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不平靜的夜

“即使是打瀚海走,二十萬戎人!又不是小支戎人!居然一直到了帝都左近才被發現!”夜深人靜之後卸下白晝的鎮定、惶惶然召人商議對策的,也不只是衛長嬴主僕。

二房裡,端木燕語藉口沈抒熠的咳嗽是風寒,怕傳給沈斂實,打發丈夫去侍妾屋子裡歇息,就叫了心腹嬤嬤費氏一起,湊在帳子裡低聲商議,“蘇家大舅舅跟三弟就在燕州!按說打瀚海走的話,必定要從燕州境裡過,他們居然連封鴿信都沒傳來,天知道這裡頭,有什麼古怪?”

費氏平常沉言寡語,在二房也不怎麼出頭露面,但私下裡卻幫端木燕語辦了許多不可對人言的事兒,是端木燕語最可信任的心腹之一。

此刻聽了端木燕語的話,贊成道:“少夫人說的是,蘇家大老爺且不講,三公子照理是不可能不給家裡傳信的。”

“白晝裡母親說什麼帝都家家存了糧,城裡水井又多,足以撐上一年半載的。”端木燕語皺着眉,小聲道,“高門大戶的,如咱們家,倒確實存了足夠閤府上下用上兩三年的米糧在庫房裡。地窖、陰室也放了許多不容易壞的燻肉之類。可那些庶民,先不說他們即使有這個心也沒這個力能夠一存兩三年的吃食需用了,就說有這個銀錢,他們有這麼大的屋子裝麼?真當我們是養在深宅大院裡不曉得外頭疾苦的主兒了?”

“夫人那話是爲了安定衆人的心,不然人心亂了……”

端木燕語嘆道:“我知道!我就是覺得,這次的圍城怕是根本就不像母親說的那麼簡單!問題是母親現在卻只肯告訴我們這些!”

費氏道:“婢子倒不覺得夫人隱瞞了什麼,少夫人您想一想,這事兒應該是今早才發生的。夫人把人都叫過去時,說的是不久前閥主打發人回來講的。而閥主今日一早出門,到黃昏纔回來,定然是在跟朝中諸人商議此事,沒準還開了大朝?總之閥主當時打發人回來說這幾句,一準是沒功夫細講的。”

“這麼說明後日會有更詳細的?”端木燕語沉吟道,“就怕事情不妙,到時候咱們這些做女眷的……”

費氏眼角一跳,忙道:“您這話說的!旁的不講,咱們家還有兩萬西涼軍在京畿駐紮着呢!那都是跟胡人鬥了多少年的精銳!如今那裡的將領據說是個極精明的人,不然也不會被閥主派在那裡了。怕是這會早就領着部下遠遁以避戎人鋒芒,且往西涼送信了!沒準,這是咱們西涼軍大舉進入中原的契機!咱們西涼軍最是驍勇,咱們家有什麼好怕的?”

提到西涼,端木燕語眉頭蹙得更緊,嘆道:“之前還遺憾顏兒沒能跟衛氏一起回來,卻不想如今竟遇見了這樣的禍事。倒是謝天謝地她不在這裡,我要操心的人卻少了一個。”

“四孫小姐吉人自有天相……”費氏話說到這裡趕緊打住了,暗罵自己老糊塗——這不是說帝都一準不好,所以沈舒顏不在帝都是天之庇佑嗎?她忙岔開話題道,“總而言之,少夫人留着心,卻也無須擔心。即使有朝一日要捨棄女眷,那肯定也都是侍妾之流,您可是沈家正經擡進門來的少夫人,怎麼可能不管您呢?”

端木燕語沒注意她之前的失口,鬱郁的道:“正經的少夫人又怎麼樣?兵荒馬亂裡,憑什麼尊貴人也難說一準能安然無恙。帝都要是真像夫人說的那樣平安無事也還罷了,一旦……那可真不好說。我一個婦道人家,柔兒跟月兒又是嬌嬌弱弱的女孩子,熠兒現在還常膩着人抱哪!這一羣女流之輩,小的小弱的弱,唉!”

