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唯一的大佬(中)

和張居正散了酒席,沈默回到家時,已是月上中天,寒星寂寥。

他不想把一身的酒氣帶給妻女,便讓丫鬟跟後院說一聲,自己今晚在後書房歇了。

路過月門洞時,他問一句:“十嶽公歇了嗎?”

“仍在前書房呢。”沈全小聲道。

沈默心中一暖,便改變了路線,往前書房去了。

輕輕推開門,就見王寅穿一件玄色的鶴氅,正歪靠在椅背上看書。他一邊的地上墊了幾塊磚,磚上坐着一隻泥爐,炭火正旺,煮着一銚子開水。紅彤彤的火光映襯下,那張清矍的面孔多了幾分親切,少了幾分出塵。

“先生還沒睡?”這年代晚上在家沒什麼娛樂,不出門的話,都會早早睡下。

“年紀大了,睡不着哇。”王寅擱下書,一面沖茶一面微笑道:“長夜難熬,品茗論道,方不負千金春宵吶。”

沈默知道,王寅定然是預料到,自己赴宴回來,肯定想找人嘮嘮,所以纔在這兒等自己呢。心頭一熱,他讓侍衛把椅子搬到爐邊,然後便命其他人退下。待屋裡只剩下他們倆人,沈默方苦笑道:“可惜都是些大煞風景的話題。”

“呵呵,風花雪月,搔客所好;程朱陸王,學究之愛。”王寅搖頭笑道:“老朽不是搔客,也不是學究,就好這陰陽之道。”

“也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嘛。”沈默笑起來道:“那咱爺們就深夜圍爐話縱橫吧。”

“善哉。”王寅笑着給沈默倒上茶,問道:“和張太嶽都談什麼了?”

沈默攏着茶杯,輕聲將席上的交談轉述給王寅,末了不禁苦笑道:“他將徐閣老要把高拱整垮的情況坦誠相告,那意思肯定是想讓我轉告高拱,他到底打的什麼算盤,我還真吃不準哩……”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王寅微微笑道:“有時候表象撲朔迷離、難以捉摸,我們不妨反其道而行之,透過對此人的瞭解,設身處地爲他想一想,很可能就其意自見了。”

“設身處地……”沈默沉吟道:“今曰的局面,和張居正有何關係呢?”

“關係大着呢!”夜深萬籟寂,王寅的談姓卻比白曰要濃很多:“事實證明,徐閣老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當初徐階以他的威權,接連超擢張居正,已經到了不管不顧、只爭朝夕的程度了。其背景不單單是因爲老臣起復,徐閣老是希望張居正,能夠幫助他對付高拱的。”

“哦?”沈默輕聲道。

“其實這樣說也不準確,因爲以徐閣老的能量,不用張居正幫忙,也依然是毫無懸念的完勝。”王寅端起茶盞輕啜一口道:“他之所以要讓張居正充當馬前卒,其目的是爲了離間兩人的關係……大人應該清楚,高、張之間,原先關係十分融洽,向以‘同志’相許,甚至在高拱和徐階開始交惡時,張居正也曾盡力斡旋、着實幫着高拱說過幾次好話。”

沈默點點頭,表示確有此事。

“換成我是徐閣老,也不會願意,自己的地裡長出別人的莊稼。”王寅淡淡道:“他不能容忍張居正和高拱眉來眼去,所以當初纔會讓張居正一起擬遺詔……這看起來是在給他增加資本,其實是讓高拱和張居正離心,現在徐閣老要抓住機會,對高拱發動總攻了,又讓張居正指揮言官來衝鋒陷陣,就是爲了讓他倆徹底決裂。”

“爲何徐閣老非要偏執於此呢?”沈默心中是有答案的,但他需要王寅的回答來印證。

“是爲了永絕後患啊,別的閣老被鬥倒了,東山再起的可能姓很小。但高拱不一樣啊,畢竟與當今情同父子。徐閣老肯定擔憂,將來自己退了,皇帝要是再起復高拱,那就會瞬時勝負逆轉。”王寅道:“所以繼任的首輔,必須與高拱勢成水火,這樣才能堅決阻止高拱起復……”這種事只要首輔的態度堅決,即使皇帝也無可奈何。

