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凱旋(中)

自從沈默率大軍出兵之後,京城便陷入了恐慌和猜測的氣氛,無論是各部衙門,還是茶館酒肆,人們三句話就會扯到這場戰事上去。面對着屢屢欺凌自己的老冤家,自詡天朝上國的大明百姓,太渴望痛痛快快贏一場了,卻又在一次次的敗績面前,早就習慣了失敗……大家都盼着贏,可都從心裡覺着,輸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結果流言四起,今兒傳說沈默兵敗被俘,明兒又有人造謠,說他戰死沙場,腦袋被割了還屹立不倒……

“那不成刑天了嗎?”。聽到張居正轉述外面的留言,徐閣老啞然失笑道:“真是謠言四起啊。”說着看看自己的學生,有些憐惜道:“這幾天,你也不好過吧,人看着瘦了一圈。”自從決意把女兒許配給張四維後,他一直覺着對不起張居正,好在後者沒有消沉,而是更加的勇於任事,這讓他在欣慰之餘,也多了幾分惋惜……錯過這樣的賢婿,確實令人遺憾。

“學生還好,”張居正苦笑道:“只是身家性命都壓在這一場上,難免寢食不安,倒讓老師費心了。”

徐階搖頭笑笑,輕聲問道:“有什麼困難儘管提,跟老師還有什麼好客氣的……”

“什麼都瞞不過老師。”張居正輕嘆一聲道:“劣質軍需的事兒,已經查清楚了。”

“哦?”徐階淡淡道:“哪個環節出了漏子?”

“這次的事情有些大。”張居正低聲道:“軍需採辦,向來是戶部的重任,由尚書大人親自掌管,但當我去下屬的幾家衣帽局查問,卻發現它們早不在戶部名下……而被轉給了一些京城商人。再查下去才知道,現在只要兵部驗收沒意見,戶部就直接掏錢,甚至都不派員監管。”

“這倒也說得過去。”徐階沉吟道。

“蹊蹺就在這裡。”張居正沉聲道:“我帶人查封了那幾家衣帽針織局,在他們倉庫中發現了大量的劣質棉布,還有成品被服,正是發給勤王軍的那種,用手一扯就開裂,這樣的東西,怎能通得過兵部的驗收?”

“你是說……”徐階皺眉道:“楊博明明知情,卻故意收下來……”頓一頓道:“軍糧是怎麼回事兒?”

“這個更蹊蹺……”張居正沉聲道:“廣濟倉裡明明都是上好的穀米,爲什麼運到兵部,就摻了一半的沙子?我把兩處的軍糧一作對比,發現發給官兵的都是陳米,而年初賑災,已經把廣濟倉的庫存耗光了,現在庫裡的,全是秋收後的新米……”

“難道被人掉包了?”徐階神色不變道:“可有證據?”

“有,這麼大的動作,不可能沒有破綻。”張居正道:“他們的車馬不夠,租用了幾家車馬行的運力,雖然做得隱蔽,但不能堵住每個人的嘴。後來我從個車伕那裡,得知那天他們把糧食從廣濟倉運出來,送到外城的一處煤商倉庫中,京城戒嚴,倒也沒讓他們運出去……我已經派人日夜盯梢了,不會讓這些糧食再溜走的。”戶部竟出了這麼大的簍子,張居正深以爲恥,這次真是發了狠。

聽完張居正的彙報,徐階沉吟良機,方纔道:“把謎底說出來吧。”

“承包衣帽針織局的,乃是幾個旁系宗室,當然他們肯定是幌子,真正能讓高部堂不言不語,把這塊肥差交出來的,只有幾位國公、侯爺能辦得到。而那個煤商倉庫,乃是清河伯世子租賃的……”張居正在老師面前毫不諱言。

“有些不尋常。”

“是啊,嗅到了陰謀的氣息。”張居正緩緩點頭道:“有人在背後支招,有人在臺前跳梁,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我們好看。”這種時候,在軍糧、軍服上連出問題,顯然不能只用有人‘中飽私囊’解釋,而是有人在給他和沈默挖坑。要知道,他們倆可是立了軍令狀的,若是士兵不聽號令拒絕出戰,那他二人身上,要打上不光彩的烙印,甚至有可能會就此一蹶不振。

