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天下震動!

雪停下了,但空氣中仍然瀰漫着厚厚的灰黃色,象緩空中的帷幔,無聲地籠罩着這片廢墟。

衆人望着那斷成數截、被掩埋在瓦礫中的神像,都一陣陣的後怕,禁不住的慶幸……好在這殿牆建的結實,沒有在方纔的地震中倒塌,這纔沒有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

清點人數之後,傷了八個,沒人死亡,倒是拴在配殿中的馬匹,被倒塌的樑柱砸死了幾匹,不過在這突如其來的災難過後,還能奢求什麼?

沈默讓侍衛將傷全部扶到馬車上,做好保暖措施,想了想,又對包着腦袋的鐵柱道:“把死了的馬肉割下來,咱們得做好到徐州也沒有補給的準備。”

“您是說?”鐵柱沉聲問道:“徐州那邊也地震了?”

沈默點點頭,看方紅黃色的天空,一種不祥的感覺兀然而生,沉吟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有點防備總是好的。”

等全部收拾妥當已經中了,在廢墟邊胡亂吃些東西,一行人便迤邐離開了,這個令他們終生難忘的地方。

~~~~~~~~~~~~~~~~~~~~~~~

在沈默看來,場災難很可能波及方圓百里。但事實上,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的這場大地震,是在陝西山西河南三地同時震響的,其威勢還波及京師、山東、南直隸、湖廣四布政使司,換言之,全國兩京一十三省,竟有整整一半受災!

整個北中國,全都感到次恐怖的大地震。大明朝的都北京感尤爲強烈,從十二日這天開始,連續五天聲如轟雷,勢如濤涌,白晝晦。永定門等四處城門到他,城坍毀近十里,宮殿、官廨、民居更是倒塌無數。就連嘉靖皇帝的西苑沒有幸免,十餘間宮殿倒塌,玉熙宮損毀嚴重,根本不能居住。

受極大驚嚇地嘉靖皇帝。已經移駕聖壽宮中。顧不得安頓自己地御牀。就先讓人將法壇設好。他僅着單衣。跪在冰冷地石板地上。向上蒼禱告道:“萬方有難罪在朕躬。五帝降罪。皆有朕受。勿傷吾民勿擾列宗……”

對於每個皇帝。雖然天災都夠煩地最最不願面對地。就是這說不清緣由地地震。因爲不知道哪個雜碎想出來地。說生地震是帝王犯了錯。以至於天神降罪。千百年來都是這樣說地以至於大家都相信。

極端迷信地嘉靖皇帝自然更是信不。他堅信這是上蒼對自己地警示或說警告。所以他必須先請得上天寬恕後再設法彌補罪過。

當然以嘉靖皇帝地脾氣。是不會認爲自己有錯地堅信那些錯誤。都是由屬下臣工犯下地。朕只不過代人受過罷了。所以在禱告三日之後。他將四位閣老。六部九卿、詹事行人。科道御史。林林總總二百餘人。全部傳到殿外。陪着自己一起下跪。

別忘了這裡可是北京。現在可是臘月。真正地滴水成冰。跪在殿外地大臣們。縱使穿着厚厚地皮裘。若是像往常那樣。跪上一兩個時辰。恐怕都稱冰棍裡。

好在嘉靖帝還需要他們幹活。所以半個時辰之後。殿門開了。僅穿着葛衣麻鞋地皇帝。出現在衆臣工地面前。

“吾皇…萬睡萬睡……萬萬睡……”大臣們已經凍得舌頭都捋不直了。

嘉靖帝面色無比陰沉,狹長雙目閃爍着比天氣還冷的光,劈頭問道:“都有哪裡遭災了?”

嚴嵩嘶聲道:“回稟陛下,除京師之外,河南山東,山西陝西,都有稟報傳來,據初步統計,約有四十餘州府縣受災,但具體有多少人受災,還有沒有受災的省份,還需要再等幾天才能知道。”

“五省四十餘府縣?這還是初步統計?”嘉靖帝一陣眩暈,邊上黃錦趕緊扶住,命人將龍椅搬來,請皇帝坐下。

皇帝卻不坐,仍然堅持站着道:“二十七年那次地震,緊緊波及山西陝西兩省二十餘府縣,就死了近十萬人,”說着聲音顫,眼圈通紅道:“這次會死多少子民?三十萬?四十萬?”便掩面悲傷起來:“這是拿刀)朕的心肝啊!!”

“陛下節哀,皆是臣等之罪。”衆大臣嗚嗚哭做一片。

哭了一陣子,嘉靖帝突然提高聲調道:“周成龍呢,給朕站出來!”

一個跪在末班的官員吃力的起身,用最大的聲音道:“微臣在!”他穿着五品袍服,乃是大明朝的欽天監正。

“你欽天監監視天象地徵,當爲朕佔兇卜吉,預先示警,爲何這麼大的地震,欽天監卻一點徵兆都沒現?”皇帝質問道。

周成龍趕緊跪下道:“啓奏陛下,地震乃是上天示警,天威難測,

夫俗子可此揣度?即使欽天監也不敢妄揣天心,以蒼,引來更大的災禍。”

“哼,”嘉靖帝怒哼一聲道:“只知道推脫的廢物!你倒說說,上天是怎麼個示警法?”

“聖人云:‘小民愁怨之氣,上幹天和,以致召水旱、日食、星變、地震、泉涸之異。’”誰知那周成龍面不改色道:“是以地震示警,實因四海不靖,萬民有怨,故召此災變!”