費氏安慰道:“哪能真到那個份上?您看夫人今日也沒留下三房的兩位孫公子就知道了。那兩位孫公子都是夫人的嫡親骨血,尤其是四孫公子長得像夫人,夫人最寵他不過,比之前在夫人膝下養了三年的二孫公子都疼!而二孫公子是閥主百忙之中也要抽空親自教誨的。要當真有什麼不好,旁人不管,閥主或夫人,還能不遣暗衛設法護這兩位小公子出城去尋三公子?”

這話在理,如今沈家就只五個男孫,每一個都珍貴非常。尤其是三房的兩個孩子,乃是沈藏鋒的嫡子,子因父貴,地位比堂兄弟們更不一樣。沈宣夫婦也明顯對他們更上心。假如戎人圍城的局勢當真不好了,沈宣夫婦肯定不會任憑年幼的孫兒落入敵手的。

端木燕語眯起眼,輕聲叮囑:“往後看好了三房,那邊兩個孩子若有什麼異動或者多日不見露面的事情,速速來報!”

二房因爲認爲沈斂實不是嫡出、沈抒熠所受重視也不如沈舒光與沈舒燮,是以暗暗決定拿三房的兩個孩子當徵兆。

大房卻因爲唯一的兒子沈舒明恰好被祖父打發去了西涼,即使夫婦兩個並沈舒景遭遇不測,好歹血脈是能夠留下來的。再加上劉氏跟沈藏厲私下單獨相處時,由於辛夷的緣故總有一份隔閡與客氣在,此刻倒是平平靜靜的。

劉氏枕在自己的玉枕上,閉着眼,淡淡的道:“之前母親說打發明兒去西涼,實際上是委屈了光兒跟燮兒,我其實是半信半不信的。尤其新君登基之後,父親卻一直不叫明兒回來,我心裡既想念又擔心。不意還真讓母親說到了,這回明兒若也在帝都……”

沈藏厲忍不住打斷道:“事情也沒你想的那麼壞,今兒個父親打發我去城上看了。戎人號稱二十萬,但四面城牆上都看下去,入目的人數最多也就是十萬出頭而已,遠處固然塵土飛揚,是不是軍隊,還是遣人在馬後綁了樹枝作疑兵之陣,都不好說。御林軍再不爭氣,憑着帝都的城高壕深,再加上戎人不擅長攻城,總歸是能守一守的。再說還有勤王之師。”

“如今各地鬧着民變,指望朝廷幫手平定都來不及,哪裡有什麼勤王之師?”劉氏出身武將之家,自幼耳濡目染,對軍事卻比尋常婦人瞭解許多,此刻她冷冷的道,“最多指望玄甲衛還沒跟豁縣的流民打到不可開交的地步,能夠及時脫身回救!燕州那邊知道帝都被圍,大舅舅跟三弟肯定不會坐視,然而他們手裡的兵力,守燕州勉強夠,想出城來救卻未必可行。更不要說戎人哪能不留人盯着他們?之前不是說戎人三王子起了三十萬大軍打東胡,現下帝都城下最多也才二十萬嗎?誰知道戎人這次來的這樣突然,是不是又增了兵?”

沈藏厲皺眉道:“還有劉家你漏算了?這次戎人基本上是走瀚海戈壁過來,只從東胡擦了個角。劉家固然在這次沒起到屏障的作用,但兵力未損……”

“就怕戎人既是圍困帝都又是想圍點打援!”劉氏對他存着心結,除了人前爲着賢惠名聲,人後私下相處時最不愛贊同他的意見。所以這會立刻反駁,“而且戎人又不是傻子!他們會不考慮到東胡軍與御林軍?這樣都敢潛入大魏,必然有所依仗!不是我滅自己孃家的威風,就怕他們急於救援反而落進戎人的陷阱裡去!”