好在兩人處理及時,才制止了事態的惡化。但事情已經傳開,言官們勃然大怒,這些日子彈劾的奏章如雪片般飛到通政司,只是被徐階藉口大局爲重,強壓着而已……但京中的不少官員,已經把高耀和張居正看爲帶罪之臣,言行上也不大尊敬了。

此中冷暖,身處漩渦的張居正自然體會最深,他卻仍然可以頂住壓力,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僅這份胸襟,就十分難得了。

師徒倆都知道,現在實指望着前線能取得一場大勝,一俊遮百醜,否則真的無法收場。

“楊博不會是主謀。”見張居正壓力過大,已經有些疑神疑鬼,徐階只好出言點醒他道:“他是謀國老臣,不可能輕重不分,更不屑於謀劃這種下三濫的伎倆。”

“那還能有誰?”張居正眉頭緊鎖道。

“你們得罪什麼人了?”徐階輕聲道。

“宗室勳舊……”張居正一點就透道:“兩個《條例》讓他們把戶部和禮部恨之入骨,藉機報復也是有可能的。”

“你一番暗訪,就能查出這麼多端倪來,要是交給刑部,肯定能拔出蘿蔔帶起泥。”徐階緩緩道:“眼下時機還不成熟,卻也不能幹等,”徐階吩咐張居正道:“你們不是一直頭疼宗室鬧事嗎?不要白費了京城戒嚴的良機。”

張居正猛然想起,徐階曾經對他和沈默說過,宗室鬧事不要着急,很快就有解決的時機,指的就是這個啊……原來老頭子從一開始,就沒存在和平解決的幻想,只是一直在等待合適的機會而已。

薑還是老的辣他不禁心中一凜,徐階這份深沉狠辣,確實值得自己學習。

但這不代表,他會喪失自己的思考,尋思良久,決定還是坦誠以對道:“老師,學生以爲,楊博的問題沒那麼簡單,就算沒有親自策劃,他也沒起好作用,故意縱容甚至推波助瀾是跑不了的。”

見張居正還在那裡糾結於眼前,徐階嘆口氣,緩緩道:“新君繼位,百事待舉,閣中乏人,老夫思維再三,如果這次獲勝,太嶽你便入閣理政吧。”語調之平淡,彷彿在說一件微不足道之事。

“入閣……”張居正渾身一震,雖然徐階從前和他提過,他對此也極爲渴望。但總算還有自知之明,知道以自己的資歷來說,是無法通過廷推的……就算是徐階,在內閣、在朝廷百官那裡,也很難爲他理直氣壯的說話。一陣激動過後,他又恢復了鎮定,輕聲道:“老師厚愛,學生感激不盡,然學生既無才望,又鮮舊勞,安敢廁身於老成耆舊之間,擔其協贊皇猷、弼成聖化之重?況皇上臨御之始,正海內觀聽之時;老師承新舊更迭之際,手扶日月,照臨寰宇,聲望正隆,若因引薦學生之故,引得四海沸騰,學生難辭謀私之咎,還請師相三思。”

這番話說的有情有理,徐階不禁緩緩點頭,他盯着張居正半晌,方纔道:“頭腦清醒是好的,但你也不必太過悲觀,李春芳和你同年,不也是早入閣了麼?”

“他是狀元。”張居正輕聲道。

“青詞狀元而已。”徐階的面上浮現一絲得意之色,轉眼即逝道:“你說自己沒有才望舊勞,難道他有嗎?不過是一直撰寫青詞,爲先帝所喜,才能替楊博上位。”說着看看他道:“知道爲師爲何先推薦他入閣嗎?”。

“是給學生……”張居正再傻也能聽出其中三味來了:“鋪平道路嗎?”。

“不錯。”徐階點頭道:“有了李春芳在先,你就不那麼突兀了。”又問道:“知道我爲何要讓你親近高拱嗎?”。

張居正輕聲道:“爲了讓他不反對……”

