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把事鬧大(中)

第二日一早,會稽縣的主要街道上,都出現了一張大字報,引得百姓紛紛圍觀。紹興城裡識字的人多,也不用特意去請,便總有爲衆人大聲朗讀出來的……

“紹興者自古稱會稽,百姓安居樂業,全城夜不閉戶。然無恥如山陰者,蠻橫無禮,竊我會稽半城而居。寡廉鮮恥,忘我鄉親收容之恩。三番輕辱,屢次挑釁,視我會稽如同仇寇。我會稽有容人雅量,每每忍耐,實望其幡然悔悟,改過自新……”

“然則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其豺狼成性,焉能從善?彼山陰以我寬容爲可欺,以我忍讓爲可辱。終是變本加厲,無法無天!其暴匪數人,於前日潛入我會稽境內,在衆目睽睽之下,城隍大集之上,公然打傷本縣廩生沈賀,及其子弟數人。”

“若非本縣義士姚長子挺身而出,力拒歹徒,若無本縣父老義憤填膺,拔拳相助。沈相公必已魂歸黃泉,與我等陰陽兩隔矣。然沈相公僥倖活命雖不假,重傷不起亦是真,其筋折骨斷,五內俱傷,奄奄一息於病榻之上,神魂徘徊於鬼門關外,是生死是尚未可知?令人觀之傷心,聞之落淚哉……”

“廩生者何人也?太祖親令優容,鄉里無不敬慕,皆以爲本縣之菁英也!然山陰賊子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暴打於城隍廟前!其是侮辱沈相公乎?其真侮辱我會稽全縣數十萬父老焉!”

“此乃我縣之大恥辱!若此仇不報,天理難容,若此辱不雪,我會稽父老有何顏面立於天地之間?”

“另,於成文後聞之,山陰仇寇於昨日擄義士姚長子而去,長子下落至今不明,仇寇暴行昭然若揭!其猖狂令人神共憤、天地變色。餘翻遍古今史籍,竟無出其右者!長子之命運,亦令人揪心不已。”