沈藏厲想說什麼,話到嘴邊卻嘆了口氣,只道:“睡罷。興許明兒個有更多消息呢?如今這才頭一日。”

……其實,這次戎人毫無徵兆的到了大魏帝都,最可疑的就是東胡劉氏。

瀚海戈壁雖然人跡罕至,但從此處可以直入燕州、長驅帝都是誰都知道的,劉家不可能不派人防着戎人偷偷打這裡走。

這要是三三兩兩的戎人,還能說戈壁那麼大,探子不夠總有疏漏過去的。

但二十萬戎人,就算是十萬,除非劉家是死人了。

劉家也不是沒有理由這麼做,威遠侯跟太尉不和,兄弟兩個鬥得死去活來多少年了,如今太尉這一脈基本都在帝都,這是其一;大魏國祚衰微,即使燕州奪回,東胡的糧草暫時無憂,但之前因爲信州役夫作亂,導致劉家大敗,那一戰裡,劉家子弟與精銳士卒死傷極大,元氣都受了虧損,劉家怕是動了保存實力之心,這是其二。

更有其三:眼下海內六閥裡除了劉家、衛家之外,本宗、族裡傑出子弟幾乎都在帝都,如果假借戎人之手把這些人都幹掉,劉家在名門望族裡可謂是一枝獨秀……

劉家有足夠的理由也有足夠的條件這麼做。

雖然說風險很大,一旦事敗,或者其餘五閥一旦恢復了元氣,必然會進行報復。但萬一成就了不世功業,這樣的風險卻也不能說不值得……當然現在帝都被圍得雲山霧罩的,君臣皆是一片茫然,到底是什麼內情,此刻都不好說。

沈藏厲又對妻子有愧,自不會當着她的面說出這份懷疑。

可金桐院裡沒有姓劉的人,衛長嬴主僕就沒有這個忌諱了。衛長嬴就直截了當的向黃氏提出懷疑東胡劉氏:“就算是二十萬蠅子打從北戎那裡飛到帝都來,劉家怎麼也該有人照過面吧?怎麼會一點動靜也沒有?十之八.九是故意的。”

黃氏卻覺得恐怕還有其他緣故:“可是咱們公子在燕州,也沒有消息來。”

沈藏鋒不也沒有傳警訊?

“想是被戎人絆住了。”衛長嬴沉聲道,“好在燕州一直都在防備着戎人偷襲或流民奪城,既然咱們帝都防備鬆懈都還能守,想來那邊即使也被圍了也不打緊。”這不僅僅是她的看法也是她的祈望。

黃氏沉吟道:“也不知道城外那兩萬西涼軍怎麼樣了?”

“西涼軍是跟狄人打習慣了,戎人據說習性跟狄人差不了多少。”衛長嬴嘆了口氣,“不過這兩萬人縱然齊全的躲過了戎人毒手,到底人太少了。如今卻也不怎麼派得上用場。何況中間夾着這麼多戎人,縱有命令也難以傳遞。”