“知道我爲什麼把愛女,許配給張四維嗎?”。徐階終於在一番鋪墊之後,把那層窗紙捅破了。

但張居正還是面色一變,低聲道:“老師是爲我好……”除此之外,肯定還有一番利益交換,徐階不說,張居正也不能問。

“不錯,你我單是師生,我怎麼提拔你,別人只能心裡彆扭,嘴上說不出什麼。”徐階沉聲道:“可要成了翁婿一家人,我只能把你發配的遠遠地了。”

“是學生不懂事……”一股暖流在張居正周身遊走,他現在滿腔滿肺的喜悅感激,原先那些怨氣,倏然便消失不見了。這下沒法淡定下去了,對徐階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起身叩首道:“學生粉身碎骨,也不能報答老師一二……”

“老師如此對你,不是存了什麼私心,而是期許你能成爲救時良相。”徐階沉聲道:“希望你能好自爲之,不要辜負我今日的期望。”

“學生謹記老師教誨,若有違背,天誅地滅”張居正賭咒道……至於關於楊博的話題,自然不會再提。

沒用張居正等多久,報捷的快騎飛報入京,一場不被看好的戰役,以大明全勝告終。

這種事沒人敢撒謊,但習慣了失敗的大員們,還是不敢相信,大明能全殲三萬蒙古騎兵,這得……摻了多少水?但很快兵部和都察院的專員,從前線發回了勘查報告,經過反覆覈實,此役殲敵一萬七千人……其中大多是受傷落馬後,被明軍補刀斬殺的;俘虜八千人。並斬殺俺答之叔剌布克臺吉,俘虜俺答之子布彥臺吉,以及大名鼎鼎的漢奸趙全。

內閣和兵部這才確信無疑,趕緊稟報一直懸着小心肝的隆慶皇帝。隆慶聞言欣喜若狂,昂首向天高呼道:“父皇啊,兒子託您護佑,替您報了大仇,也總算不負您在天之靈了”之所以說‘報仇’,是因爲在‘庚戍之變’中,俺答讓嘉靖丟盡了顏面,嘉靖深以爲恨,甚至說出了,誰能取俺答首級,他就封誰爲國公的話……現在同樣的遭遇下,他卻把俺答給打敗了,當然可以這樣說,只是聽起來有些怪怪的,好像在向他爹炫耀一般。

人逢喜事精神爽,隆慶也不再整天窩在後宮玩親親了,第二天早早上朝,和他的大臣們共同商議戰後事宜。徐階也是喜氣洋洋,代表皇帝先發話道:“今日能在此慶祝勝利,上賴皇上英明神武,下仗將士三軍用命,各位也都是出了大力的。今日咱們集思廣議,全始全終,給這場勝仗再添光彩。”

衆大臣連連稱是,這時候也不分什麼主戰派,主和派了,全都把自己當成是勝利派,一個個與有榮焉的樣子。

楊博是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與徐階平起平坐的重臣,每遇大事,也都是他先發言的。雖然在戰前,他扮演的角色不太光彩,可也沒留下任何把柄。所以今日他也是神采奕奕,當仁不讓地先說話了:“元翁說的是,今日我等商議祝捷之事,倒讓我想起了當年……想當初庚戌之變,蒙古人兵臨城下之時,先帝也是在這裡召見了羣臣的,當時他龍顏慘淡,聖心憔悴,我們這些當臣子的羞愧欲死,今日終於把仇報了……”說着兩眼含淚的看看翰林院的人道:“你們得好好的寫一篇祭文,祭告先帝纔是正理。”

這話說得衆人連連點頭,高高在上的隆慶皇帝更是紅光滿面,大聲附和道:“是啊,是啊今日先帝若在,老人家不定多高興哪”

張居正雖然也跟着點頭,但心裡卻冷笑道,老楊博也真夠厲害的,一番撫今憶昔擺資歷,便把自己身上的反戰污點洗去,還討得皇帝龍顏大悅。

卻也不是誰都那麼健忘,大夥兒正笑着,突然有人怪聲道:“有些人真有意思,當初明明說絕對不能出戰,還推三阻四不讓人家出戰,現在見人家打贏了,又來摘桃子臉皮可真是夠厚的”

朝堂上氣氛一滯,衆人一看,是那御史詹仰庇,高拱馬上訓斥道:“你胡說八道什麼”