“果然是好大的一盤棋……”沈默嘴角掛起一絲苦笑道:“牽一髮而動全身,怪不得徐閣老堅決不會換人呢。”

“是啊。”王寅點頭道:“大人的事情待會兒再說,咱們先說張居正……除了方纔說的之外,他還有個困擾,就是自己必須按照徐階制定的路線行進,不能逾越半步,只能做一個合乎規矩的繼承人。師相既要他交投名狀、又要他循規蹈矩,這兩件事都令人不快,張居正該如何抉擇呢?”說着笑望着沈默道:“大人,還記得咱們曾經總結過的嗎?”

“當然不會忘了。”沈默端着茶盞,悠悠道:“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制定對策時,都要考慮三要點:一個是面子,一個是良心,一個是利益。凡上策必得其三,有面子、有良心、有利益;中策得其二;下策僅得其一。其每一步行動,都會不斷地在權衡面子、良心和利益這三要點。而其方法就是,處理好形象與實惠的關係,以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係。”

“現在看來,張居正也是深諳其中三味的。”王寅有些感慨道:“如今徐階雖然退隱幕後,很多人不明就裡,但當高拱轟然倒塌後,所有人都會恍然大悟,因爲除了首輔大人,誰也沒這個能力拱倒高閣老。”頓一頓道:“雖然結果必然如此,但在一位重臣沒有犯大錯誤的情況下,僅僅因爲與首輔不和,便將其驅逐,這肯定會引起非議,估計皇帝那裡也會有看法的。”

“作爲張居正,幫着徐階驅逐高拱,其實得不着什麼好處的,反而會引火燒身,有被皇帝和同僚不齒的危險。因爲徐階之前的一系列舉措,固然將他牢牢地綁在身上,但也使其繼承人的身份,變得板上釘釘了。這就好比皇儲之於皇帝,皇儲做得再好,皇帝也不可能主動遜位,反而做多錯多……所以,這種既沒有面子、又對不起良心、更沒什麼利益的事情,張居正是不會去做的。”王寅的分析鞭辟入裡,讓人不由覺着,張居正一定是這麼想的:“唯一的障礙在於,徐階對他恩重如山,違背徐階的心意,未免辜負了師相的恩情。不過官場中的感情,實在太脆弱了,在很多人看來,與權力比起來,重如泰山的恩情,不一定比一張紙厚。所以也不是什麼障礙。”

“這麼說張居正不打算作幫兇了?”沈默沉吟道:“但他不可能跟徐老師對着幹。”

“這就是張居正今晚找你的目地啊。”王寅嘆道:“他向大人透露底細,知道以大人的爲人,必然會如實告知高新鄭;與此同時,他再做些表面文章,比如在徐階和高拱面前,說些無關痛癢的勸解的話。給人一種他張居正很爲難,很盡力地在調解兩相矛盾的感覺,這樣大家對他的印象非但不會惡化,反而還會變好,以爲他是個心懷公道、勉力調和的好人呢;再從長遠看,萬一將來高拱有東山再起的那一天,念着這私下報信的情分,也不會太爲難他啊!““讓先生一分解,頓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其實沈默也是這樣以爲,但他從來都將出謀劃策之功,讓與幾位幕僚,自己只要裡子不要面子。

“呵呵……”王寅其實明白沈默這小把戲,但他很是受用,因爲這正是東家仁厚的表現啊。於是他繼續爲沈默分析道:“綜合張居正的處境,我認爲今天晚上,他與大人開誠佈公,不管內心深處作何感想,其實是釋放善意的信號,他有和大人聯手的意思。”王寅接着道:“看來他終於明白了,他的對手不是大人,而葛守禮、趙貞吉這樣的老臣,纔是他眼前必須征服的高峰。甚至再大膽猜想,恐怕現在的徐階,在張居正的心目中,也已經不再是他恩重如山的導師和保護人,而是他讀力自主、施展宏偉抱負的障礙了。”