“現今我會稽父老當團結一心,衆志成城,還擊山陰仇寇於忍無可忍之際!若其毫髮無損,送還長子,則於萬死之地,尚有可恕之處;若其執迷不悟,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後至之誅。請看今日之紹興,竟是誰家之天下!”

~~~~~~~~~~~~~~~~~~~~~~~~~~~~~~~~~~~~~~~~~~~~~~~~

此文一出,舉城譁然。

雖然官府反應極快,在兩刻鐘內,便將所有檄文收繳一空。然而那些鏗鏘有力的長短句,已經印進每一個看到聽到之人的心中,並飛快傳遍了全縣。

‘請看今日之紹興,竟是誰家之天下!’這充滿蠱惑力的宣言,很快便引起全縣的共鳴。往昔兩縣的不愉快也被一一翻出來,人們心中的怒火越來越熾烈,營救姚長子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漲!

很快的,一封封士紳的陳情表,一份份秀才的請願書,如雪片般飛到了縣太爺的大案上,把一應公務文書全都覆蓋住了。讓素來自詡‘無爲而治’的縣太爺,十分惱火。

這位縣太爺,姓李名鵬程,表字雲舉。祖籍福建福州。八歲入蒙,十六歲首次應童子試,又在弱冠之年考中生員,算是給進學生涯開了個好頭。之後又是一番寒窗苦讀,終在在而立之年得中桂榜,成了萬衆敬仰的舉人老爺。

一旦考上舉人,下半輩子的生活就有着落了。可咱們李老爺志向高遠,不屑於那些旁門左道,一意搏個正途出身。但會試乃是全國尖子的大比拼,豈是輕易得中?次年的春榜果然名落孫山。什麼也別說,擦乾淚回家繼續苦讀吧。

幾番蹉跎之後,終於在四十出頭,第一個孫子降生的時候上了皇榜。但令人鬧心的是,名次相當的不理想,一甲二甲沒份兒,在三甲中名次也不靠前,當然無緣翰林院,僅賜同進士出身……若是由着他的性子,定要再考一次,至少把那噁心人的‘同’字給去掉……同,就是跟什麼什麼一樣的意思。同進士就是跟進士一樣,可也恰恰說明其實是不一樣的。

考來考去,考了個殘次品,你說窩火不窩火?但進士乃是大明朝最高級的考試。一旦及第,榜下既用,絕無再考之理。新科同進士老爺,只好委委屈屈的去吏部報道,成爲一名光榮的候補知縣,等待有縣令出缺。

不過有了空缺也不是你想去就的,要等湊夠了一定數量的位置,吏部才把同樣多的候補知縣拉到個比較敞亮的地方,舉行摯籤儀式,由一位吏部高官按候選官的姓氏筆畫依次抽取,抽到哪裡就去哪裡。

這法子看起來公平合理,童叟無欺,實際卻是吏部撈錢的慣用伎倆。那些看似一樣的籤子上,都刻着些芝麻大小的點點呢,摯籤官便以這點點的數量,來確定是哪裡的籤子,暗箱操作,絕無失錯。

具體怎麼分配呢?看誰送錢多。排在前面的,便發往山東廣東去享福;排在後面的,便派往陝西、山西、江西、廣西這些不太平的窮地方。再次點的,就得去雲南貴州跟那些土司老爺親近了,再度升遷的希望渺茫。

但這還不是最差的,在這個年代,最差的地方有兩大片,一是北邊宣大一線,二是江浙閩沿海一帶。因爲北邊俺答連年入寇,南面倭寇橫行肆虐。在別處最多不升官,但在這兩處地方當官,可是有掉腦袋的風險的。

家境貧寒的李大人,便被分到了紹興會稽縣,這個充滿危險的魚米之鄉。

三十多年的寒窗苦讀,早就耗盡了他的精力。最後名次又不如意,還被分到了抗倭前線來,更是將他最後一分熱情也消磨殆盡。

自從來到紹興之後,心灰意懶的李縣令,整日留戀於花叢之中,醉臥於粉裙之下,悠遊嬉戲,怠於政務。別人勸他振作起來,把會稽好好治理一下,他便說‘反正倭寇橫豎要來,到時候三千廣廈也要毀於一旦,何必還要費那個事呢?’令人瞠目結舌,無言以對。

然而也許是天可憐見,自從他上任後,一直肆虐於沿海一帶的倭寇突然銷聲匿跡,至今也沒見過傳說中窮兇極惡的倭寇的影子。

一旦沒了戰事,紹興便是天下一等一的肥差。他在慶幸不已之餘,還將其歸功於自己的‘黃老之治’,更是理直氣壯的怠政。

今年到了一任屆滿之時,雖然玩忽職守之名傳遍全省,但沾了倭寇匿跡的光,他在吏部仍得了個‘中等’的考評,只要不出什麼大岔子,就可以安安穩穩再幹一任了。

但眼下這事兒要是處理不好,他的安穩日子就到頭了。

-------------------------------分割-----------------------------

這章挺不好寫的,殺死和尚不少腦細胞,求票票和收藏補充一下……

第292章 報仇鳥……第344章 金殿傳臚第699章 是非第78 九章 靈濟宮(中)第695章 若雨第703章 父之過第807章 審訊(下)第270章 皇帝不糊塗第887章 奪情風波(中)第163章 鐵柱隊長第738章 運籌帷幄(中)第872章 明爭(上)第587章 聖心……第775章 多事之秋(中)第824章 不如歸去(中)第167章 不速之客第779章 戰正酣(上)第95節 縣試(中)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下)第438章 談判第352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874章 賓天(上)第728章 成敗轉頭(中)第103節 畫屏(上)第610章 話別第449章 鑑第315章 扶鸞起乩第784章 東閣大學士(中)第233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49章 在同個屋檐下第765章 大限(下)第559章 狀元、狀元和底牌第765章 大限(下)第385章 被劫走的絲綢第86節 老宅(中)第888章 好吉利(上)第820章 公祭(上)第681章 天災人 禍第38節 海水不可斗量(中)第585章 顯靈第439章 蘇州平準拍賣行第715章 宗藩條例第866章 氣象(上)第735章 歷史的車輪(下)第917章 暴起(中)第629章 向左向右第683章 如何破局?