其實高拱是在保護他,可惜詹御史還沒混明白官場,還以爲高拱替楊博說話呢,硬着脖子道:“說誰誰清楚……”頓時那幫子同行們也嚷嚷起來。

楊博卻恍若無事的笑道:“既然是戰前議論,就得允許有不同意見。一旦定下來,老夫可是全力支持的,難道你不知道,宣大兵營之亂是誰平息的?又是誰爲沈大人重組了馬家軍,還擔着天大的干係,派出了最精銳的神機營?”這些話必須說明白,因爲官場最愛痛打落水狗,他必須保證自己始終正確……至少是名義上的正確,才能不會成爲衆矢之的。

詹仰庇還要再說,徐階出聲道:“蒲州公說得對,既然是討論,自然言者無罪,更不能當成事後的罪證了。”

徐階的威望太強了,詹仰庇也只能住嘴,但楊博的臉面也丟盡了。

徐階趕緊岔開話題道:“此役有功之臣,該當如何獎賞,還請萬歲聖裁。”雖然內閣現在幾乎是管天管地,但因爲‘恩出於上’根深蒂固,所以有關獎賞事宜,還是要讓皇帝來決定的。

隆慶想一想,也不知該怎麼賞,就轉頭問高拱道:“朕不大熟悉典章制度,依高閣老之見,對沈大人他們,怎麼賞功才最合適呢?”

高拱沉吟回答:“回稟皇上,按禮制,此乃平虜之功,沈默現在是禮部尚書,按例應加太子太保。”頓一頓道:“有道是,爵以賞功,職以任能。爲臣以爲,沈拙言不但功高,而且有辦大事之能力。內閣里人手不夠,我們四個老頭子也忙不過來,不如讓他入閣來參贊機樞,分擔一下我們肩上的擔子,豈不是兩全齊美?”

聽了這話,衆人不禁又羨又妒,心說沈大人是勞苦功高,不過這才當上尚書幾天……這也太快了吧。但轉念一想,入閣有啥好的?進去還不得論資排輩?徐閣老才六十三,高閣老五十四,李春芳和郭樸更年輕,沈默得坐多長時間冷板凳,才能熬出頭啊?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大抵就是這個意思。

但也確實在理……

那廂間,徐階卻變了臉色,高肅卿好眼力啊,竟能看穿我下一步,搶先賣好給沈默,顯然是要讓沈默日後不好偏幫。徐階這個氣啊,卻又不能落後,也出聲道:“是啊陛下,老臣也正有此意,不過內閣缺人不止一個,臣以爲戶部左侍郎張居正此役功勞甚大,也可以入閣襄贊……”

