威的程朱理學家終於無法容忍了,在他們看來,王守仁的‘異端邪說’就如同洪水猛獸,會盪滌一切規範與秩序,把他們的驕傲與地位統統掃到茅廁裡去。

於是在嘉靖初年,掌握國家大權的大學士楊一清、桂萼等人,開始策劃者攻擊王陽明。沒想到的是,剛剛說動皇帝,陽明公客死南安的消息便傳來。按說兩位該消停了吧?

那是不可能的,因爲心學仍在,王學門人仍然列於朝堂之上、環伺陛下左右,不除掉他們,理學一派寢食難安……桂萼說:‘即使他死了,我也要參他擅離職守、江西軍功濫冒。’他要全盤否定陽明的戰功。

楊一清則要從思想上徹底否定陽明心學,他說:‘即使他死了,我也要說服聖上查禁他的新學。若不查禁,大明江山非亡在這些異端邪說上不可。’他們提議開會,清洗之。

王學門人自然要奮起反抗,然而其學說天生不如程朱理學那麼討帝王歡心,於是嘉靖皇帝在反覆觀望後,最終還是選擇了利於他朱家統治的理學,於是王學門人紛紛下野,理學之士取得了第一個勝利——嘉靖十六年,皇帝以‘書院倡邪學’下令禁燬天下私創書院。

嘉靖十七年,時任禮部尚書嚴嵩,揣摩上意,反對自由講學,藉口書院耗財擾民又一次盡毀天下書院。

然而今時已不同於以往,隨着時代的發展,大明已非只有朝廷之官方,還有民間之市井,那些在野的士人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力——既然王學一時被壓倒,我們就私下裡講學,暗暗積蓄力量,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再跟你理學掰一掰手腕。

這艘鑑湖上的畫舫,便是稽山書院被搗毀後,王陽明的兩位嫡傳弟子,建立的流動課堂。

----------------------------------分割-----------------------------

這是非常之重要的一章,也是本書貫穿始終的三條主線之一。但本書是故事書,不是哲學書,所以只是略略講一下心學是什麼,其與理學的關係,不做深入探討。當然若是不瞭解什麼是陽明心學也無所謂,把他們當成一個在野的政治集團就行了……

第290章 文明執法第703章 父之過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中)第731章 囚徒困境上第8 九六章 丁憂(下)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下)第906章 茶館(中)第887章 奪情風波(中)第918章 驚變(中)第8 九六章 丁憂(中)第862章 南中國海(下)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上)第467章 連環計之聲東擊西第35節 人不可貌相(中)第四五二章第413章 跪在地上唱征服第862章 南中國海(中)第778章 射天狼(下)第88 九章 君臣(中)第902章 京察(上)第276章 龍虎鬥第450章 買賣第903章 南風(上)第315章 扶鸞起乩第455章 扶乩第850章 倚天(上)第163章 鐵柱隊長第230章 那一吻的風情第556章 人選第760章 較量(五)第779章 卷平岡(上)第358章 休沐第914章 日升隆(上)第433章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第138章 姚長子第657章 麒麟第67節 極限(上)第920章 式(中)第746章 覆滅下第792章 虎狼鬥(下)第673章 海第343章 閱第186章 長夜難眠第484章 教父第428章 海瑞的反攻!第766章 宮車晏駕(上)第137章 生與死第171章 沈默的抱負第465章 設計第152章 徐渭治喪第207章 沈煉上書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上)第465章 設計第918章 驚變(上)第511章 夜談第877章 大政變之決戰紫禁城之巔(下)第88 九章 君臣第594章 斷頭飯第504章 瓦全(上)第329章 小張大人第880章 逆天(上)第909章 閹寺雄起(中)第748章 夕陽(上)第338章 沒問題第779章 戰正酣(上)第135章 孤獨求敗第698章 援軍天降第8 九一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下)第827章 路在何方(中)第509章 投壺第41節 巧匠(中)第186章 長夜難眠第850章 倚天(上)第三八四章第900章 大時代之風起青萍之末(下)第761章 求人不如求己(下)第799章 人人自危(上)番外篇十年三第173章 壯族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下)第293章 打落牙……第8 九二章 困龍(上)番外篇十年四第454章 大雪小雪又一年第331章 窮則思變第179章 總督家的腐敗生活第738章 運籌帷幄(中)第560章 真相和血書第676章 歸鄉(上)第101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中)第202章 別第106章 徐渭(上)第393章 糧食危機第776章 十月圍城(下)第535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881章 火中取栗(中)第707章 濁淚兩行第710章 禮部第770章 萬歲晚睡玩完睡(中)第715章 宗藩條例
第290章 文明執法第703章 父之過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中)第731章 囚徒困境上第8 九六章 丁憂(下)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下)第906章 茶館(中)第887章 奪情風波(中)第918章 驚變(中)第8 九六章 丁憂(中)第862章 南中國海(下)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上)第467章 連環計之聲東擊西第35節 人不可貌相(中)第四五二章第413章 跪在地上唱征服第862章 南中國海(中)第778章 射天狼(下)第88 九章 君臣(中)第902章 京察(上)第276章 龍虎鬥第450章 買賣第903章 南風(上)第315章 扶鸞起乩第455章 扶乩第850章 倚天(上)第163章 鐵柱隊長第230章 那一吻的風情第556章 人選第760章 較量(五)第779章 卷平岡(上)第358章 休沐第914章 日升隆(上)第433章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第138章 姚長子第657章 麒麟第67節 極限(上)第920章 式(中)第746章 覆滅下第792章 虎狼鬥(下)第673章 海第343章 閱第186章 長夜難眠第484章 教父第428章 海瑞的反攻!第766章 宮車晏駕(上)第137章 生與死第171章 沈默的抱負第465章 設計第152章 徐渭治喪第207章 沈煉上書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上)第465章 設計第918章 驚變(上)第511章 夜談第877章 大政變之決戰紫禁城之巔(下)第88 九章 君臣第594章 斷頭飯第504章 瓦全(上)第329章 小張大人第880章 逆天(上)第909章 閹寺雄起(中)第748章 夕陽(上)第338章 沒問題第779章 戰正酣(上)第135章 孤獨求敗第698章 援軍天降第8 九一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下)第827章 路在何方(中)第509章 投壺第41節 巧匠(中)第186章 長夜難眠第850章 倚天(上)第三八四章第900章 大時代之風起青萍之末(下)第761章 求人不如求己(下)第799章 人人自危(上)番外篇十年三第173章 壯族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下)第293章 打落牙……第8 九二章 困龍(上)番外篇十年四第454章 大雪小雪又一年第331章 窮則思變第179章 總督家的腐敗生活第738章 運籌帷幄(中)第560章 真相和血書第676章 歸鄉(上)第101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中)第202章 別第106章 徐渭(上)第393章 糧食危機第776章 十月圍城(下)第535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881章 火中取栗(中)第707章 濁淚兩行第710章 禮部第770章 萬歲晚睡玩完睡(中)第715章 宗藩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