第469章 戚將軍負荊第875章 奇怪的沉默(上)第218章 交給我,沒錯的。第76節 賣與立(上)第8節 沈家大院(中)第666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第814章 真相(中)第866章 氣象(下)第787章 來使(下)第273章 各執己見第113節 府試(中)第20節 大條了(中)第743章 制勝之道下第910章 甚於防川(上)第293章 打落牙……第748章 夕陽(中)第96節 縣試(下)第902章 南風(中)第884章 百年大計(中)第160章 論功行賞第25節 會稽縣衙(上)第735章 歷史的車輪(下)第8 九七章 天津(中)第488章 綁架第551章 安排第193章 嚴東樓第834章 時不我待(下)第228章 春天來了……第885章 大婚(中)第693章 代價第859章 少女的逆襲(下)第227章 老丈人第390章 大寶貝還是大麻煩第448章 都是高人第353章 責任第902章 京察(上)第114節 府試(下)第771章 尚書(下)第803章 皿字號(上)第760章 較量(五)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中)第454章 大雪小雪又一年第768章 上朝嘍(中)第751章 涼風起天末(上)第858章 婚變(下)第537章 李娘娘第605章 白忙活和白忙活第915章 崩潰(中)第376章 爾虞我詐,誰是誰非?第582章 兇手(下)第790章 京察大計(上)第694章 蓮心第695章 若雨
第292章 報仇鳥……第344章 金殿傳臚第699章 是非第78 九章 靈濟宮(中)第695章 若雨第703章 父之過第807章 審訊(下)第270章 皇帝不糊塗第887章 奪情風波(中)第163章 鐵柱隊長第738章 運籌帷幄(中)第872章 明爭(上)第587章 聖心……第775章 多事之秋(中)第824章 不如歸去(中)第167章 不速之客第779章 戰正酣(上)第95節 縣試(中)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下)第438章 談判第352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874章 賓天(上)第728章 成敗轉頭(中)第103節 畫屏(上)第610章 話別第449章 鑑第315章 扶鸞起乩第784章 東閣大學士(中)第233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49章 在同個屋檐下第765章 大限(下)第559章 狀元、狀元和底牌第765章 大限(下)第385章 被劫走的絲綢第86節 老宅(中)第888章 好吉利(上)第820章 公祭(上)第681章 天災人 禍第38節 海水不可斗量(中)第585章 顯靈第439章 蘇州平準拍賣行第715章 宗藩條例第866章 氣象(上)第735章 歷史的車輪(下)第917章 暴起(中)第629章 向左向右第683章 如何破局?第469章 戚將軍負荊第875章 奇怪的沉默(上)第218章 交給我,沒錯的。第76節 賣與立(上)第8節 沈家大院(中)第666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第814章 真相(中)第866章 氣象(下)第787章 來使(下)第273章 各執己見第113節 府試(中)第20節 大條了(中)第743章 制勝之道下第910章 甚於防川(上)第293章 打落牙……第748章 夕陽(中)第96節 縣試(下)第902章 南風(中)第884章 百年大計(中)第160章 論功行賞第25節 會稽縣衙(上)第735章 歷史的車輪(下)第8 九七章 天津(中)第488章 綁架第551章 安排第193章 嚴東樓第834章 時不我待(下)第228章 春天來了……第885章 大婚(中)第693章 代價第859章 少女的逆襲(下)第227章 老丈人第390章 大寶貝還是大麻煩第448章 都是高人第353章 責任第902章 京察(上)第114節 府試(下)第771章 尚書(下)第803章 皿字號(上)第760章 較量(五)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中)第454章 大雪小雪又一年第768章 上朝嘍(中)第751章 涼風起天末(上)第858章 婚變(下)第537章 李娘娘第605章 白忙活和白忙活第915章 崩潰(中)第376章 爾虞我詐,誰是誰非?第582章 兇手(下)第790章 京察大計(上)第694章 蓮心第695章 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