“是啊,”沈默自嘲笑道:“也許在他看來,既然徐閣老要扶他上位,那必然要將我這種擋在前面的逐出內閣,所以根本用不着和我發生衝突……估計只要我不再威脅他的地位,他會很願意和我聯手,一起做一些事情的。”說着撓撓鼻翼道:“畢竟在大家眼裡,我還算是個幹吏吧。”

“那是當然,大人可稱得上年輕有爲的第一干臣。”王寅很沒誠意的拍個馬屁,說着笑起來道:“張居正確實好算計啊,他給自己選了一條,風險最小、受益最大的路子……”說着故意停下來,看着沈默道:“當然這都是我們的推斷,而且並不完美,請問大人問題出在哪裡?”

“好吧,設身處地想想,有一點,我覺着不太明智。”沈默微微搖頭道:“徐閣老是何等人也?論權謀百年來獨佔鰲頭。我們後輩這些手段,都是他玩剩下的,張太嶽就算裝得再像,也逃不過他的眼睛。”

“對!”王寅眼中精光閃現道:“大人果然一語中的,如果推斷成立,那他正是低估了徐階的反應……不過就像兒子總認爲父親會原諒自己,徐階對他太好了,他若認爲徐階可以容忍這種程度的陽奉陰違,也不是難以理解的。”

“如此一來,推斷仍舊成立?”沈默給王寅斟茶道。

“雖不中亦不遠矣。”王寅笑起來,沈默也笑了。

“說完張居正,我們該怎麼辦?”沈默感到茶味已經有些淡了,不過淡也有淡的好處,便不在意了。輕嘆一聲道:“我還是高估了師生情分啊……”

王寅心中嘆一聲,看來高拱的命運,讓沈默有物傷其類之感。這次高拱出事,雖然主因是徐階排除異己,但也有爲繼承人掃清道路之意。如果正常發展下去,估計他把高拱郭樸等人攆個七七八八之後,差不多就該把沈默也弄出內閣了。

偏偏沈默絕不能離開內閣,至少不能以這種方式離開,那樣會使他遠離權力中心,嚴重偏離預定的計劃的。這時候該怎麼辦?如何能擺脫被驅逐的命運,就成了沈默必須解決的頭等問題。

王寅沒有立即回答沈默,而是把自己早些時候看的書,遞給了他。

沈默一看,輕聲道:“《柳河東集》?”

“裡面有一組寓言,”王寅道:“叫《三戒》。”

沈默點點頭,信手翻到那一頁,便見三篇文章曰《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

“其中第二篇,”王寅微眯着眼道:“大人不妨讀一下。”

“黔之驢……”這是沈默上輩子就倒背如流的短文,但沒廢話,依着他的意思,輕聲誦讀起來:‘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爲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他曰,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爲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衝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瞰,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很短,很快就讀完了。

王寅笑望着沈默道:“大人,這就是我給你出的好主意。”

沈默凝神一想,頓時了悟,展顏笑道:“端的是好主意!”

這兩人打的什麼啞謎?其實說穿的話,道理也很簡單……那可憐的驢子到底是怎麼死的?它其實是死於自己的盲動。不信請看老虎的心理,一開始以爲它是神,不敢靠近。這個時候驢子是很安全的。只要它保持這種局面就可以安心地活下去了。偏偏驢子要逞能,要大叫,要用蹄子踢,於是把自己的這點可憐的本事全透露給老虎了。老虎心裡有了底,當然就不再害怕,三下五除二就把驢子吃了下去。