分割

把大綱重新捋了一遍,讓情節更緊湊,好年內完工……

第205章 涮!涮!涮!第887章 奪情風波(上)第251章 梅花香自苦寒來第643章 真真假假第833章 宦場如市(上)第910章 甚於防川(下)第398章 真正的敵人第691章 搭橋第407章 冤大頭第910章 甚於防川(中)第132章 小三元之院試案首第775章 多事之秋(下)第732章 幕僚(上)第836章 最後的亂鬥(下)第762章 審判(中)第913章 金融之戰(中)第776章 十月圍城(中)第818章 金盃共汝飲(下)第706章 人們第481章 最後的較量第767章 《登極詔》(中)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上)第739章 聚和堂(上)第723章 正月(上)第741章 民心似水(中)第72節 當差、搬家以及開店(下)第855章 公主的心(上)第531章 決斷,風起!第170章 請記住,他們是神奇二人組!第145章 阻擊第644章 帝王心第801章 中秋之亂(下)第744章 形勢逆轉(中)第134章 簪花宴第579章 兇手(上)第782章 凱旋(下)第61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上)第10節 萬般皆下品(上)第260章 解元回家第920章 式(下)第350章 修史第735章 歷史的車輪上第130節 特立獨行第915章 崩潰(下)第438章 談判第603章 我來第826章 會面(下)第95節 縣試(中)第888章 好吉利(中)第354章 四隻狼第77節 賣與立(中)第831章 新的開始(下)第754章 鴻雁幾時到(中)第288章 人品無敵……十年六第33節 潮生,我們支持你!(下)第773章 狼犬滿街(上)第607章 偶爾迸發的血性第53節 李縣令(中)第790章 京察大計(下)第579章 兇手(上)第867章 寡人有疾(上)第291章 世上最強的功夫!第690章 水或火第559章 狀元、狀元和底牌第248章 正面的較量第391章 吳淞江第50節 鬥呂(中)第236章 有杏不須梅第578章 營救第538章 大風起兮!!第142章 化人灘第75節 包賺不賠的營生(下)第92節 最後一課(中)第558章 理解萬歲第554章 勝負第341章 如何中狀元第866章 氣象(下)第825章 相對無言(中)第883章 神鞭(上)第869章 暗算(上)第855章 公主的心(下)第903章 黃金(中)第868章 局(中)第759章 躲不過(下)第126節 東南一盤棋第359章 有嘉靖朝特色的政治鬥爭第883章 流年(上)第725章 亢龍有悔(下)第749章 狸貓變老虎(下)第285章 新任欽差第312章 渾水摸魚第126節 東南一盤棋第845章 最長一冬(上)第376章 爾虞我詐,誰是誰非?第837章 隆慶新政(上)第918章 驚變(中)第853章 我不答應(上)第767章 《登極詔》(下)第332章 報捷報捷再報捷!
第205章 涮!涮!涮!第887章 奪情風波(上)第251章 梅花香自苦寒來第643章 真真假假第833章 宦場如市(上)第910章 甚於防川(下)第398章 真正的敵人第691章 搭橋第407章 冤大頭第910章 甚於防川(中)第132章 小三元之院試案首第775章 多事之秋(下)第732章 幕僚(上)第836章 最後的亂鬥(下)第762章 審判(中)第913章 金融之戰(中)第776章 十月圍城(中)第818章 金盃共汝飲(下)第706章 人們第481章 最後的較量第767章 《登極詔》(中)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上)第739章 聚和堂(上)第723章 正月(上)第741章 民心似水(中)第72節 當差、搬家以及開店(下)第855章 公主的心(上)第531章 決斷,風起!第170章 請記住,他們是神奇二人組!第145章 阻擊第644章 帝王心第801章 中秋之亂(下)第744章 形勢逆轉(中)第134章 簪花宴第579章 兇手(上)第782章 凱旋(下)第61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上)第10節 萬般皆下品(上)第260章 解元回家第920章 式(下)第350章 修史第735章 歷史的車輪上第130節 特立獨行第915章 崩潰(下)第438章 談判第603章 我來第826章 會面(下)第95節 縣試(中)第888章 好吉利(中)第354章 四隻狼第77節 賣與立(中)第831章 新的開始(下)第754章 鴻雁幾時到(中)第288章 人品無敵……十年六第33節 潮生,我們支持你!(下)第773章 狼犬滿街(上)第607章 偶爾迸發的血性第53節 李縣令(中)第790章 京察大計(下)第579章 兇手(上)第867章 寡人有疾(上)第291章 世上最強的功夫!第690章 水或火第559章 狀元、狀元和底牌第248章 正面的較量第391章 吳淞江第50節 鬥呂(中)第236章 有杏不須梅第578章 營救第538章 大風起兮!!第142章 化人灘第75節 包賺不賠的營生(下)第92節 最後一課(中)第558章 理解萬歲第554章 勝負第341章 如何中狀元第866章 氣象(下)第825章 相對無言(中)第883章 神鞭(上)第869章 暗算(上)第855章 公主的心(下)第903章 黃金(中)第868章 局(中)第759章 躲不過(下)第126節 東南一盤棋第359章 有嘉靖朝特色的政治鬥爭第883章 流年(上)第725章 亢龍有悔(下)第749章 狸貓變老虎(下)第285章 新任欽差第312章 渾水摸魚第126節 東南一盤棋第845章 最長一冬(上)第376章 爾虞我詐,誰是誰非?第837章 隆慶新政(上)第918章 驚變(中)第853章 我不答應(上)第767章 《登極詔》(下)第332章 報捷報捷再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