就像沈藏厲說的那樣,這才第一日,雖然衆人苦思冥想的,但議論來議論去,最後還是那一句——“明兒個再打聽打聽,看看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第一百零一章 孝順第一百零六章 養賊自重第四十三章 來人第一百十七章 外放第八十二章 安吉公主第七十六章 詭譎的幕後(下)第八十章 賴琴娘第三章 賀氏第二十五章 再嫁之議第七十九章 隱瞞第四十七章 雍王第一百十二章 徹查第二十三章 誰比誰心狠第五十一章 人心第一百零四章 莫點點第七十四章 孩子的心第二十一章 真正的大事第六十八章 祝承義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絢文第一百九十七章 再聞衛新詠第七十六章 納妾第一百九十六章 母子暫離第三十一章 交鋒(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王氏第五十六章 婆家人、孃家人第一百三十章 曹伊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縵縵第二十八章 沈斂恆第一百零七章 江錚出事第五十二章 家人第九十五章 戒指第九十六章 怒雨飛霙第一百零六章 贈馬第三十五章 兒女事第一百八十二章 挾持第一百三十五章 洶涌中的安寧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一百十章 星夜、隔閡第一百九十五章 皇子歸第一百十三章 回去第四十五章 繡幕深深第一百六十二章 端木家呢?第八十六章 鎮外大宅第一百五十章 事漸明(下)第九十二章 兒女事第五十三章 端木告別第一百二十四章 婚期更改第四十四章 無禮之人第十二章 平息爭端(下)第八十二章 行家一出手第一百零二章 名聲第二十四章 仇人線索第六十五章 指點(下)第八十二章 落水第二十二章 生於望族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淆第五十七章 貓與鸚鵡第六十七章 報恩難(上)第五十七章 理論第三十九章 蘇府第五十二章 進宮第六十一章 危機重重第四十章 傷勢第六十章 攤牌第八十二章 半年壽元第二十五章 傾國傾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層層疊疊第一百零七章 驚變第十四章 懲罰第一百五十章 事漸明(下)第二百零五章 閔漪諾的婚事第一百零二章 衛長風到來第一百七十章 伯侄和好第五十一章 仙鶴……嗯,黃雀銜芝第四十一章 重歸於好第一百九十二章 難兩全第七章 沈家諸人第二十章 撕破臉第一百零四章 何方高人第十二章 蘇家出事第一百十章 星夜、隔閡第十三章 採選第三十七章 沈舒西第十九章 紛紛擾擾第二十四章 義父義母(下)第六十一章 鬧劇第一百十四章 陰謀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子申博第二十六章 補人第三十章 衛新詠病倒第一百二十六章 蘇魚漓第七十七章 顧家第一百七十五章 爲性命計(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宋西月第三十九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四十二章 狼煙起第三十七章 逆轉第一百八十二章 距離第一百十七章 看破心意第六十八章 祝承義
第一百零一章 孝順第一百零六章 養賊自重第四十三章 來人第一百十七章 外放第八十二章 安吉公主第七十六章 詭譎的幕後(下)第八十章 賴琴娘第三章 賀氏第二十五章 再嫁之議第七十九章 隱瞞第四十七章 雍王第一百十二章 徹查第二十三章 誰比誰心狠第五十一章 人心第一百零四章 莫點點第七十四章 孩子的心第二十一章 真正的大事第六十八章 祝承義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絢文第一百九十七章 再聞衛新詠第七十六章 納妾第一百九十六章 母子暫離第三十一章 交鋒(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王氏第五十六章 婆家人、孃家人第一百三十章 曹伊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縵縵第二十八章 沈斂恆第一百零七章 江錚出事第五十二章 家人第九十五章 戒指第九十六章 怒雨飛霙第一百零六章 贈馬第三十五章 兒女事第一百八十二章 挾持第一百三十五章 洶涌中的安寧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一百十章 星夜、隔閡第一百九十五章 皇子歸第一百十三章 回去第四十五章 繡幕深深第一百六十二章 端木家呢?第八十六章 鎮外大宅第一百五十章 事漸明(下)第九十二章 兒女事第五十三章 端木告別第一百二十四章 婚期更改第四十四章 無禮之人第十二章 平息爭端(下)第八十二章 行家一出手第一百零二章 名聲第二十四章 仇人線索第六十五章 指點(下)第八十二章 落水第二十二章 生於望族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淆第五十七章 貓與鸚鵡第六十七章 報恩難(上)第五十七章 理論第三十九章 蘇府第五十二章 進宮第六十一章 危機重重第四十章 傷勢第六十章 攤牌第八十二章 半年壽元第二十五章 傾國傾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層層疊疊第一百零七章 驚變第十四章 懲罰第一百五十章 事漸明(下)第二百零五章 閔漪諾的婚事第一百零二章 衛長風到來第一百七十章 伯侄和好第五十一章 仙鶴……嗯,黃雀銜芝第四十一章 重歸於好第一百九十二章 難兩全第七章 沈家諸人第二十章 撕破臉第一百零四章 何方高人第十二章 蘇家出事第一百十章 星夜、隔閡第十三章 採選第三十七章 沈舒西第十九章 紛紛擾擾第二十四章 義父義母(下)第六十一章 鬧劇第一百十四章 陰謀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子申博第二十六章 補人第三十章 衛新詠病倒第一百二十六章 蘇魚漓第七十七章 顧家第一百七十五章 爲性命計(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宋西月第三十九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四十二章 狼煙起第三十七章 逆轉第一百八十二章 距離第一百十七章 看破心意第六十八章 祝承義