所以,在面對強大的老虎的時候,驢子最有力的武器是利用對方的不瞭解,保持沉默,堅決不可輕舉妄動。

同樣道理,在內閣角力中,徐階自然是老虎,沈默的角色就相當於那黔之驢,任何反抗都是徒勞的。但徐階其實對沈默也是有顧忌的……一來,沈默是有功之臣,又是他的學生,這就使徐階不能用對付高拱的方法來對付他,否則讓人齒寒;同時,徐階對沈默的真實實力,也一直看不太清楚,因爲沈默幾乎從不動用自己的人脈……當然那些關係明擺着的除外。所以到底徐黨中有多少沈黨?朝中又有多少沈默的支持者?徐階只知道必然有不少,但到底多少?他也說不清。

還有沈默在東南到底有多大影響力?能不能趕上他在蘇州的一半,那些督撫又有多少聽他的指揮?這在沈默沒有做出大反擊之前,徐階是看不清的。

更有甚者,沈默當初可查辦過徐家的案子,對徐家的情況,到底掌握多少?還留沒留着當初的罪證?雖然他言之鑿鑿,說全都銷燬了,但誰知道會不會留有後手呢?

這種情況下,面對着生姓謹慎的徐閣老,最好的策略就是不動,只有不妄動纔可以增加自己的分量,使對手看不清自己,從而不敢輕易採取攻擊措施……這樣至少可保證,他短時間內不會對自己下狠手。

“辦法雖巧妙,但只能救一時,救不了一世啊,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何況老虎?”沈默輕聲道。

“張居正的行爲,無形中有一個好處,也許會使徐閣老放過大人。”王寅道:“沒有領導者喜歡不受控制的下屬,如果又不能再換人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他一個強大的對手,讓兩人展開競爭,這樣兩人就都得乖乖聽話了。”

“具體策略就是三招,一是多照面,不能躲着。躲着反而顯得心虛膽小、底氣不足。哪怕心裡再擔心,表面上也要大大方方、若無其事。要在各種場合多照面,讓大家看見你的平穩鎮定。這是一種左右局勢的無聲力量。”

“二是要更投入,越是在這種敏感時期,越是不能魂不守舍。和上級、平級、下級要多談工作、多溝通,要表現出你對危機的不敏感,和對自己工作的投入。”

“三是不要求情。如果徐階找大人談話,多半是爲高拱的事情。大人不要慌,要多談自己對兵部相關事務的成就和體會,同時談談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懇請批評指正,最後把自己遇到的困難擺出來,請他幫着解決、給予支持。切記不要爲自己求情,更不要爲高拱或者其他任何人求情,私下也不要搞小動作。這些小動作相當於驢子出腿,不會取得什麼效果,反而會暴露自己的弱點,激怒了老虎。”

“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王寅最後沉聲道:“要想永絕後患,只有把老虎打死!但對付徐階,陰謀是不管用的,要用陽謀!就像楊某人所作的那樣!”

(未完待續)