~~~~~~~~~~~~~~~~~~~~~~~~~

周成龍擲地有聲的說法,讓大殿前一片死寂。所有人心裡共同迸出一句話:“這個廣東蠻子,又要無事生非了!”此人一貫耿介無忌,從來不知道什麼叫‘息事寧人’。

擲地有聲的說辭,句句打在皇帝的心窩上,讓嘉靖帝雖然難受,卻深信不。冷冷望着階下的的臣子道:“爾九卿、大臣各官其意若何?”

衆大臣都看向嵩,大夥都知道,嚴閣老是平息陛下怒火的最佳法寶,果然聽嚴嵩慢悠悠道:“陛下,老臣以爲,自省自查確實最爲重要,但當務之急,是如何組織賑濟,”說着嘆口氣,滿臉憂慮道:“這次受災的地方這麼多,又是寒冬臘月,如果地方上賑濟不利,肯定會凍死餓死無數的!”

嘉靖帝點點頭,果然順着嵩的話頭道:“賑,當然要賑,還得大大的賑!”說着擡手道:“衆卿就不要想着春節如何如何了,現在賑災是重中之重,待內閣擬出章程後,不管你是多大官的,只要用到,就得聽從調配。”

“臣等遵命。”出麼大的事兒,衆人早知道這個年是過不好了,所以並不意外。

便又聽皇帝道:“但是賑只是應急,根本大事還是自省自查!”說着嘆口氣道:“上天警兆若斯,彷彿要把祖宗的江山翻個底朝天……朕每念及,深爲悚惕啊!這幾日一直在想,是朕德行有虧,料理機務未當?還是大小臣工所行不公不法,科道言官不直行參奏,是以無從仰合天意,以致生此巨禍?”

“臣有罪。”衆大臣齊聲喊道,其實這話是最氣人的,明擺着‘法不責衆’,嘴上賣乖。

嘉靖帝暗暗冷一聲,緩緩道:“如此,朕先兢惕悚惶,力圖修省,於宮中勤思召災之由,精求弭災之道;同時衆卿也會去,深思勤慮,洗滌肺腸,務期盡除積弊,痛改前非。”

“臣遵旨……”

“幾位閣老,李方二位部堂留一下,餘的都跪安吧。”嘉靖疲憊的揮揮手,便飄然進殿,身後傳來一陣整齊的:“恭送陛下……”之聲。

~~~~~~~~~~~~~~~~~~~~~~

進殿之後,皇帝換一身彈墨棉布袍,疲憊的靠在明黃色軟榻上,望着僂着青煙的加蓋紫銅香爐,怔怔的胡思亂想起來……

說起來比較鬱悶,嘉靖帝這輩子就是搬家的命,先從湖廣搬到北京,再從紫禁城搬到西苑,又從萬壽宮搬到玉熙宮,再搬到這聖壽宮,前兩次還好說,都是他自願的,可在西苑這兩次一次是因爲火災,一次是因爲地震,這讓他不得不懷,難道朕的人品就這麼差?

宮人們早就將這聖壽宮擺設的如謹身精舍一般,就是想讓陛下能少些鬱悶。

“陛下,大人們到了。”黃錦輕聲稟報,將皇帝從神遊太虛中喚了回來。

“臣等叩見陛下。”大人們行禮之後,黃錦給嚴閣老搬來錦墩,其餘人只好站着回話。

這些都是大明朝的核心官員了,對着他們,嘉靖帝的問題也變得直截了當起來:“國庫還能拿出多少錢?”

戶部尚書方鈍稟報道:“回稟陛下,兩萬餘兩。”沈默要是知道了,該多自豪啊。

分割--

看書評,有書友說,主角太順,情節不夠曲折,主角對劇情參與度不高,那是因爲你沒看過我的大綱,當然我是不能給你看的。不過可以保證的是,前面所有的伏筆,所有的角色,都是等着主角去出彩的。好吧,現在精彩激烈的都從這一震開始了,就從主角踏入京城的那一刻……

另外,有一個壞消息,咱們落到歷史第七了,但有一個好消息,咱們距離三癡菊,只有三十八票了,還有什麼好說的呢,追啊!

第738章 運籌帷幄(中)第568章 借刀第255章 當大爺?誰不會!第910章 甚於防川(中)第918章 驚變(下)第759章 躲不過(下)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上)第836章 三雞報曉(上)第408章 碼頭邊的守望者第623章 師生第313章 陶公子的難言之隱第703章 父之過第576章 伴君如伴虎第64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657章 麒麟第734章 陽(上)第883章 神鞭(下)第609章 老西兒第845章 最長一冬(下)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下)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下)第866章 氣象(中)第370章 歸去來兮第211章 先定大局第575章 醫病第781章 西風破(下)第147章 不敢回家的殷小姐第836章 三雞報曉(上)第140章 吳成器第817章 坑爹(上)第124章 奪魁(下)第872章 明爭(上)第826章 會面(中)第453章 秘戰法第92節 最後一課(中)第834章 時不我待(上)第53節 李縣令(中)第521章 推銷第862章 南中國海(中)第739章 聚和堂(中)第20節 大條了(中)第904章 人從海上來(上)第323章 巔峰對決!!第795章 不如歸去(上)第531章 決斷,風起!第118節 小三元之府試案首(上)第828章 在腳下(中)第102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下)第874章 賓天(下)第861章 無題(中)第188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702章 誰之過第792章 虎狼鬥(上)第795章 不如歸去(上)第561章 以德服人第167章 不速之客第841章 西北望(上)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下)第539章 攻勢第262章 聘禮第55節 小還鄉(上)第508章 納援第129節 開還是不開,這是個問題第151章 嘉靖皇帝第866章 氣象(下)第708章 紅差第688章 試藥第672章 本與末第338章 沒問題第818章 金盃共汝飲(下)第798章 海風(下)第487章 不如歸去第132章 小三元之院試案首第756章 文章憎命達(上)六七九章 死要面子活受罪第881章 火中取栗(上)第908章 瓊林天下(上)第827章 路在何方(下)第917章 暴起(上)第527章 相投第786章 爭執(上)第462章 金克木,鴛鴦對蝴蝶!第761章 求人不如求己(下)第458章 風波亂第56節 小還鄉(中)第750章 天下熙熙(上)第227章 老丈人第668章 伊王番外篇十年一第643章 真真假假第148章 猛將一個,熊兵一窩第856章 閣老的心(上)第66節 較量(下)第776章 十月圍城(上)第798章 海風(中)第647章 八百兩第765章 大限(中)第749章 狸貓變老虎(上)第255章 當大爺?誰不會!第175章 大家都很煩!
第738章 運籌帷幄(中)第568章 借刀第255章 當大爺?誰不會!第910章 甚於防川(中)第918章 驚變(下)第759章 躲不過(下)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上)第836章 三雞報曉(上)第408章 碼頭邊的守望者第623章 師生第313章 陶公子的難言之隱第703章 父之過第576章 伴君如伴虎第64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657章 麒麟第734章 陽(上)第883章 神鞭(下)第609章 老西兒第845章 最長一冬(下)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下)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下)第866章 氣象(中)第370章 歸去來兮第211章 先定大局第575章 醫病第781章 西風破(下)第147章 不敢回家的殷小姐第836章 三雞報曉(上)第140章 吳成器第817章 坑爹(上)第124章 奪魁(下)第872章 明爭(上)第826章 會面(中)第453章 秘戰法第92節 最後一課(中)第834章 時不我待(上)第53節 李縣令(中)第521章 推銷第862章 南中國海(中)第739章 聚和堂(中)第20節 大條了(中)第904章 人從海上來(上)第323章 巔峰對決!!第795章 不如歸去(上)第531章 決斷,風起!第118節 小三元之府試案首(上)第828章 在腳下(中)第102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下)第874章 賓天(下)第861章 無題(中)第188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702章 誰之過第792章 虎狼鬥(上)第795章 不如歸去(上)第561章 以德服人第167章 不速之客第841章 西北望(上)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下)第539章 攻勢第262章 聘禮第55節 小還鄉(上)第508章 納援第129節 開還是不開,這是個問題第151章 嘉靖皇帝第866章 氣象(下)第708章 紅差第688章 試藥第672章 本與末第338章 沒問題第818章 金盃共汝飲(下)第798章 海風(下)第487章 不如歸去第132章 小三元之院試案首第756章 文章憎命達(上)六七九章 死要面子活受罪第881章 火中取栗(上)第908章 瓊林天下(上)第827章 路在何方(下)第917章 暴起(上)第527章 相投第786章 爭執(上)第462章 金克木,鴛鴦對蝴蝶!第761章 求人不如求己(下)第458章 風波亂第56節 小還鄉(中)第750章 天下熙熙(上)第227章 老丈人第668章 伊王番外篇十年一第643章 真真假假第148章 猛將一個,熊兵一窩第856章 閣老的心(上)第66節 較量(下)第776章 十月圍城(上)第798章 海風(中)第647章 八百兩第765章 大限(中)第749章 狸貓變老虎(上)第255章 當大爺?誰不會!第175章 大家都很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