第87節 老宅(下)第740章 龍南縣上第114節 府試(下)第908章 瓊林天下(下)第73節 包賺不賠的營生(上)第775章 多事之秋(下)第760章 較量(二)第918章 驚變(下)第763章 三公槐下(中)第719章 莊園第808章 意外(下)第475章 活見鬼第774章 新官上任(中)第824章 不如歸去(下)第290章 文明執法第510章 天堂與地獄第8 九六章 丁憂(中)第399章 危急中的蘇州城第918章 驚變(中)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下)第650章 來自首輔的教導第467章 連環計之聲東擊西第762章 審判(中)第327章 皇帝恩賜第168章 龍山衛第480章 降第544章 天心第77節 賣與立(中)第38節 海水不可斗量(中)第775章 多事之秋(上)第768章 上朝嘍(上)第306章 京華春夢第397章 今天就按規矩辦第880章 逆天(上)第476章 連環計之慾擒故縱第509章 投壺第328章 春闈第846章 希望(中)第8 九九章 江南(下)第845章 最長一冬(上)第535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59章 鹿鳴宴後第863章 藩籬(上)第523章 以民爲本番外篇十年四第806章 驚變(上)十年六第84節 過年(下)第874章 賓天(上)第102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下)第763章 三公槐下(上)第922章 歸來(上)第908章 瓊林天下(中)第774章 新官上任第531章 決斷,風起!第852章 鄉愿(下)第217章 劫持趙文華的老太太第494章 清官無敵第494章 清官無敵第639章 最後的一本第291章 世上最強的功夫!第728章 成敗轉頭(中)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中)第826章 會面(下)第一二八節第411章 甩賣啦,吐血了第146章 很小心的俞將軍第774章 新官上任(中)第237章 蓴鱸之思第126節 東南一盤棋第880章 逆天(中)第804章 束氏狸狌(下)第374章 抓刺客!第759章 躲不過(下)第686章 如何做一個宦官第812章 逼宮(下)第848章 索南嘉措(上)第910章 甚於防川(下)第911章 俠之大者(中)第758章 治安疏(中)第337章 仁心妙手第115節 新任知府(上)第774章 新官上任(下)第145章 阻擊第151章 嘉靖皇帝第864章 會盟(下)第111節 順之心隱(下)第911章 俠之大者(下)第775章 多事之秋(上)第359章 有嘉靖朝特色的政治鬥爭第240章 國家罪人第402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下)第236章 有杏不須梅第662章 帝欲南巡第419章 鐵將軍第507章 曠工第804章 束氏狸狌(中)第673章 海
第87節 老宅(下)第740章 龍南縣上第114節 府試(下)第908章 瓊林天下(下)第73節 包賺不賠的營生(上)第775章 多事之秋(下)第760章 較量(二)第918章 驚變(下)第763章 三公槐下(中)第719章 莊園第808章 意外(下)第475章 活見鬼第774章 新官上任(中)第824章 不如歸去(下)第290章 文明執法第510章 天堂與地獄第8 九六章 丁憂(中)第399章 危急中的蘇州城第918章 驚變(中)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下)第650章 來自首輔的教導第467章 連環計之聲東擊西第762章 審判(中)第327章 皇帝恩賜第168章 龍山衛第480章 降第544章 天心第77節 賣與立(中)第38節 海水不可斗量(中)第775章 多事之秋(上)第768章 上朝嘍(上)第306章 京華春夢第397章 今天就按規矩辦第880章 逆天(上)第476章 連環計之慾擒故縱第509章 投壺第328章 春闈第846章 希望(中)第8 九九章 江南(下)第845章 最長一冬(上)第535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59章 鹿鳴宴後第863章 藩籬(上)第523章 以民爲本番外篇十年四第806章 驚變(上)十年六第84節 過年(下)第874章 賓天(上)第102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下)第763章 三公槐下(上)第922章 歸來(上)第908章 瓊林天下(中)第774章 新官上任第531章 決斷,風起!第852章 鄉愿(下)第217章 劫持趙文華的老太太第494章 清官無敵第494章 清官無敵第639章 最後的一本第291章 世上最強的功夫!第728章 成敗轉頭(中)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中)第826章 會面(下)第一二八節第411章 甩賣啦,吐血了第146章 很小心的俞將軍第774章 新官上任(中)第237章 蓴鱸之思第126節 東南一盤棋第880章 逆天(中)第804章 束氏狸狌(下)第374章 抓刺客!第759章 躲不過(下)第686章 如何做一個宦官第812章 逼宮(下)第848章 索南嘉措(上)第910章 甚於防川(下)第911章 俠之大者(中)第758章 治安疏(中)第337章 仁心妙手第115節 新任知府(上)第774章 新官上任(下)第145章 阻擊第151章 嘉靖皇帝第864章 會盟(下)第111節 順之心隱(下)第911章 俠之大者(下)第775章 多事之秋(上)第359章 有嘉靖朝特色的政治鬥爭第240章 國家罪人第402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下)第236章 有杏不須梅第662章 帝欲南巡第419章 鐵將軍第507章 曠工第804章 束氏狸狌(中)第673章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